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基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的我国增长方式转变对策研究2.doc
下载文档

ID:698197

大小:97KB

页数:8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基于 居民收入 分配 差距 分析 我国 增长 方式 转变 对策 研究
广东省统计学会第十四次全省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 基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的我国增长方式转变对策研究 汤清1 何月冰2 1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华南理工大学经贸学院 :本文主要从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出发,得出我国GDP的增加额主要流向企业和政府,居民的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造成我国投资过剩,内需缺乏;而不断扩大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降低了我国的消费率,制约我国经济的开展。因此,文章从城乡、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四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从中找出转移GDP份额的对象和拉动内需的潜在市场,为我国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社会的稳定健康开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 拉动内需; 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 一、 引言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进一步解除了我国开展市场经济的疑虑,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市场经济得到飞速的开展。在这过程中,也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一部人先富了起来。而且,近年来更是呈现出“马太效应〞的趋势。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使得人们的心理出现扭曲,社会上的仇富行为时有发生,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开展。此外,受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出口大幅下降,大量中小企业倒闭,消费和投资需求不振,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在外围经济疲弱的情况下,我国要拉动经济的增长,近期必须转外销为内需,挖掘国内市场,释放国内居民的购置力;长期必须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然而,不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抑制了我国居民的需求,造成消费的断层,阻碍了需求结构的调整,进而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因此,对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拉动内需的市场,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开展有重大意义。 二、 不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根据分配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企业盈余之和。由此可见,GDP的成果应该是由居民、政府和企业来分享的。也就是说,当GDP增长时,政府、企业和居民分配到的GDP份额也应该随之增加。一个国家正常情况下,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份额增长的比照关系应该保持大致相同的比例关系。[1]但是,从我国1992年至2023年的资金流量表中可以看到,居民所获得的GDP份额并没有随GDP的增长而增长,相反,该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而企业的营业盈余和政府的生产税净额占GDP的比重都呈现上升的趋势。这样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不合理的。〔见图1〕 图1:住户可支配收入、企业盈余和政府生产税净额各占GDP的比值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3中的资金流量表及相关资料整理得出 与一些兴旺国家相比,我国居民分配到的总体收入份额是偏低的,而政府和企业分配到的份额是偏高的。〔见表1〕 表1:中美日再分配收入格局比拟 居民 企业 政府 中国〔2023年〕[2] 59.57% 20.84% 19.59% 美国〔2023年〕[2] 72.90% 15.07% 12.03% 日本〔2023年〕[3] 73.40% 17.60% 9.00% 居民的收入增长低于GDP的增长最直接的影响之一就是居民的消费欲不强。这导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逐年下降,从1992年的62.4%下降到2023年的48.8%。而我国的投资率那么从1992年的36.6%上升到2023年的42.3%。一般情况下,一国的消费率应在70%-80%左右,投资率应在20%-30%左右。[4]可见,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提高投资需求来拉动的。然而,投资需求是引致需求,作为最终需求的消费需求的缺乏将会抑制投资需求,最终制约经济的开展。不合理的分配格局的另一表现是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2023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7,已经突破了国际警戒线0.4。而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进一步降低了我国的消费率。由于高收入的居民的消费倾向较低,当收入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时,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降低,居民的消费需求就下降。因此,调整增加居民的收入份额,减少收入分配差距,对于拉动我国的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调整增加居民收入份额的过程中,应该转移给哪些居民,怎样合理有效地分配,才能最大限度地拉动内需,减少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呢?这可以从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在城乡、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特点来分析。 三、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 1、居民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分析 有学者指出,我国建国以来的贫富差距的实质是城乡差距。[5]而居民的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使得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远远高于许多其他国家。[6]从图2可以看到居民的收入增长都低于GDP的增长,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又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1990年到2023年间GDP的平均增长率为16.51%,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89%,农村人均纯收入为11.15%。从表2也可以看到我国城乡收入的差距扩大的趋势十清楚显。有研究显示,如果这一差距继续扩大,我国可能成为世界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高的国家之一。[7] 图2:城乡人均收入变动及人均GDP变动 表2:城乡收入之比 年份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城乡收入之比 2.20 2.58 2.86 2.51 2.51 2.79 3.11 3.21 3.28 3.33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的统计年鉴计算整理得到 严重的城乡收入差距,已经给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开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由于居民的收入水平会直接决定他们的消费层次,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相差较大,这就造成了我国城镇和农村的消费层次不衔接,消费结构不合理,进而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人均消费支出方面,2023年城镇居民为9997元,是农村的3.1倍〔农村为3224元〕。而在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方面,一些传统的或中低档的消费品,如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城镇居民的拥有量已经到达95%以上,趋于饱和状态,而农村居民的拥有量分别为26.12%、8.54%和45.94%,市场的开展空间很大。而一些高档的消费品,如家用汽车、健身器材、摄像机等,那么已经进入城镇居民的消费市场中,但是其规模十分有限,城镇居民对它们的拥有量分别只有6.06%、4.39%和6.17%。可见,一些在城镇已经饱和的产业,急需寻找新的市场,而农村的消费层次却没有跟上,使得该产业在农村的市场规模还缺乏够大,阻碍了该产业的转移。其次,一些高档产业只有城镇市场,其规模之小,使其难以进行更新换代,产业技术只能处在较低层次。 2、居民的性别收入分配差距分析 在这里主要是研究性别的工资收入差距。而造成性别的工资收入差距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的影响因素,即人力资本的差异和纯粹的性别歧视因素。[8]在人力资本差异的影响因素中,受教育程度的差异起着主要的作用。因此,男女收入差距在人力资本差异方面大局部可以由性别受教育程度差异来解释。 从图3可以看到,在初中以上学历的就业人口中,男性的比例都比女性的高,也就是说男性的受教育年限要比女性的多。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人们的工资收入水平就会越高,[9]男性的工资收入要就比女性的高。此外,从近五年的数据来看,男女受教育程度差异最大的都是在初中学历,在更高或更低的学历中男女的受教育程度差异是比拟小的。由此看来,是否接受初中教育是造成男女性别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增加女性在初中的就读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性别的收入差异。 图3 全国就业人员性别受教育程度比例之差〔男-女〕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劳动统计年鉴2023整理得出 另外,从男女就业人员在不同行业的人数分布来看,男性就业人员分布在高收入行业的比例要比女性就业人员的比例高,而在中、低收入行业女性就业人员的比例都要比男性的比例高。这里的高中低收入行业是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23公布的2023年按照国民经济划分的19个行业的人均劳动报酬的上下来划分的,其中高中收入行业各由六个行业组成,低收入行业由七个行业组成。由于行业平均劳动报酬的上下是衡量就业门槛上下的标准之一[8],由此看来,在就业门槛高的行业中,女性处于比拟劣势的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女性收入比男性收入低的现象。 表3 :2023年男女就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女性 男性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高收入行业〔28000元以上〕 5795 12.76% 11672 15.60% 中收入行业〔24721元-28000元〕 17352 38.22% 26565 35.50% 低收入行业〔24721元以下〕 22256 49.02% 36605 48.91% 合计 45403 100.00% 74841 100.00%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23计算整理得出 男女收入差异还表现在高收入群体差距较小、低收入群体差距较大的特点,而且低收入群体的性别收入差距主要是由性别歧视所造成的。【8】有关研究还显示男女在同一行业内工资差异的93.35%〔总差异的86.91%〕由歧视等不可解释的因素造成。[8]因此,在分析性别收入差异时,不可忽略性别歧视的因素。 此外,与收入现象相反的是:据有关调查显示,女性的消费品总额比男性的高,2023年上半年我国零售总额增长15%,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到35岁的女性驱动的。[11]由此可见,女性是我国主要的消费群体,女性的消费倾向较高,增加女性的收入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内需。 3、 居民的年龄收入分配差距分析 在这里主要是统计16周岁以上的就业人口的收入情况。从图4可以看到,50岁以下的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35-44岁之间是2023年我国就业人数最多的年龄段,而且他们是从1997年、2023年右移而来,即这局部人员近10年来都是我国的主要就业大军;其次,是年龄在30-34岁之间的人员。 图4 1997-2023年我国就业人员的年龄构成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的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这群人在收入上同样是高收入人群的主要构成局部。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在2023年对9956户城市高收入家庭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收入群体中比例最高的是30-40岁的人,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37%;其次为40-50岁的人,占城市高收入人群的31.3%;排在第三位的是20-30岁的人。[12]按此推算, 2023年,高收入的人群比例最高的应该为年龄在37-47之间的人。可见,该年龄段不仅是我国就业人数最多的人,而且还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拥有者。因此,挖掘这年龄段人群的消费市场,对拉动内需有重要作用。 然而,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正当壮年,职业相对稳定,是社会经济建设的主力军,逐步走上社会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社交活动较频繁,社交花费较多。另一方面,他们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所以即使他们有较高的收入也不会随意花钱,他们还要顾及买房、保健和小孩的教育。因此,要提高这一局部人群的消费水平,释放他们的购置力,必须从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入手。 4、 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收入分配差距分析 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据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显示,在波兰,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的贫困的可能性,是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的9倍。[7]教育是决定人力资本上下的重要因素,而人力资本是决定居民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教育对居民收入的上下有着重大的影响。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成正向的关系,是社会上普遍认同的规律。据中华英才网2023年上半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从绝对值来看,除了MBA的薪酬略高于博士外,仍然是学历越高,薪酬越高〔见表4〕。 表4: 2023年上半年各学历的平均年度总薪酬 受教育程度 博士 MB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