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我县贫困村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98419

大小:22.22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我县 贫困 建设 问题 调研 报告
关于我县贫困村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 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活动“边学习、边调研〞的工作要求xx县委关于县级领导学习实践活动调研工作的安排部署,近期,我牵头组织农发办等部门对我县贫困村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我县贫困村根本情况及成因分析我县总人口45.27万人,农业人口39.98万人,耕地116.37万亩,水田3.27万亩,水浇地0.27万亩,水平梯地45.57万亩,80%以上属中低产田,人均耕地1.6亩。目前,全县未通过上级验收的贫困村尚有119个,贫困人口8.15万人。这些贫困村大多位于遥远山区,山高坡陡,土地瘠薄,生活条件、人居环境、医疗卫生条件差,文化落后,精神生活贫乏。贫困村致贫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自然条件恶劣,根底设施落后,开发难度大。我县贫困村主要分布在大巴山区和秦岭山系的遥远山区,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由于这些地区通路、通水、通电、通讯、上学、就医等设施改善投资大、本钱高、难度大,一定程度上被社会开展边缘化。致使这些地区信息闭塞、文化落后、观念保守、与外界交往沟通难,谋生开展能力低,脱贫致富无门路、无条件、无能力。据对关口镇干沟村的调查:该村有68户230人,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虽有耕地400余亩,2023亩以上联片耕地几乎没有,大局部是几分或是几亩分散在一沟两岸的山坡上;虽然修通了简易公路,但是公路沿沟而上,到了夏季洪水冲刷便没有公路,农用物资还是靠肩挑背驮;九十年代,农户集资拉通了两相照明电,由于线路老化,年久失修,线路损耗大,到了晚上仍然是“头上电灯,桌上油灯〞。二是人口素质低,文化观念落后,开展步伐太慢。贫困地区不少农民对商品经济至今还很不习惯,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冒险出外经营工商业;许多农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根据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说明,全县贫困户劳动力受教育面很小,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27.6%,由于劳动力素质低,只能从事简单或低收入的生产活动,收入水平低,难以脱贫。三是自然灾害频繁,低收入人口返贫率高,脱贫难度大。我县处于秦巴山区,气候多变,灾害频繁,特别是高山贫困户所在地更是生态环境脆弱,暴雨、冰雹、霜冻、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不仅生产生活、根底设施无法保障,甚至生命也时刻受到威胁。有人曾用“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来形容自然灾害对农民的危害程度。据xx年对25个贫困村342023户的调查,因自然灾害致贫达312户,占调查总农户数的9.2%。四是疾病、伤残、弱智、子女上学成为贫困的重要原因。我县农民大局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剩下的那一少局部正好是贫困户。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不管不问的贫困户在农村比较常见。特别是贫困户看病治病,都是自己负担,一年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病稍大一点,一般农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据xx年对25个贫困村342023户的调查,因疾病、弱智致贫达439户和376户,分别占调查总农户数的12.9%、11.3%。自90年代以来,农村家庭子女上学已成为家庭贫困的又一因素,大多数农村家庭对子女考上大学既喜又忧,喜的是只要孩子考上大学,就能摆脱贫困,忧的是考上大学学费高却供不起,要想上大学,只有依靠借债,借债又导致这些家庭步入贫困行列。 二、近年来我县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以扶贫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贫困人口收入增长为目标,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主战场,以产业扶贫和职业技能培训为两翼的扶贫开发战略,积极落实移民扶贫、信贷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等综合措施,切实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为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根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扶贫责任。我县坚持把扶贫开发成效作为考核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政绩的重要依据,把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以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县委、县政府将扶贫开发列入农村工作重点,全面落实了县级领导挂联乡镇和扶贫重点村(特困村),县直部门包扶重点村,乡镇干部狠抓落实,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县扶贫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3次以上会议,专题研究扶贫开发工作。各乡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从宣传政策入手,积极引导和组织干部群众投身于扶贫开发,扎扎实实搞好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二是坚持政府统筹,实施资源整合。我县对列入方案的贫困村建设,逐村规划,集中投资,先难后易,分批实施,力求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村的根本生产生活条件。一方面 坚持“政府统筹、工程捆绑、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原那么,突出主导产业开发、根底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治理、技能培训四大重点,做到水、电、路、通讯、播送电视五到村。各相关部门以重点村为平台,依照立项衔接方案的要求,科学编制贫困村建设规划,逐项落实扶贫资金。另一方面由县扶贫办牵头,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等部门共同参与,把各类涉农工程资金和重点村工程建设的扶贫专项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水利资金、国绩资金、交通补助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农电资金、教育普及资金、卫生补助资金以及帮建单位的帮扶资金等集中捆绑使用,从而形成了共同支持贫困村建设的强大合力,确保启动一个、建成一个、脱贫一个、验收一个、出列一个。三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各地以整村推进为契机,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开展烤烟、蚕桑、林果、中药材、劳务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在良种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培训技术人员、扶持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培育农民经纪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据统计,166个整村推进扶贫重点村产业建园17余万亩,人均到达1亩以上经济园。吕河镇冬青村开展狮头柑1160亩,仅此一项每年户均收入过万元,根本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化格局。贫困村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脱贫步伐。四是创新扶贫机制,注重扶贫效果。在严格执行省市有关政策和xx县扶贫资金管理方法、xx县财政扶贫资金直通车管理方法、xx县重点村和移民搬迁管理方法、xx县重点村和移民搬迁建设验收方法等文件规定的根底上。我县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实行了县级领导包抓扶贫村落实“三个一〞制度,联系扶贫村的县级领导每年召开一次工程建设办公会,每季度到村观察一次工程建设,每月过问一次工程进展情况;对规划内新启动的扶贫重点村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要求参与竟标村各类捆绑资金不得低于150万元,并结合村级班子情况、村民意愿和投入能力情况、乡镇过去已启动重点村规划工程完成情况、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和工程实施效果情况,进行综合评议确定下年度的重点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贫困群众全面参与扶贫工程选定和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工作,工程实施严格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那么,扶贫资金、工程和贫困户名单在村内张榜公布、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五是强化督导考核,确保任务落实。今年,县上将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工作作为县对乡镇年终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县扶贫办制定了详细的县对乡镇扶贫开发考核细那么,明确了每一项工作的阶段目标和完成时间。县扶贫办内部也制定了岗位目标责任考评方法,严格实行干部职工连片包乡制和绩效考核奖惩制,将扶贫工作同个人业务一起纳入绩效考核范畴。 三、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据xx年统计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925元以下的贫困村165个村(不包含xx年确定的25个特困村)、占全县34.8%,贫困人口14.1万人(不包括五保救济户),占农业总人口的35.36%。其中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6.59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16.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625-865元之间的低收入贫困人口有7.51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18.8%。xx年以来,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社会突破开展这个中心,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脱贫为目标,克难奋进,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村贫困人口从xx年的14.1万下降到2023年的8.15万。截止目前,在规划的165个扶贫重点村中,全县共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166个(含xx年新规划的25个特困村),已通过省、市验收71个,在建95个。累计投入各类资金44379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875万元,部门捆绑资金19447万元,群众自筹(含投工投劳拆款)xx6万元。一是贫困村建设态势良好,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我县各级各部门以实施整村推进为平台,紧紧围绕修路、引水、通电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大扶持投入力度。据统计,启动建设的166个贫困村,新修、改造村组道路1422.1公里,硬化村组公路605.8公里,完成农网改造942.4杆公里,建成人饮工程826.6公里,新修水窖920234口,使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二是产业扶贫初显成效,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多年来,我县坚持以产业开发贯穿扶贫工作始终,走出了一条“因村制宜选产业,工程配套促产业,信贷扶贫扶产业,完善机制保产业〞的产业扶贫路子,各村坚持一村一品的产业开展思路,大力开展烟、桑、畜、矿、姜等主导产业,人均到达1亩以上经济园,拓宽了农民增收来源,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增收问题,贫困户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数量逐年减少。我县的做法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2023年全省百万贫困户增收工程现场会推 广了我县贫困村产业建设的经验。三是技能培训得到加强,贫困户素质有所提高。工作中,我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扶贫先扶智的理念,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那么,紧紧围绕不同区域、不同主导产业,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使贫困人口自我开展能力不断增强,为主导产业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在启动实施的重点村中,80%以上的贫困户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输出6600余人,稳定并扩大了就业人数和就业渠道。到达了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的预期目的。四是贫困村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启动建设的贫困村能够以“四改三建两通一推广〞为抓手,狠抓以改灶、改厕、改圈、改院为主的旧房改造,“圈、厕、沼〞三位一体的沼气建设。启动建设“四改三建〞示范户1.5万户,新建沼气池3846口。使原来重点村的“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人居环境大为改观。据调查,红军乡鱼塘、中湾、丰积、庄院、红军、周家6个贫困村,四改三建示范户建家800多户,占6个村总农户数的70%以上,成为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起到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五是贫困村社会事业蓬勃开展。修缮、新建校舍37所7173平方米,为贫困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夯实了根底。新建村级医疗室75个4500平方米,普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就医难问题。新建村级活动室123个7458平方米,为村级两委提供了活动场所,促进了村级自治能力。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和社会救助体系,这些都为贫困村加速脱贫创造了条件。 四、贫困村建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一是增加扶贫重点村的数量,提高扶贫重点村财政扶持资金。我县十年规划有165个扶贫重点村,当时全县有行政村373个,没有列入规划的村22023个,这些村仍有相当多的贫困院落和贫困户,他们也需要相应的投入扶持,建议县上向中省争取,将这些村列入扶贫方案。“十五〞期间,我县实施行政村合并,合并后的行政村人口大局部都在1500人左右,一个行政村面积一般在15平方公里以上,加之自然条件恶劣,根底设施差,建设任务十分坚巨。目前中省下达每个重点村20-30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缺乏修一条几公里的村组简易公路。多年来实践证明,一个贫困村建设需要投入至少200万元左右,建议县上向上争取,提高扶贫重点村财政扶持资金。二是继续加大工程资金捆绑力度。扶贫重点村大多处于高山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