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养、忠恕之道、人文精神是儒学的道德修养的分析研究
文化产业专业
道德修养
忠恕
人文精神
儒学
分析研究
文化产业
专业
【摘要】道德修养、忠恕之道、人文精神是儒学的道德修养的
精髓, 精神迷失、道德失范、常德缺位是当代人的道德迷惘的现
象, 媒体应该结合当代时代特征, 借鉴儒学的道德精髓, 承担传
统道德教育的责任, 发挥道德展现平台、道德讨论场所、舆论监
督阵地、道德文化园地等作用, 推进社会的道德建设。
【关键词】儒学; 道德精髓; 道德迷惘; 责任
在现代信息发达的时代, 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媒体要求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前提下, 满足人们新闻需求、提供信息交流平台、服务人民日常生活, 但也有部分媒体走向娱乐化、媚俗化, 如某些媒体上的算命广告、淫秽图片、黄色小说等, 不胜枚举。广西某广播电台有一段时期就曾播出“夜半同居人”的广告, 为夜晚的“都市不归人”在百无聊奈之际提供一个信息平台, 进行陌生人之间的信息的模拟同居和手机聊天的夜生活, 其中的内容可想而知。他们或因为精神世界空虚迷失或出于不道德目的, 期望寻找感官的刺激和精神的慰籍。为了迎合这部分人的心态和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媒体便出现了低俗的内容和广告。如果媒体为这些人搭建一个信息平台, 助长社会的不道德风气, 忘记媒体应有的社会角色和肩负的社会责任, 就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也有悖于新闻职业道德, 更不利于社会发展。媒体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和通道。在当前的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教育中, 媒体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在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人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中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的道德精髓就是很好的教育内容和参考系数, 对当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教育和实用价值。媒体在发挥道德教育作用时可以借鉴和吸取儒学道德精髓中适合时代需求的内容, 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 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的坚强阵地。
一、儒学的思想道德精髓
儒学是中国春秋末期的孔子创立, 至今有2500 多年的历史。儒学在曲折中发展, 经过历史的沉积和人民的选择, 形成了其特有的思想精髓, 并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核心, 尤其是儒学中的有关思想道德修养的观念, 已经深深的植入到了中国人的思想深处, 并通过各个方面表现出来。
( 一) 道德修养
儒学很注重对道德的修养, 提出了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三纲八目”“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弃其家;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齐家,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这也就是要求显明和发扬人们的德性, 教导人们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而作新民, 鼓励人们不断养性以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就是教人们接触事物, 获得真知, 诚实意志, 端正心智, 修养身性, 以达到整齐家族, 治理好国家, 使天下太平的理想目标。这是因为儒学的真正的意义在于教导人们如何用有限的生命去争取、去创造无限的超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孔子说: “智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这样便可以超凡脱俗, 达到心灵的高度净化, 使个人超越自我, 大彻大悟, 使个体的道德理性得到高度升华。而这些要落实到现实中就要个体进行内省, 重新思考人生, 正确认识自我, 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到沟通。
( 二) 忠恕之道
忠恕之道是儒学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的两个基本原则。“忠”, 是忠诚待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恕”, 是指宽厚待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这就是儒学倡导的“忠恕之道”, 也就是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学要求人们在进行社会人际交往时候, 注重对自我的节制、自责、自律; 对他人要宽容, 提倡诚恳坦率, 反对虚伪的言行; 主张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和平相处,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并且互相理解, 互相尊重。在家庭关系和伦理道德上, 要求以道德观念调节和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亲情, 强调家庭内部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要求在忠、孝、悌、节、义上努力, 使家庭人员内部之间和人际交往之间和睦相处。
( 三) 人文精神
儒学的人文精神表现在注重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 人性, 人的价值, 人的理想, 理想人格的实现以及人的生死与自由等等。儒家对人的重视, 在孔子“问人不问马”, 的态度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天地之性人为贵”( 《孝经.圣治》) 一向为儒家所普遍坚持。而陆九渊的“天、地、人三才等耳, 人岂可轻! 人字又岂可轻! ”则更是表达了儒家对人的自我价值的尊重和对人的地位的充分肯定。这些都体现了儒学的人文的关怀和以人为本的观念。
二、当代中国人的道德的迷惘和游离
生活在儒学文化环境中的中国人, 其思想、文化、意识、行为自然受到儒学思想的影响, 中国人的思想道德也是继承了儒学的道德修养观念的衣钵。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 特别是20世纪80 年代以后, 经济观念、竞争观念、商品观念、消费观念影响着社会生活也冲击着道德标准, 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人便处于道德迷惘的境地。传统的伦理道德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新的伦理道德尚未建立, 加上西方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入侵和影响, 这些古与今、中与外的影响因素使中国人出现了精神迷失、道德失范、常德缺位的情况。
( 一) 精神迷失
由于我国当前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在经济浪潮的冲击、西方思潮的袭击下, 人们对中国的传统道德思想开始有了动摇, 而新的思想体系尚未建造好, 于是人们生活在中外思想文化的夹层、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的夹缝中, 寻找不到思想的依赖, 失去了精神的支柱, 感觉无所适从, 于是出现了精神迷失。比如现在高校附近的网吧、咖啡屋的增多和兴隆,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信息的发达, 经济的增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可究其更深的原因, 则是因为众多的青少年学生精神空虚, 借助网络上的虚拟的世界来填充自己的精神和寻找寄托、慰藉、发泄, 或者用西方的生活方式来满足自己对西方的崇拜, 标榜自己的生活品位。有调查表明, 百分之七十的学生在上网时候主要是聊天, 玩游戏或看淫秽内容。这种种现象说明许多人的精神的空虚, 他们在两种文化思潮中迷失了自己, 寻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和人生定位, 从而利用虚拟的或幻化的生活来填充自我。
( 二) 道德失范
生活在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里, 在各种利诱的驱使下, 许多人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失去了自己的道德操守, 成为了利益、金钱和欲望的俘虏。例如, 生活中的各大贪污案件的罪犯原来都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的人, 可是在金钱、利益、欲望的引诱下, 忘却了自己的原有的道德标准, 逐步走进罪恶的深渊。再如, 前段时间河南某学校出现的教育怪现象, 一个教师在每次上课前都要那些天真无邪的小学生对他大喊三声“吾皇万岁”, 并且在上课时, 外面的人还看不到教室里面的情况, 而他在教室里对学生进行虐待, 甚至还有淫秽的行为。湖北某教师竟然利用给学生课外辅导的名义对一个初中学生进行骚扰并强奸。诸如此类的道德失范的现象在法律、教育、行政、商业等行业都可普遍见到, 这些人的道德丧失殆尽, 完全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和从业人员的最低的道德标准。
( 三) 常德缺位
在社会中, 每个人都应该具有作为社会的人的最基本的道德修养, 这也就是常德。而在当今的社会中, 人们的道德滑坡现象普遍存在, 甚至有些人连最最基本的道德修养也缺乏。例如,在“非典”期间, 环境问题和个人生活、行为习惯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在此时间曾报道了几期有关人们的日常行为的节目, 我们可以看到几组镜头: 几个成年人在光天化日下, 竟然在大街上随地小便, 几个“贵妇人”牵着宠物在草地上任意的践踏, 还有一群人躺在草地打牌, 还有乱倒垃圾、随地吐痰、乱闯红灯、攀摘树木等等现象。这些现象至少说明这些人缺少了做人的最低的道德修养, 是缺少作为社会的人的常德。“君子慎独”, 他们在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 缺少了道德自律, 他们或许可以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 可他们自己的平时的细小行为出卖了他们的道德, 而是“以恶小而为之”。
三、媒体的道德教育的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 无论在行政、法律、教育、文化、经济上, 这种精神迷失、道德失范、常德缺位现象随处可见。这样, 在制度、操作上, 就为我国的道德建设提出了艰巨的任务, 迫切需要我们从制度完善、舆论监督、道德教育、媒体宣传上去采取行动。而落实在制度制定和实际行动中, 我们可以从儒学中借鉴对当代思想建设有益的内容, 来发扬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任何民族的进步都离不开其传统文化、道德的维系, 一个民族国家如果没有成熟、富有有机的文化、道德传统, 它的生命是会枯竭的, 即使显赫一时, 也不过是昙花一现。我们是在儒学的文化思想背景下成长的民族, 儒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思想精华, 如诚、仁、忠、信、恕、孝等观念, 对当代人们的生活、观念、思想、修养仍然具有指导、教育和应用价值。但是, 儒学是在
小农经济的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出来的学派和思想, 我们要辨证的看待分析儒学, 可以从儒学中汲取精华, 借鉴其对当前人们有益的成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道德教育中。我们不是要把儒学复古, 而是古为今用, 以及“如何用”“用什么”的问题。对此,在宏观上, 我国在制度、规范上已经重视这个问题, 制定了“以法治国, 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策略以及《道德实施纲要》等条规。这里的“德”也就是汲取了儒学积淀下来的精华、中国传统美德和新时期所需要的道德修养的结合体。比如, 在社会掀起的诸如“诚信”的社会大讨论, 就是探讨如何汲取儒学的精华和适应新时期的需要的产物。面对这个艰巨庞大的任务, 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界都应该积极推进道德建设。媒体, 作为社会“助推器”“黏结器”, 就应该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 担负起自己应有的道德教育的责任。
( 一) 道德展现的平台
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信息沟通, 使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传达给受众。人们通过信息的沟通, 了解外界的变化, 从而达到监测环境的作用。媒体在具体业务操作中, 可以选择社会生活中与社会伦理道德有关的信息进行报道, 借助媒体这个道德展现的平台, 更多的报道生活中道德修养好的人的事迹和行为, 也可揭露道德败坏者的劣迹。人们可以从报道中了解人们的道德行为和表现, 也可从中观照自我, 反思自己, 进行“内省”和自律。媒体要善于引导, 让人们从正面的消息得到教育, 从反面的消息中得到“鉴镜”, 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道德修养的教育。
( 二) 道德讨论的场所
人们在了解有关伦理道德的事件的同时也会对事件进行评价, 表达个人的观点, 这样, 媒体就为人们提供一个道德讨论的场所, 让人们进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在观点的交锋过程中, 使事理更加明确, 也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媒体传播当中。人们在发表观点、评论别人的时候也在评论、反观自己, 这样的道德修养教育比硬性的灌输、宣传、说教效果要好的多。
( 三) 道德舆论的阵地
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当社会中某一个有关伦理道德的事件公之于众, 人们自然有他们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并表达出来。人们对这一道德事件会有基本一致的意见和态度, 这样就引起了舆论, 就自然对事件起到评价和监督作用。在舆论监督下, 人们对事件、当事人或进行表扬, 或进行谴责, 这样, 事件会按照民意的方向发展, 当事人会得到舆论的支持或唾弃。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 人们也就得到了思想修养的教育和提高。从媒体对虐待老人等诸如此类的报道以及人们对此类事件的谴责可见一斑。
( 四) 道德的文化园地
文化是一种社会资源, 也是一种社会财富。文化的传播具有时间的继承性和空间的延展性。媒体在文化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人们提供了文化娱乐, 也提供了知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