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电子政务
领域
信息化
工作报告
新编
电子政务领域信息化工作报告
(一)“x〞信息化开展回忆。
1.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开展。“x〞期间全市信息产业以年均22%的速度快速增长。20x年实现销售收入42023.2亿元,比“x〞末增长2.8倍;增加值118.9亿元,增长1.6倍,占全市gdp的比重达6.3%,比“x〞末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43.6亿元,软件产业95.3亿元,信息效劳业169.3亿元,分别是“x〞末的3倍、7.9倍和4.2倍。规模以上企业223家,比“x〞末增加56.7%,其中过亿元企业12家,过2023亿元企业3家,过百亿元企业1家。全行业人均劳动生产率18.x万元/人,是全市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4倍。x市成为全国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之一,软件产业年均增速35%,独立软件规模与实力居全省首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6位,齐鲁软件园建设规模居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之首。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形成了以计算机/效劳器、通信网络设备、数字家电和半导体元器件为主要产品的产业集群,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优势产品,浪潮效劳器连续2023年国内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一。
2.信息根底设施进一步完善。信息根底设施建设快速开展,以光纤通信为主、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为辅的高速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络体系已根本形成。固定 升至8位,无线市话网、800m数字集群专网、cdma网、数字电视系统建成开通。建成并依托市公用信息平台搭建了各领域业务系统,整合各领域信息资源并开展了多种信息效劳,为全市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公共支撑环境。20x年,全市固定 主线普及率44线/百人,移动 普及率45部/百人,互联网用户普及率24%,城市居民家庭普及率53台/百户,分别比“x〞末增长1.3倍、3.1倍、8.8倍和1.7倍。
3.以电子政务为重点的各领域信息化取得明显实效。75%的市直部门实现办公自动化,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覆盖所有县市区和部门,“金税〞、“金财〞、“金盾〞等“十二金〞工程不断完善,政府工作效率得到显着提升。围绕政府机制体制改革实施的跨部门政务协同工程成效显着,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财税增收信息化工程实现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20个部门企业根底数据的交换共享,为社会综合治税提供了数据支撑;行政审批信息化工程以网络为支撑实现“一厅式〞并联审批效劳,工程审批周期平均缩短三分之一;政府资金网上结算工程实现全市资金统一结算单位的远程报账和财务信息查询,有力保障了政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信息技术在教育、科技、文化、交通、公用事业、社会保障、公共平安等领域广泛应用,药品集中采购电子商务平台、“五险合一〞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物价监测信息系统、章丘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一大批信息化工程在各自领域成为全国或省内的示范工程,有力带动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开展和进步。
4.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初步成果。工业领域实施了以电子商务为开展方向的企业信息化工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营销4个环节普遍应用信息技术,以客户关系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初步形成。培育的全市20家示范企业发挥引导带动作用,3家企业入选全国企业信息化500强,19家被列入省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重点企业,济钢、重汽等企业成为省级示范企业。农业领域实施了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的农业信息化工程,开发了60多个具有区域特色和实用价值的农业数据库,建成山东金农信息网、中国农业书店网等20230多个农业类网站,农村党员远程小编络实现村村覆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流通以及水利、林业、气象等领域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商贸流通领域实施了国家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工程,实现200多家家电上下游企业的资源整合,创造了供需链竞争的新优势,电子数据交换、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技术在大型超市和商贸企业得到普遍应用,在降低经营本钱、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信息化开展环境逐步优化。制定了政务信息公开暂行方法、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规定、鼓励软件产业开展的假设干政策规定等政策规章。加强了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和信息化知识的宣传普及,驻济高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在校生达3万余人,全市15200人次取得了“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书〞,2万多名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通过了电子政务培训考核,信息化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成为x市对外宣传的新窗口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通过“x〞以来的建设和开展,x市信息化在信息网络、产业开展和人才资源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根底和优势,但对照国内信息化先进城市,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够强,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规模膨胀速度慢,本地化产品配套能力差;二是信息资源开发缺乏,利用不够,效益不高;三是信息化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高级信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短缺,信息化人才使用的综合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四是信息产业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亟待提高,政府引导和配套资金投入缺乏,信息产业规模投入尚未形成;五是信息化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工作机制不够完善,重复投资、分散建设现象仍然存在。
(二)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形势。
1.从国际形势看,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推进一场深刻的全球性产业革命,推动经济和社会开展走向新的历史高度。以计算机、微电子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迄今为止开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的关键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使社会经济结构、人类劳动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成为决定生产力开展速度和经济竞争力上下的关键因素。目前,国际信息产业正在向开展中国家调整布局,将在信息技术新一轮快速开展的带动下迎来新的开展机遇,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步入下一轮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x市作为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加快承接兴旺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等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2.从国内形势看,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是党在新时期加快x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战略决策。“x〞以来,党中央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建设进入快速开展阶段。“x〞时期是x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落实科学开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信息化开展战略(20x—2023年),将推动信息化建设在“x〞开展根底上,实现从战术地位到战略地位、从局部推进到整体推进、从技术驱动到业务驱动、从重网络建设到重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从政府主导到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等五个转变。虽然,x市信息化建设已具备一定的开展根底和比较优势,但如何适应这五个转变,把握正确的开展方向,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是“x〞及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
3.从区域开展形势看,区域竞争日趋剧烈,信息化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及区域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信息(知识)的生产、加工和效劳能力已成为一个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x〞期间,国内和省内许多城市都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区域辐射能力的战略举措,信息产业开展和信息技术应用在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建设开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x市是全省的网络枢纽和信息中心,要适应区域合作和竞争的新形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将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业开展融入区域经济的主流体系中,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增强x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中的作用。
4.从x市开展形势看,“x〞期间是x市经济社会开展的关键时期,面临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社会结构转型等诸多繁重任务。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就必须大力开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增强公共管理和社会效劳能力,就必须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整合的力度,利用信息化的外力和创新变革的思维,推动行政机制体制改革的深化;要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就必须打造国际物流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城市综合信息效劳水平。因此,要实现全市“x〞总体开展目标,就必须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在整体效能上突破,在效劳开展中提升,进一步增强信息化效劳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的能力。
二、“x〞指导思想和开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开展观为统领,围绕“发挥省城优势,开展省会经济〞的总体开展思路,把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的战略措施,坚决不移地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技术、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优先开展信息产业,优化完善信息根底设施,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开展的效劳和带动作用,不断推进x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
(二)实施原那么。
1.统筹协调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既要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又要着眼需求,讲究实效,有重点、分步骤推进。
2.资源共享与深化应用相结合。要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资源配置中的根底性和战略性作用,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整合和利用。
3.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政府先行,充分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宏观调控、政策导向、组织推进等方面的作用,调动各方面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坚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按照市场规律推进信息化建设。
4.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加强国际和国内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倡导和鼓励技术创新,注重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5.产业开展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为产业开展拓展市场空间;大力开展信息产业,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坚实根底,形成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产业开展的互动机制。
6.保障平安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坚持信息化与信息平安同步建设,同步开展,以完善、可靠的信息平安保障体系,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开展。
(三)开展目标。
到202322年,根本建成产业兴旺、设施先进、资源丰富、效劳便捷、管理高效的区域性信息中心城市,初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建成体系完备、特色突出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成为全国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之一。信息产业累计投入6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年均增长25%,增加值达45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12.2%,规模以上企业达600家,过亿元企业30家;
———信息根底设施规模和技术水平到达国内先进水平,区域信息传输和效劳能力进一步增强。固定 主线普及率60线/百人,移动 普及率90部/百人,数字电视普及率80%,互联网用户普及率60%,城市居民家庭普及率85台/百人;
———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成区域性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中心城市。信息技术在工业、商业、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产业综合竞争力显着提升;根本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运行效劳和保障体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到达其商务交易总额的30%以上;
———根本建成电子政务体系框架,政府管理和效劳水平显着增强。建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法人信息、人口信息和空间地理信息三大城市公共根底数据库根本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的公益性效劳能力明显增强,90%以上的市直部门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市场监管和公共效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