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703127

大小:22.19KB

页数:11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关于 我市 医疗卫生 服务体系 建设 情况 调研 报告
关于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为全面了解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在王丁路副主任带领下,赴兰溪、东阳、义乌等县市深入调研,并召开由市府办、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财政局和市区10家医疗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调研组还书面征求了其他县市区的相关情况报告,并征求了部分省、市人大代表的意见。调研组对发现的问题和收集的建议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重视推进健康金华建设,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卫生健康事业稳步发展,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一)形成统筹抓好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工作机制 2017年6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健康金华2030实施纲要》,2018年11月,召开民生改善持久战动员大会暨卫生与健康大会,对健康金华建设作出总体部署。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等方面积极作为,持续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二)加大医疗卫生财政投入 2018年,全市医疗卫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51.1亿元,其中市区支出12.8亿元。全市各级财政补助为27.62亿元,比2017年增长2.69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率4.81%。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2017年以来全市共计投入10多亿元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日渐完善 浙中西部医学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全市现有三级医院12家,列全省第5位,二级医院33家。高质量建设市五大救治中心,我市被国家创伤联盟评为全国唯一的地市级创伤救治示范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推进。全市7个县市共成立14家县域医共体,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医共体预算管理等相关制度,制定权责清单,实行“一本帐”报表体系,对药品及耗材、器械等实行统一采购和管理。截至2019年10月,金华市医共体门急诊牵头医院增长为12.4%,成员单位增长为16.6%,出院人次牵头医院增长为11.3%,成员单位增长为16.7%,门急诊及出院人次成员单位的增长率均明显超过牵头医院。在10月底召开的全省医共体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我市有4个县市医共体建设被评为优秀,分别是东阳市“人才池”破解基层人才紧缺难题、义乌着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永康市“中医药一体化”看中医不用跑、浦江县医共体财务管理创特色。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稳步推进。市本级三个区的11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已有9个完成标准化改造;全市16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面积达标率98%、常规医疗设备达标率85%。截至2019年10月,按照分级诊疗工作关于基层就诊率达到65%的要求,今年我市已有永康和武义达标,其他县市已超过或接近60%(见附表一);全市家庭医生签约177.44万人,签约率36.32%,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74.14%。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走在前列。全市统一了大病保险制度和基本医保制度,实现全域医保待遇“无差别”、医保刷卡“无异地”,今年上半年,金华全民医保参保率达99.5%,居全省第一。在全国率先实施“病组点数法”付费方式改革,并获批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 二、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人均医疗资源相对不足 2018年,全市人均卫生财政补助为492.9元,在省内排名比2016年下降两位(见附表二),列全省第10位,比全省696.7元的平均值低了29.3%,差距较大。2018年,市辖区和各县市的人均卫生财政补助仅有磐安一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见附表三),东阳、永康、浦江、武义还不到400元。 从千人指标情况(见附表四)来看,千人床位数、千人卫生技术人员、千人执业(助理)医师、千人注册护士等主要指标中,只有千人床位数5.91张,略高于全省水平5.79张;千人卫生技术人员7.98人,低于全省的8.48人;千人执业(助理)医师3.08人,低于全省的3.33人;千人注册护士3.19人,低于全省的3.51人。 (二)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 一是基层医学人才短缺。一方面,2018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编人数8129人,在编人数6282人,缺1847人。如西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年未能招录一名临床医生。我市执业注册为“全科专业”医生2098人,按2020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50%要求,服务全市常住人口(485万人口计算)至少需要2400名全科医生,目前还缺口300多名全科医生。另一方面,村级卫生室“断层”问题值得关注。如永康市有村卫生室从业人员146人,其中70岁以上有25人,60-69岁有49人(60岁以上占50.68%),50-59岁有24人,40-49岁有42人,40岁以下只有6人,半数村卫生室因乡村医生年龄大面临关停。加上乡村医生编制难落实、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收入低等原因,面临着“断层”的现实。 二是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不强。一方面,我市高等医学教育与杭宁温等城市相比支撑不够,至今还没有一所医学本科院校,全省只有金华和衢州还是专科高职教育,医学人才培养基础比较薄弱。另一方面,高端人才数量偏少,缺乏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重点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与杭宁温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市目前卫生人员队伍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占8.54%,全省排名第6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占医师总数的比例是19.82%,排第6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护士占护士总数的3.68%,排第9位。 三是医学人才流动频繁。医疗卫生行业属于人才密集、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人才流动对医疗机构的影响较大。近三年,市本级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流出数1003人,其中正高、副高职称人员流出101人,中级及以下职称人员流出784人(部分管理人员不参与职称评审);正高、副高人员流向金华市域外为30人,市域内71人,中级及以下流向市域外184人,市域内600人。各县(市、区)近三年流出人数1155人,其中正高、副高流出55人,中级及以下流出904人;正高、副高人员流向金华市域外为23人,市域内32人,中级及以下流向市域外529人,市域内375人。 (三)医共体建设统筹整合不够 一是深度融合还未实现。医共体有效整合的体制和机制还没有有效形成,虽然现在医共体内已实现人财物“三统一”,在配套政策机制等方面尚不够完善。一些牵头医院对于如何落实好医共体建设缺少长远规划和准备,而且以医疗为主的牵头单位和以承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职能的基层卫生院在职能上存在巨大差异,在建设目标和利益诉求上还存在形合神不合,没有实现“以健康为中心”的均等化、同质化、一体化,影响了医共体推进的步伐。 二是民营医院参与医共体建设需求迫切。医共体建设改革需要民营医院、妇保院、专科医院等与医共体紧密合作,才能共同推动县域医疗发展。由于民营医疗机构的属性等因素,虽然我市已出台相关政策,允许二级以上非营利性民营医院组建医共体,但有基层民营医院反映存在“政策玻璃门”,一方面所有的公立社区医院、乡镇医院几乎都已加入三级以上公立医院医共体,另一方面人、财、物统筹的壁垒使民营医院无从着手,到目前还未能有民营医疗机构融入医共体建设的好做法。 (四)医保与医疗协同性不够 一是县域就诊率偏低。医疗、医保联动推进的合力还未形成,如市级医保统筹后,各县市参保人员到金华市区就医刷卡“无差别”,市内县域外医院就医呈现增多趋势。如2019年1-10月兰溪市县域(统筹区域)内医疗机构住院总人次数55943,外出住院总人次33340,县域内就诊率为62.65%,武义县为63.84%、磐安县为74.46%,离“2020年全国县域内就诊率达90%”的医改目标相差较远。 二是医保基金支付压力较大。“病组点数法”付费改革推行以来,对控制医保基金不合理增长、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方便基层群众就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市级统筹后,参保人员医保待遇整体提升,筹资标准也相应提高,各县市成本支出的压力增大。如兰溪市反映,2019年兰溪市医保财政补助标准700元/人,比金华市本级低280元,在金华统筹区范围内的各县市中为最低。由于筹资不足、县域外就诊人数较多等原因,预计2019年兰溪市医保基金统筹收入7.48亿元,统筹支出9.53亿元,年底医保基金赤字总额达2.05亿元。如东阳市医保局反映,东阳市人民医院已超年初预算费用4778万,按照规定该款项为医保不能支付费用。这些都将对医疗机构的资金周转等产生较大影响,可能也会影响群众的就医体验。另外,调研中许多基层医院对“病组点数法”的理解还有偏颇,未认识到病组点数法付费在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上可以起到的积极作用。 三是医保行政执法监管力度不够。在医保基金支出压力较大的前提下,防止欺诈骗保行为、维护基金安全尤为重要。目前基层只能依据社保法和各地定点机构管理协议进行监管,但是各级医保局没有专门的医保稽查队伍,执法力量薄弱,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监管工作的要求。 (五)信息化建设不平衡 一方面是信息化建设步伐较慢。调研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反映信息系统较落后,目前使用的HIS(医院信息系统)没有预约挂号功能等功能,而且系统不稳定、经常数据丢失。大部分二级医院因财力问题,信息化水平普遍落后于其他单位。另一方面是除医共体外,医院之间信息系统大多没有实现互联互通,检查检验、体检数据、医保数据等不能实现共享,居民在这一方面就医体检感差。 三、对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快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条件,在不久前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要“坚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完善国民健康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水平。”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强调了“打造健康长三角,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等。为此,各级政府及各部门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金华建设为总抓手,立足实际、放眼长远、对标先进,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顶层设计,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规划布局,推动我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多措并举,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做好“招、引、培、留”工作。大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招聘政策上适当放宽条件,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必要补助;构建卫生人才留住机制,加强医疗机构自身建设,在薪酬待遇、平台搭建、职业成长等方面下功夫;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医学人才培养经费保障机制和政府投入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基层人才定向培养工作,重点为基层提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优化人才供给;加强全科医师能力培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二是加强“三名工程”建设力度。要大力推进“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开展名(中)医评审和非公立医院特色学科评审,发挥地市强院的作用,引领浙江中西部医学发展。推动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建设,争取拥有全日制本科医学教育,来支撑全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和科研能力建设,增强医疗机构长远发展后劲。 (三)健全制度,推动县域医共体深度融合 一是加快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把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抓手,形成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理顺医共体内部管理机制,健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推动实现管理扁平化;从内涵建设等入手,加快内部融合,增强医务人员对医共体的认同感。 二是建立科学的人事薪酬分配制度。持续推进医共体建设中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人员的统一招聘使用,鼓励人员向基层倾斜。充分落实医共体在人员招聘和用人管理、内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医务人员职称评聘、医疗业务发展等方面的自主权,促进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