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改革开放铸就工业辉煌创新转型做强制造大国——改革开放某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docx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改革开放 铸就 工业 辉煌 创新 转型 制造 大国 某年 经济社会 发展 成就 系列 报告
改革开放铸就工业辉煌创新转型做强制造大国——改革开放XX年经济社会开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跃升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新开展理念为统领,以深化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开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大步迈进。 一、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制造业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工业从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快速开展。工业实力空前增强,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局部产业到达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 (一)工业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根底比较薄弱。1978年工业增加值仅有1622亿元。改革开放后,工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1992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202223年突破2023万亿元大关,2023年突破20万亿元大关,2023年工业增加值接近28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53倍,年均增长2023.8%。主要经济指标迅猛增长。2023年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到达112万亿元,较1978年增长247倍;实现利润总额为7.5万亿元,较1978年增长125倍。 (二)制造业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由于工业长期保持较快增长,我国制造业在世界中的份额持续扩大。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位;2022年上升到6.0%,位居世界第四;202223年到达13.2%,居世界第二;202223年占比进一步提高到19.8%,跃居世界第一。自此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由于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超过1/3,对我国GDP的增长形成强有力支撑,推动了我国经济在世界位次不断前移,我国经济总量由1978的世界第十一位,跃居到202223年的世界第二位,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达15%。工业经济实力的迅速壮大,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做出了巨大奉献。 (三)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十分有限。经过40年的开展,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很多产品产量从小到大。原煤、发电量等能源产品产量2023年比1978年分别增长4.7倍和24.3倍;乙烯、粗钢、水泥等原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6.9倍、25.2倍和34.8倍;汽车产量已达2900多万辆,连续9年蝉联世界第一。很多产品生产从无到有到蓬勃开展。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微型计算机、平板、智能 等一大批家电通信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四)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40年的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开展。我国出口总值由1980年全球排名第26位,跃升到202223年全球第1位,现已连续9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2023年我国出口额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份额为12.8%。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198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缺乏一半,2022年以后上升到90%以上。其中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逐渐超越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品成为出口主力。2023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为8.95万亿元,占我国货物出口总额的58.4%,高于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20.1%的比重。 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工业大国加快向工业强国迈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优先开展轻纺工业、重点加强根底产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开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政策,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推动经济开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工业经济开展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一)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创新驱动开展战略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加快。据测算,2023年至2023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分别增长2023.0%、2023.5%和11.0%,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9、4.5和4.4个百分点。局部新兴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集聚效应。据统计,在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包含的七大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居于首位,2023年其增加值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1/4;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均在18%左右。主要代表性产品增势强劲。2023年,光电子器件产量11771亿只,比上年增长16.9%;新能源汽车呈爆发式增长,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到达69万辆,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新能源客车的出口已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产品产量分别到达290万架和13万台(套);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均高速增长。 (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传统产业是稳定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开展壮大的同时,注重加强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一是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大力破除无效供应。2023-2023年,全国共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800万吨、炼钢5700万吨、电解铝12023万吨、水泥(熟料和粉磨能力)2.4亿吨、平板玻璃8000万重量箱。在此根底上,2023年、2023年两年又化解钢铁产能1.2亿吨、煤炭产能5亿吨,全面取缔1.4亿吨“地条钢〞,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6500万千瓦以上。去产能改善了市场供求关系,既提高了优质产能利用效率,也为新兴产业开展腾出了空间,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二是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大力提升传统动能。2023-2023年,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4.3%,2023年技改投资依然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增长16.3%,增速比制造业投资高11.2个百分点,占全部制造业投资比重达48.5%,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技术改造投资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三是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目前轻工业品种丰富度、品牌认可度、品质满意度获得显著提升。生产的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居消费品,也已能够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 (三)产业结构加快迈向中高端。 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工业向中高端水平持续迈进。一是高技术、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4%、11.3%,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6.8和4.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2.7%和32.7%;与2023年相比,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比重分别上升了3.3和4.5个百分点。二是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据工信部统计,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已分别到达63.3%、46.4%、44.8%和39%,培育了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智能主导的特征日趋明显。三是生产性效劳业与制造业融合开展的趋势开始显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起到了有利的支持作用。202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开展生产性效劳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以来,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开始注重利用新技术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效劳延伸拓展,而各地逐步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层次的产业集群,为生产性效劳业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载体和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多种经济成份竞相开展,共同促进我国工业持续壮大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为国有工业和集体工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方针,多种经济成份在市场经济中竞相开展。 (一)国有企业素质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 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与市场经济融合更加紧密,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23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2]拥有固定资产原价合计293839亿元,较1978年的3193亿元,增长91倍;实现利润总额12324亿元,较1978年的52023亿元,增长23倍。国有企业在关系国家平安、国民经济命脉的国计民生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仍保持主导地位。2023年,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计占该行业全部资产比重达94.7%,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83.9%;在煤炭开采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比重达76%,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64.4%;在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比重达50.5%,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55.3%;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比重达87.3%,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91.5%;在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比重达81.9%,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67.9%。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高速铁路、商用飞机、特高压输变电、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天眼〞探空、“蛟龙〞探海、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北斗组网、大飞机首飞等惊艳全球。 (二)民营企业不断焕发生机活力,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逐步完善的过程。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屡次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开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为非公有制经济开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极大鼓舞了民营企业的创新创业热情,进一步推动了民营经济开展。2023年,私营工业企业已开展到285.9万家,占全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78.4%。其中,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22.2万家,吸纳就业人数3271万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57.7%和36.9%;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资产总计达25.1万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40万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分别达22.3%和34.4%。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了重要奉献。 (三)外商投资企业从无到有,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崛起的一支重要力量。 1979年,我国公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2022年参加世贸组织,外商投资企业加快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出台了一系列利用外资重大举措,为外商投资企业长期开展创造更好条件。1980年,在中国大陆落户的外资企业仅有3家,到2023年末,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已开展到5万家,吸纳就业人数达220238.6万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达12.9%和23.6%。2023年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7.5万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60.8%;主营业务收入为25.9万亿元,资产总计22.5万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2.3%和20.0%。外商投资企业不仅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先进技术、国际市场机遇、高素质人才和现代化管理经验,对我国成为工业制造大国发挥了有力推动作用。 四、不同地区工业实力显著提升,区域开展协调性逐步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东部率先开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