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对XX市954名青壮年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docx
下载文档

ID:684025

大小:20.76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XX 954 青壮年 农民工 调查 分析
对XX市954名青壮年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 对XX市954名青壮年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方法 (一)定义界定 郑功成认为,农民工特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据此,本文界定的农民工是拥有农村户籍,在法律上享有农民的权利并承担农民的义务,却不以农业收入为主,外出城镇务工的人员。按照中国劳动法的规定,16岁以下的人是童工。也就是说,16岁以上的人就可以工作了。所以,根据调查问卷的设计情况,本文的青壮年农民工是指16~45岁(含16岁和45岁)的农民工。 青壮年农民工是高活力的群体,其工作变动相当频繁。因此,他们的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持续性问题一直是实施农民工社会保障中的一个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所以,本文以青壮年农民工为对象,通过分析微观因素对他们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以期更全面地了解农民工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各影响因素。 (二)研究过程及手段 本文的分析基于2023年对XX市9个主XX县区的农民工的一项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在XX市9个主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和XX县区)务工的农民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50份,回收120236份,有效问卷为120233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7.9%。其中,符合本文界定的青壮年农民工的问卷有954份。本文主要是对这954份青壮年农民工的问卷进行处理,使用12.0软件分析调查数据。具体方法为:第一,以调查资料为依据,在国内相关研究的根底上,分析青壮年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与倾向的具体状况;第二,运用双变量logistic回归来拟合模型,寻求与青壮年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倾向相关的因素。在此根底上,通过理论分析,进一步探寻影响青壮年农民工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中观、微观原因。 二、变量设定与测量 (一)因变量: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倾向 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倾向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养老保险的一种自愿参与意愿。笔者以它作为因变量,进而从中观、微观方面来讨论影响农民工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各种因素。在调查中,当问到“如果现在让你选择,你可以自由地参与社会养老保险,你会做出哪种选择〞时,样本中有51.8%的人选择参与社会养老保险,有43.4%的人选择不参与,另有4.8%的人没有做出明确的选择。由于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农民工在是否参与养老保险问题上的选择,故在模型中只选择那些表示明确意愿的样本。 (二)自变量的设定与测量 对青壮年农民工来说,影响其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就一般的影响因素而言,它们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即社会层面的、中间层面的和个人层面的。社会层面的因素指那些与社会的开展、变动有关的影响因素。它们对整个农民工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险都会产生影响,是影响农民工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共同因素,例如,社会进步的状况、社会保障制度的开展状况,等等。中间层面的因素主要指与个人所属的群体、组织有关的因素,例如,工作单位的福利待遇等。个人层面的因素主要指个人的素质和社会特征,例如,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等。中间层面的因素与个人层面的因素都与特定的具体青壮年农民工相联系,因而可以看作青壮年农民工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特性因素。由于调查资料的限制,本研究主要探讨中间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因素的影响,即探寻与单位和员工自身有关的因素对青壮年农民工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倾向的影响。具体所选变量的测量和赋值如同表1(略)所示。 (三)实证模型的设定基于前面的描述和分析,本文将影响青壮年农民工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行为意愿(以下简称为“参与意愿〞)的微观因素设定为7个(见表1(略))。其中,对2个虚拟变量,本文用xd表示性别,hd表示婚姻状况。 同时,建立含有2个虚拟变量的计量经济模型: y=β0β1xd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hdμi(1) (1)式中,y为青壮年农民工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意愿,xi为各定序自变量,βi为待估参数,μi为随机扰动项,β0为常数项。 三、研究假说 结合以上分析,根据青壮年农民工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各中观、微观影响因素的不同特点,笔者对青壮年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的各个影响因素做出以下研究假说: 第一,性别。性别的差异会造成人的性格、对事物的认识等的差异。所以,笔者认为,青壮年农民工的性别会对其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一般来说,男性由于整体上性格粗暴,眼光相对长远,所以,他们比女性更倾向于参与社会养老保险。 第二,年龄。由于养老保险的专项功能,一般来说,年龄稍大的人考虑得更多,因而他们的需求和参与意愿也较年龄较小的人更为强烈。 第三,学历。受教育水平是影响人的人生观的重要因素。受教育对XX市954名青壮年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第2页 水平关系到个人素质的上下以及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因此,笔者假定,青壮年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是决定其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个人特征:受教育水平越高,农民工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认知感越强,他们就会越倾向于参加养老保险。在本文中,受教育水平直接以学历来量化。 第四,进城时间。农民工进城后,他们所接触的生活环境以及由这种生活环境所决定的文化气氛等客观环境与他们在家乡相比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会对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对于青壮年农民工来说,由于他们的适应性、接受能力都很强,所以,他们更容易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总体来讲,农民工进城时间越长,他们的这种接受倾向也越强。所以,进城时间越长,青壮年农民工越倾向于参与社会养老保险。 第五,单位性质。从目前的机制来看,公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状况与其所在单位有较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国有、集体等公有制性质单位的人员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更标准,劳动者的参与性也更强。所以,假定公有制单位的青壮年农民工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性更强。 第六,月均收入。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涉及交纳保险费的问题,所以,个人收入水平应该是农民工是否愿意参与养老保险的主要微观因素。人们的收入越高,可自由支配的资金也会越多,那么人们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也会越大。 第七,婚姻状况。对青壮年农民工来说,他们的婚姻状况不同,他们对生活的稳定性的追求也存在养异。结了婚的人因为有家庭的牵挂,一般更倾向于追求稳定的生活,这就使得他们更具有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和意愿。 四、计量结果分析 (一)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根据文献、专业知识和问卷调查所获得数据情况,本文选择了性别、年龄、学历、进城时间、单位性质、月均收入和婚姻状况等7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是否选择参与社会养老保险(0,1)为结果变量,在选入变量标准α=0.05和剔除标准α=0.2023的水平上,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用发生比率or(oddsratio)解释了模型中的变量。发生比率在回归结果报告中给出,即exp(b),它表示自变量一个单位的变化,或者相对于参照类而言,发生比的变化。结果是,进入模型的变量有性别、年龄、学历、单位性质和月均收入共5个变量。回归方程经检验,模型有统计学意义(χ2=59.321,p=0.000),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2(略)。 (二)对结果的讨论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将影响青壮年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参与倾向的主要因素及其显著性和影响程度归纳如下: 第一,性别是影响农民工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一个因素。性别的统计检验在5%的水平上显著,其系数的符号为正。这说明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男性的青壮年农民工更倾向于参与社会养老保险。青壮年农民工为男性时,其参与养老保险的发生比率为161.6%,这说明,男性青年农民工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的发生比比女性农民工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上升了61.6%。这与笔者前面的研究假说是一致的。 第二,年龄也是影响农民工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一个因素。但是,在笔者定义的青壮年年龄段中,只有20~30岁这一年龄段的影响是显著的,而且其系数符号为负。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一年龄段的农民工的年龄是影响他们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负面因素,其参与的发生比率只有参照类年龄段的57.5%。 第三,学历的上下会显著地影响青壮年农民工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学历的统计检验在5%的水平上显著的只有初中、高中/中专这两种情况,其系数符号均为负。模型的估计结果说明,学历也是青壮年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消极影响因素,不过,随着学历的增加,其影响的程度逐渐减小,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发生比率由39.5%升至49.9%。 第四,单位性质对农民工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入选因素中影响系数最大。其影响系数均为-1左右,也就是说,单位性质对于青壮年农民工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具有负面作用,与国有单位相比,其他各种不同的单位之间这种负面作用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第五,月均收入是与笔者的研究假说相差最大的一个微观因素。模型的估计结果是,只有月收入在400~600元这一阶段,才对青壮年农民工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选择有显著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同样为一种消极的影响,因为其作用系数为-0.721。在此,笔者给出以下的解释:首先,当青壮年农民工的月均收入小于400元时,由于农民工的收入只能维持其根本生活,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交纳社会养老保险费,所以,这一层次的青壮年农民工根本上都完全没有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识。其次,当青壮年农民工的月均收入大于600元时,他们的生活相对较为宽裕,他们对自己以后的养老保障较为自信,所以,收入水平在这一层次的人对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险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故这两类人的收入都没有对他们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影响力。 (三)原因分析 综上所述,在对青壮年农民工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具有15.2%的解释能力的微观影响因素中(鉴于本文只对青壮年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与倾向的微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r2=0.152说明这些因素仍具有足够的解释能力),除性别外,其余各因素均表现出或大或小的负面影响。即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从青壮年农民工本身的微观因素来说,青壮年农民工大体上都是不倾向于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其一,青壮年农民工对社会养老保险表现出一种不信任的态度。笔者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很多青壮年农民工都不太相信社会养老保险,有的甚至认为它是骗人的。造成这种不信任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够标准。由于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存在缺口,例如,受户口、各种证件及费用、职业的高流动性及劳动就业合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民工根本上还没有被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之内。偶尔有兴旺地区先行,但社会养老保险的操作也是极不标准的,没能及时保障农民工的自身利益。其次,农民工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由于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他们的区分能力较差,因此,他们极易受到因不标准操作给社会养老保险带来的损害的影响,从而对社会养老保险产生抵抗情绪。 其二,青壮年农民工的经济能力有限。通过调查发现,青壮年农民工现在最关心的不是自己未来的养老。他们出来打工的目的就是挣钱救急,例如,小孩上学、看病、盖房子、添农具等。所以,他们根本还没有多余的资金来为自己的养老投资。 另外,农民工文化素质低、法律知识贫乏、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差以及经济行为的短期性等都是青壮年农民工不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原因。 五、根本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青壮年农民工对社会养老保险的整体参与意识不强。在对青壮年农民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