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地灾防治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710183

大小:17.72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防治 调研 报告
地灾防治调研报告 XX县区地灾防治工作研究 ——XX县区国土资源局张彬 一、地质环境概述 在地形地貌上,XX县区位于大雪山东麓邛崃山西坡,属于岷山、邛崃高山区,是我国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系典型高山峡谷地貌。境内地形复杂,地势变化多端,相对高差悬殊,山脉逶迤,奇峰耸立,怪石磋砣,山河相间,河川纵横,峡谷深切,河沟密布。在地质构造上,地处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川滇南北向构造与小金—金汤弧形构造和复合部位,构造体系复杂,区内南北向构造属川滇南北向构造体系,褶皱发育。据地震资料,县境内西侧的鲜水河断裂带为一地震频繁发生带,近20年来先后发生的炉霍7.9级(1973年),塔公的5级(1978年)及道孚的6.9级(1981年)等地震均涉及本区。调查结果说明,地震为鲜水河断裂左行扭动作用造成。本区小震活泼,大震较为频繁,多集中于邻近XX县区及XX县区一带,据中国地震危险区划丹巴属5.5级~6.9级地震危险区,设防震级为Ⅶ级。 二、地质灾害概况 被誉为“美人谷〞的XX县区,位于XX省西部高山峡谷区,XX市东部,大渡河上游。面积5649km2,辖3镇12乡181个行政村、4个社区,人口7万余人,县域内山高坡陡,峡谷深切,地势险峻,地层复杂,地质构造发育,山体植被差,降雨集中,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烈,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十分突出,素有“地质灾害博物馆〞之称,同时也是全国首批重点区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三个试点县之一。XX县区主XX县区位于大渡河源头,是大金川河、革什扎河、东谷河、小金河和大渡河5条河流的会聚点。由于灾害发育,县城所在的章谷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40处,仅在主XX县区就有5条泥石流沟穿城而过,白嘎山大滑坡、红军桥1X和2X滑坡、双拥路后山危岩、三岔河危岩带、西河桥危岩带、大风湾危岩带等重大地质灾害将主XX县区重重包围。 汶川“5.12〞大地震、芦山“4.20〞地震和康定“11.22〞地震后,因丹巴距三次地震震中都非常近,受到的影响强烈,致使山体松而未滑、危石摇而未落的险情丛生,加剧了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危险性和险情,使丹巴成为震后次生灾害的高易发区。2023年,按照省、州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工作部署,我县委托XX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等7家专业地勘单位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全覆盖的应急排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844处,共威胁居民8421户,威胁人口42673人,威胁总资产达32.22亿元。 三、历年典型灾害情况 2022年,XX县区发生的岳扎乡鹅狼沟“6.26〞泥石流及巴底乡邛山沟“7.11〞泥石流,为50至20230年一遇的特大泥石流灾害,以上2处特大泥石流灾害共造成70多人死亡和失踪的严重后果,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023年,县城建设街后山古滑坡复活,潜在滑坡方量达230万立方米。滑坡导致前沿多幢建筑出现剧烈的拉裂变形,严重危及到半个县城4900多人的生命平安。 2023年6月,我县出现持续28天的强降水天气,县城月降水量达273.1毫米,局部乡镇超过300毫米,洪涝现象为历史50年一遇,此次强降雨对交通、水利、文教、卫生等根底设施和农牧业、林业、工矿企业、电力、通讯等行业造成了严重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2023年8月9日凌晨2时,东谷乡二卡子沟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冲出60余万方的泥石流物质,致使2023户农房被完全冲毁、85户农房严重受损,所幸监测预警和主动撤离避让到位,防止了直接受威胁的651人可能因灾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 四、灾多灾频灾重的原因分析 XX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开展和空间分布,主要受控于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和人类经济工程活动。 (一)地质。XX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奥陶系、志留系、上古生界、三叠系及沿河谷地带分布的第四系等,岩性复杂,以变质岩为主,局部出露侵入岩。构造上处于川滇南北向构造与小金-金汤弧形构造和复合部位,构造体系复杂,区内南北向构造属川滇南北向构造体系,褶皱发育。据中国地震危险区划,XX县区属5.5级~6.9级地震危险区。由于距离鲜水河断裂带、康定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等地震高易发区较近,有历史记录以来丹巴虽未发生过较大以上地震,但受以上断裂带地震的涉及影响亦十分强烈。 (二)地形地貌。XX县区属于岷山、邛崃高山区,是我国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系典型高山峡谷地貌。地形地貌以高山为主,次为中高山、极高山。境内河流侵蚀作用强烈,地势变化多端,相对高差悬殊,斜坡坡度大,稳定性差。 (三)水文气象条件。XX县区水系发育,境内河川溪流纵横密布,主要有大渡河、小金河、大金川河、革什扎河及东谷河五大河流穿流而过。在气候上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为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700mm左右。丹巴脆弱的地质环境受降雨的影响十清楚显,1小时内降雨超过2023mm、24小时内降雨量超过20mm就极易引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四)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开展,县域内人类工程经济活动频繁强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建了多座水电站,新修了多处水库,利于形成局部小气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极端气候的多发频发,降雨在时空分布上十分不均。二是公路的修建、改建十分频繁,削山扩路、切坡削坡等易打破原稳定—较稳定山(坡)体的稳定性,加之削坡产生的土石随意堆放形成新的物源,易引发和诱发地质灾害。三是人地矛盾突出,因适宜建设的土地稀缺,村民修房建屋切坡削坡现象十分普遍,同时,坡地农垦耕作频繁、漫灌普遍,村民为求交通便利和经济利益在公路干线周边私自开挖山(坡)体或在危岩崩塌等地质灾害发育的区域修建房屋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未科学评估论证和缺乏技术指导,将房屋修建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及建筑结构设计不适宜斜坡地质条件要求的现象普遍,遭受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危害的情况十分严重。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和所取得的防灾成效来分,XX县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2022年岳扎乡鹅狼沟“6.26〞泥石流及巴底乡邛山沟“7.11〞泥石流之前,该阶段的地灾防治工作几乎为空白,主要表现为无统一的政府机构统揽统筹该项工作,群众识灾、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能力十分淡薄有限,也根本上未投入资金开展群测群防和工程防治工作。 第二阶段为2022年2次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至2023年,该阶段以2022年2次特大泥石流血的教训唤醒全县上下开始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初步形成了发动群众广泛监测加强预警和零星地、分散地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防治的格局。 第三阶段是2023年至今,该阶段以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理念XX县区委、县政府“全域治理〞思路为代表,逐步建立和健全了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开始启动实施“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并通过实施避险搬迁、应急排危除险、重大工程治理、重点场镇和小流域综合防治、应急能力建设等系统性的工程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该阶段国家和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和社会效益,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正常健康开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省、州投入到XX县区开展地质环境防治的资金达3.92亿元。 六、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思考 XX县区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并直接威胁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平安。结合XX县区地质灾害现状及国民经济状况,XX县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那么,在非工程措施方面走“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防灾道路,在工程治理方面根据“全域治理〞思路,以XX县区2023-2023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规划、XX县区典型小流域调查报告和XX县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资料为支撑,按轻重缓急和防治建议,按方案、分年度加快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及工程申报工作,力争在2023年底实现“全面开展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小流域综合整治、应急排危除险、专业监测、应急能力建设等工作,根本完成主XX县区和各小流域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或避险搬迁,对其他隐患点,积极开展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实现灾情、险情得到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置〞的目标。 防治对策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一)强化行政管理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做好地灾防治工作,领导是关键。县、乡两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应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农村宅基地选址方面要严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关,尽量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确实要开展建设时也要以建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小、可防可治为前提,同时必须优先落实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严格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XX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方法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对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情形的行为严格执法力度。 (二)落实防治措施 1.非工程预防方面。一是加强地质灾害根本知识科普宣传,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自防意识与自救能力。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当地居民进行地质灾害科学预防知识与自救技能的培训学习;在游览道路上和风景点有危险的地段,竖立明显的灾害类型标记。二是认真贯彻水土保持法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减少人类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三是采取退耕还林、减少开矿等方式,减少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来保持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禁止乱开坡地,禁止以各种形式挤占、堵塞沟(河)道;筑路削坡又不进行护坡,禁止在崩塌、泥石流易发区内不经任何调查评估大肆进行旅游景点的开发等。四是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和网络的作用,假设出现强降雨或持续较强降雨等不良天气时,应引起重视,县、乡、村应及时向当地居民发布灾害预警信号,组织村民避险,以免出现因灾人员损伤。五是采取主动避让措施,就当前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来看,针对一些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尚不能有效控制和减免,只能采取对应的避让措施,特别是在进行宏观的经济和建设规划时,要尽可能避开这些区域。 2.工程防治方面。一是大力实施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的避险搬迁安置,使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免于或减轻受到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威胁危害。二是实施控制治理,采取排危除险、工程治理、重点场镇和小流域综合整治等工程措施,对危险性大、威胁群众多、具备治理条件、防治紧迫性强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工程治理,有效控制其灾情和险情。三是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在开展工程工程建设时,保证地质灾害治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四是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管制体制。 3.抢险救灾。当突发性地质灾害不可防止的发生时,需及时组织进行应急抢险。为此,首先要建立完善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其次在抢险救灾过程中要根据灾害的具体情况,采取对应的措施,来减小灾害的强度和规模,必要时还可以采用一些应急手段对灾害导向进行调整,力争将灾害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小。 综上,受我县特殊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县域内地质灾害类型多、密度大,加之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开展和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土地的利用规模和强度不断加大,城乡建设中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明显增加,危害性也明显增强,地质环境遭到进一步恶化,地质灾害频发。为此,在开展经济和工程建设时要特别注重地质灾害的调查工作,正确认识和掌握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特征,并采用行政和技术的对策来遏制地质灾害的发生、开展,最大限度减轻或防止地质灾害的危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