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村级组织建设问题报告新编.docx
下载文档

ID:709770

大小:22.96KB

页数:1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村级 组织建设 问题 报告 新编
村级组织建设问题报告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党的xx届六中全会上,中央又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认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开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没有农村基层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特别是村级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直接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如何加强和改进村级组织自身建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讨论、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村级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对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加强和改进村级组织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村级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村级组织,作为农村社会的基层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村级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应有之义,是我党在新时期需要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依靠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而树立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方向。 村级组织,作为党在农村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及时、准确地把握党的政策,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分析农村各类不和谐因素的存在状况和产生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组织、引导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和谐新农村建设,实现党对农村的有效领导,是农村基层组织的重要责任,是任何其它组织所无法替代的。 (二)村级组织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村级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长期以来在推进农村建设、调解农村民事纠纷、维护农村社会治安、发扬农村基层民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通过具体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关于缓解农村基层矛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工作经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同时更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过程。在这个时期,将是一个矛盾多发期,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构建和谐新农村过程中,需要农村基层组织积极发挥骨干作用,在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和深入了解农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灵活运用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一方面身先士卒,发扬实干精神,处处以身作那么,甘于奉献,不与民争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响应和谐农村的建设要求,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战斗先锋,另一方面要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善于说服、引导和效劳农民,充分调动广阔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发树立和谐的价值导向,使社会矛盾在农村基层能够得以有效化解,消除不稳定因素,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村级组织是农民利益诉求的重要桥梁。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系统的造福于民的工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势必不断涌现出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劳资关系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广阔农民在面临这些关系互相交织、情况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时,往往迫切寻求一个能够进行自身利益诉求的渠道。如果他们的利益得不到及时反映,这些矛盾和问题将可能演变成为一系列群体事件,把好事变成坏事,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极大障碍。这就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妥善协调处理好来自农村内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形成较好的利益反映诉求机制。 同时,由于群众的利益诉求往往是散乱的、无序的、重点不突出,需要通过组织来综合、筛选、协调,形成共同的利益和要求,并加以准确的表达。农村基层党组织处于了解村情民意的最前沿,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农民的甘苦,摸清农民的脉搏,因此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农民利益诉求的组织者与表达者的重任,架起党与广阔农民之间的桥梁。 二、当前村级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面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新变化、新要求,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党的农村基层组织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不适应〞: (一)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一是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调查说明,我县65个行政村共有农民党员5030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1469人,占29.2%;35岁以下党员838人,占16.7%;女党员681人,占13.5%;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党员596人,占11.9%;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党员3119人,占62%。从这系列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党组织后继乏人,且整体素质不高。二是党员的思想观念存在偏差。调查发现,一局部老党员的党性观念要好于新开展的党员,他们根本上能够按要求参加组织生活,对组织交待的任务积极性较高,但能力素质偏弱。局部新开展的党员文化水平高、致富能力强,但党性观念相对淡薄,组织纪律性较差,有时不能按时交纳党费和参加组织生活。三是局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局部党员素质不高,观念比较保守,把自己混淆于一般群众,甚至还不如一般群众,缺乏致富能力,更谈不上带头作用。还有一些党员,只想着自己致富,对带着群众致富那么劲头缺乏。 (二)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一是工作方法单一,方式不灵活。局部村干部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仍停留在过去的层次上,对农村工作普遍存在着“硬方法不敢用,软方法不顶用,新方法不会用〞的困惑,直接影响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不高。据调查,我县2023个乡(镇、场)的323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中,35周岁以下的只有122人,大多数村干部年龄都在36周岁以上。农村基层干部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他们大多缺乏现代管理知识,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三是思想解放不够,开拓精神缺乏。调查发现,有的村干部思想不够解放,精神不振作,缺乏改革创新意识;有的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市场意识,工作打不开局面;有的村干部满足现状,进取心不强,开展思路不明,只知道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四是缺乏开展集体经济、带着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少村干部对开展农村经济无信息、无门路、无技术,既没有带头致富的本领,又缺乏带着群众共同致富的方法,与农民群众强烈的致富愿望形成了比较大的反差。五是干部队伍不稳定,村干部后继乏人。xx县从2022年以来,加大了对村两委年轻干部、文化程度较高的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先后共选拔了125名35周岁以下,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青年进入村两委班子。近期,县委组织部对这些干部的任职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这125名干部,目前在职的只有57名,只占45.6%,其他离职的68名干部中,有7人被免职,9人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落选,而有52人强烈要求辞职离开了村两委班子,占离职干部总数的76.4%。留在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培养农村干部的源头萎缩,一些农村基层组织感到干部源头缺乏、后继乏人。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一是党组织设置与党员数量的变化不相适应。随着农村行政区划的调整,村域面积扩大,村级党组织所属党员增多以及外出务工党员数量增加,造成基层党组织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有的村级党组织甚至没有足够的场所开展活动。二是党组织的设置与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不相适应。近年来,农村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联合、经营联合,农民党员的活动越来越多的突破村组的范围,形成了新的人员组合,原有的党组织设置已不适应党员活动与加强管理的需要。三是党组织的设置与新经济组织的开展不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新经济组织开展迅猛,在农村出现了许多个体经济,相当一局部没有党员或仅有个别党员,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有的建立了党组织,但党组织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四是党组织的设置与流动党员迅速增加的新形势不相适应。目前,我县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党员已达800多人。他们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给党员教育管理增加了难度。 (四)有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威信有所降低、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构建和谐新农村,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重要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效劳群众、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实现农村的长治久安。但是近几年来,特别是在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职能开始转变。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催粮收款等传统的工作职能没有以后,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了,显得无所事事;有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负债严重,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又缺乏上面财政的投入,农村根底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以往依托公共设施建设来发挥村级组织作用、凝聚民心的方法不再可行,甚至有时兴办一些公益事业还要向群众伸手,实行摊派,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重点开始转向招商引资,有时为了确保任务的完成,不可防止地影响到了农民的利益,造成的矛盾又没有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化解。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向心力,久而久之,就会降低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 在农村基层干部方面,由于基层党组织威信降低,他们失去了以往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难以开展有效的组织活动,再加上由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投入缺乏,农村基层干部工资经常受到拖欠,开展组织活动有时还需要他们贴钱,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致使组织活动越来越少。值得警惕的是,在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松散的地方,家族、派性、宗教等势力在村民中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它们形成新的社会性力量,在农村事务管理中,与村级组织出现了交叉和互动的关系,对乡村治理尤其是村民自治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扰乱了农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成为建设和谐农村的边缘阵地和不和谐音符,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三、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村级组织建设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保障。只有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新农村建设有组织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明确的开展目标和方向。 (一)加强村级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胸怀全局和蔼于管理的能力。一是要打破常规,着眼开展选准人。把懂经济、会管理、善经营,尤其是具有“双带〞致富能力的人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中来,突出抓好“一把手〞建设。如,近年来我县在选拔干部时采取了“四个为主〞和“四个倾斜〞的方法。“四个为主〞即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为主,高中文化程度以上为主,农村致富能手为主和村党小组干部为主;“四个倾斜〞即向个体私营企业骨干倾斜,向退伍军人倾斜,向妇女同志倾斜,向打工回乡的青年倾斜。二是要严格把关,在酝酿村干部人选时做到“经济头脑〞与“政治头脑〞并选,工作能力与道德品质并重。严格干部选拔程序,注重选配“公认型〞党员致富能手,积极推行“四推一选〞(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自我推荐,党内选举)的方法,选好配强村级干部队伍。三是要强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责任制、领导干部联系后备干部制等制度,使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管理步入标准化轨道。同时,以“包村干部+村干部+村级后备干部〞的结对形式,抓帮扶责任连带管理,落实培养措施,为村级班子建设积蓄人才。如,xx县通过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打破区域、身份界限,以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法,把有志于农村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科技示范户、有开展潜力的农村青年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锻炼,为村干部队伍的持续、健康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 (二)加强村级党组织的制度建设,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科学决策和蔼抓落实的能力。一是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切实理顺“两委〞关系。制定村“两委〞工作细那么,细化“两委〞职责,明确村党支部是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委会是村政事务的具体领导组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