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业
农村经济
运行
分析
展望
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分析及展望
2023年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分析及2023年展望
2023年,我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加快开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进一步转变农业开展方式,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全面开展。
一、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根本情况
1、农业生产增长较快,主导产业势头良好。2023年我市农业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增长,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15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种植业产值61.55亿元,增长9.1%;林业产值12.99亿元,下降1.4%;牧业产值13.06亿元,下降2.4%;渔业产值1.83亿元,增长5.6%。同时我市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农业主导产业开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023.24千公顷,粮食总产量56.37万吨,下降9.5%;主导产业蔬菜、茶叶、开展势头强劲,食用菌产值12.2023亿元,增长9.3%;茶叶产值7.48亿元,增长19.9%。食用菌产值17.4亿元,增长15.1%。生猪存栏55.5万头,增长7.5%,出栏67.53万头,增长5.4%。家禽存栏520.37万羽,下降3.3%,出栏1395.48万羽,下降9.6%。
2、农村根底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2023年,我市进一步加大水电路气等农村根底设施的投入,农村根底设施不断改善。全市水利建设工程投资8.87亿元,解决36.91万农村饮水不平安人口;完成15座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开工7座,同时完成127座病险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完成377.8公里河道整治;全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6万亩;堤防加固开工41.54公里,完成33.8公里。电气化建设工程累计建成2个新农村电气化县,23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498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康庄工程工程总投资9.2023亿元,建设道路总里程2316.6公里,其中:路基1145.1公里,路面1171.5公里。农村沼气工程总投资1785万元,新增农村户用沼气520230户。
3、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保障体系逐步强化。2023年我市多举措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加快中心镇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市非县域城关镇的2023个中心镇进行专题调研,形成加快市中心镇建设的假设干思考课题,为推进中心镇培育提供决策依据。制定市中心镇培育考核暂行方法,提出“下发一个文件、建设两个平台、抓好三项规划〞考核内容,围绕八大目标,年度对列入的20个中心镇进行考核。2023年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深入推进政策性“两农保险〞,全市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农户54.46万户,保费收入817.51万元,参保率达97.01%;理赔金额969.55万元,简单赔付率为118.60%。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758户,保费收入634.75万元,参保率为77.36%;理赔金额92023.25万元,简单赔付率为143.40%。
4、农村投资继续加大,国债工程进展顺利。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市紧紧抓住中央扩大投资、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从加快推进中央新增投资农口工程、政府主导性投资方案农口工程的建设入手,积极争取工程和资金。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共争取到中央四批新增投资农口资金8499万元,方案总投资52375万元,主要有农村饮水平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农村沼气、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平安检验检测体系、防护林等共20232个工程。通过努力工程实施进展顺利,截止12月底止,已完工75个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9456万元。
5、“三农〞投入不断增加,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我市财政“三农〞支出在全球金融危机对全市财政收入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下,依然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2023年全市财政预算内“三农〞资金投入47.73亿元,增长21.55%。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93.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44.17%。全年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9989笔、金额8.66亿元,占年度目标5亿元的173.2%。我市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投入涉农金额共计2443余万元。
6、政策措施成效显现,农民收入不断提高。随着我市农业生产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开展,农民增收“6+1〞工程的全面实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多渠道增收效果明显。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703元,增长12.9%。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4.2%,家庭经营收入增长11.9%,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14.0%和12.0%,呈现全面增收局面。
二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分析及展望第2页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全年看,我市支农惠农政策有力,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虽受金融危机影响,但农业农村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好地开展态势。在充分肯定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整体趋好的同时,当前经济运行中也面临一些新问题需要密切关注。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难度加大。2023年我市在上年的根底上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但是受投入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仍显缺乏,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农业根底设施薄弱、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差等长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农业开展和农民增收的根底并不稳固,特别是农村交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现状在短期内难于明显改变,因此,统筹城乡任务任重而道远。
二是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开展的难度不小。农村经济要持续增长制约因素很多,开展受耕地资源、技术和资金等因素制约,如种植业受气象节律变化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养殖业受市场波动影响存在风险性,劳务经济受输入地影响存在不稳定性,其增长性有限;其次是我市农民收入增长方式未出现质的转变,增收渠道仍很单一。因此,农村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不容乐观。
三、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展望
2023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经济复苏向好的根本面确立之后,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下阶段我市将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1号文件精神,加大统筹城乡开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开展根底,更科学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开展,重点围绕“两增两转〞——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农民就业方式转变,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农业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精品农业,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一体化开展。
1、注重民生,加快农业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一是以中央新增投资、政府主导性投资等农口工程为抓手,突出抓好对农民增收、生活改善有重大作用的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百万亩喷微灌设施、林区作业道等工程,继续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堤、水土保持、防护林等工程建设,有效改善农业根底设施。二是抓好工程前期,科学安排工程,积极申报和争取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主导性投资、省审批核准重大工程前期和省公建工程投资方案。扎实推进好溪水利枢纽工程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前期,积极推进低丘缓坡重点区块开发,拓展农业农村开展空间。三是加强检查监督,对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工程确保到达“三个百分之百〞(工程20230%开工、地方配套资金20230%落实、检查中发现的问题20230%整改到位),今年对列入省投资方案的工程加大监督检查。四是催促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市、县各级财政在资金安排上向“三农〞倾斜,优先保证中央投资农口工程地方投资的需要。做到建一项,成一项,有序推进工程建设。
2、注重培育,增强农民增收整体实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开展,重点要抓好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广阔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覆盖面广、竞争力强、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紧密、在全市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的加工型、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培育一批专业合作社(协会),形成有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发挥其在产、供、销及信息技术方面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推进农业专业市场建设,开展乡村超市,为农产品快速流转提供平台。三是培育新型农民,大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的自我开展能力。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再就业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3、注重谋划,大力开展精品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根底上,实施“四精农业〞——精致农业、精品农业、精准农业和精兵农业,开展“四大基地〞——规模农业基地、设施农业基地、示范农业基地和精品农业基地建设。一是抓好开展规划。在调查研究根底上,重新制定开展精品农业的总体规划,规划要高起点、高水平,要定位在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农户收入根底上,进一步明确开展重点和主攻方向,使规划充分表达生产、生活、休闲、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精品农业。二是加快开展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覆盖面广、竞争力强、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紧密、在全市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的加工型、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三是加快农业生态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园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既要差异化开展,形成各自特色,又要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全市新增30个农业标准化食用菌、水果、茶叶产业基地。四是要强化科技效劳,提升精品名牌内涵。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结合体制机制,坚持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效劳两手抓,着力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成立食用菌、茶叶、水果、蔬菜、畜禽五大主导产业专项课题组。各课题组要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为农户解决实际困难,为精品农业开展提供科技支撑。五是提升精品品牌质量,促进精品名牌建设。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全过程实施监控,严把质量关。力争有更多的农产品获得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标识,对已注册的商标要培育好知名度和信誉度。六是大力开展设施农业。重点推进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加快开展大棚设施、节水灌溉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等设施,加快开展标准化设施化畜牧养殖场建设和网箱养殖设施建设。
4、注重创新,加快农村体制改革步伐。一是加大中心镇培育工程力度。要积极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实行中心镇培育工程,把20个中心镇培育成现代化小城市,成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建立强工带农、大城带乡的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开展一体化的新格局。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各级地方政府对中心镇培育开展的认识;明确开展定位,突出重点和特色,进一步推进中心镇培育开展;坚持规划先行,用科学和超前的规划、引导和推进中心镇建设健康有序开展;加快开展二三产业,培育中心镇产业根底;加快山区农民向中心镇异地转移,促进人口集聚;是贯彻落实现有中心镇政策,下放中心镇的行政管理权限;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加大对中心镇建设的投入,搞好中心镇根底设施建设;实施对中心镇建设工作的考核体系,对八大目标进行考核;做好中心镇重点镇转型升级重点镇的试点。二是继续推进二大政策性保险。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农住房保险试点成果,广泛宣传政策性保险的具体内容,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户参保,摸准参保品种基数,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财政补贴,及时定损理赔。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对参保农户在财政扶持等方面优先考虑。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品种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三是着力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继续推进以农村危旧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土地性质转换的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同时这些地区也要分类探索宅基地换城镇住房的使用制度改革,以扩大土地增量,实现农民房屋产权的完整化、合法化,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