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彩陶起源的仿生学分析.docx
下载文档

ID:685329

大小:23.53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彩陶 起源 仿生学 分析
天道酬勤 彩陶起源的仿生学分析 翻开文本图片集 []中国彩陶文化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内容丰富、谱系繁杂。1921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渑池仰韶遗址发现我国第一批彩陶,随即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对彩陶文化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彩陶起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剧烈争论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大量事实材料的根底上从仿生学的角度对彩陶起源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关键词]甘肃;彩陶起源;仿生学;泥蜂巢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23〕18-0023-02 甘肃素有“彩陶之乡〞的美称。甘肃彩陶发端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8000年前,大地湾先民就已经成功生产一批原始彩陶。仰韶文化时期,甘肃彩陶逐渐繁荣兴盛,到马家窑文化时期到达鼎盛,代表着中国彩陶艺术灿烂辉煌的成就。从齐家文化开始,甘肃彩陶进入衰落时期,在经历了大约5000多年的开展,最终退出历史舞台。长期以来,在学者们的辛勤努力之下,彩陶文化研究获得长足开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彩陶起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剧烈争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学者们从社会、经济、文化、民族、风俗等不同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论述。本文在前辈学者已有研究的根底上,立足事实材料,从仿生学的角度出发,拟对彩陶起源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 一、 彩陶的发现及其起源蠡测 1921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渑池仰韶遗址开掘出土了我国第一批彩陶,立即引起学术界的巨大轰动,这是运用现代考古学方法进行的第一次正式开掘,在中国现代考古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此之后,近百年间,考古工作者先后开掘成千上万的彩陶文化遗址以及数十万件彩陶。中国彩陶出现之早、历时之久、分布之广、成就之高为世界各国所罕见,彩陶文化成为古老的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追寻彩陶起源问题,关键是弄清楚陶器的创造时间。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作为原始先民的一项重要“创造〞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人们通过将土、水、火结合起来生产出陶器,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总结陶器制作是“水火既济而土合〞的过程。陶器是史前人类活动的重要见证,是研究早期人类社会、经济、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长期以来颇受学者们青睐和关注。 从19世纪开始,国外一些人类学家已经借助民族志资料展开对陶器起源问题的研究。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人类远古史研究一书中推断陶器的起源时说:“人们先将黏土涂在一些容易着火的容器之上以免被烧毁,以至后来他们发现,单单用黏土本身即可到达这个目的,于是世界上便出现制陶术了。〞这一观点后来被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摩尔根所接受和引用,恩格斯那么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这一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开展和完善。但是陶器究竟出现于何时何地?这一问题至今悬而未决。陶器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这一命题的讨论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陶器起源的仿生学分析 仿生学的概念最早是在1960年由美国学者J.E.斯蒂尔提出。他认为:“仿生学是研究以模仿生物系统的方式、或是以具有生物系统特征的方式、或是以类似于生物系统方式工作的系统的科学。〞利用仿生学原理进行的科学研究和创造在今天看来,已然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从仿生学的原理来研究彩陶的起源问题那么是一种新思路、新想法。而这一想法得益于笔者的一次意外发现。 2023年5月7日,笔者在库房取挂在墙上的画框时,发现了十几个粘在画框边泥制的类似陶罐的小东西〔见图1〕。笔者仔细一看,顿时感到很惊讶,这不正是远古制作的陶器小样品么?带着心里种种疑问,为彻底弄清远古先民制作陶器的过程,笔者怀揣冒昧,特意去拜见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先生,向他请教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当时,笔者手中拿着那些髙约25毫米、中部直径10毫米、罐口直径5毫米底部呈尖状,自下而上一圈圈小泥条排列整齐,大小均匀、罐口圆圆的小泥罐。其中,有两三个被不经意破坏,竟发现泥罐内壁修饰得十分光滑。 这到底是什么小东西的杰作,竟能使用彩陶制作的泥条筑成法工艺?这些疑问一直萦绕在笔者的脑际。经过笔者多方查证,最后发现这些类似陶器的泥罐制造者竟然是大自然界最不起眼的小昆虫——泥蜂,它不仅会泥条筑成法,还掌握着敷泥法。幸运的是,这一过程能在现代高清摄影镜头下能够真真切切、清清楚楚的再现〔见图2〕。在制作过程中,泥蜂竟能熟练操作敷泥法中泥料掺杂砂子的工艺程序,最后形成一个令人十分吃惊的彩陶式样的巢穴。 一般而言,单个泥蜂巢形体较小。但是,泥蜂在群体筑巢时那么会明显意想不到的成果。2022年11月5日,济南时报曾有一那么消息报道:发现在一棵高达五米的杏树顶部有一个巨形蜂巢,该蜂巢呈最粗局部直径约400毫米、长约600毫米。通过图片比照发现,巨形蜂巢与彩陶形状惊人的相似。〔见图3〕 图2 图3 2023年5月29日,笔者带着泥蜂巢和照片资料再次上门请教郎树德先生,并就自己的想法和疑问与郎先生进行交流。郎树德先生根据自己多年对甘肃大地湾出土彩陶的研究经验,概括性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先民制作陶器主要采取模具敷泥法和泥条筑成法。模具敷泥法是秦安大地湾文化一期出土陶片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主要分为内外表层和内胎层,而内胎层又可分成两层或三层,从陶片剖面就可清晰地见到各层的纵向贯穿纹理,陶片的断茬处具有明显的分层脱落现象。据此可以初步判断,早期彩陶的制作主要采取模具敷泥法,即以内模为依托,直接将泥料挤压成泥片,一层又一层地敷贴到模具上。泥条筑成法,也称泥条盘筑法,是一种典型而成熟的手制成型方法,是新石器时代使用最广泛、时间最长久的坯体成型技术。泥条筑成法是先将泥料搓成泥条,再用泥条筑成坯体,从距今约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开始逐渐成为彩陶制作的主要方法。由此可见,在远古彩陶制作过程中,陶坯主要成型方法始自于模具敷泥法和泥条筑成法。 早期先民在制作彩陶的过程中,无论是制作方法还是制作式样都与泥蜂筑巢所采用的方法式样有着如此多的雷同之处。这是泥蜂抄袭了人类成果?还是人类学习了泥蜂筑巢?这是本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泥蜂是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泥蜂总科的通称,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据郎树德研究员介绍,远古时期大地湾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现在大不相同,气候湿润温暖水草丰茂,树木林立,动植种类繁多。生活着猕猴、熊、虎、豹、象等多种亚热带动物,这也给像泥蜂这样的小生物一个生存、筑巢、繁殖后代的良好自然环境。郎树德先生还指出大地湾一期彩陶出现的时间,与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两河流域及其他几个文明古国几乎是同步的。这种时间上的同步性以及新的考古研究成果都为“中国制造〞提供了证据。早在10000年以前,中国彩陶就已经出现和广泛分布,而泥蜂化石也早于下白垩纪发现。 孙久荣等在动物行为仿生学一书中指出,在人类500万年进化过程中,不断地模仿自然,以提高生产能力,模仿的领域和技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开展。 通过比对出土的数量众多的彩陶与泥蜂巢的式样,不难发现,制作工艺方法近乎一致。那么,如何来解释这一现象呢? 从仿生学原理来看,早期先民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偶然间发现泥蜂筑巢的现象,受此启发,依照泥蜂筑巢的模式逐渐制造出陶器,并总结陶器制作的工艺方法,即模具敷泥法和泥条筑成法。而早期彩陶纹样简单,犹如泥蜂身上的色彩图形,这是人们为了记念和感谢泥蜂而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后来祖先们通过细心观察自然界,渐渐绘出了丰富多样图案,从而留给了我们至今叹为观止的华夏瑰宝——彩陶。 三、结语 在远古先民墓穴中发现的彩陶,可以看作是给去世者在另一个世界的必需品,这是否是宗教、神话、信仰的起源?彩陶所描绘的多种几何图形及动植物雏形纹样是否又是文字与绘画雕塑艺术的起源?泥蜂筑巢时采用敷泥法,在泥内加上砂子做增强骨料,这是否又是现代混凝土的启迪者…… 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先民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由于偶然间受到泥蜂筑巢的启发,依照泥蜂筑巢的模式逐渐制造出陶器,总结出陶器制作过程中应用的模具敷泥法、泥条筑成法等制作工艺和方法,并延续至今。后来又在此根底上,为纪念泥蜂的功绩,依照其身体的色彩图形绘制早期陶器纹样,从而出现了彩陶及其文化内涵。 附记:文章写作过程中,承蒙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郎树德先生的帮助和指导,特此感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