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社会主义
新农村
建设
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的调查报告
ⅹⅹ镇地处ⅹⅹⅹ三县交界处,幅员面积ⅹⅹ平方公里。耕地ⅹⅹ余亩,森林面积ⅹⅹ亩。共有ⅹⅹ个行政ⅹⅹ个村民小组,ⅹⅹ户,ⅹⅹ人。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xx年到达ⅹⅹⅹ元,比xx年增加ⅹⅹ元。ⅹⅹ个省级扶贫村。
二、开展现状
“十五〞期间,全镇农村经济出现四大变化:一是农业构造调整效果明显。二三产业、养殖业、林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增加;二是农作物品种构造逐步优化。优质粮油、蔬菜、三元杂交猪、肉羊新品种改良率逐年增加,林果业高接换优等新技术全面推行;三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xx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ⅹⅹ元,比xx年增加ⅹⅹ元;四是根底设备建立成效明显。从李桥镇的镇情出发“夯根底,增后劲〞围绕“修路、治水、改网、建集镇、兴旅游〞的思路,完成了ⅹⅹ余万元的公路硬化和ⅹⅹ万元的渠系配套设备和投资近ⅹⅹ万元的光纤电视工程,农网改造ⅹⅹ个村,新增变压器ⅹⅹ台,改井打井ⅹⅹ多口,ⅹⅹ自然风景区已完成规划设计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征询题
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ⅹⅹ镇新农村建立,总的情势较好,局部农民比拟富有,房子比拟美丽,农村也比拟稳定。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容无视而又一时难以处理的征询题。
1、村级经济实力薄弱,牵引力不大。近年来,由于镇村两级加大对重点产业开展、公益事业建立、根底设备配套及文教卫生等工程的投入和建立,使镇村两级债务沉重,全镇负债总额ⅹⅹ万元,仅村级债务就多达ⅹⅹ万元,大局部村少那么数万元,多那么上十万、几十万。村级经济实力薄弱,开展经济包袱沉重,使经济开展难以构成牵引力、向心力。
2、传统农业难以拓展,支撑力不强。ⅹⅹ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林业大镇,农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产品是其三大经济支柱。但是,如今由于受气候、品种、市场等要素的制约,农业产业的开展空间越来越小,除了进一步调优、调精、提高单产外,开展的潜力大概不大。同时,传统农业还受自然灾祸、市场供求等要素阻碍,处在一种靠天吃饭的极不稳定的状态,对农村经济开展的支撑十分有限。
3、加工产业规模偏小,带动力缺乏。近年来,各村都相继建立了一批为民效劳的小型加工房。但由于资金有限、投资规模小、市场风险大、经济效益差,这些企业本身的生存开展还十分困难,更不用说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开展。
4、农民增收途径狭窄,增长点不多。在深化基层调研中,我深深地感到:农民增收途径狭窄,产业构造调整任务艰巨。传统农业只能处理农民的“吃饭〞征询题,而不能从根本上处理他们的“致富〞征询题。大局部农民把增收的希望寄予在外出打工上。尽管收入相对较高,但受群众观念、农民素养、就业途径所限,盲目性大,流淌性强,难以稳定就业,也不是长远之计。
四、对策和建议
1、要坚持富民为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开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尽管“十五〞期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ⅹⅹ元,个别村初步具备了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底条件,但农民收入渠道不宽,增收根底并不稳定,靠天吃饭、靠农业增收的现状并未根本改观,偶遇自然灾祸,稍遇市场波动,增幅就会大起大落,陷于彷徨。因而,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过程中,我们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振兴全镇经济的中心任务,摆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跳出农业开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采取“内外抓、综合抓、重点抓〞,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接着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处理好农村贫困人口等特别困难群众的消费生活征询题,做好扶贫救助工作;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详细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处理农民增收征询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多途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辟农村经济开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2、要抓住农业构造调整这条主线,稳定和开展增收根底。着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一是优化品种构造,加大示范带动。结合本镇实际,在稳定种植业的根底上,稳定开展好笋材两用竹、黑山羊、生猪消费。二是要依托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以岩区为重点,认真做好中药材ⅹⅹ亩、姜黄ⅹⅹ亩、香樟ⅹⅹ亩的栽植。以坝区村为重点的蔬菜基地ⅹⅹ亩、青蒿种植ⅹⅹ亩,撑绿竹种植ⅹⅹ亩,着力推进种植业从单一的粮食消费构造向粮、油、饲、林、果、蔬多元构造转变。
3、要创新机制,加强和培植市场主体。一是扶持种养大户,培植农业消费主体。积极发挥ⅹⅹ种猪场,ⅹⅹ养场的带动优势,通过对一些市场认识强、科技素养高的种养大户,采取政府扶持支部引导、农户投资的方法,大力开展规模养殖,使他们不仅是科学种养致富的典型,而且成为农村先进消费力的代表。二是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植科教、流通、农资效劳的主体。要引导农村大户、运销能人、龙头企业、基层干部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创办领办农村专业效劳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的自主开展才能。
4、 要以点示范,凸现新农村建立新亮点。要紧紧借助中央、省、市、县新农村建立的强劲东风 ,以ⅹⅹ村、ⅹⅹ村两个示范村建立为主体,全力提升示范村以点带面示范引导的作用。一是要超前规划。二是要高起点建立,进而推进全镇新农村建立进程的加快。
5、要转移农民,拓宽增收领域。近几年,ⅹⅹ镇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速度呈加快趋势,务工经商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调查情况看,xx年全镇县内外转移输出已达一万人,农民在县内务工的年收入一般在ⅹⅹ元左右,县外务工特别是在沿海兴隆地区务工的年收入一般在ⅹⅹ元以上,文化层次较高又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年收入超过万元。因而,围绕新农村建立,今后几年要接着注重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一是加强外出务工的组织引导。我镇农村劳动力外出主要依托亲帮亲、邻帮邻的方式,就业的盲目性较大。要注重加强同县劳务市场和劳务中介组织的联络,为农民工提供及时的劳务信息和维权保障效劳,让农民出得去、能就业.。二是大力开展非农产业。为农民务工制造更多的就业时机,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三是大力提高农民工素养。通过“阳光培训〞和扶贫培训工程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竞争才能。通过开展特色农业消化一局部,开展非农产业吸纳一局部,开展外出打工输转一局部,大力提高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率,为新农村建立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
按照常委会工作安排,今年3-5月,市人大农经委、农经工作室会同研究室和政府有关部门围绕全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工作进展了专题调研。期间,调研组召集市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交通局、劳动局、畜牧办、统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进展了座谈;先后到长清、平阴、商河等5个县区听取政府部门工作汇报,并通过实地观察、调查征询卷、走访交谈等方式,深化6个乡镇、14个村、30余户农户开展调查,广泛理解情况,认真听取意见;局部县(市)区人大按照市的统一安排,实行上下联动,在本区域内开展了调研活动,并提出调查报告。4月中旬,常委会领导和局部驻会委员也专门到章丘市和济阳县进展了调研观察,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市新农村建立的意见和建议。现综合调研情况,提出如下报告: 一、工作根本情况
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严峻历史任务。今年以来,在市委的领导下,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把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破解“三农〞征询题的总抓手,认真贯彻中央指示精神,结实树立科学开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开展,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强化“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开展。
1、领导高度注重,各方面齐抓共管,新农村建立开局良好。各级都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突出位置,党政一把手亲身抓,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大力营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环境气氛。市和县(市)区相继召开工作会议进展发动部署,研究制定推进新农村建立的施行意见,逐级明确任务目的、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会议精神,从各自职能出发,深化农村开展调研,针对群众所思所想制定扶持政策,建立工作责任制,狠抓措施落实,积极支持和保障新农村建立。章丘市把推进工作作为“一号工程〞,书记、市长亲身抓,党委、政府屡次召开专题会议进展研究部署,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开展的政策文件,按照“十化〞阶段性目的,施行“五大建立〞,建立完善领导、指导督察和包村工作等保障体系,并确定投资2亿元,选择10个示范村和100个建立村开展样板试点,通过典型引路,实现整体推进。目前看,各县(市)区都在集中力量进展摸底调查、制定政策、研究规划、开展试点,各项建立正在有序展开,推进工作开局良好。
2、农村经济稳定开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新农村建立的根底得到加强。今年,我市接着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构造调整优化,在保障粮食消费的根底上,重点开展高效种养业,蔬菜、畜牧、林果等主导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力度,农村二、三产业开展步伐加快,龙头企业对县域经济的带动力进一步加强;接着施行“6521〞工程,采取多措并举,促进了农民增收。历城区依托科技进步,主攻蔬菜、林果、花卉、奶牛“四大优势产业〞, 济阳县坚持以工促农,施行骨干企业带动,加快食品、纺织、机械、电子、化工产业聚拢,商河县立足实际,号召农民突出开展集约规模养殖业,今年一季度,这三个县区农民现金收入大幅度增加,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4.5%、15.0%、15.3%。截止3月末,全市完成消费总值431.5亿元,增长17.0%;地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49亿元,增长25.6%,其中县区财政收入完成16.76亿元,增长34.3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15元,增长14.1%。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开展,对新农村建立将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3、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根底设备,新农村建立的物质条件明显改善。近年来,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相貌,我市各级政府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开展方略,大幅度增加了对“三农〞方面的财政投入,先后围绕根底设备和公共效劳设备建立,特别是对“路水电医学〞和社会保障等工程,施行倾斜政策,尽力保障资金支持,积极改善农民消费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开展。xx年市财政支农投入总额到达6.1亿元,全市村村通“路、水、客车、播送电视〞率分别到达95.8%、62.6%、99.3%、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提高,农民参合率到达86%,乡镇敬老院完成阶段建立任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获得明显进展。今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方面的投入5.6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5.11%,其中税费改革转移支付1.29亿元,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资金3.56亿元,农村社会事业开展资金0.75亿元,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提供了有力保障。 4、加强民主法制建立,提高精神文明程度,新农村建立的治理机制日趋完善。近年来,各级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开展观,把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立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培育典型,推行经历,获得了良好效果。积极组织“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户〞等方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立活动,倡导健康文明新风气,激发农民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建立“平安乡村〞,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观念,努力制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加强基层组织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坚持民主议事,认真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制度,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调查认为,我市新农村建立已经进入施行阶段。但由于多种缘故,目前推进工作还面临一些实际困难、矛盾和征询题。一是有些地点发动教育还不够广泛深化,局部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立严峻意义认识上存有偏向,一些条件落后的乡镇、村庄存在等靠要思想和畏难发愁情绪,致使推进工作起步慢、开展不够平衡;二是建立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