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例
工商管理专业
基于
成分
分析
区域经济
发展
研究
苏北
地区
工商管理
专业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苏北地区为例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Northern Jiangsu area as an example
摘要:省内区域经济对省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也有着其自身特点。本文选取了19项指标,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苏北地区2000年至2009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并针对苏北地区的发展阶段特点,提出相应的发展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主成份分析;综合评价;苏北地区
Abstract:The regional economy has a crucial role in the provincial development, it also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chooses 19 indexes and uses SPSS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B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 gav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Northern Jiangsu area’s the leve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2000 to 2009.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ccor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Aiming at the development stage characteristic of Northern Jiangsu area , I also proposed corresponding policy and recommendat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y;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目录
1、绪论………………………………………………………………………………………1
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
2.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2
2.2、数据样本和数据来源…………………………………………………………………3
3、对苏北地区经济主要因子的分析………………………………………………………3
4、对苏地区北经济的阶段性评价以及科学发展建议……………………………………5
4.1、对苏北地区经济的阶段性评价………………………………………………………5
4.2、对苏北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建议……………………………………………………8
主要参考文献…………………………………………………………………………………8
致 谢…………………………………………………………………………………………9
1、绪论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发展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它可以反映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
江苏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已经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江苏省内也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发展差异,特别是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尤其是苏北地区。苏北地区是指江苏省北部的5个省辖市所在的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和宿迁,土地面积共计5.4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51%;人口3300多万,约为江苏省的1/2,但GDP总量约占全省的1/5,人均GDP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2(2009年),由此也可看出苏北地区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苏南、苏中。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逐步明确了“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苏北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的发展苏北地区的战略思想,并出台了支持苏北地区大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了支持苏北地区发展的力度。
如何客观分析苏北地区近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现况,如何准确评价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并对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定制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促进苏北地区以至整个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建立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因为区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多个方面组成。仅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就已经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可以列举出相关的众多指标,尽可能选择多的指标有利于全面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但有些指标难以找到并大大增加工作量,有些指标也掩盖重要因子的作用。对于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评价指标应有针对性的选择。
因此,本文在研究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考虑了经济总量、经济质量和经济效能,以及指标的全面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并借鉴了国内外相关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五大类19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下:
2.1.1、经济总量指标:年末总人口(X01)、从业人员(X02)、国内总产值GDP(X03)、地方财政总收入(X0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05)、第三产业总产值(X06)、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07)。
2.1.2、经济效能指标:人均GDP(X08)、单位GDP电耗(X09)。
2.1.3、人民生活水平指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X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3)
2.1.4、对外经济指标:旅游外汇收入(X14)、进出口总额(X15)、
2.1.5、基础设施指标:公路里程数(X16)、学校总数(X17)、卫生机构床位数(X18)、建筑企业单位数(X19)
2.2、数据样本和数据来源
本文运用的江苏省苏北地区10年间(2000年~2009年)指标数据全部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2001》、《江苏省统计年鉴2002》、《江苏省统计年鉴2003》、《江苏省统计年鉴2004》、《江苏省统计年鉴2005》、《江苏省统计年鉴2006》、《江苏省统计年鉴2007》、《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江苏省统计年鉴2009》、《江苏省统计年鉴2010》。
3、对苏北地区经济主要因子的分析
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主成分分析法是通过恰当的数学变换,是新变量-主成分成为原变量的线性组合,并选取少数几个在变量中比例较大的主成分来分析事物的一种方法。主成分在变差信息量中的比例越大,它在综合评价中的作用越大。利用各主成分的因子得分计算出每个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并以此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
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主要因子,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意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并发展该区域的经济特色。
本文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从19个评价指标中选取了2个主成分Z1和Z2,利用各主成分的因子得分计算出苏北地区2000年至2009年间每年的综合得分,并以综合得分作为评价依据。计算结果如下:
表1 主成分的特征根、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主成分
特征根
贡献率%
累计贡献率%
Z1
17.084
89.916
89.916
Z2
1.131
5.952
95.867
图1主成分的碎石图
根据表1主成分的特征根、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图1主成分的碎石图,以及特征根的选取>1的原则,选取前2个主成分作为新的评价指标,这2个主成分反映了原始指标中95.867%的信息。
表2旋转成分矩阵
Z1
Z2
X01
.971
.215
X02
.898
.351
X03
.910
.414
X04
.819
.562
X05
.852
.498
X06
.902
.430
X07
.921
.353
X08
.904
.426
X09
-.084
-.948
X10
.901
.424
X11
.918
.393
X12
.983
.117
X13
.908
.412
X14
.968
.236
X15
.947
.259
X16
.956
.141
X17
-.838
.086
X18
.937
.343
X19
.886
.346
如表2旋转成分矩阵,采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对成分矩阵进行3次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得到了旋转成分矩阵,以此来更加明确地表示主成分与原始指标间的关系,选取旋转成分矩各个阵主成分与原始指标载荷系数较大的指标,构成各个主成分的因子。从表可以看出:
第一主成分Z1在年末总人口(X01)、从业人员(X02)、国内总产值GDP(X03)、地方财政总收入(X0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05)、第三产业总产值(X06)、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07)、人均GDP(X08)、在岗职工工资总额(X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3)、旅游外汇收入(X14)、进出口总额(X15)、公路里程数(X16)、、卫生机构床位数(X18)、建筑企业单位数(X19)上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表明了第一主成分Z1是苏北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能力的反映。
第二主成分Z2在学校总数(X17)上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表明了第二主成分Z2是苏北地区总容量能力的反映。
对2000年至2009年间各年份苏北地区的2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以对应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加权累加,计算得出2000年至2009年间各年份苏北地区的综合得分(Z),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苏北地区各年份的主成分因子得分和综合因子得分
年份
Z1
Z2
综合因子得分
2000
-1.14993
-0.19530
-1.0455954
2001
-1.15278
0.34344
-1.0160922
2002
-1.13261
0.50272
-0.9994757
2003
-0.72897
0.05409
-0.6522413
2004
-0.30808
-0.21609
-0.2898749
2005
0.33975
-1.17801
0.23537445
2006
0.84192
-1.23139
0.68372846
2007
1.10905
-0.88498
0.94453939
2008
1.03795
0.72494
0.97643155
2009
1.14370
2.08057
1.15220482
4、对苏地区北经济的阶段性评价以及科学发展建议
4.1、对苏北地区经济的阶段性评价
通过读图2 苏北地区各年份的综合因子得分折线图,我们可以知道2000年至2009年这10年间,苏北地区综合因子得分在不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可以比较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从图3 苏北地区各年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折线图,我们可以看出苏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在不断增长。因此,苏北地区各年份的综合因子得分变化也是比较符合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