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县
20
死因
分析
报告
xx县20xx年死因分析报告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死因年度分析报告 〔2023年〕 目 录 摘 要 1 一、背景 2 二、目的 2 三、监测对象、方法和内容 2 〔一〕监测对象 2 〔二〕监测方法与内容 2 四、质量控制 3 〔一〕查重 3 〔二〕逻辑查错 3 〔三〕质量评价 3 五、统计方法 5 〔一〕死因编码 5 〔二〕死因归类 5 〔三〕分析指标 5 六、结果 6 〔一〕数据质量评价 6 〔二〕总体死亡情况 9 〔三〕全人群死亡水平居前五位原因分析 15 〔四〕期望寿命 16 七、主要发现及建议 18 〔一〕主要发现 18 〔二〕建议 19 摘 要 本报告利用建水县居民死因登记报告数据,采用率、构成比等指标,分析了2023年建水县居民死亡水平、死因顺位、期望寿命,以及恶性肿瘤和伤害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当地政府制定相应的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2023年建水县居民全人群粗死亡率610.45/10万,男性死亡数为1942例,粗死亡率为716.52/10万,标化死亡率为501.76/10万;女性死亡数为1338例,粗死亡率为502.49/10万,标化死亡率为345.93/10万;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慢性病、伤害死亡率依次为47.46/10万、497.67/10万和64.40/10万,占总死亡的构成依次为7.82%、81.40%和10.58%;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传染性和寄生虫病,粗死亡率分别为233.39/10万、113.34/10万、79.28/10万、64.40/10万、28.48/10万,构成比依次为38.20%、18.55%、12.98%、10.54%和4.66%,前5位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84.92%。男性前五位死亡原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传染性和寄生虫病;女性前五位死亡原因依次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精神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全人群死亡率为113.34/10万,男性140.94/10万,女性85.25/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和直肠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的56.05%。2023年建水县居民的期望寿命为78.42岁,其中男性75.23岁,女性81.93岁。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是造成建水县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
分析发现,慢性病已成为建水县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传染性与寄生虫病,是导致居民死亡的常见原因,损伤中毒死亡是减寿的首要原因。建议政府部门加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经费投入及相关政策的开发,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慢性病监测系统,全面掌握慢性病流行趋势及主要危险因素,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一、背景 居民死亡报告和死亡原因统计工作是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项根底性工作。通过死亡资料分析可产生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等健康指标,死因统计信息可反映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开展状况的重要的科学指标,为国家制定社会经济开展政策、卫生事业开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医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科学研究的根底资料,因此死亡报告的统计分析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和科学价值。
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过两次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居民死亡原因的回忆调查,调查根本摸清了当时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率水平及其主要死亡原因。根据两次调查经验,我国从9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死亡原因报告工作,监测结果为我国开展相关疾病的干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为了解建水县居民死亡水平及主要致死疾病分布,为政府制定相应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2023年建水县开始死因监测工作,并在2023年实现了辖区内网络系统上报全覆盖。
二、目的 为政府制定建水县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对象、方法和内容 〔一〕监测对象 建水县全辖区全人群。
〔二〕监测方法与内容 采取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1、死亡信息的收集和填报 由辖区各级医疗机构收集常住居民的死亡信息并填报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填报内容包括:1.1死者根本信息:姓名、性别、民族、年龄、职业、婚姻、教育程度、报告日期、报告单位等。
1.2死者死亡信息: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与传染病相关的死因及不明死因〕。
1.3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那么在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反面的“调查记录〞一栏填写死者死前病症、体征和临时方式等情况便于作死因推断。
2、死亡信息网络直报及审核订正 医疗机构将填报完整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县疾控中心指定专人对网络报告信息进行审核订正。
3、死亡数据下载 按照户籍地址,从“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下载经审核订正的2023年1月1日到2023年12月31日内死亡的全部个案。
4、死亡漏报 每年开展一次覆盖全辖区全人群的死亡漏报工作,补充死亡报告数量。
四、质量控制 〔一〕查重 分为两步,第一步基于身份证查重,第二步基于姓名查重,对重复的数据进行删除。
〔二〕逻辑查重 逻辑错误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年龄小于0或大于120岁或缺失,二是年龄与根本死因矛盾,三是男患女病及女患男病。对查出的存在逻辑错误的个案进行逐个审阅,根据死因链和人口统计信息等核实修正根本死因,并对根本死因编码进行校正和确认。
〔三〕质量评价 1、人口数据年龄构成合理性 将建水县2023年人口年龄结构与2023年全国人口普查年龄结构进行拟合优度检验。人口年龄构成拟合优度检验步骤如下:1.1计算样本年龄构成〔Si〕;1.2计算全国2023年人口普查年龄构成〔Pi〕;1.3计算χ2值:V=〔k-2〕-1 s: 建水县2023年人口各年龄段构成;P:全国2023年全国人口普查各年龄段构成;K:年龄段组数;V:自由度。V=〔k-2〕-1 1.4查χ2界值表,得出P值。P>0.05,样本与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无差异,反之,有差异。
2、死亡报告数据 2.1 完整性 全人群的死因监测以报告的粗死亡率作为客观反映报告的完整性情况。其计算公式为:报告粗死亡率=某年报告的死亡数/同年该地的人口数 2.2 覆盖率 全人群的死因监测必须覆盖辖区所有人口,覆盖率100%。
2.3 可靠性 评价死因判断可靠性的指标有两个:分别为死者生前最高诊断单位构成和死者生前最高诊断依据构成。
死者生前最高诊断单位:分为省级医院、市级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未就诊和不详。
死者生前最高诊断依据:分为尸检、病理、手术、临床+理化、临床、死后推断和不详。
2.4 准确性 采用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的比例来评价死因编码的准确性。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包括以下情况:2.4.1 将编码首字母为R者,定义为“病症或体征〞类型。
2.4.2 伤害局部仅有内部原因没有外部原因〔编码首字母为S或T〕,或编码范围在Y10-Y34或编码为Y87.2者,定义为“伤害无外部原因或其意图不明〞。
2.4.3 编码为I47.2、I49.0、I46、I50.-、I51.4、I51.5、I51.6、I51.9、I70.9者,定义为“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
2.4.4 编码为J96.-、K72.-,定义为“其他错误如呼衰、肝衰〞。
2.4.5 编码为C76.-、C80.-、C97.-者,定义为“肿瘤未指明位置〞。
2.4.6 其余的定义为“无明显错误〞。
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的比例:常见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的卡片占本地区全部报卡数量的比例。
五、统计方法 〔一〕死因编码 按照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要求统一进行死因编码和报告,使用根本死因编码进行死因构成及顺位分析。
〔二〕死因归类 采用ICD-10疾病分类标准和我国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分类标准〔卫统8表-1〕。
〔三〕分析指标 1、死因构成 死因构成是指某类死因的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某类死因占总死亡数的构成比=因某类死因死亡的人数/总死亡人数×100%。
2、死因顺位 按各种死因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主要死因包括: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恶性肿瘤、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伤害。
3、死亡率及性别、年龄别、死因别死亡率 死亡率=死亡数/人口数×100000/10万 在性别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中,相应的死亡数分别为某性别死亡数、某年龄组死亡数,相应的人口数分别为某性别人口数、某年龄组人口数。在死因别死亡率中,相应的死亡数为因某类死因死亡数,人口数与计算死亡率时的人口数相同。
4、标化死亡率 利用同一人口年龄构成〔标准人口构成〕与实际年龄别死亡率计算出来的死亡率即标化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用于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口年龄结构存在差异的地区进行全人群死亡率的比拟。
标化死亡率的计算步骤:〔1〕计算年龄组死亡率;〔2〕以各年龄组死亡率乘以相应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百分比,得到相应的理论死亡率;〔3〕将各年龄组的理论死亡率相加之和,即标化死亡率。计算公式:标化死亡率=∑nPx×nMx/∑nPx (式中,nPx是标准人口的年龄别人口数,nMx为待标化人口的年龄别死亡率,n为各年龄组间距,x为各年龄组起始年龄)。
本次分析中,以我国2023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为标准人口进行计算。
5、期望寿命 期望寿命是指同时出生的一代人活到X岁时,尚能生存的平均年数。一般以0岁期望寿命作为人群平均期望寿命。期望寿命是评价居民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社会生活质量上下的主要指标。计算公式:期望寿命〔eox〕=生存总年数〔Tx〕/生存人数〔Ix〕。
6、潜在寿命损失年 潜在寿命损失年也称潜在减寿年数〔PYLL〕,是指人们由于伤害未能活到该国平均期望寿命而过早死亡,失去为社会效劳和生活的时间,是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是指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潜在减寿年数是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也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可用于衡量某种死因对一定年龄组人群的危害程度,即可反映出对各年龄组人群的危害大小。
7、减寿率 减寿率是反映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利用死亡人口的年龄分布计算,用来反映不同人群、不同死因的危害程度。计算公式:减寿率〔PYLLR〕= 潜在减寿年数〔PYLL〕/统计组总人口数×1000‰。
六、结果 〔一〕数据质量评价 1、人口数据质量评价 1.1 2023年人口信息 2023年建水县户籍总人口537306人,男性为271032人,占总人口的50.44%;女性为266274人,占总人口的49.56%〔见表1〕。
表1 建水县2023年分年龄段平均人口数 年龄组〔岁〕总人口数 男性 女性 0~ 4725 2471 2254 1~ 24139 12475 11664 5~ 33468 17301 16167 10~ 33377 17175 16202 15~ 38793 20237 18756 20~ 39039 20294 18745 25~ 39696 20234 19502 30~ 37846 19244 18602 35~ 44529 22458 22071 40~ 50884 25692 25192 45~ 47825 24108 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