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校
布局
现状
教育
发展
存在
矛盾
问题
调研
报告
学校布局现状与教育开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调研报告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铜梁人艰苦努力,发奋争先,教育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随着教育向更新更高层次的推进,开展趋缓,后劲缺乏状况逐渐呈现,需要客观思考、积极探索、力寻突破、创新开展。由此,县政协针对我县学校布局现状与教育开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调研,报告如下:
一、布局现状
随着出生人口下降,生源结构逐步呈倒金字塔走向,以及社会对优质教育需求增大的趋势,我县从1997年来对学校布局进行了较大辐度调整。先后撤、并普高三个校点、初中30个校点(其中乡镇初中23所)、村小170所,并于xx年实现高中全部集中县城。
目前,全县有建制学校12023所。包括普高3所、职高1所、初中25所、中心小学69所(下辖村小167所)、特校1所、幼儿园2所和主办中等职业教育,兼办少量普高、初中、小学班的纯民校8所。非建制公、民办幼儿园、学前班点314个。学生总人数131396,其中县外生4623。具体为普高11886人、中职(含大专班)3986人、初中32972人、小学6752023、幼儿园和学前班14991人、特校52人。
从分布看,普高、中职集中县城。初中县城4所、学生8800人,中职初中班377人,占28%;乡镇21所、23795人,占72%。小学县城3所、6933人,国茂、燎原612人,占11%;乡镇中心小学66所、44796人,占66%,村小167所、15168人,占23%。
通过调整,收缩规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布局分散、弱校过多的状况,促进了教育资源整合、质量提高和优势打造。
二、问题分析
不适应生源结构变化趋势。随着出生人口下降,我县小学适龄儿童逐年递减。据不完全统计,7岁儿童xx-xx年,分别为9131、6746、5863、5377、4992、4314人,预计xx年后大致稳定在4000人左右。6年后小学生总数30000、9年后初中生15000人左右,比现在下降50%以上。
现有乡镇学校分布散、数量多、生源少、容纳率低。村小尤为突出,校孝班少、学生缺乏的为数不少。每校1-3个班的分别为19、42、36所,占总量的11.6%、25.7%、21.6%,班平缺乏25人(国家规定25-30人)的67班,占13%。安居波仑、金星、葫芦村小各2个班,学生仅19、22、31人,最少的班9人。同时初中学生总数缺乏202300人的11所、500人的4所,双山中学仅159人。这类学校虽然解决了学生就近入学,但因规模太小,根底太弱,不仅投入本钱高,而且师资、设施、管理等内部结构难以优化,只能低水平维持。如不调整,随着学生减少,这种资源浪费大、办学水平低的态势还会加剧。
开展不平衡,总体水平较低。目前,多数学生在乡镇就学,由于财力所宥,布局分散,有限资源利用不充分,乡镇不少学校办学条件差,根底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环境,特别是文化大环境无法与XX县区学校、窗口学校相比,一些薄弱学校甚至可以说相差天壤。不少村小教师难配套,都是包班教学,〞全能〞包打包唱,加之教学设备设施差,无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城乡开展不平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总体不高是我们的现实。
根底教育优势潜在下滑。恢复高考以来,我县根底教育领先全市,创立了骄人的业绩。我们提出建设教育大县目标,主要是基于根底教育优势。但随着国家教育培养目标向现代化、素质化转变,高等教育向群众化开展,单纯升学率领先已无优势可言。新的教育观、人才观重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而教育梯次缺乏整体协调开展,特别是小学、初中段教育资源未实现优化组合,成为我县素质教育推行成效不突出,教育质量上新台阶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根底不牢,塔尖动遥近年,乡镇学校质量普遍下滑是不争的事实,优质教育量孝面窄,加之中考联招冲击,高中已出现优生危机。不仅全市领先地位岌岌可危,还有可能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教育向高层次开展,影响铜梁人才培养,影响教育大县奋斗目标的推进。优质教育需求矛盾突出。随着社会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激增,我县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加大,初中、小学尤为突出。初中看巴中、小学看XX县区几校,以致小学、初中生源向XX县区涌流,成为势不可挡之潮。这是社会〞渴求〞优教,优教供难应求矛盾突出的反映。
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普九〞全县在乡镇兴建了不少校舍,教育根底设施大改观。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仅数年时间,一局部崭新的、债务未清的学校就已闲置,随着生源递减,这种状况还将继续。如果继续按〞普九〞模式开展,今后还将重蹈旧辙,形成新的分散投入,重复建设,浪费有限资源。
三、调整对策
鉴于上述问题,建议适时调整全县小学、初中布局,逐步实施相对集中办学:即小学集中乡镇,初中集中县城。通过集聚资源,优化结构,促进教育全面提质,推进教育大县建设。
集中办学有利于推进教育大县建设。建教育大县,既要体量,更需质量。体量我们仅有一定量的普教、中职,没有大学,谈不上规模大、门类齐;质量还没有形成突出特色、绝对优势和对外辐射强力。但毕竟我们有根底教育的相对优势,吸引了近5000名外地学生来铜就读,这是建教育大县的根基。通过调整,改变布局分散,提高办学水平,做强优势,打响品牌,增大引力,形成区域性根底教育中心,并在此根底上向高层拓展,兴办高等教育,建设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县。
集中办学有利于整体提升办学基矗教育设施、师资等集中,防止分散造成的高耗低效运作。通过资源优化组合,有利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异。集中办学,还有利改善教育环境。在现代社会,城市的人文环境大大优于农村,而人的社会性决定环境影响至关重要。学校向城镇集中,教育大环境层次提高,学生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接受良好熏陶,更有益培育他们健康成长。高中集中县城,根底整体提高的成效就说明了这一点。
xx年
秋期以来,少数乡镇小学积极探索生源减少,校点收缩后集中办学的新路子,试办了寄宿制班,教育环境改善、质量提高,学生、家长普遍支持,社会反映很好。但宥于校舍、特别是学生宿舍缺乏,推广困难。假设初中逐步集中县城,空出的校舍办小学,村小集中集镇,定位高起点,投入集聚,优化开展,我们的办学根底必然整体上台阶。
集中办学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多年〞普及〞教育的奋斗,解决了大家有书读、有学上的问题。但随着现代经济、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人力资源逐渐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进步的重要因素,文化素质成为个体竞争开展的最终实力。人们已不满足有学上,还要上好〞学〞。择校成〞时尚〞,举债读〞名〞校,成了政府不导而〞火〞的现象。从〞普及〞向〞优质〞转化是当今教育开展的必然趋势。谁把握了先机,把优质教育〞蛋糕〞做大,谁就会占领教育开展的〞制高点〞。
集中办学,人力物力集聚,有利于师资、设施、管理等内部结构优化;教师工作、生活环境改善,有利于充分调动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小校、弱校自然消失,多数学校办学根底根本同等,有利于良性竞争,增强活力,加快开展。这些都是提高教育质量,扩大优质教育,兴办好校、名校的必要条件。通过努力,变优教优校数枝〞独秀〞为〞百花竞放〞,满足社会需求,推动教育向更新更高的层次开展。集中办学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办学集中城镇,有利促进城镇〞文〞化,强化中心地位,增大对农村的带动、辐射和吸引力。集中办学有利于增加城市人口,扩大城市消费,加快城市建设,带动三产开展。教育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潜能巨大,开展持久。近年,教育调整,集中办学给巴川XX县区带来的生机显而易见,无疑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集中办学具备一定基矗一是积累了一定经验。近年,我们调整教育布局,较大辐度收缩乡镇学校,实际已走了相对集中城镇办学的路子。高中全部进城、巴中改制扩规,龙都小学兴建,县城教育从规模到层次都有了很大开展,成效十清楚显。高中尤其大改观,三校竞相开展,逐步步入良性轨道。农村小学寄宿制的探索,适应了社会需求,也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已形成广泛推广之势。
二是有一定社会支持度。小学进镇,初中进城,顺应了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虽然相应增加家庭经济负担,但这局部家长大都是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子女〞全托〞学校,释去因隔代教管的后顾之忧,同时又切身感知文化知识的重要,重视子女教育,也有一定经济能力。据调查,90%的农村小学家长愿意孩子寄宿。初中多数是住读,进城后费用约增,不是大问题。从开展看,社会总体是支持的。
三是有一定资源基矗小学进镇可利用初中校舍,不存在多大问题,关键是解决初中进城根底设施。现初中XX县区已容纳9000余学生,占28%。随着生源递减,假设巴中稳定在20230个班,东城中学、南城中学合并扩至60个班,西北中学招40个班,加上原师范校、进修校恢复办初中和三所高中招初中,可解决20230个班,或适时再新建1所60个班的学校,或在原三大镇各保存一所初中,几年后初中全部或大部进城是能够实现的。随着学生递减稳定在15000人后,可再调整满足高中普及所需。
四、实施建议
纳入规划,逐步实施。集中办学是一项〞大〞工程,具体施行会有许多问题,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建议作为办学总体思路,纳入教育开展规划,明确方向,突出重点,逐步推进。争取5-8年,实现小学进镇、初中进城的目标。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集中办学是社会的需求,是教育开展的趋势。但以我们现有财力,由政府一手包办,一〞刀〞硬〞切〞的行政强推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市场规律。建议遵循以需促调、社会选择、自然淘汰、市场推动原那么,因势利导,着力宏观调控,培育良好环境,引水入渠,水到渠成。
整合资源,多方推进。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框框,加大资源整合。通过体制改革,促进多元办学。如出让名校产权,融资再建新校;允许名校办民校、高中自筹办初中;支持民校办名校,扶持社会办学,大力实施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及合作、股份等多种办学形式。广引各方资源流向城、镇办学,推进集中办学进程。
放宽政策,自主办学。集中办学,是开展的新事物,必须要有宽松的环境。学习沿海开展战略,抢占先机,放水养鱼,既讲政策又讲因地制宜,既求合法又求合理,既促开展又充分考虑社会承受力,防止生搬硬套。如多元办学,公、民校并举,必然涉及收费不一问题,可根据法规许可、资源投入性质和社会需求、群众承受力等因素,制定相应政策,首先保障有学上,同时满足上〞好〞学的多层次需求,并建立社会扶助机制,切实保证贫困学生入学。
要扩大办学自主权。上级主要加强宏观监管,制定规那么,让学校在人、财、物等具体事务方面充分自主,调动办学积极性,促进挖潜创新,创办特色,优势开展。
更多文章
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教育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职业教育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牧区职业教育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教育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义务教育开展现状调研报告
对我县民办教育开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023暑假实践关于民办教育开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职业教育开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我县教育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