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禁牧
牧民
生产
生活情况
调研
报告
关于禁牧后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的调研报告
禁牧、休牧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如何在贯彻这一决策的同时,切实做到牧民收入提高、生态改善、经济开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多赢〞目标,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日前,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局部委员深入达茂旗就围封禁牧后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目前达茂旗的禁牧总体情况
从202223年开始,xx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围封、禁牧,舍饲圈养,保护生态〞工程。下发了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全市实施围封禁牧加强生态建设决定假设干政策规定的通知,经过多年的努力,有力地推动了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的转变,在此过程中,以放牧为主的传统养羊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达茂旗1.6万平方公里牧区,从202223年开展围封禁牧试点工作,当年对农区250万亩草场实行了禁牧,农区原有的40万只羊出栏26.5万只,剩余的13.5万只全部舍饲圈养,202223年底实现了农区全面禁牧。202223年1月1日起,达茂旗开始对牧区2357万亩草场(承包到户2353.91万亩)实施为期2023年全面禁牧,涉及牧民6620户、19698人。近两万牧民迁离祖祖辈辈生活的草原,有的迁到饲草料基地和移民村种草养畜,开展舍饲畜牧业;有的集中转移到各城镇从事二、三产业。三年来,由于牧民积极主动、大力支持配合,达茂旗成为全国唯一实施全面禁牧的旗县。202223年xx市达茂旗两万禁牧牧民集体中选为“感动包头年度人物〞。中选理由是:
为建设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作出了重要奉献。
二、牧区禁牧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全面禁牧三年来,达茂旗克服地方财力紧张以及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多方筹集资金,严格兑现各项补贴,全力保障牧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先后投入禁牧资金达4.175亿元,其中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补奖资金720230万元,市财政每年补贴5000万元,确保禁牧取得明显成效,202223年牧民年人均收入到达5582.8元。
一是坚持财政补奖为主,稳定政策性收入,保障农牧民根本生活。按照中央、国务院政策和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达茂旗以二轮草场承包时的户数为基准,对具有草原承包经营权证或联户经营权证、拥有牧业户籍的牧民或牧工,实行补奖机制。具体配套政策是:
1.实行保底政策,对禁牧户按每亩每年6元的标准发放禁牧草场补贴,对草场面积较小的实行保底,人均草场补贴缺乏5000元的,均补足5000元。
2.发放养老补贴,60周岁及以上禁牧牧民,每人每月给予200元(每年2400元)生活补助。
3.发放教育补贴,牧民子女从小学到高中实行全免费教育;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就读的每人每年补贴生活费202300元;在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就读的,专科生每人每年补贴生活费3000元,本科生每人每年补贴生活费6000元,直至毕业。
4.发放住房补贴,搬迁进入百灵庙镇及其它建制镇的牧户,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牧民居住小区,牧民以本钱价购房,此外政府给予购房户购房补贴。补贴方法为:按草牧场承包到户时在册人口计算,人均草场面积3000亩以上(包括3000亩)的,每户补贴2万元;人均草场面积3000亩以下的,每户补贴3万元;支生户购房的每户补贴1万元。鼓励牧民向旗外转移,享受同等住房补贴政策。
5.实行医疗补贴,牧民全部纳入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范围,符合低保标准的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6.实行就业培训,对禁牧牧民在就业创业培训方面给予扶持。
7.实行生活补贴,对迁入牧民小区的禁牧牧民给予水、暖、电等生活和物价补贴。
二是坚持自愿搬迁转移,解决住房就业问题,保障转移农牧民有居有业。禁牧三年来,对草场沙化严重、不适宜居住地区的牧民,根据其意愿通过多种渠道搬迁转移5696户。从安置途径看,在23个牧业产业化园区安置1361户,8个饲草料基地安置879户,百灵庙镇牧民小区安置1221户(已入住982户),XX县区安置305户,各建制镇及旗外安置202330户,另外通过正在实施的游牧民定居工程安置900户,目前仍有924户需要搬迁安置。从年龄结构看,60岁以上享受养老补贴的有1970人;学龄段人口通过教育实现转移980人;18—60岁的牧民共有13840人,其中驻留牧区从事牧业生产的有3301人,转移从事二、三产业的有6069人,尚未稳定就业的有4470人。从就业渠道看,在企业就业3316人,小额贷款支持自主创业539人,农业开发、扶贫开发工程支持就业753人,城镇效劳业吸纳就业1461人(其中,在旅游型城镇希拉穆仁安置350户、202341人)。
三是坚持转变开展方式,促进牧业合作经营,保障畜产品市场供给和农牧民增收。为保障农牧民在禁牧后收入不减,生活质量不降,达茂旗制定了开展农区舍饲畜牧业的实施意见,指导农户自主种草、以草定畜,补贴调购了大量适宜舍饲圈养的优良种畜,并应用现代科技改良畜种,调整养殖结构,探索开展农区舍饲畜牧业。通过新、改建标准化棚圈,建设青贮窖;建设肉羊纯种繁育基地,购进以德美、多赛特、巴美等品种为主的舍饲优质肉(绒)用种畜,进行畜种改良优化。
202223、202223年,达茂旗整合牧区饲草料基地、水利工程、畜种改良、牧机具补贴等工程资金3600多万元,对牧民住房和牧业根底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建成了南营所、哈拉乌素等5个示范性现代高效畜牧业产业园。目前,达茂旗建成万头肉羊养殖基地2处、千头肉羊养殖基地30处、千头肉牛养殖基地2处、奶牛托管中心8处。这些规模化养殖基地,通过更换畜种、舍饲圈养,变一季出栏为四季均衡出栏。202223年出栏牲畜50万(头)只以上,较禁牧前提高20个百分点。全旗有800多户牧民参与了规模化养殖,培育形成蒙兴、蒙特等13个牧业合作组织,走出了转变牧业开展方式的新路子。蒙兴牧业合作社采取“企业+基地+牧户〞的经营模式,覆盖牧民71户,去年人均收入到达720230元。
四是坚持全面管护建设,加快植被自然修复,保障草原增绿和永续利用。为强化草原执法管理,达茂旗将旗草原监理所更名为草原监理局,在8个苏木镇设立草原监理所,成立了230人的禁牧管护队伍,形成了三级联动管护网络。禁牧期内严禁草牧场流转,严厉制止破坏草原生态的行为,撤消违规采矿权证12个,整合探矿权证11个;对矿山开采、道路和通讯设施建设开征草原植被恢复费,推动企业建立草原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高度重视保护地下水资源,关停取缔高耗水、滥采水的企业;农业方面力推滴灌、喷灌。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划定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经达茂旗草监部门测查,目前草群平均高度为19厘米,较202223年增加了7厘米;草场植被盖度到达30.4%,较202223年提高了8.3个百分点,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扭转,草场植被有了明显恢复。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牧民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禁牧以来,通过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广阔牧民群众对禁牧工作给予了充分理解和支持。但由于禁牧将彻底改变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一局部牧民对今后的生活出路产生了困惑,特别是对转移就业的方向认识不清、把握不准,在搬迁转移上摇摆不定。
二是禁牧后草场少和无草场的牧民收入直接受到较大影响,同时舍饲圈养本钱激增。牧民家庭纯收入202223年为6752.8元,202223年为5582.8元,收入下降17%;截止到2023年上半年,牧民现金收入为3618元。由于牧民拥有草场面积不同,造成无草场或草场面积缺乏500亩的牧民补贴较少。特别是农牧区结合部的农民,无水地、牲畜少,禁牧后增收困难。同时,进城牧民在购置住房上,除政府补贴外,每户还需自筹5—6万元,而且水电暖等生活必需支出及日常消费支出较在牧区居住大幅增加,很多牧民的草场补贴根本只够维持生活。
三是舍饲圈养本钱增加。在与放牧的情况相比,舍饲圈养一只羊的本钱大幅增加。这其中包括:
1、饲草、饲料本钱增加。舍饲后,由原来免费使用公用草场变为有偿使用饲草料,饲草料本钱大幅提高,由原来的微利可图到现在的无利或赔本。
2、用工本钱增加。舍饲后,饲养用工、饲料加工、清粪等用工费用增加,人员工资也大幅度增加。
3、疾病防治本钱增大。舍饲后,由自然放牧状态下的自由采食变成按次数供给草料,加之羊的运动量明显减少,消化道疾病明显增多;由于饲喂方法不尽科学,饲草料营养水平低或搭配不当,导致羊的流产空怀增多;舍饲后,羊的饲养密度加大,发生寄生虫病的几率增大。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接种疫苗、消毒和药浴的次数增多,加大了防治费用。
4、圈舍建设、维修费用增加。舍饲后,必须扩大圈舍、运动场、饲草料库等的面积,增大固定资产投资,同时舍饲后上述设施的维护费用势必加大,迫使养羊本钱的上升。
5、饲料营养本钱投入加大。舍饲后,如仍沿用传统的补饲方式,所用的饲草、精料品种单一,不但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营养也不平衡。而改变这种养殖方式后必将导致单位饲草料本钱的投入增加。
6、草料储存困难。舍饲后需要储存大量的饲草饲料,这就使设施建设、防火、防霉变等压力增大。
四是就业安置压力大。禁牧后,除一局部牧民从事舍饲畜牧业外,大局部农牧民将转产转业。而牧民是一个特殊群体,文化层次不高,能够从事的职业少、就业面窄,如果没有长效的保障机制,单靠补贴可能坐吃山空。
五是产业开展难度大。由于过去在草原建设方面的投入缺乏,特别是移民园区和饲草料基地根底设施条件差,良种推广力度小,舍饲畜牧业推进困难。
四、对提高禁牧后牧民生活的建议
一是落实牧区开展各项富民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牧民稳步增收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党在牧区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上级各类涉农涉牧工程,拓宽投资渠道,积极吸引民间投资、外部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为牧区开展牧民增收提供持续的动力。建议积极向国家、自治区争取政策,比照国家支农惠农的补贴政策,对牧区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民采取与农民同等待遇的直接补贴政策。(1)建议提高牧民禁牧补贴、良种繁育补贴、粮食补贴的标准。(2)建议参照国家政策,将牧民纳入国家实施的柴油等综合性补贴范围,保证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3)建议围绕“改善品质,提高单产〞目标,在现有根底上对所有养殖户购置种畜进行补贴,加快推广优良种畜使用力度。(4)建议在原有补贴根底上,继续提高生态移民补贴标准。另外,建议积极向国家、自治区争取,参照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制定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防止牧民的收入因为市场等因素的变化而降低;参照农作物保险政策,将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畜种纳入保险范围,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开展和牧民的稳定增收。
二是加大对牧民草场的补贴力度。在不考虑牧民生活及生产的前提下,只对其饲养的牲畜(羊单位)计算。以理论上平均载畜量30亩草场饲养一只羊来计算,禁牧后一只羊得到的补贴为30亩×6元/亩/年=180元,目前圈养一只羊的本钱为3元/天×180天=540元,二者相差360元,补贴额只是实际本钱的34%,难以弥补由禁牧带来的本钱上升。而现在饲草料的价格不断在上涨,舍饲圈养一只羊的本钱增加60%以上,禁牧牧民亏大了;大局部牧民认为如果把“补贴标准〞提高到11元/亩以上,可以承受继续“禁牧〞。“补贴〞这个概念在经济学领域里主要表达的就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公平效率问题。在表达社会公益性的“生态保护〞问题上应更加注重公平与效率。目前广阔地区无偿享受着草原提供的生态公共产品,而只让生活在牧区的原住居民不断为生态保护建设“付费〞和牺牲。这种难以承受的负担和不合理现象应该得到纠正。方法之一就是提高生态补偿标准。
三是最大限度降低生活本钱,提高牧民住房补贴,科学转移安置。据202223年抽样调查,,牧民转移进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