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教育局职业教育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93092

大小:26.16KB

页数:1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教育局 职业教育 调研 报告
教育体育局职业教育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职业教育在推进经济社会开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各级关注的焦点。最近,市委政研室会同市教育体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对我市职业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深入县乡村、工矿企业和学校,走访座谈、查阅资料,根本摸清了全市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开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职业教育开展概况。我市职业教育自开始创办至今已近30个春秋,开展历程曲折起浮,曾有过全国职业教育一面旗帜的辉煌,有过几近低谷的为难,也有过脚踩就业和升学两只船的困惑。近几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开展势头,不少方面还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我市共有职业院校72(技工院校21所)所,其中公办高职院校3所、中职学校47所;民办高职院校2所、中职20所。初步形成了以5所高职院校为龙头,67所中职学校为主体,168所职业培训机构为依托,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xx年,全市中、高职招生规模到达1.43万人,在校生到达4.81万人。骨干院校和特色专业建设得到加强,拥有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院校13所、省级重点职业院校11所,省级教学示范学校7所;拥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专业38个。职业中专的机电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专业,市技术学院的数控与机加工、机修钳加工等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各职业院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走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路子,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十五期间,各类职业院校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合格毕业生到达25万多人,各类培训机构共培训350万人次,为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奉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市职业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根底,但距经济社会开展的要求、距群众的教育需求仍有较大差距。职业教育整体上仍然处在蹒跚行进、奋力爬坡的阶段,还面临着诸多困扰,多年存在的三难现象仍然突出:职业教育招生难、职业学校办学难、培养学生就业难。调研过程中,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三难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我市职业教育开展存在六个不适应。 (一)认识不适应形势。当前影响职业教育开展首要的是各个层面的认识滞后、观念陈旧。近年来,国家将职业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事关科学开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重点,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但受就业压力以及偏面的人才观、择业观影响,很多人对职业教育仍然存有偏见。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开展。从政府层面看,有的地方政府没有认清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开展的关系,没有看到技能人才缺乏的矛盾,没有看到职业教育对经济开展的强大推动力。有的认为职业教育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不愿在这方面费力气;很多地方重眼前利益、轻人才培养,重根底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有的县市区政府至今没有真正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开展的整体规划。从学生家长来看,学而优那么仕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上学就是为了跳农门、读书就是为了上大学。加之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大,局部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不高,致使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上职校低人一等,让孩子上职校成了无奈的选择。从企业来看,很多企业经营者认为,教育就是教育、工厂就是工厂,扯不到一块去,致使两张皮现象比较严重,企业和学校缺乏沟通、没有配合。推进职业教育大开展的社会意识尚未真正形成,观念更新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二)规模不适应需求。与我市对各类技能人才的需求相比,职业学校办学规模明显偏小。据预测,xx期间我市技能人才需求量(新增)38.4万人,年均7.6万人左右。而xx年全市高、中等职业院校年培养能力仅有1.43万人,有的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在校生缺乏百人,办学规模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开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应当逐步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我们在这方面差距更大,多年来我市职普比一直在20-40%之间徘徊,今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5.5万人,职普比例只有26%,明显低于我省多数地市,比全省平均水平还低12个百分点。 (三)条件不适应办学。开展职业教育需要财力作支撑。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骨干示范学校的创立、实训基地的建立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而目前我市职业教育的投入水平不高,现有投入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不低于30%、地方教育附加不低于20%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大局部县市区没有兑现;每年每班农村4000元、城市5000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经费,普遍没有到达。xx年,我市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事业费为6920万元,仅占高中阶段经费总支出的22.9%,与我省先进市相比差距甚远。由于投入缺乏,直接制约了办学条件的改善。从学校办学设施看,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校均占地面积缺乏80亩,校均建筑面积缺乏1.5万平方米,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23个百分点。大多数职校办学条件简陋,学校缺少根本的实验、实习场所和设备。市第一职业中专占地只有30多亩,在校生1500多人,生均占地面积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生均占地18平方米的标准。从实习实训条件看,1/5的职业学校没有专业实习实训场所。根据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生均仪器设备总值最低应为3000元,而目前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仪器设备总值仅为xx元。从师资力量看,我市大局部中等职业学校的编制是几年前核定的,随着近年来职校规模扩大和在校生的增加,专任教师总体数量明显偏少,专业水平也不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象兖州职业中专这样的省重点职业学校,竟有20多位体育教师改教专业课。再就是非教学人员过多,比例严重失调,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65.3%。在职业技术学院,二者的比例竟然到达1∶1。许多职业学校不得不高薪聘请校外技能型专家任教,难以保证教学时间和质量。双师型教师更是严重匮乏,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13.9%,明显低于全省30.1%的平均水平。 (四)专业不适应市场。由于我市大局部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主要侧重于升学(对口高职)或域外就业,和我市产业开展联系不紧,两张皮的现象比较突出。很多学校不是瞄准市场设置专业,而是依据现有师资确定专业,这就必然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一是为农效劳脱节。据劳动部门预测,到xx末,我市第一产业各类技能人才总量应到达2.46万人,纯增量应到达1.88万人,年均应培养3700多人。而我市职业学校农林水类专业年招生仅有80人,缺口高达46倍。另据调查,我市中职毕业生回农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缺乏毕业生总数的5%。现在农民迫切需要掌握先进的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但如何发挥职业教育在农业技术中的作用,已成为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现实课题。二是为工效劳脱节。从五大产业集群技能人才供求关系看,一般来说,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余有缺、供求之间适当不平衡是正常的。但我市的情况是,这种供求双方根本上处于无引导、无组织的自发状态,反映了我市职业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明显不衔接。三是为三产效劳脱节。据统计,我市各类职业学校为第三产业效劳的专业,只有商贸类的市场营销、餐饮两个专业,年培养能力缺乏500人。我市已确定把现代效劳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明确了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效劳四大重点产业,据测算,xx末我市效劳业中的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社区中介效劳、金融效劳以及饮食效劳等传统效劳行业,共需要各类技能人才总量应到达20万人,纯增量应到达16.8万人,年均需求量为3.4万人。从目前状况看,我市根本无力培养。以旅游业为例,我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相对密集的景点景区,但全市竟然没有一个学校设置旅游或导游专业。实践证明,不与当地经济挂钩,职业教育不可能开展壮大;脱离现实经济生活和产业需求,职业教育肯定做不大,走不快、也走不远。 (五)政策不适应就业。我市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尚不能成为促进和引导职业教育开展的强大动力。在我市各类经济组织中,普遍没有真正建立起技能人才从培养、使用到管理的规定和制度,技术岗位只有27%的人持证上岗,远没有到达全员持证上岗的要求。由于缺乏鼓励在本地就业的政策,目前我市一方面缺少大量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一方面相当一局部职校毕业生大量流向沿海和兴旺地区。XX县区职业中专,每年的毕业生全部流向长三角地区;职业中专数年来每年80%以上的毕业生到无锡、昆山、青岛等地就业。调研发现,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域外就业率高达60%。这就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我市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培养的技能人才,却走出去就业;而我市的一些企业又要拿出必要的本钱,从外地引进技能人才。这一出一进背后,意味着教育资源的重复浪费和人才本钱的双重投入,确实值得深思。 (六)体制不适应统筹。我市中职学校隶属教育部门的有32所,其余15所那么分别隶属于劳动、卫生、建设等部门。多头管理体制导致缺乏统筹协调、政出多门、各自为战,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表现为结构失调、资源缺乏、投入浪费等。各部门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各有权限,难免有部门利益、各自立场和自我保护倾向,因而出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难以互认、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难以融通、课程内容难以衔接、职业学校资源和社会企业培训机构的资源难以共享的问题。显然,如果不能对职业教育实行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构建起大职教格局,我市职业教育的开展必将受到很大制约。 三、对策建议。综合分析我市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困难和问题,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开展应确立以下根本思路:坚持大力开展的方针,围绕建设新的目标,以效劳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紧扣我市优势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寻求新突破,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着力建构立足经济、面向社会、效劳各业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新格局。按照这一思路,在整体工作摆布上,应做到三增、三创、三强化。 (一)三增。就是增强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加职业教育投入,增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首先,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对我市经济社会开展的根底性和战略性作用。开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市实现跨越开展的必然选择。我市既是较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又是人口资源大市,推进经济战略转型,加快经济开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区域竞争力,必须把开展由依靠资源优势为主,转变到依靠人才、技术和劳动者素质为主上来,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可以肯定地说,我市成为人力资源强市之时,就是我市经济腾飞之日。因此,必须从战略和长远开展的高度来看待职业教育,打破就教育论教育、为抓职教而抓职教的封闭狭隘的思维方式,纠正各种无视长远开展的短视行为,破除各种陈旧观念的束缚,树立抓职教就是抓开展、抓经济、抓民生的观念,强化抓职教就是打根底、谋长远、创优势的意识,真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的总体规划,做到工作上优先研究、开展上优先安排、政策上优先落实。其次,要广开渠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认真落实政策,保证职业教育的财政性拨款。市、县两级政府都应建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用于骨干示范学校建设、师资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和农村职业学校建设。支持鼓励新建或扩建职业学校,借鉴外地的经验,凡新建职业学校,市政府可一次性提供启动资金20230万元;扩建职业学校,提供启动资金50万元;创立成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市政府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县级政府予以配套。改革财政投入制度,建立按生均培养经费拨款的新机制,保证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投入不低于普通高中的水平。拓宽职教经费筹措渠道,市、县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经费及扶贫资金中,应安排一定比例(2023-20%)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投资中,应安排不低于5%的资金作为农村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建设经费。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按照2.5%足额提取职工培训经费,列入企业本钱费用。第三,发动各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