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民办高校志愿者队伍的调查与建设分析.docx
下载文档

ID:687495

大小:21.84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民办高校 志愿者 队伍 调查 建设 分析
民办高校志愿者队伍的调查与建设分析   :中国青年志愿者“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具有鲜明的育人主题。笔者作为民办高校的一名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深感志愿者工作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笔者现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和调查,分析上海市民办高校志愿者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民办高校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方法,为上海市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分享。  关键词:民办高校 志愿者 队伍建设  198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志愿者日〞。1993年12月7日,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决定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每年的3月5日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效劳日〞。在中国青年志愿者20多年的开展中,广阔有志青年在抗击非典、汶川地震抗震救灾、2023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2023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芦山地震等大型赛会和救灾、灾后重建中,发挥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作用。  青年志愿者行动倡导社会公益、效劳他人,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利他精神;青年志愿者行动注重实践、面向全社会,有利于培养大学的探索精神。因此,志愿者行动在高校受到在校教师和大学生们的广泛喜爱。  一、调查发现上海市民办高校志愿者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在志愿者队伍不断开展壮大的过程中,问题也不断涌现。很多时候,我们过高地把志愿者行动定位在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地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效劳和帮助上,认为报名来参加活动的志愿者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义务效劳行为。使得大学生和志愿者参与志愿效劳工作与活动变成纯粹地为了完成任务或者只是为了社会实践的量化考核。这些误解和错误的指导严重的影响了高校的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志愿者活动的有序健康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和热情。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在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总结出上海市民办高校志愿者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学校领导层重视不够,缺乏专业的志愿者队伍管理和指导教师。高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都是在各高校团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高校的志愿者队伍隶属于团委学生会。但是笔者通过走访上海市的局部民办高校发现民办高校共青团组织一般只有1到2名专兼职干部。由于民办高校办学体制和学校运行经费来源的特殊性,有些团委老师还要兼任辅导员的工作,除了要完成各类团学联的工作之外还要带有一定数量的班级,完成辅导员的工作。这导致在志愿者队伍的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指导教师,志愿者活动疏于有效的指导和筹划,这不利于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2.志愿者活动形式单一,教育实践意义不强,创新不够。人们普遍认为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高层次的社会组织性教育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具有社会的现实性,青年志愿者行动具有广发的先进性。但是现实中志愿者活动却是活动形式单一,不能表达志愿效劳的真正价值。据笔者走访了解到,上海市民办高校的志愿者活动大体包括志愿献血、校外公共交通场所维持秩序、参与科技馆图书馆等事业性场馆效劳、看望敬老院养老中心的老人、陪伴孤儿院的儿童、与幼儿园小朋友玩耍等,多数都是短期和非固定性的活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应有的水准不能通过一个有效的平台很好的表达出来,使得大学生难以找到自我认同,导致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  通过问卷的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大学对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形式单一并且没有连续性的志愿者活动是存在一定的异议的。无论是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团委负责志愿者工作的老师还是社会单位个人,对于志愿者的理解不应该仅仅的停留在做好事的层面上。尤其是作为志愿者队伍的管理者各民办高校共青团的负责教师尤其应该思考志愿者活动的真正含义,以及志愿活动可以大学生带来的成长和帮助。  3.志愿效劳缺乏稳定的活动阵地,志愿者工程缺乏系统性的标准。笔者从在大学里参与志愿者效劳到参加工作后成为一名老师,深刻的体会到很多时候高校的志愿者和指导老师都很被动,经常是打游击战,来任务了接受任务。每年逢“学雷锋日〞“植树节〞“志愿者活动日〞等节日,几乎所有的志愿者组织和共建单位都会开展志愿者活动,活动主要集中于社区敬老、环境保护、文化娱乐等。但是这些节日一过,志愿者活动开展次数就会减少。高校校内的志愿者活开工程毕竟有限,校外的共建单位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又缺乏系统性的长效机制,这也非常的不利于高校志愿者队伍的长效开展。  4.志愿者活动缺乏应有的经费支持。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在章程中认为,志愿者是“不为报酬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笔者认为尽管志愿效劳本身不需要支付报酬,但志愿者活动是必然会产生管理成以及志愿者的饮食、交通、通讯等必需费用。资金经费成为当前民办高校志愿者队伍开展中的一大瓶颈。就我国目前的志愿效劳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和共青团的支付,有少局部的社会募集和商业赞助。由于民办高校没有国家拨款,迫于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压力,学校在资金的内部使用上是一紧再紧。笔者发现,很多时候,在开展志愿者活动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志愿者队伍的学生干部以及志愿者本人自掏腰包的现象比比皆是。  5.志愿者队伍缺乏有效的鼓励机制。大学是学生走上社会的最后一站,大学生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年龄阶段,开始在意和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与看法,希望得到认可和支持。虽然志愿者活动在民办高校中受到大学生的广泛喜爱,但是“招募多,流失快〞的现象一直存在。在笔者的走访和调查中同样也发现,各大民办高校都有对本校区内评选“优秀志愿者〞。但是奖项涉及的学生非常有限,奖项的公众认可度也不高,这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打击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以笔者所在的上海某民办高校为例,校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的荣誉称号可以参评“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但是“优秀志愿者〞就没有这样的优先权。在与大学生志愿者交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作为90后社会普遍认为是“娇生惯样〞的一代,但是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并不在乎参与的活动有多辛苦多累,他们中很多人更在乎的是志愿活动能否给他们带来能力的提升、眼界的开阔、朋友圈的扩展以及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感。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