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市区
科技局
上半年
工作报告
市区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报告
年初以来,我区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质量新鄞州〞总体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重点建设三大体系,深化开展五大行动,加快以创新驱动来引领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具体表现在:
一、全力营造创新良好气氛
(一)强化政策引导,优化创新开展环境。充分利用政策“指挥棒〞作用,集中优质资源优先扶持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开展。在区委区政府1号文件的根底上,制定完善了xx区企业研发机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方法、xx区科技孵化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方法、xx区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暂行方法等十余条实施细那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政策支撑体系。同时,进一步强化科技工作上下联动机制,制订出台2023年度镇乡(街道)科技进步目标考核实施细那么,全力营造镇乡(街道)齐抓共管的良好气氛。4月18日,区委区政府还组织召开了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大会,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建设“创新型鄞州〞的假设干意见,对创新驱动、转型开展工作进行专题部署,进一步提高全区上下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导向,形成合力,着力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气氛。
(二)加大财政投入,明确创新创业导向。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今年区财政安排科技专项经费1.6亿元,并重点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科技合作、科技金融等的支持力度。如安排专利专项资金220230万元,设立优秀创造专利产业化工程资助,推进专利产业化工作。安排科技金融专项资金120230万元,通过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等形式,加大对初创型、中小微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增强科技开展的潜力和后劲等。
(三)重视科技宣传,提升科技创新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优势,营造鼓励创新、效劳创新的文化环境和舆论气氛。在浙江日报头版刊登登高景更好——鄞州科技创新驱动纪实(上)和居高声自远——鄞州科技创新驱动纪实(下),专版刊登质量新鄞州、创新为灵魂;配合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大会,在鄞州日报头版刊登“科技驱动跨越开展〞系列报道,通版刊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鄞州〞等,上半年累计在报纸、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刊发科技新闻报道50余条。同时,xx区打造科技金融效劳体系主要做法和成效信息稿还被毛光烈副省长和王仁洲副市长批示作全市交流,为树立“创新型鄞州〞形象提升科技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重点推进三大体系建设
(一)建设科技孵化体系,打造孵化器全产业链条。以科技信息孵化园规划建设为契机,启动建设“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完整产业链条。组建以鄞州科技中心孵化器和科技信息孵化园为核心,中物院宁波军转民科技园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科技园为两翼,各镇(乡、街道、园区)孵化器、企业孵化器为支持的“一心二翼多点〞的鄞创孵化器联合体。全区可用孵化面积9万平方米,上半年新增孵化企业23家(其中留创企业2023家,海归、博士等高层次人才20人以上),累计入驻在孵企业148家,毕业企业69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已有9人成功入选“千人方案〞,目前18人正在积极申报各类“千人方案〞和区“精英引领方案〞。同时,持续为入孵企业提供包括创业辅导、人才引进、融资投资等效劳,深入实施“甘露方案〞,新增15家入孵企业获得科技信贷,加速创业企业成长步伐,提高企业创业成功率等。
(二)建设科技金融体系,加强企业创新资金保障。发挥科技金融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强化资金监管、扩大企业受益面,加快企业创新步伐等显著作用。财政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形式已出资5000万元入股宁波创业加速器(2022万元)、天堂硅谷(202300万元)、海邦基金(202300万元)、清华海创(202300万元)。据统计,目前全区共有创业投资等各类股权投资(管理)机构57家,注册规模近30亿元,其中,股权投资机构30家、股权投资管理机构27家,亿元以上投资机构到达14家。加快引进面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各类金融效劳机构,杭州银行宁波科技支行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燃眉之急〞,截至6月底累计审批通过企业130家,发放贷款5.6亿元。引进具有硅谷银行背景的浙江中新力合股份在我区设立科技型企业融资效劳创新平台,区财政出资202300万元,联合发行全市首个中小企业集合债权基金,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担保抵押手段、无形资产估值难等融资问题。在全市范围内首次推行科技保险工作,与人保合作试点,推出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关键研发设备保险、产品研发责任保险等8个险种,降低我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经营管理活动中面临的风险。
(三)建设科技合作体系,不断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深入实施科技合作“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国内高校院所的合作交流,组织企业赴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及西北工业大学开展工程对接;积极争取引进电子科技大学“摩米〞创新工场,培育光机电软算一体化产业集群;成功与宁波工程学院签订全面科技合作协议,推进与四川大学、中科院材料所全面科技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深度挖掘企业技术难题,积极搜集海外人才,海内外高科技工程引进需求,做好对接效劳工作,目前已搜集130余项。积极推荐中科院材料所、浙江大学等专家教授申报区精英引领方案3项、市3315创业团队1项。同时,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积极组建区域政产学研战略联盟,目前正在开展前期设计和招标工作,一头连假设干个鄞州重点特色产业,一头连与鄞州产业和科技需求结合度高的高校院所,实现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实际应用层面的有效结合。
三、深化开展五大科技行动
(一)深化科技企业培育行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实施科技企业梯队培育战略,上半年列入市级创新型初创企业121家、完成申报市级科技型企业34家、预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0余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全力打造科技型企业梯队开展的良好格局。重点开展高新技术企业专项检查工作,对区内8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抽查。针对局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科技人员比例以及专利权人等方面的问题,催促整改并做好跟踪落实工作。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型重点企业培育“311工程〞,对去年首批认定的3家科技主导型领航企业、2023家科技创新型标兵企业和9家科技成长型小微企业实地考察,了解开展态势,准确把握年度考核和财政绩效考核。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知识产权领军型企业集群,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完成申报市级专利示范企业54家。
(二)深化科技平台建设行动,推进高新产业集群开展。积极推进重大平台建设,启动规划xx区创业创新基地,积极引进并有效整合约28平方公里的产业、科技和人才资源,力争打造成为科技之城的核心载体。在广泛开展调研的根底上,产业规划初稿已经形成。区政府专题组织召开座谈会,20多个部门对产业规划初稿提出整合修改意见,目前正在对产业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六大高端科创平台〞建设顺利推进,中物军转民科技园根本建成,累计引进工程近20个,激光与光电技术研究所试运行,推动激光与光电产业开展;清华长三角宁波科技园开工建设,引进企业6家;科技信息孵化园将于今年底明年初投入使用,全力打造集高科技孵化工程和高层次人才于一体的高端创业平台。起草关于科技信息孵化园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功能布局、责任分工,目前正在积极促成区政府与市教育体育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共建b栋(“区校合作对接平台〞——高教园区大学科技创业创新园)。鼓励企业建设各类研发平台,并以此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上半年欧琳集团、广博集团、东睦新材料3家企业成功获批省级企业研究院(目前正在公示之中),并完成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6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48家。优化完善区内现有公共效劳平台,“新型金属材料创新效劳平台〞现有效劳场地1.9万平方米、可提供对外效劳的仪器设备价值1.3亿元、有设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内的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宁波外表工程研究中心、具有第三方检测资格的宁波中物检测技术等重点效劳机构及相应的效劳设施可以对外提供效劳。
(三)深化知识产权提升行动,增强转型开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保持专利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努力提升创造专利申请和授权比重,进一步优化区域知识产权结构。全区1-5月实现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为2023191件和3973件,其中创造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为863件和253件,同比分别增长72.9%和40.6%,专利申请、授权量,创造专利申请、授权量四项指标继续位居全市第一。启动开展鄞创科技孵化器企业知识产权提升工程和2023年百场知识产权培训进企业活动,加快整合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培训资源,分梯队、分层次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专利效劳机构,引进大维理文知识产权效劳机构,开启国外知识产权国内申请的先河,全区共有独立专利代理资质的专利事务所和国外专利代理机构4家。同时,积极筹备成立知识产权协会,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四)深化科技工程攻关行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完善区重大科技工程库,上半年新增64项入库工程,累计拥有入库工程168项。改变以往根据工程申报要求临时物色工程的被动模式,主动提前介入,按照新材料、自动化等四大行业分类,事先排摸重大科技工程,并对入库工程及时进行跟踪了解、要素完善和充实调整,同时建立市级以上工程推荐申报从区重大科技工程库中筛选机制。建立完善以区内高层次专家、特别是企业专家为主的区级专家库,累计拥有专家75名,加强对各类工程评审、考核管理。鼓励企业通过承担高端科技工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上半年做好工程储藏申报工作,累计申报国家级科技方案工程31项,包括国家重点新产品19项、国家火炬方案9项,国家“863〞工程2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工程1项。申报省科技进步奖9项,市科技奖31项。
(五)深化社会事业支撑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开展。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区政府与省农科院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利用省农科院下属16个专业研究所,为合作工程指定首席专家,组建科研团队,以常态化的工作方式进行深入合作,建立成果转化基地(陈剑平院士xx区工作站),优先在鄞示范与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等新近农业科技成果,每年来鄞州转化科技成果不少于5项,有力提升农业企业创新能力。立足全国科普示范区,树立鄞州科普品牌。将科普工作继续向企业延伸,上半年申报市级院士工作站5家,省级1家;新建企业科协3家,共计24家。即将出台xx区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方法,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实施动态管理。并通过持续开展“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四、存在问题与缺乏
(一)企业转型升级认识还不到位。区内企业大多还处在从事低层次加工型产业阶段,对于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或转型升级的认识还不到位。尤其是主动承担风险,提前介入一些高校院所的高技术研发工程缺乏敏感性,都指望直接买到成熟的技术,最好还要价廉物美;当真正面对重大高技术工程引进转化的时候,又担忧失败、不愿冒风险或不愿意付出应有的代价,往往坐失良机。区内广阔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较低转型升级开展动力缺乏,复杂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主的生产方式比重仅占2023.3%和9.2%,仅有6.4%的企业有意向加大科技投入,仅有8.2%的企业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作为开展方向。
(二)科技产业引进开展空间严重缺乏。当前,土地资源紧缺,一些科技投入高、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拿不到土地、买不起土地的难题,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开展壮大。如何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保障和促进科技产业做大做强,已经成为现阶段十分突出、十分紧迫的矛盾。
(三)科技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我区科技金融体系搭建虽已见雏形,但现有的科技金融载体还未完全发挥预想中的作用,科技金融体系也不健全。如虽然创业投资机构数量不少,但对区内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还不够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