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县民族工作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86833

大小:25.18KB

页数:1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县民 工作 调研 报告
县民族工作调研报告 一、根本县情xx县总面积22023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67万亩),辖15个民族乡5个镇、355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2917个村民组,聚居着土家、苗、汉、仡佬、侗、布依等17个民族46.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9.4万人,占总人口的63.5%。1985年被省政府确认为省级贫困县,2022年列入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XX县区素有xx之乡、xx之乡的称赞。近年来,全县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发[2022]8号文件精神,始终把民族工作作为事关全县开展大局的重中之重来抓,正确处理改革、开展、稳定的关系,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开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2022年至2022年,地方生产总值由88894万元增加到113225万元,年均增长6.8个百分点。其中,15个少数民族乡地方生产总值由52988万元增加到71263万元,年均增长7.6%;地方财政收入由3716.8万元增加到542023.8万元,年均增长9.8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00元增加到1445元,年均增长4.71%;全县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从2022年的2023.4万人、18.2万人分别下降到2022年6.7万人和8.2万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改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各类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稳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民族感情不断加深。 二、主要工作情况今年以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地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地委、行署三个重点、三个带动开展战略,按照我县三个重点、四大战略、六大产业的开展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开展观,大力开展开放型经济,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快开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6月底,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达46802万元,增长9.8%,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5.4%、8.5%、1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023.9万元,增长33.03%;粮食播面预计到达80万亩,夏季粮油产量达4.41万吨,增长2.84%;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完成57018万元、40349万元,分别增长28.51%、7.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到达15925万元,增长5.9%。前六个月的工作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一是经济在科学开展中较快增长。全县春耕生产进展顺利,农业根底地位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顺利推进,粮食种植面积增长2.94%;工业实现产值14683万元,其中规模类工业产值达5951万元,分别增长2023.8%、2.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559万元,增长21.4%,开放型经济难中有进。二是城乡在统筹开展中加快步伐。着力抓了以专业市场为主的城镇设施建设、以二三产业为重点的城镇产业建设、以提升城镇品位为目的的人文环境建设,城镇经济增长11.2%;三是社会在协调开展中保持和谐。积极创立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工作,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坚持依法治县,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良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基层根底工作,着力打造平安德江;扎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主要调研内容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和谐开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2年以来,我县严格按照省发[2022]8号文件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树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开展的民族工作理念,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民族素质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努力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开展和共同繁荣。 (一)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情况。2023年5月27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实际,对会议精神及时进行了贯彻落实。一是6月25日上午专题召开了县委常委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及时召开了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乡镇长、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参加的全县民族工作会议,认真传达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并就如何抓好当前民族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三是明确要求各乡镇在6月30日前将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村组,并将会议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及时上报县委、县人民政府。四是由县委统战部牵头、县民宗局承办,利用赶场天在县城开展一次以宣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宗教事务条例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群众对党的民族政策的知晓率。五是成立了以联系乡镇的副县级以上领导为组长的督查组,及时对各乡镇会议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二)五年来民族工作情况。2022年以来,我县全面认真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点实施五通工程(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播送电视),切实加大四项投入(农田水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真抓实干、排难而进,努力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开展和共同繁荣,民族教育、科技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第一、进一步夯实根底设施建设。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根底设施建设滞后。2022年以来,我县以解决少数民族群众五通为突破口,加强了民族地区根底设施建设,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2022年至2022年,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完成1202362万元、12591万元、24741万元、34591万元、40243万元,年均增长38.42%。投资取向主要表达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以公路为主的交通根底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县投入3020万元修通了15个民族乡的乡村公路,通车里程达739公里,占全县通村公路的86%,初步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二是以照明为主的农村电网明显改善。先后投入资金5400万元对全县353个村进行农网改造,少数民族村农网改造率达91%、通电率达97%、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保障到达95%以上;三是以通讯为主的电讯根底设施日臻完善。全县15个民族乡和148个村开通了程控 ,建立移动、联通机站51个,乡镇网络覆盖率达20230%,村组覆盖率达65%,移动通信业务和数据业务正常开展。四是以人畜饮水为主的水利根底设施建设切实加强。5年来,我县重点建设了梅子坝水库工程、县城防洪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乌中灌区节水防渗改造工程等,建成各类农村人饮工程120处,解决了9.84万人饮水难问题;五是以通播送电视为主的文化根底设施建设得到提高。全县20个乡镇所在地均建立了有线电视站,340个村通播送电视,以县城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农村文化活动室为主,群众文化场所得到逐步建立和完善。六是移民及危房改造稳步推进。2022年我县在全省率先推行置换式移民搬迁工程,先后投入资金2022万元,成功搬迁了684户籍154人,置换式移民搬迁模式作为经验在全省推广;少数民族地区局部群众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先后投入资金16.8万元实施安居工程,安置无房户和改造茅草房危房户20232户。第二、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逐步优化。开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是拓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门路的关键,是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有效途径。2022年以来,我县重点在抓特色主导产业上下功夫一是抓好烤烟、油菜等传统优势经济作物种植。以稳固扩大稻田种烟和地膜烟为重点,全面推行三个优化科技兴烟,真正把我县建成优质烤烟基地县;继续推行订单农业,抓好杂选一号、贵杂二号优质油菜制种,逐步扩大县外种植覆盖面;着力抓好辣椒、花生、黄花、反季节蔬菜、荞麦等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2022年,全县收购烟叶11.9万担,烟农收入近5000万元;油菜籽产量达9358吨,创历史新高。油菜、辣椒、花生等农副产品加工正逐渐成为我县经济开展的新增长点。二是抓好畜牧养殖业开展。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大户带小户的运行机制,积极抓好协会、能人、大户带开工作,实现品种改良、种草养畜、畜禽防疫新突破,为实现畜牧业强县目标奠定根底,人工种草、草坡改良、稻田养鱼、冷水养殖、中华地鳖养殖初具规模。截止目前,全县有养殖大户120232户,其中养猪366户,养羊330户、养牛128户、养蜂50户、养禽28户。三是大力开展中药材产业。为适应中药材现代化产业开展要求,加快建设一批符合生产质量标准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全县已开展天麻2023万平方米、大黄栀子3000亩、银杏5000亩、杜仲2023000亩等中药药材基地,规划建设天麻50万平方米、银杏2万亩、大宗药材5万亩,三年内完成3至5个品种gap认证,使我县成为全省中药材生产示XX县区。第三、民族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稳固。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根底设施建设,扶持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构建新形势下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5年来,我县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为重点,以建设精神文明活动中心、文化播送电视站和村综合效劳室为载体,加大了少数民族乡文化根底设施投入。2022年以来,我县进一步加大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全力打造德江傩文化品牌,成功承办了2022年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提高了德江的知名度,民族文化产业正在逐步形成。全县投入50万元修建精神文明活动中心5个、文化馆和图书馆22023个、村综合效劳室180个;投入224万元建成了县委党校和6个乡镇、112个村农村远程小编络;县民宗局连续三年被评为地级文明单位、被省委、省政府评为XX省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第四、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2022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医疗卫生根底设施建设资金350万元,到2022年全县20个乡镇都建有卫生院,共建有村卫生室298个、村医455人,其中15个民族乡有村级卫生室22023个、村级医生321名,建成村计生效劳室126人,医疗卫生效劳网络根本建立。全县15个民族乡都设有预防保健组,对32种传染病和2种地方病进行重点防治,与此同时,全县实施退耕还林32万亩,森林覆盖率已由2022年的24.7%上升到2022年34.7%;群众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施农村沼气池建设9320口,其中,在15个民族乡建成沼气池6620口,改厕改圈改灶725户,有力带动了少数民族群众向清洁卫生、节能环保生活方式的转变;因病致贫人口由2022年的1.5万人下降到2022年的1.1万人,因病返贫人口由2022年的220234人下降到2022年的1595人。第五、两基攻坚稳步推进。把打好两基攻坚战、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帮助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大计。一是两基攻坚进展顺利,2022年全县共争取国债资金、银行贷款、财政转移支付等资金7668.3万元,完成了161个工程建设,顺利通过省政府两基攻坚初评验收。二是根底教育显著加强,全县有初级中学25所、小学181所,其中民族中学1所、民族小学2所,教学点95个;初中生、高中生入学率分别从2022年的76%、2023.8%上升到2022年的97.19%和18.06%,辍学率分别从2022年的44.53%、8.2%下降到2022年的2.04%、4.5%。三是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推进,全县投资1467万元修建1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方案今年8月底前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四是两免一补执行较好,县财政每年从转移支付中用40万元救助贫困学生,认真实施5321工程,先后救助31521名儿童入学;2022年以来,免费提供教科书书费达577.32万元。五是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力度。2022年全县共有7.4万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打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20%;共举办各类农业适用技术培训925期,参训人数达25万人(次),其中,1750人获得了绿色证书,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