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探析
我国
钢铁
产能
过剩
问题
对策
分析
探析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及对策分析
。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根底产业,具有生产周期长和产品种类复杂多样等特点,极易引发产能过剩问题。近几年来,国内钢铁行业总体陷入低迷,主要受到国内经济增速下滑,下游行业需求疲软的影响,同时,钢铁产能过剩加剧、原料本钱依旧处于高位、存量过剩和增量过剩、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等制约着钢铁行业健康稳步开展。
关键词:钢铁工业;产能过剩;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31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钢铁行业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根底产业,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开展时期后,正在逐步进入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我国钢铁工业逐年快速开展;工艺结构逐渐改善,行业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企业组织结构逐渐改善,生产集中度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产能过剩。
从全球的角度看,2023年度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超过20亿吨,其中中国的产能就超过2023亿吨,占到全球产能的50%,而根据世界钢协的数据,2023年全球粗钢产量约15亿吨,据此测算,全球范围内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约在5亿吨左右,其中有超过2亿吨在中国,过剩产能占到全球的40%,可见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已是全球性现象,但在我国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近5年来,我国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一直在75%上下波动,2023年产能利用率低至72%,产能过剩情况严重。根据中钢协公布的数据,2023年8月份全国粗钢产量到达6502万吨,按照全年2023.2亿吨的产能折合产能利用率约76.5%,而1-8月份累计粗钢产量5.02亿吨,折合产能利用率约73.8%。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1-8月我国粗钢产量累计到达5.22亿吨,产能利用率约76.74%。
钢铁产能过剩导致钢铁行业集体亏损,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仅0.62%,在全部工业行业中处于最低水平,而同期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钢铁行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微利时代,为探究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为何如此严峻,笔者认为应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从供给方面看我国钢铁产能过剩原因
从供给的方面来看,自我国改革开放后,钢铁工业作为国家重点的培育开展对象,一直以高利润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追捧,且开展初期由于钢铁产业经营秩序和产业结构的不完善,单纯的靠扩大规模和提高产量成为众多钢企盈利的主要手段,随着钢铁产业的逐年开展,钢铁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产能过剩提供了可能,由于社会资金的充分供给,技术进步加快有利于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社会上大量中小钢企相继出现,使供给的增加逐渐大于需求的增加。近几年这样的产业结构的弊端逐渐显现,盲目投资过剩,社会上出现大量的低附加值的钢材,低端过剩,高端缺乏,既不能满足某些特殊行业的高品质专业化的钢铁需求,又造成了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而且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黑户产能〞,即没有获得中央政府批准的违规产能,但是这局部产能又大局部是经过地方政府批准生产的,由此可见在我国的钢铁生产中,中央和地方政府还没达成一个统一的规划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现在钢铁市场上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
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是钢铁厂能过剩的根本原因,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合理主要表达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地方政府干预投资的能力过强,经济的增长过多的依赖于政府的直接干预和推动,有时宏观调控出现偏差,“因为政府抑制产能过剩的思路是降低行业的信贷供给,调整存量,控制新增量,但出现产能过剩的多为国有企业,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在信贷上无疑都拥有更大的优势,并且它们的扩张不受预算控制,从而导致了重复建设,使政府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然后,由于我国国内的钢铁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产业集中度不高,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中小钢厂无序的恶性的竞争也导致了钢材生产缺乏管制只是一味的追求利润,造成钢铁产量激增而钢铁质量下降。而且多数钢铁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弱,竞争就集中在资源的投入和产量的扩张上了,忽略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钢铁质量的改善。中小钢铁企业依靠产业链低端产品价格上的微弱优势,以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进行不当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市场恶性竞争。
最后,由于行业垄断和自然垄断相结合形成的“暴利效应〞和政府放宽了对于投资领域的管制,中国钢铁市场近几年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资金加倍流入使产能扩张大于需求扩张。利益的驱动是导致钢铁行业投资过热的前提,资本从利润低的产业流向利润高的产业,对剩余利润的追求使投资者无限扩大生产,“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泼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随着钢铁产业的大规模扩张,投资商为了追求利润和实现价值增殖,采用的手段是不断地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这种手段本身却又不可防止地引起资本价值的周期性贬值和资本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即生产手段和生产目的之间的矛盾,生产扩大和价值增值之间的矛盾。这也是众多钢企高速开展后在近几年严重亏损的重要原因。
三、从需求方面看我国钢铁产能过剩原因
从需求的的方面看,需求的增加刺激了供给,产能扩张是强大的市场需求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在需求方面存在着某种数量的一定的社会需求,要满足这种社会需求,就要求市场上有一定量的某种物品。但是,从量的规定性来说,这种需要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变动性。〞由于近几年汽车产业,房地产产业飞速开展,那么对于它们的的上游产业钢铁产业的需求量势必是不断增加的。且官方也热衷于钢铁工程,大兴工程,建造高铁等,这些都导致了商品市场上钢铁的需求量大大提高。“但是市场上出现的对商品的需要,即需求,和实际的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数量上的差异。这二者的差额一方面是实际需求的商品量;另一方面是商品的货币价格发生变化时所需的商品量,或者说,买者的货币条件或生活条件发生变化时所需的商品量。〞所以在我国钢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明显的“潮涌现象〞,譬如市场上某种钢材价格高,对其的投资就会呈现一拥而上的特点。但是这种投产所促使的产能提高量和真正的市场需求量是存在差距的,也由于信息流通的不对称,一些钢企只知道市场需求在增长,不知道别人也在做,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投产之日便可能成为阶段性供给过剩之时。且钢铁产业本就具有生产周期长,投入产出周期久的特点,那么完全按照本期市场价格而进行的市场需求量的判断而进行的投产,必然不适应产出时的市场需求。
四、解决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建议
首先,要在供给端做减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一批〞中的“优化组织机构,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一批;严格环保平安能耗准入标准,淘汰一批。〞一方面,就我国钢铁本身的性质而言,要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单纯的靠扩张和靠规模的盈利模式已经走不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和兼并重组。我国钢铁工业总体规模大、分布散,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我国中小钢铁企业数量多、竞争力弱,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雄厚的资金来提高钢铁质量和降低环境污染,这就不利于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也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政府的有效管理,增加了行业监管的难度和资源整合的本钱。中小钢铁企业很难在专业化、精密化、多样化的钢铁需求面前生产具有核心优势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钢铁产品,缺乏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来自海外同行钢铁产品的竞争。国内对某些特殊行业的高品质、专业化的钢铁产品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只能依赖进口。所以我国钢铁企业要提升自身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企业利润,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发对路产品,提高质量上,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产品,做精做强产品。另一方面,钢厂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实行限产措施,降低钢铁行业的供给压力,提高环保标准,淘汰落后产能,从而降低钢材供给。化解增量产能过剩,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对于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给予坚决制止,关停并转那些技术水平低,达不到平安标准和环保标准的企业,整治维护合理的钢铁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是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对于新增产能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严格把关,严格审批控制增量,企业也要认清形势,真正把转变开展方式作为自觉行动。工信部数据显示,炼铁产能“十一五〞淘汰任务为1亿吨,截止202223年年底,全国已完成炼铁产能淘汰1.2亿吨;炼钢产能“十一五〞淘汰任务为5000万吨,截止202223年,全国已完成7200万吨。但是,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又开足马力上新工程,投新产能,使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一步一步趋于恶化,一直是我国钢铁行业的一大顽疾,根据中钢协首席分析师迟京东指出,2023年至2023年年间,我国钢铁行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6300万吨,但同期,新增产能却到达了令人乍舌的4.4亿吨。所以我们需要正在需求和供给方面双管齐下。
第二,要在需求端做加法,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一批〞中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转移一批;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消化一批。〞一方面。我国的钢材企业要积极的走出去,扩大出口,努力开拓国外市场来应对国内钢材市场萎缩的局面,从而增加钢材需求,将多余的钢铁进行外部消化。另一方面是扩大内需,首先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枢下移,大概率上来讲,未来经济增速应该落在7%-8%的区间。“扩内需、促销费〞已经是目前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是换一个角度讲,从兴旺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历史来看,兴旺国家均在完成工业化进城之后到达了国内钢铁消费峰值,就是将销量等于产量,兴旺国家平均钢铁消费峰值为0.612吨/人;如果按照今年7.8亿吨的粗钢产量测算,我国人均粗钢消费量已接近0.6吨,逼近了兴旺国家钢铁消费峰值,以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我国钢铁消费已接近饱和水平。因此,内需层面也很难又爆发式增长以在短期内消化2亿吨的过剩产能。
第三,由于钢铁行业具有很强的市场性和全球资源配置型的特点,要利用市场之手调整供求关系,更多地发挥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利用分散信息,协调供需均衡,淘汰落后企业和产能的高效率性。在以市场为根底的前提下,政府充当管理者的角色,为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与必要的法律的支持。细化政策的针对性和执行力,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兼并重组,钢企外迁,沿海沿江沿边整体开展,提高我国的钢铁综合实力,促进钢铁经济的良性开展转型。
参考文献:
[1]陈新良.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分析[j]中国经济报告,2023(4):66-69.
[2]罗娅妮.我国钢铁投资过热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经济透视,2022(9):13-15.
[3]白江涛.中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与对策[j]云南社会科学,2023(3):81-84.
[4]陈延东.从投资特点看钢铁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金融世界,2022(3):1-12.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