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沈阳突发疫情 一起学校甲型肝炎突发疫情应急处理结果分析.docx
下载文档

ID:687257

大小:21.96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年沈阳突发疫情 一起学校甲型肝炎突发疫情应急处理结果分析 2023 沈阳 突发 疫情 一起 学校 肝炎 应急 处理 结果 分析
沈阳突发疫情 一起学校甲型肝炎突发疫情应急处理结果分析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512.61 R 181.2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22)09-1136-02   【关键词】 肝炎,甲型;流行病学研究;综合预防;学生保健效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为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升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本文以兴国县2022年发生的一起学校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为例,对兴国县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报道如下。   1 根本情况   兴国县某外资民办高级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学校设有高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44个班,共有学生2 642人,其中男生2 081人,女生561人,教职员工156人。学校有集体食堂3个,供学生和教师用餐,从业人员43人。小卖部2个,从业人员2人。校外无饮副食店、小摊点,周边环境较好。生活饮用水为桶装矿泉水和自来水(二次供水)及自备水源(井水)给水。   2 疫情经过   2022年9月28日,高三(6)班一名16岁的男学生出现纳差、厌油、恶心、乏力、皮肤巩膜黄染、尿黄等病症,于10月15日入兴国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10月16日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甲肝。10月17-22日兴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搜集5例该民办中学学生甲肝确诊病例的疫情报告,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标准(试行)已构成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随即组织流调人员赴报告医院进行核实,且到中学进行现场调查并采取了预防控制措施。核实诊断后兴国县卫生局分别向市卫生局、县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县教育体育局通报疫情,兴国县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省、市、县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参与,采取了群防群控等一系列措施后,甲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3 流行病学特征   本次发生的114例甲肝病人均为学生,年龄最大19岁,最小14岁;男生发病104人,女生发病10人。全校44个班中,39个班有学生发病,高一年级发病40例,高二年级发病37例,高三年级发病37例。该校甲肝疫情首例发病时间为9月28日,最后1例为11月11日。在10月上旬以前呈散发,自10月14日起开始增多,10月22日到达顶峰,以后逐渐下降。114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纳差、厌油、乏力、肝区不适,皮肤、巩膜黄染,尿黄等表现。局部病例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症。多为轻中型,无危重、死亡病例。实验室检查说明,113例抗 HAV-IgM检查为阳性,1例为阴性。114例谷丙转氨酶(ALT)均明显升高。114例病例中,10例有甲肝疫苗既往接种史,10例不详,94例无接种史。   4 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4.1 控制传染源 兴国县人民医院承担主要救治、隔离工作。甲肝病人或疑似病例在医院进行隔离治疗,严格执行出院标准。待病症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后才可出院,病人隔离自发病后45 d方可上学。   兴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对45名在岗从业人员进行了2次抗体筛查,结果抗 HAV-IgM均为阴性。对已离岗的2名食堂从业人员进行抗体筛查,结果抗 HAV-IgM也为阴性。   4.2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及校舍环境卫生整治,对学生及教职工宿舍、教室、食堂、卫生间、化粪池、垃圾堆全面消毒,生活饮用水坚持每天用漂白精消毒。安排专人负责消毒工作,并有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有消毒记录。对学生、教职工餐饮具进行消毒(漂白精、消毒柜)。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漂白精120 kg,用于学校的各项消毒。   4.3 保护易感人群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在校师生2 577名易感人群应急接种丙种球蛋白。注射丙种球蛋白1个月后发动未发病人群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接种甲肝疫苗,接种过程中,未发生异常反响。   4.4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指导下,开展预防甲肝的宣传教育,在校内发放张贴甲型肝炎预防知识400多份。教育学生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凉拌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4.5 加强疫情监测工作 学校开展晨检工作,实行疫情日报、零报告制度。   5 讨论   5.1 做好早期预警报告,是有效采取控制措施的最正确时机 预报和警报工作是突发事件预防和准备工作的关键环节,预警系统在临灾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其中以农村中小学为主。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且传播速度较快[2],易造成爆发和疫情蔓延,社会影响极大。因此,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意义重大[3]。   该校在短时间内出现114例病例,暴露出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经调查,学校没有坚持晨检制度、缺勤登记及原因追查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校医对传染病防制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当短时间内出现数例甲肝病症学生时,学校怕影响学生学习,影响来年高考成绩,对患病学生没有采取隔离措施,未及时将疫情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延误了采取控制措施的最正确时机,使疫情扩散,防控时间延长。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国家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搜集审核发现聚集5例时,才引起足够重视。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后,才逐步得到有效控制。   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校医配置的要求,该校应配置专职校医,而实际上该校只有1名无正规学历的社区医生。由于缺乏定期的继续教育或培训,卫生部门又很少去民办学校进行传染病防制工作指导,因此,校医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能力均有待提高[4]。   5.2 科学实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防制对策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该校发生甲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省市专家调查组、卫生、教育部门的主要领导亲临疫情现场,指挥、协调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了防控领导小组,并明确进行分工,应急接种丙种球蛋白,及时进行疫情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随时保持与主管部门、上级业务部门及教育行政部门的信息沟通,监督、指导学校各项消毒措施的落实。兴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每天派专业技术人员去该校督导并通报疫情进展情况,为应急处理对策的调整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5.3 各部门参与、联防联控是确保疫情有效控制的根底 应完善各部门、地区、机构之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沟通和联防联控机制[5]。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参与,献计献策,提供科学依据,才能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甲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省市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医疗、疾控、监督、药品供应、教育、财政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及时对中学发生甲肝疫情情况进行通报和信息沟通,综合各方的意见,对该起事件作了认真、细致地分析和安排,采取联防联控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甲肝疫情。   5.4 监督工作不到位、学校对食堂疏于管理,是引起疫情的原因 甲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学校食堂无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无健康证。食堂环境卫生状况差,且粗、细、精食品加工区不分。事发后卫生监督部门加强了卫生监督工作。   针对调查结果,笔者建议:(1)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完善预警机制。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人群密集、生活拥挤,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有高易感性和低免疫水平,学校一旦有传染病输入,容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因此,要控制或减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关键是要加强学校疫情监测,建立预警机制。中学及寄宿制学校必须配备专职校医,小学应配备兼职卫生教师(经过培训)或请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到学校兼任校医。学校应开展晨检工作,实行疫情日报、零报告制度。(2)加强卫生监督,提高人群卫生防病意识。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对学校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的监督管理力度。应催促学校建立环境卫生清洁制度,保持生活场所、学习场所清洁卫生,去除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条件,定期对生活饮用水进行监督监测,定期对学校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严格把好卫生许可关。(3)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整体应急处置水平。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除了硬件方面的建设,另一个就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问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和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这就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加强自身素质建设,积极掌握医学最新知识技能,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指挥、协调、控制能力。要按绩效考核要求定期开展相关应急模拟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对突发疫情的敏感性、报告的及时性,标准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通过演练,有利于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反响速度,提高紧急救援的工作水平。使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做到反响迅速,处置正确。(4)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无论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爆发流行,还是预防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农村人群卫生意识差,健康观念淡薄,抵御疾病及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农村的医疗卫生设施差。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卫生宣传力度,争取当地政府及宣传部门的支持,积极推行农村健康教育行动方案,利用有线电视和巡回医疗、卫生下乡的时机,加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教育,提高农村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意识。同时,真正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中,加大对农村地区资金、技术、设备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抵御重大疾病的能力。   (志谢:江西省卫生厅领导,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赣州市卫生局、赣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和专家及时到现场指导,特此致谢! )   6 参考文献   [1] 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6-312.   [2] 武丽杰.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谈谈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中国学校卫生,2022,28(3):769-770.   [3] 谢标,黄绍满.四川地震灾区一起学校流感爆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22,30(6):567-568.   [4] 金连梅,荆瑞巍,罗莉,等.我国学校传染病流行/爆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22,30(1):55-56.   [5] 任涛,秦雪英,武轶群,等.关于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资源整合问题的探讨.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2,24(6):566.   [6] 刘令初,周群玉,张惠芬,等.台州市200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原因分析.疾病控制杂志,2022,9(6):668.   (收稿日期:2022-03-08;修回日期:2022-04-2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