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社会救助资源的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85611

大小:22.16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社会 救助 资源 调研 报告
关于社会救助资源的调研报告 一、低保福利捆绑问题 目前,社会救助标准普遍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低保救助根本缺乏以使受助者能够完全依赖救助金而生活。对大多数低保户而言,低保救助金只是其家庭收入的一个方面。低收入和贫困户争相进入低保,一旦进入,即使收入有改善也不愿意退出。这一事实与福利依赖看起来相矛盾。主要原因是低保资格附带着很多连带利益,例如,很多辅助性的社会救助制度如医疗、教育和住房保障等都是优先甚至完全针对低保户的。如果失去低保资格,就会自动失去这些利益,而这些帮助对很多低保户来说更为重要。这也是众多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并不是不愿意工作,他们为保持其低保资格,要么隐瞒工作或收入,要么对找工作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在工作与低保资格发生冲突时,宁愿放弃工作也不愿放弃低保资格。 现行社会救助制度强调生存,无视开展,只能“保肚皮〞,不能“保脸面〞。低保制度本质上是收入维持制度,意在保障受助者的根本生活,政策目标是提供最低层次的保障和最低限度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项制度本身是“被动的〞和“消极的〞,并不能帮助受助者脱贫,却导致一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长期依赖福利为生。 (一)福利依赖造成的影响 社会福利原本是使穷人与低收入阶层免于生存危机,国家的福利可以保障他们的根本生活,可以为贫困人员公平参与社会竞争提供保障,通过各种措施来满足他们在生活效劳、保健、教育等方面的福利需求。但是低保对象的福利依赖、不愿劳动的问题却日益加重,如果这样的情况不采取措施加以制止,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1.会增加政府长期的负担,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福利覆盖面和效劳深度的开展,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列也明显上升。我国是开展中国家,经济处于上升开展的状态,当具有刚性的社会福利依赖的增加会造成过重的财政负担,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2.影响劳动者就业积极性,造成人际效仿。具体的低保制度中能给低保对象家庭带来的福利收入。当工作收入增加多少时,低保金相应减少多少而总体收入根本不变。那么,局部社会成员当然缺乏动力和就业意愿。同时,社会福利使得局部低保家庭的根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而无后顾之忧。人们不用劳动照样可以生活,甚至有的能工作的家庭还不如低保家庭依靠国家低保生活得自在悠闲。这样就会形成更多的社会福利依赖。 3.造成道德责任的缺失。从兴旺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要求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具有前瞻性、全面性和科学性,既要对贫困社会成员进行有效的福利救助,表达社会公平,满足社会成员的根本需求,保障社会成员的根本权利,又要有助于促进被救助者能够在自助和他助的根底上,寻找自我开展的道路,努力参与社会、经济的开展,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既要表达社会公平又要促进开展效率;既要保障社会成员的公民权利又要履行社会成员的根本义务;既要增进社会福利又要强调道德责任。 (二)对策及建议 首先,要积极探索实施适度普惠型福利的可能性。除了“三无〞人员之外,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的贫困率值得社会关注,虽然人数占“低保〞总数不大(4%左右),但却反映了社会保障程度偏低的现象和一定程度的历史“欠账〞问题。一方面,劳开工资制度有无得到严格地执行,“低工资〞所带来的贫困问题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在我国,由于普惠型福利根本上是一个空白,需要社会救助的人群非常庞大,没有保险保障的高风险人群大量存在,导致贫困家庭为了享受到和低保资格捆绑到的一起的保险保障而被困在其中;对于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要把低保福利和其他捆绑福利拆开。就是说低保户并不当然享受与之捆绑在一起的其他福利,比方医疗保险、教育救助等。这样有助于减少低保福利的替代率和对劳动积极性的削弱。 其次,坚决不移地深化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是解决福利依赖的根本出路。下岗失业人员在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4050〞人员。应该通过专项措施促进下岗失业再就业, 第三、改进社会救助的实施程序,尤其是对低保动态管理程序。改进方向包括专职人员的配备、资产和收入核查的程序、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丧失劳动能力鉴定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申请障碍以及使隐性收入显性化。对于参加工作的低保户、在计算其救助金时,应当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或者免除一定的收入额。以上问题制约低保政策的调节作用,必须很好地加以解决,提出以下建议: 1、推行“低保〞人员重新就业申报制度。要告知申请低保的人员,自觉履行再就业申报条例,一旦再就业就应当及时向社区、街道或区民政部门申报经济收入,自觉要求相关部门根据收入状况扣减或停发低保费。与此配套建立对低保违规行为的处分制度。对享受低保的人员如果谋求到新的工作岗位或获得了新经济来源必须及时申报,否那么一经查实,不仅追回发放的低保费,还要对其进行罚款。当然光平社区、街道及民政部门追回发放的低保费任然有太多困难,应该赋予一定法律效应,与其他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共同执行。 2、救助渐退时间应当适当延长。目前,实施救助渐退政策的城市,从开始工作到低保金全部不发的太短。因为有些不正规企业录取员工之后往往在三个月后就无故辞退员工,这样义得重新申请低保。而从申请低保到确定成为低保对象往往又需要一两个月时问审查,这期间既没有工资,也没有低保,生活便没有了保障。所以,救助渐退的时间最好延长。 3、建议对有劳动能力的局部低保对象规定救助期限。规定救助期限的目的,主要是明确身体健康的福利享受者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和履行相应义务,防止产生长期的福利依赖者。 二、社会救助制度“碎片化〞问题 当前,我国开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一系列重大问题和锋利矛盾逐步浮出水面,制约着经济社会开展。就社会救助工作来说,建立一套打破“碎片化〞、逐步实现“一体化〞的救助制度势在必行。 (一)成因分析 现阶段,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分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共8类,并由多个部门分头负责。其中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这5类由民政部门负责(其中的医疗保险又由人社、计生卫生部门负责);教育救助由教育部门负责;住房救助由住建部门负责;就业救助由人社部门负责。一些地方还建立了司法救助、取暖救助等制度。单从民政内部来看,又分散在多个处室。可以说,社会救助不仅体系“碎〞,而且分支“碎〞;不仅面上“碎〞,而且点上“碎〞。其次,“碎片化〞矛盾突出。社会救助“碎片化〞问题,是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和社会救助分类越来越细、覆盖面越来越宽、受助人群越来越多而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社会救助的“碎片化〞,必然导致九龙治水、政出多门,难以从经济社会开展全局和困难群众生活实际的双重角度来考虑与实施救助工作,救助的对象、标准、程序、目标等诸多方面也难以有效衔接,多头救助、遗漏救助、重复救助等现象不可防止,“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救助原那么也受到了冲击和影响。第三,“碎片化〞不能回避。破解社会救助“碎片化〞问题,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和一些深层次问题,推进过程中必将遇到诸多困难和阻力。但问题不能回避,开展瓶颈早晚要破解。我们应站在适应改革开展形势、顺应困难群众生活需要的角度来面对这一矛盾。当前,要全面破解“碎片化〞问题还为时过早,因此应从“破冰〞的角度,先翻开“一扇窗〞,而后持续给力、循序渐进、逐步解决。 (二)对策及建议 1.破冰“碎片化〞须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破冰“碎片化〞、推动“一体化〞的根底是实现救助信息“一体化〞,即搭建一个互联互通、公开透明、资源共享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平台,切实把各类“信息孤岛〞有机连接起来,形成一套全面系统、互通共享的“信息体系〞,为社会救助各管理部门科学施救提供根本依据。一要健全核对机构。成立各级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是确保有人核对、有机构核对、有可能实现信息互通的根底环节。去年来,我省积极推动在各级成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已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目前,急需健全这一机构。首先应通过内部调剂、政府购置效劳、设置公益性岗位等多种形式,切实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其次应及时设立办公场所,配备、打印机等必要的工作设施;第三应想方设法解决工作经费问题,使核对机构尽快运转起来,真正发挥其作用。二要强化核对合力。要变各类“信息孤岛〞为“一体化信息库〞,仅靠各级核对机构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主管核对工作的民政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牵头社会救助各管理部门,携手监察、统计、金融等相关部门,尽快建立分类别、跨部门、多层次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不断强化核对合力、增强核对实效,为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通共享奠定根底。三要建立信息系统。社会救助暂行方法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建立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提早谋划建立覆盖各救助类别的信息系统。民政部门应按照政府的统筹谋划,积极开发信息系统;社会救助各管理部门应主动配合完善信息数据。力争尽快建成横向互联社会救助各管理部门、纵向互通社会救助各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四要坚持动态管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信息管理也应采取动态的方式进行。一方面,要按程序、按要求全面核对初次申请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并及时录入他们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要定期复查、复核、复对已经接受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适时更新相关数据。再一方面,要围绕“救急难〞的原那么,对因各种突发性、临时性原因导致根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家庭,要及时收集和补充他们的信息。总之,信息管理要动态化,要有进有出、随进随出,努力提高救助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权威性。 2.破冰“碎片化〞当理顺机制、务实推进。破冰“碎片化〞的关键在于理顺机制。各级应着眼在现行体制内不断建立和完善打破“碎片化〞的运行机制,逐步推动体制改革,最终实现社会救助“一体化〞。当前,至少应理顺“五个机制〞。一是政策联动机制。社会救助暂行方法的出台和实施,为推动社会救助“一体化〞提供了机遇。同时,社会救助横向各管理部门应尽快出台配套措施、纵向各业务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方案或细那么,不断强化“一体化〞意识,凝聚“一体化〞合力,努力使社会救助在政策上、对象上、程序上、目标上、措施上相互衔接,逐步到达宏观统、微观分,面上统、点上分,主体统、个体分。二是工作协调机制。社会救助暂行方法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救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着力健全这一机制,定期组织联席会议、通报有关情况、协调工作矛盾、研究解决棘手问题,不断把社会救助“一体化〞推向前进。民政部门应全力做好相关根底和效劳保障工作,努力发挥牵头作用。三是急难救助机制。救急难,是社会救助暂行方法的重点内容,政策上涉及到救助工作的方方面面,对象上既包括低保对象,也包括非低保对象,需统筹规划,合力施救,持续推进。救急难,主要通过临时救助来实施。以社会救助经办机构为依托,充分利用各级政务大厅、综合效劳窗口等平台,尽快建立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切实畅通救助申请和受理渠道,优化工作流程,及时受理、转办申请救助事项,确保困难群众求救有门、受助及时。四是分类整合机制。当前,首先需要解决社会救助各管理部门内部“碎〞的问题。比方,民政涉及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由社会救助处负责;受灾人员救助、冬令春荒救助由救灾处负责;孤儿、孤残救助由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负责;流浪乞讨救助由社会事务处负责。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逐步进行整合,努力化“大碎〞为“小碎〞、化“多片〞为“少片〞,不断推进内部救助“一体化〞。五是监督管理机制。社会救助暂行方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应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