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牧民收入增长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84198

大小:21.64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牧民 收入 增长 调研 报告
牧民收入增长调研报告范文 现阶段如何保持XX省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是实现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关键。所以充分认识XX省农牧民收入状况,收入差距,增收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近五年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农牧民收入增长的三大因素,即:收入结构问题、非农收入问题、多数人群处在平均收入线以下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是保持XX省农牧民收入长效稳定增长,是实现自治区“十一五〞农牧民收入增长目标的关键。 一、农牧民收入现状分析 202223年XX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342元,比2022年增加了1369元,年均增速为11%。农牧民收入在全国的位次由2022年的第二十位上升到202223年的第十六位。在西部省份中,XX省农牧民收入连续三年稳居第一位。从速度来看,近些年农牧民收入增长较快,尤其是后三年,增速分别为14.92%、14.7%和11.8%,这几年增速均居全国前四位,2023年增速居全国第一位。与此同时,和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也在逐年缩小,由2022年相差近400元,下降到2023年的245元。XX省农牧民收入能够有较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一)劳务经济快速开展,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力量。随着XX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持续几年位列全国各省前茅,公路、铁路、电厂、小城镇建设,城市改造、固定资产解放问题等根本建设工程,移民工程等基建工程不断增加,农牧民在本地和外出打工就业的时机增多,劳务经济得到快速开展,推动了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增长。202223年农牧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91元,比2022年人均增加291元,对五年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奉献为21%,成为拉动农牧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 (二)农牧业生产大丰收,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根本保证。近几年国家惠农政策不断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开展生产的积极性,再加上农牧业气候非常有利,农牧业生产连续几年获得大丰收。202223年粮食产量到达341亿斤,牲畜存量超过一亿头(只),为农牧民家庭大量出售农牧产品提供了条件。另外,2022年以来农牧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农牧民家庭在价格上涨中获得较大利益。出售量和价格双重作用结果,为农牧民收入增长提供了保证,一产业收入对五年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奉献到达58%。 (三)惠农政策的加大实施,有力促进农牧民收入增长。综合分析影响收入增长的政策性因素,如退耕退牧补贴,粮食、良种、农机补贴,免除农牧业税以及农村子女上学实行的全部免除学杂费、近两年开展的农村合作医疗等因素,政策性因素带来的收入增量到达200多元。在其它收入中,政策性补贴收入占到65%以上,对五年农牧民收入增长的综合奉献到达15%以上,其份额相当可观,也凸显了近年来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对促进农牧民增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二、当前农牧民收入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收入结构单一,收入增长后劲乏力。XX省属于农业大省,多年来依靠农牧业增收,一产业收入占农牧民纯收入70%以上,非农收入所占比例很小,收入结构明显单一。而目前XX省粮食产量已到达341亿斤,粮食单产也已经到达500多斤。在目前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没有新的突破的情况下,粮食单产水平很难有大的提高。同时由于XX省农业根底设施依然薄弱,受自然资源的制约,粮食产量增长空间有限,同时也不排除有减产的可能。牧业方面,2023年XX省牲畜头数已突破一亿(只)头,按每平方米科学养畜计算,在总量上已经超载,受草载限畜政策的影响,牧业经济短期内不能有大的突破。由此可见,单纯依赖农牧业开展带动农牧民长期大幅度增收已不现实。 二是非农经济开展缓慢,对农牧民增收拉动力弱。XX省非农经济开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和全国和兴旺省份相比落后很多,尤其是二三产业开展非常滞后,五年来,二三产业收入对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奉献缺乏1%,远远落后于全国和兴旺省份。这几年虽然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但农牧民工资性收入水平仍处于全国倒数第三位。总体来看,与全国和兴旺省份相比,XX省农牧民收入中非农收入所占比例很小,对农牧民收入增长拉动力弱。非农经济能否快速有效开展,是新时期农牧民收入能否突破性增长的关键,也是今后一段时期解决XX省农牧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问题。 三是平均收入线以下人口众多,增长主要为高收入群拉动。据2023年底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在XX省农牧民人口中,有59%的农村人口收入在全区平均收入线以下,这局部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仅为1870元,比全区平均收入水平低1472元;而占全区农牧民人口41%的人群其平均收入水平为5495元,比全区平均水平多2153元。通过多方测算这局部人群是近期拉动农牧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也就是说,目前XX省农牧民收入分布情况,是收入向高收入群集中,增长主要为高收入人群所拉动。所以,如何让大多数人群收入增多,让中低收入人群享受更多政策利益,是推动XX省农牧民收入增长的根本。 三、加快XX省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建议思考 (一)继续从政策上加大对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十一五〞时期内,要把“十五〞期间制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抓紧抓好,要把这些利农政策不折不扣地施惠于农牧民。重在抓落实,做到位。要从财政上保证各项政策的落实,同时,财政向“三农〞倾斜的力度还要大,面还要广,不仅涉及生产,还要涉及生活。要做好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提高资金效率。 (二)继续保持第一产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加强对农牧业的投入。当前一段时期,XX省第一产业收入具有绝对的主体地位,全区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农牧业的持续健康开展。目前XX省农牧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很粗放,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差,农牧业根底设施的改善一直得不到解决,对保持第一产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有直接影响。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对农业根底地位的认识,把农业放在开展国民经济的首位,确立以反哺农业为主导的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一是要加大对农业根底设施的投入,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生态保护的投入,以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市场风险;二是要加大对农业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水、电、路、通讯等方面的投入,为农业的开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彻底实现农牧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由过去单方面依靠总量扩张向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提高集约经营水平转变,增加产出,优化结构,改善品质,提高收入。 (三)继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力度,提高农牧民工资性收入水平。工资性收入水平低是导致XX省非农产业收入少于全国及兴旺省份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各级政府特别是经济欠兴旺地区政府一定要在这个方面加以重视,加快劳动力转移,加大劳务输出,是短时期内最快最有效的增收方式。近年来,虽然我区工业开展很快,在建工程比较多,为农牧民的外出就业提供了很多时机,但事实上,由于我区农牧民受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吃苦精神、思想观念等多方面限制,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就业范围依然很窄。目前,外省农民工在我区就业的占有很大比重,而我区农民工走向区外的却非常有限,这和务工农牧民的劳动力素质有直接关系。 所以各级政府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开辟和建设劳务基地。充分利用我区地域优势,把劳务经济开展作为政府对口帮扶的重要内容,主动开拓省外及沿海地区的劳务市场,建立稳固的劳务基地。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开展与俄罗斯、蒙古和周边国家的劳务关系,拓展劳务输出空间。二要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开拓劳务市场、收集发布劳务信息、培训劳务人员、协调劳务关系、提供劳务效劳和法律咨询等方面的作用,制定标准,标准管理,采取民办公助的方法和鼓励、奖励等机制推动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的健康开展,为农民外出就业提供便捷效劳。三要加大培训力度。整合现有培训资源,逐步建立一套城乡劳动力培训资源共享、培训网络健全、按照市场规那么运行的培训方法,设置较为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积极建立劳动预备制度,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农村普通中学要探索增设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加强对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组织、培训外出务工的农民,增加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四要大力开展县域经济。充分挖掘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开展,增强区内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增加本地务工收入。五是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契机,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强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 (四)大力开展非农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中非农收入的比重。从与全国及兴旺省份相比,XX省农牧民收入中非农收入所占比重很小,也是落后于全国及兴旺省份的主要原因,所以,如何促进XX省非农产业的快速开展,是当前各地区农牧民收入实现突破性增长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突出非农化,出台有利于非农经济开展的各项政策。各级领导在思想上要突破旧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制定农村经济开展战略时彻底改变“农业强市的观念〞,把开展的方向、重点转移到提升优势、调整结构、实现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的轨道上来,这样,既有利于形成共识,明确目标,又有利于引导广阔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跳出田土、走向市场、企业、城镇,更有利于集中资金投入结构调整,使之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取得成效。在政策上,要制定有利于农村非农产业开展的政策措施,运用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村非农经济开展的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和法制环境;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引导和鼓励城市的优质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开发农业,建设农村;加大对农村道路、农村自来水供应、农村电网、电信以及农村文化、科技、最低生活保障等领域投资力度,为非农产业开展铺平道路。 二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中重视非农化。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将农工商“捆绑〞在一起,在重视农产品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布局区域化和协作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重视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开展。一是要积极培植主导产业,形成主导产业群,把产品规模做优、做大、做出特色;二是把农产品的增值链条延长,形成一批加工“龙头企业〞,如:伊利、蒙牛、草原兴发、赛飞亚等,通过加工增值,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率和产业的非农化程度,增加农牧民收入。 三是在小城镇开展上推动非农化。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开展农村非农产业的一条有效途经,要突破政策障碍,建立一套有利于小城镇建设的土地、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户籍制度要全面放开,允许农民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自由出入,解决进城进镇后的农民子女上学、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难题,通过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五)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开展。大力开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扩大和开放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的经营领域,只要法律不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都可进入;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有利于农牧民在农村二、三产业领域自谋职业、增加收入。 (六)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中低收入人群增收问题。目前XX省贫困面仍然比较大,如何加快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是促进农牧民整体增收、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我们认为,一是对自然生态条件差的地方实行整体搬迁;二是千方百计扩大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劳务输出;三是加大金融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增强低收入农户输血与自身造血功能;四是政府加大对低收入户相对集中的地方根底建设资金投入,帮助解决水利、交通、电力等根底设施缺乏的问题,以增强其抗灾减灾能力,帮助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五是注重劳动力资源开发,提上下收入户群体自身增收能力,下大力气提上下收入农户成员的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开展的推动力量已经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更多地那么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所以政府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根底设施和科技人员,针对低收入群表达有劳动力,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做好在实用技术、技能方面的培训工作,并要常抓不懈,以切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