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沙关“僰人悬棺”文化分析研究艺术学专业.doc
下载文档

ID:721943

大小:48KB

页数:10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豆沙关“僰人悬棺”文化分析研究 艺术学专业 豆沙 悬棺 文化 分析研究 艺术学 专业
目 录 一、豆沙关“僰人悬棺”概况 1 (一)悬棺葬概况 1 (二)僰人悬棺葬概况 2 (三)豆沙关僰人悬棺葬概况 2 二、豆沙关“僰人悬棺”文化初探 3 (一)“僰人悬棺”文化由来 3 1、“对祖先的尊敬与地位的悬殊而建造 3 2、僰人对于生与死的观念 3 (二)豆沙关“僰人悬棺”历史文化 4 1、豆沙关僰人的由来及豆沙关的历史文化意义 3 2、实施悬棺的原因、意义及影响 3 3、僰人的葬仪方法 3 4、悬棺葬与僰人民族文化的关系 3 三、对“僰人悬棺”神秘葬仪方式推断 5 (一)置葬方式、悬棺的材料与文化背景推断 5 (二)葬仪方式及葬制 7 四、结论 5 参考文献 10 豆沙关“僰人悬棺”文化初探 摘要:位于今昭通地区盐津县豆沙关的古僰人悬棺葬源于祖先崇拜的信仰,其独特的丧葬方式——“挂岩子”在形式的采用上始终令人难解。人类固有的天性总是试图去破解谜题,这种孜孜不倦的探索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豆沙关,“僰人悬棺”,文化初探 Abstract: Hanging coffin buried is a way of burial in ancient ethnic minorities, bean paste off "differential hanging coffins" funeral way using unique singular - "hang YanZi". It is with the celestial burial, burial, water cremation, cremation and urn burial died in a way.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essence, are all derived from primitive religion of a kind of old custom, is its use in the form of a refractory. Inherent in human nature is always trying to decode the puzzle; the tireless exploration has positive meaning and value. This article is in absorbs the predecessor of "bean paste closed differential hanging coffins" cultural roots, hanging coffins and differential people,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hanging coffins cultural connotation, to advocate people to take care of the ancient culture. Keywords: DouSha Guan, Boren Hanging coffin, Cultural Investigation 引言 近几年来,尽管对“僰人悬棺”的研究比较多,但研究的视角或领域各不相同,例如周远清的《千古悬念悬棺葬》主要是从僰人建造悬棺的大智慧引出僰人历史和悬棺的结构,以及对当地旅游文化的影响。张学明的《解读僰人悬棺》认为悬棺葬可分为物质类的和非物质类进行解读,物质类包括宗葬地、葬具、葬式的选择,非物质类包括宗教观念、习俗传承。 一、古代中国南方的悬棺葬 悬棺葬是把已故人放入船形的棺木中,将棺木悬置于起临水的悬崖峭壁上,任由尸体自然风干的丧葬方式。古代江南山区里多用此种方式。至今在长江三峡、武夷山等风景区的崖壁上还能看到悬棺。实际上,悬棺葬在中国南方的许多地方都能见到,其置棺方式、葬仪形制、葬具等各有不同。 就置棺方式来看主要有三种:一为木桩式,即在峭壁上凿孔2~3个,楔入木桩以支托棺木;二是凿穴式,即在岩壁上凿横穴或竖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间的天然洞穴、裂缝盛放棺木。棺木头大尾小,多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头固定。采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尸身,随葬品置脚下两侧,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铁器和麻织品,其中麻织品最多,有少量的丝织品。 葬仪方式主要有六种:第一种是木桩架壑式。棺木架置于天然崖洞或在岩石裂隙所打的木桩之上,此种形式多见于福建武夷山、湖南、四川等地,在湘西沅水两岸和川东长江三峡地区尤为常见;第二种是崖洞式,即利用临河峭壁上的天然洞穴或裂隙,略加修整(垒筑、填平)置棺其内,这种形式在各地悬棺葬中均有发现;第三种是横穴式,在临江崖壁上开凿长方式横龛,大小宽窄以容一具长约2米,高、宽约为0.5米左右的棺木为限,棺侧外露,这种置棺方式见于川南、川东长江三峡等地;第四种方穴式,在临江崖壁上开凿宽约1.5米或稍小的方洞,或者利用天然洞穴加工成方洞,置棺其内,此种形式在川东南、湘西和鄂西等地常见;第五种是悬崖木桩式,在临江绝壁上开凿小方孔,打入木桩,然后架棺其上,这种形式多见于川南、湘西等地;最后一种是崖缘式。在海边陡峭崖壁上常有突出的狭窄崖缘形成天然平台,棺木置放上面,此种形式在台湾和东南亚海岛地区较为常见。 根据已掌握的资料,我国南方各地的悬棺葬具绝大多数为整木刳空而成,按棺木的外形大体上可区分为两种:一是船形棺,这种棺头尾上翘,形状同于现今江河滨海所使用的小木船,主要见于福建武夷山,据实地考察,川东长江三峡地区至今未发现船形棺;二是圆筒形棺和方形棺,这两种棺木在我国悬棺葬中最为普遍,它们分圆筒形和长方体形,而且绝大多数棺的棺盖,棺身系同一段整木剖开,挖空而成,子母口闭合,迄今为止木板拼合式棺在我国悬棺葬中极为罕见。根据川东长江三峡所见某些残棺板推测,可能有木板拼合式棺。 在我国,无论东南地区还是西南地区的悬棺葬中几乎所有的葬具均为整木凿成。整木刳空而成的棺与独木舟相似,可以认为是一切船类的祖型。大量的科学资料表明,船与行悬棺葬的民族有着密切关系。从我国和东南亚的悬棺葬和船棺葬大都分布在江河沿岸和滨海地区来看,这两种葬俗都起源于近水而居的民族之中,是海洋民族的文化特征。近水而居,善于造船和用船是我国古代南方近水民族的特点。船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死后以船为棺,继续享用,完全符合这一人们共同体的心理素质。 二、豆沙关“僰人悬棺”概况 (一)悬棺葬与僰人悬棺葬 悬棺葬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所谓悬棺葬是在人死后亲属殓遗体入棺,将棺材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在悬崖上凿数孔钉以木桩,将棺木置其上,亦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使其半悬于崖外,人在崖下可见棺木,故名。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放置悬棺之处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悬棺”一词,来源于梁陈间顾野王(519~581)“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太平御览》卷47引)一语。 各地发现的悬棺葬,葬具与年代各不相同。福建武夷山地区的多系整木挖制的船形棺,属春秋、战国之物。这一地区白崖悬棺的随葬品有龟状木盘及大麻、苎麻、丝、棉纺织品残片、残竹席等。四川珙县、兴文一带的多系整木挖制的长方形棺,其上为人字坡盖,属元、明时期之物。珙县洛表悬棺的随葬品以衣服为主,其上装饰繁缛,随葬的竹筷上写有汉字。 “僰人悬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境内,珙县、兴文、筠连等县以及云南昭通境内均有分布。珙县是世界上悬棺分布规模最大最为集中的地区,早在1956年就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珙县僰人悬棺遍布全县13个乡镇,共40余处,但现在最多和最集中处,当首推珙县洛表镇的麻塘坝和曹营乡的苏麻湾,现尚存悬棺265具,是目前国内保存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区。 (二)豆沙关僰人悬棺葬概况 盐津县豆沙关自古以来都是“关津枢纽”、“南滇锁钥”,这里的山崖嵌有奇特的棺材,世称豆沙关悬棺。豆沙关悬棺在盐津县豆沙乡石门村关河南岸的绝壁上。关河北岸,有“五尺道”遗迹、石门关古城堡、袁滋题记摩崖;关河南岸,壁立千仞、参天而起,高达四五百米,悬棺就存放于绝壁半腰一方形岩龛内。20世纪30年代调查有棺40多具,此后,或坠落入关河,或被好奇者、居心叵测者破坏,今仍存有11具。 僰人是中国西南的古代少数民族之一,曾聚居川、滇、黔接壤的一带。他们创造了璀璨夺目、底蕴丰厚的僰人文化,在西南民族的历史舞台上名震一时。如天幕般挂于石门关对面巨型石壁的石缝中贮存的9具僰人棺木可以说是古人留下的千古之谜,创造的文化杰作。置身于唐碑亭前,目光越过宽约二三十丈的峡谷,就会看到一条石缝呈“一”字状,镶嵌于石壁中部。石壁高达四五百米、宽千米有余,呈灰黑色,都完整无损,只有这条石缝很扎眼,成了一处伤痕。唯一留存下来,能让今人对僰人产生想象和了解的就是石缝中久经风雨的悬棺了。1932年,几位昭通籍的学人曾对豆沙关悬棺进行考察,据当时留下的考察文字,棺内尸骸的头颅骨较今人硕大,手足骨亦较粗壮,也较长,推测身高在1.8-1.9米间。棺木用整根原木凿空成形,长约2米,高约50厘米,宽约41厘米,棺盖厚约41厘米。按木质纹理,似为杉木,形制古朴。 三、豆沙关“僰人悬棺”文化初探 (一)“僰人悬棺”文化由来 人类社会的宗教观念产生以后,人们便根据鬼魂到另一世界去生活的幻想,将人的现实生活附加给鬼魂世界。因此许多民族的丧葬习俗都具有事死如事生的特点。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生活与江河湖海息息相关,基于这样一种宗教观念,他们便将悬棺葬地选在依山傍水的悬崖峭壁。人的生命虽已结束,然而死者的鬼魂与原先的社会群体尚继续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冥冥之中他依然与他的亲人在以前所处的地理环境中生活。 悬棺葬反映的宗教观念主要是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家庭、私有制产生和发展的产物,是在鬼魂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迷信祖先的灵魂具有佑护子孙后代的神秘力量,尽管鬼魂是人们恐惧的对象,但对死去的祖先却极为崇敬。人死后,人们想尽一切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