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文化
体制改革
调研
报告
文化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假设干意见公布以后,我们组织宣传部、编办、文化局、广电局、体育局等5个部门,对我县的文化体制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一、我县文化体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资源分割严重,无法形成合力。XX县区是国家级贫困县,文化市场不兴旺,文化活动欠活泼,文化资源相当贫乏。机构林立使有限的文化资源分属不同的部门,各单位不能实现资源共享。文联归口宣传部管理,体育场由体育局主管,有线电视台、有线播送站及播送电视网络由播送电视局主管,建设中的文体中心由县一中主管。各部门又由不同的县领导分管,相互协调非常困难。文化局作为主要的文化主管部门职能弱、编制少、经费严重缺乏,长期以来是个谁都不想去的“冷门〞单位。
2、文化事业单位举步维艰。XX县区文化局除机关外有4个下属事业单位,文化系统有干部职工38人,其中男22人,女16人,有干部17人,工人21人。局机关(含文化稽查大队)15人(其中停薪留职2人);文化馆7人,经费全额拨款:图书馆7人,经费全额拨款;文管所4人,经费全额拨款:影剧院5人,经费自收自支。县直文化事业单位除图书馆外,其余都处于半瘫痪状态,连办公 也没有。全县23个乡镇有文化专干23名,经费差额拨款。实际上乡镇文化站已经名存实亡,无阵地、无经费、无活动,仅有的一人实际上在从事有线电视网络维护,靠收取电视收视费生存。
3、人事制度僵化,专业人才奇缺。一是文化人才整体学历偏低。近年来文化系统几乎没有大中专毕业生到本系统工作,导致人员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而经费拮据,各单位又无法拿出资金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水平。二是文化队伍整体年龄偏大。由于多年来没有新鲜“血液〞注入,使得整个文化队伍年龄偏大,青黄不接。三是文化人才专业结构欠合理。专业人才以声乐、舞蹈居多,如编剧、作曲、导演等即将面临断层现状。四是文化队伍人员工作欠安心。五是文化人才内部流动困难。文化单位性质不同,人员身份不同,财政供给形式不同,优秀文化人才外部不能进来、内部不能交流,特殊人才、拔尖人才等人才流失严重,存在着文化人才“引不进、用不上、留不住〞现象。文化馆核定全额拨款编制2023名,现在在岗的只有6人,有一技之长的都下了广东。
4、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XX县区文化产业单位改革起步较早,特别是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成效明显。2022年2023月率先在全市进行了电影公司改制,通过资产重组,实行了“两买断〞,职工全部得到安置。同时,积极招商引资,与外商组建新的股份制公司,综合开发廉溪文化广场及周边土地。围绕修复北宋理学家鼻祖周敦颐纪念性建筑——廉溪书院,相继兴建含廉溪广场、沿江大道、汽车南站、步行街、商住楼和别墅群等工程,总开发面积20230多亩,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公益性建筑500万元。整个工程开发完成以后,可以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可以新增利税500余万元,实现了文化单位改革跟文化产业开发的有机结合。影剧院作为经营性事业单位,今年由县政府投资20230万元进行了维修改造,扩大了业务范围。积极开展农村电影放映业务,在全县实施电影“2131工程〞及开展广场电影放映活动,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文化馆、图书馆、文物所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由于上级政策不明朗,同时缺少人才跟经费,改革都进展缓慢,至今没有明显成效。乡镇有线电视网络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工作方案,但是快两年了,结果还是难产。
二、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1、调整机构设置,整合文化资源。县乡两级文化资源贫乏,应该按大文化的思路设置机构,便于整合文化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做大做强文化部门,提高文化主管部门的权威,也便于吸引留住更多人才。可以把文化、体育、播送电视等行政职能整合起来,组建文体播送电视局。把与大文化相关的单位全部划归其管理,充分发挥管理、协调、效劳功能。图书馆、文化馆、文物所、文体中心、播送电视台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作为独立法人,各负其职,切实履行文化传播、效劳群众的功能。影剧院、电影公司、播送电视网络公司等经营性文化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开展,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乡镇设立文体播送站,履行管理和效劳的职能,经费由财政全额预算,把播送电视站原有的有线播送电视网络移交给县播送电视网络公司管理。
2、文化体制改革应坚持“社会效益为首〞的原那么。任何文化产品在制作中都要消耗劳动,因而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同时,任何文化产品都具有社会导向功能,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特征,又必须与社会性质相一致。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既不能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又要注意到特殊性。文化本身属于上层建筑,特别是文化中的报纸、播送、电视等是党的喉舌,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闻宣传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成为安定团结的发动机。文艺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为党的中心工作效劳。所以文化生产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在特殊情况下,宁可放弃经济效益也要确保社会效益。
3、文化单位改革实行分类指导。一是正确把握文化事业跟文化产业的区别,做到“两手抓〞(即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继续坚持国有、国办事业单位性质,各级政府要给予扶持,财政要保障必要的经费供给,并逐步增加投入力度。通过举办公益文化工程推介会等形式,带动社会投资文化建设的热情,使公益文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经营性的文化产业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支撑,是文化实力的核心和推进改革的重点,应坚持市场主导的方向,打破地域和行业界限,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进入。二是正确把握政策,做好分类定性工作。如:影剧院、有线电视网络中心等可定性为经营性事业单位,放开搞活,走向市场,打破旧的管理模式。
4、推进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在宏观管理上要实现党委领导有力、政府管理有效、调控适度、运行有序,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第一,政府管理部门要放权。下放国有文化资产的使用权,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别离的原那么,通过委托、承包、租赁、转让等多种形式,将目前文化单位所使用的文化资产授权文化单位法人代表经营管理。下放干部人事自主权,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授权基数内相对自主,文化企业根据企业运营状况和开展需要执行。下放收益分配自主权,公益性单位改革现行工资制度,文化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执行。下放文化开展的经营管理权,政府不再直接下达指令性文化产品生产方案,不无偿调用文化企业的人财物和文化产品。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规划、指导、协调、检查、监督、考核文化事业单位的运行和开展。第二,政府管理部门行为要标准。政府管理文化的职能要通过法律得到明确和恰当界定。政府管理部门的权力要受到法律法规的有效约束,对政府管理文化的内容、方式、权限等做出符合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要求的尽可能详细的规定。第三,政府管理部门职能要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政府职能转到主要为文化事业与产业主体效劳和创造良好的开展环境上来,不直接干预微观文化活动和企业。把管理重心放在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上,管导向、管原那么、管规划、管布局、管市场、管秩序,管住方向,管活机制,管好质量,管出效益。第四,要完善专业化效劳体系。逐步建立和健全版权代理、广告经营,市场调查、信息咨询、资质认证等效劳机构,逐步实现中介效劳的市场化、社会化。进一步发挥各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5、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一要重视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根据实际情况和职工继续教育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通过有方案的干部培训,逐步提高文化干部的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二要努力培养文化管理人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兄弟县市联系,进行人才情况相互交流,把一批有潜力的后备干部派出去学习、锻炼,成优秀文化干部“发现——培养——使用〞机制,同时,外请一批专家人才前来作指导。三要逐步实行全员聘任制,推行单位与从业人员的双向选择。可实行以聘任合同收入为主的劳动报酬制度。四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建立聘任制、招聘制、合同制等,打破人事制度上的铁饭碗,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不搞终身制,使文化工作者能进能出,不搞一次分配定终身,从而建立起一套人尽其才、合理流动的人事制度。五要建立岗位工作责任制。制定量化工作的评定标准,解决大锅饭体制中职责不清、赏罚不明,“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等老大难问题,充分调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六要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对文艺创作、演出等特殊拔尖人才、各门类优秀人才给予特殊倾斜政策。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