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扶贫
工作
调研
报告
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的范文
引导文。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
扶贫工作调研报告一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经济薄弱村和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开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根据石柱县委、县府、县扶贫办的要求,我镇派出专人3名,前往沙子镇鱼泉村进行了调研。
一、根本情况
鱼泉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480户,1540人,其中建卡贫困户153户,建卡贫困人口40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20234元,较全镇人均纯收入3498元少394元。全村平均受教育年限3年,贫困户中的方案生育户153户,未解决人饮平安卫生的750人,未通播送的组7个,未通 的组3个, 普及率60%,电视入户率50%,全村支柱收入以农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村内现有五保户11户(19人),镇通往村内公路全部未硬化,未通人行便道的组7个,涉及里程40余公里。农村住房砖混结构比例为4.37%,村内现有危房户420户,急需新、改建房270间1202300平方米。在根底设施建设(包括交通、人饮、根本农田、农田水利、贫困户住房、生态移民、村级组织建设、医疗卫生、文化阵地、农村通讯通电、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农技推广)和开展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等)上急需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
二、原因分析
鱼泉村相当一局部贫困人口长期不能摆脱贫困或脱贫后又返贫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农业根底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根本还处于靠天吃饭阶段,一遇灾害,常常绝产绝收。
二是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传统保守的粗放经营状态,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对科技吸纳能力差,生产力水平低下。
三是结构单一,该村经济以打工和种植业,特别是以种植玉米和洋芋等为主,尚未形成骨干支柱产业,传统的农牧业和非农产业弱小,其产品产量低,质量差,增产不增收。
四是地处偏远,交通不畅,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开展滞后。
五是信息闭塞,与市场对接能力弱,农业生产随大流,盲目性大,农产品销路不畅,产品难以转化为商品。
六是致贫因素多,返贫比例高。因多种自然灾害、子女上学、因病就医、市场风险、工程建设、工伤事故等因素影响,常年返贫人口与脱贫人口根本相当,减贫速度缓慢。
因此,加大扶贫投入,特别是贫困村整村脱贫力度已刻不容缓。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产品销售难。由于交通不便,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本钱高等多种原因,造成农产品销售难,如果大规模开展某种优质、高效产品,势必会影响农产品的价格,进而损伤农民的直接利益,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2、农业技术推广难。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农业新技术难度大,并且基层现有的极少的农技人员主要精力放在种子、农药、化肥的销售上等多种原因,致使农业技术推广难。
3、农业工程选择难。地方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的时候,一心想的是如何开展地方经济,如何为民增收,如何让农民致富,但农民认为调整产业结构除非包赚,否那么很难调整,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包赚不赔的工程确实很难把握。
4、规模经营运作难。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后,农户对土地都有自己的经营权,地方政府只能进行指导和建议,很难进行规模生产和规模经营。
扶贫工作调研报告二十八大召开以来,特别是新一届政府组建以来,中央和国务院领导更加关注和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六大机制改革和十大重点工作,其中,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作为六大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局部。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对精准扶贫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中办发(2023)25号文件要求,国务院扶贫办将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列为2023年一号工程。因此扶贫开发工作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各级党委、政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心工作,精准扶贫工作也得到了全社会的空前关注。对一项受全国瞩目的工作进行调研,能让群众、让基层干部、让上级领导干部知晓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同时向决策者反响工作中存在的缺乏,从而促进此项工作的不断完善以确保取得实效。
【调研内容】
一、老百姓对精准扶贫政策的看法
二、基层扶贫工作现状
三、存在的问题
四、几点建议
一、老百姓对精准扶贫政策的看法
(一)扶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在找准了我们社会开展的短板后,为补齐短板消灭贫穷促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和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有效手段,是全民拍手叫好的大好事。
(二)基层群众反映精准扶贫政策好但在识别过程中,没有明确界限,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测算上没有框定标准,导致在人均纯收入的核算上主观性多于客观性,虽然也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评议,但由村社干部凭主观论断可能性很大。比方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性收入未通过核实工资条等方式进行准确核算。很多一般农户与建卡贫困户家庭人均年收入并没有多大差距,甚至会出现一般农户比建卡贫困户更加贫穷的情况。导致一般农户觉得被不公平对待,从而导致基层矛盾凸显。
(三)基层群众还反映,在贫困户精准识别过程中只计算家庭收入,对局部家庭的大笔非生活保障性的支出未进行剔除。比方一5口人家庭年人均收入为5000元,即一家人一年除开正常的生活开支有25000元收入,但其中一人因患病要花去2.5万甚至更多的钱,这种严重影响一家人的经济状况的情况在识别过程中未考虑。这就导致扶贫政策未覆盖类似家庭,从而该局部群众不满。
(四)政策覆盖面过广,让那些家庭有壮劳力而自身开展动力缺乏导致家庭贫困的人进入了贫困户序列,让一句流传坊间的笑谈要懒懒到底,政府来帮你几乎成为现实,这不仅让扶贫工作扶错了对象,也让一般农户觉得很委屈,更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导向。
(五)不同帮扶部门、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相差甚远,引起贫困户之间的相互嫉妒和对帮扶部门的不解。
二、基层扶贫工作现状
(一)基层扶贫工作人员长期在上制作报表,屡次调整、核实系统数据,制作各类展板、宣传资料等,绝大多数时间只能在办公室做资料扶贫数据扶贫,很少有时间实地走访贫困户,不能有针对性地为贫困户当前面临的困难出谋划策导致贫困户帮扶方案被锁死在扶贫信息系统里,不能随贫困户家庭情况改变而更新从而导致贫困户不能按照帮扶方案实现脱贫。
(二)扶贫资金量不断增大,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局部贫困户以政府为自身开展生产的主体。比方我乡扶贫办就曾为了帮助一户因懒惰致贫的贫困户购置2头生猪仔,并为他购置喂猪用的玉米。又比方局部乡村社干部到户发动贫困户开展生产时,不乏听到喊我喂猪,跟我买到家来的话,我还是可以喂。再比方村干部也反映在制定某些工程实施方案前必须召集贫困户开会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局部贫困户那么抱怨到只晓得喊开会,又没看到实质性的东西(意指人民币)更有甚者言我们去开会签字,村干部倒是把钱整起去了。
以上例子足以见得随着精准扶贫力度的加大,扶贫专项资金的大量增加,群众对帮扶的期望值不断上升,局部原本就开展动力缺乏的贫困户等、靠、要观念更加深化,主动作为、自主脱贫意识弱化,出现赖贫现象,基层工作难度大。
(三)基层专职扶贫工作人员缺乏、工作力量不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加之扶贫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空前的关注,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而专职人员的缺乏、工作力量薄弱,导致工作人员心有余力缺乏,工作质量无法尽如人意。
三、存在的问题
(一)、脱贫要求固化,贫困户脱贫难。五个一批的第一批便是产业就业开展一批,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除低保兜底一批的贫困户外,均要开展足够数量的种、养殖产业才能通过验收从而获得国家的扶贫资金扶持。然而笔者所在乡,贫困人口142023人,其中外出务工的有763人,占贫困人口的54.27%。这种情况在纯农业乡镇非常普遍。然而壮劳力外出务工,在家的只剩老弱病残,要按照要求开展足够数量的种、养殖工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导致脱贫越来越难。
(二)、插花贫困户脱贫和稳固扶贫成果压力大。经过精准识别、回头看和动态管理后,最终锁定贫困户404户,贫困人口142023人(其中未上户的特殊群体贫困人口12人),贫困村分别为:农群村38户,130人;上洛村65户,242人;黄柏村47户,191人。贫困村贫困人口563人,约占全乡贫困人口40%,上级资金和工程大量向贫困村倾斜,而占全乡贫困人口60%的非贫困村贫困人口得到的支持力度明显没那么大。如何破解脱贫容易,稳固难这一难题带来压力。
(三)、资金和工程投入力度加大,为资金和工程的监管增加了难度,资金平安和工程效益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产业培育难度大,自身造血功能的培育压力大。产业的选取和培育有其客观规律和成长规律,同时产业的培育有时间要求,如何做到产业选取长短结合难度大。
(五)、金融扶贫差异化突显,总体覆盖面较窄。受限额贷款、信誉缺乏等原因,金融的杠杆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贷款资金缺乏和有余问题同时存在,贷款难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六)、整个扶贫攻坚工作缺乏从上而下地统筹,存在各干各,各管各的情况。部门与部门之间没能及时协调,甚至同一部门之间在安排任务时也存在缺乏统筹的情况,导致基层工作人员无所适从。政策制定与基层操作之间上下衔接不精准。政策制定以基层上报的数据为依据,而基层上报的数据中局部不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在已脱贫人口中无平安住房人数统计中,基层工作员据实统计,但这当中不乏因懒惰、因嫌补助少无论乡、村、社干部如何做思想工作就是不愿意实施危房改造的。但住建部门危房改造任务的分配是依照基层所报的数据,这样就直接导致任务无法完成。
(七)、扶贫工程先在拟摘帽贫困村实施,扶贫资金未能兼顾暂不摘帽的贫困村,引起群众不满。未实施工程的贫困村,脱贫方案写在纸上、订在墙上,群众反映强烈。在基层走访中经常被问诸如我们这方案栽板栗,说了那么久怎么还不干哦。同样是贫困村,为啥xx村已经搞得那么好了,我们这里动都不动哦。的问题,这着实让基层工作人员有苦难言。增收、脱贫本应是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工程,虽没有打算摘帽,却也该激发这些贫困村的贫困户开展生产的动力,促使他们通过不断开展生产实现逐步脱贫。而不是为了保证贫困发生率而没有实施工程前的贫困村贫困户不能脱贫。
(八)、政策宣传不到位,群众知晓有盲区。扶贫政策宣传未持续开展,局部外出归来人员对情况不明,政策不清,造成对扶贫攻坚局部工作群众不理解,进一步激化为群众矛盾和上访事件。
四、几点建议
(一)增加专职扶贫工作人员,增强扶贫工作力量。既要保证办公室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又要确保贫困户的实地走访、到户帮扶工作卓有成效。让扶贫人员有足够的时间走到贫困户家中为他们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
(二)细化、简化扶贫政策,并通过地方电视台、乡村播送、报纸、知识读本的方式加强扶贫政策的宣传。让老百姓理解扶贫工作是如何开展的,一些帮扶政策是如何实施的,提高老百姓对扶贫相关政策的知晓率。
(三)将扶贫工作系统所有成员进行网格链接,不能让任何领导或者工作人员脱离网格。从上到下至少有一个人对所有扶贫工作,扶贫政策有清晰地认识、对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动态、准确地掌握,防止在政策施行过程中本是牵一发、动全身的要求只动了发,而其他都没有动。
(四)将脱贫措施变活,让贫困户有更多的脱贫渠道。对属于产业就业开展一批的贫困人口,如果外出务工不愿回乡开展产业的,凭外出务工有关证明材料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并由就业部门对这局部人建立台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