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市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713066

大小:18.35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大学 科技园 建设 报告
2023年市高校科技园建设的报告 为快速启动我市高教园区建设,1月30日市经济开发区、农业示范区、高教园区建设暨招商引资发动大会结束后,1月31日市政府即组织由人事、劳动、教育、财政、国土、规划、宿迁学院以及宿城区、宿豫县分管领导参与的考察组,由副市长薛甫伦带队,对日照市的高校科技园建设进行了为期半天的考察学习。通过座谈沟通和实地参观,我们对日照市围绕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进展高等教育事业的目标,制造性的开展高校科技园建设,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感受颇深。一、日照市根本状况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1985年3月撤县建市,1989年6月升为地级市,2023年12月设区带县,现辖东港区、五莲县、莒县,设置岚山办事处、日照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面积5310平方公里,人口276万,2023年GDP亿元,财政收入亿元。日照市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中段,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北邻青岛,南接江苏连云港,西通中国内陆诸省区。处于环太平洋经济圈和环黄(渤)海经济圈,是中国重点开发建设和生产力布局的沿海主轴线与新亚欧大陆桥的交汇处。二、日照高校科技园根本状况日照高校科技园位于日照市区东北部,把握面积25平方公里,是日照市为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设立的特地园区,成立于2023年7月。目前,已与近30所高校建立了亲热联系,山东体育学院、曲阜师范高校、济宁医学院、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中国地质高校海洋学院、西安翻译学院日照校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校已经进园,设计在校生规模8万名,2023—2023学年在校生2万人。日照高校科技园进展快速,成功的因素很多,但与日照的整体环境环境优势和政策优势是分不开的。一是生态环境良好,适宜人居、研发和创业。日照市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大气质量、近海水质、城市饮用水均保持在国家一级(类)标准,城市建成区绿化掩盖率到达40%,拥有“蓝天、碧海、金沙滩〞的环境优势,既是避暑、度假、疗养、进展旅游和海上运动的胜地,又是人居、研发、创业的抱负之地。国内一些知名高校之所以落户日照,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是主要因素。可以说,这是日照与高校合作的主要“兴奋点〞。二是区位条件优越,海陆交通便捷。日照位于我国沿海主轴线与陆桥经济带的交汇处,具有重要的国际开发价值;日照又处于我国经济兴旺的环渤海经济圈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结合部,便于接受京津沪宁等中心城市的辐射。日照—侯马—西安复线铁路、日照—东明高速大路、同三高速大路等根底设施,与100多个国家通航的日照港港、岚山港,奠定了日照在全国海陆交通、铁路交通、高速大路交通中的枢纽地位,拉近了与高校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西安、南京、武汉等大城市的距离。同时,日照北与青岛机场、南与连云港机场相距分别为160、120公里。这些,都为高校及科研机构来日照进展供应了良好的前景和必要的交通支撑。三是城市依托较好,开发空间宽敞。日照海滨陆域开阔,城市规划区近300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已扩展到36平方公里,人口到达30多万,进入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进展的阶段;根底设施日趋完善,通信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电力网络到达全省一流水平,城市道路、供水、供暖、供气等条件大大改善,商业效劳水平不断提高,载体效劳功能明显增加,为高校科技园的进展供应了有力的依托。高校科技园一带地势平缓,地质条件良好,环境秀丽,地价相对较低,是布设高校及研发基地的抱负选地。四是启动建设较早,政策优待到位。早在2023年11月,日照市委、市政府就制定出台了关于乐观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高校科技园的意见,启动高校科技园建设。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优待政策,在土地政策上,兴办高等教育以划拨方式供地;建设科技中心、研发基地和高科技公司以出让方式供地;在收费政策上,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建设规费在市权范围内赐予最大限度的减免;在财政政策上,依据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奉献状况,赐予适当扶持。三、日照高校科技园建设根本运作模式日照高校科技园建设实行以下运作模式:一是政府主导。日照市委、市政府将高校科技园建设作为该市进展的战略重点摆到突出位置,确立了“态度乐观、步伐稳妥、工作扎实、务求实效〞的方针,成立了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分管领导参与的高校科技园工委、管委,一位市委副秘书长专职担当管委会主任,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对外联络处、规划建设处、后勤管理处等机构,工作人员多达100余人(其中12人为财政拨款,其余自收自支),具体负责科技园建设中的各项协调、效劳和日常工作,同时还作出了“只要高校进园,一切手续我办〞的效劳承诺。二是自主办学。本着“不求全部、但求所在〞的原那么,政府制造环境、引进高校办学。引进的高校自主确定办学规模、办学方向、办学思路和收费政策。三是后勤社会化。依据“学校搞教学、社会办后勤〞的市校合作办学模式,高校同同学活区由高校科技园统一组织社会各方投资建设,不用学校出资,不用政府拿钱,运用市场机制,完全实现社会化。在建设过程中,把推行高校后勤社会化与关心农夫转轨就业增收结合起来,组织被占用耕地的村民利用征地补偿金投资建设同学公寓,围绕高校后勤进展效劳业,有效解决了土地被征用后农夫就业和生活出路问题,实现了高校、群众、政府的“多赢〞。四是产业化。日照市在建设高校科技园的同时,依托科技园大力进展相关产业,最突出的成果是教授花园建设。教授花园位于科技园东滨海局部,一、二期占地余亩,建成别墅套,吸引了清华高校、北京高校等首都高校和山东省内高校的教授前来购房,房价由建设初期的每平方1800元涨到每平方5000多元。既制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起到引进才智、促进高校科技园建设的重要作用。两年来,日照市在引进高校、建设高校科技园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增加了日照的人气、商气和文气,对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科技含量,增加城市核心竞争力,加快城市化进程起到了乐观的作用。四、建设宿迁高教园区的对策建议招引高校、兴办高教园区,借助高等院校的教育和科技力量,推动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提升城市综合素养,促进城市与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进展,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选择,它对宿迁经济社会进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结合宿迁市情,依据省内外高校科技园的进展实践,特殊是借鉴日照市兴办高校科技园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明确进展定位。以引高校、兴办高等教育为核心,通过引进高校来我市办教育、搞科研;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来我市投资建设科技中心、研发基地和校办产业兴办高科技公司;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与我市企事业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努力将宿迁高教园区建设成为区域性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二是建立办事机构。依托宿迁学院董事会和建设指挥部,成立骆马湖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教园区建设协调小组,宿迁学院、骆马湖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市教育、国土、规划和宿豫县、宿城区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并抽调特地人员,组建中共宿迁市委高教园区工作委员会、宿迁市人民政府高教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建设、管理高教园区的决策机构,争辩确定落户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项目审批和高教园区的建设规划、用地管理、社区效劳等事宜。工作委员会(管委会)办公室作为市委、市政府的特地工作机构,具体负责高教园区建设中的各项协调效劳和日常工作,提出区域规划建议和项目引进意见,挂念办理进入高教园区单位的有关手续和相关事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三是制定优待政策。在高教园区内兴办高等教育的,以划拔方式供地;建设科技中心、研发基地的,以出让方式供地,土地出让金政府收益局部将依据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状况,酌情赐予优待。具体用地面积,依据项目的内容、规模和国家供地标准,以及投资者的开发力量和实际需要,由市、校(院、所)双方协商确定;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招标由市有关部门依据规定予以组织和协调,建设、管理等具体事宜以建设单位为主确定。对有关行政性收费属市级收入支配的,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赐予最大限度的照看;对有关事业性收费属市级收入支配的,依据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状况,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按确定比例予以照看;对有经营性收入的,市政府将依据其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奉献状况,赐予适当扶持。四是明确招引方向。依据“立足市情、主攻省属、突出两北、放眼全国〞的工作思路,明确招引方向,立足市情,即依托我市的资源优势,重点招引林业、农业、水利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主攻省属,即利用省委、省政府扶持宿迁进展的机遇,重点招引省属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突出两北(西北、东北),即主动接受区域资源梯度转移,突出招引西北和东北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放眼全国,即依据“靠大、靠外、靠强〞的思路,努力实现与全国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和沟通。五是实现部门联动。对各有关县区、部门下达高教园区招引任务。同时,各县区、部门引进项目落户高教园区的,视同工业项目对待;依据“谁引进谁受益〞的原那么,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落户高教园区,并为其配套建设的,被引进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在引进单位注册、纳税。当前,有关部门要争辩确定具体优待政策;规划部门要抓紧做好高教园区近、远进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有关部门要快速启动高教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排污等“七通一平〞建设。建设资金投入上,坚持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三资〞开发为主体。政府投入的重点一个是土地、一个是进行根底设施建设,为示范区建设制造良好的硬件环境。以后随着示范区的进展壮大,要逐步收回,最终国有资产要全部退出。 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