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我国
物流
发展
现状
及其
制约
因素
分析
我国冷链物流开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我国冷链物流进入快速开展期,文中阐述冷链物流的开展现状,分析了制约其开展的诸多因素,并展望我国冷链物流的开展前景和趋势。
【关键词】冷链物流;现状;制约因素;对策;开展前景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连锁业及连锁经销体系的兴起,食品流通形态的变革,专业分工细化和低温食品的逐渐普及与成熟,冷链物流这一细分物流市场急剧升温,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1冷链物流的含义
1.1概念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物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再加工以及销售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O℃~4℃)以保证物品质量和性能的系统工程,它是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给链系统,是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制冷技术的快速开展而开展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根底、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1.2适用范围
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包括:
①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海鲜、禽、蛋、花卉产品等。
②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等。
③特殊商品:生物制品、医药制剂、航天用品等。
2我国冷链物流的开展现状
冷链物流事关商品安全和人民的生活品质。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冷藏冷冻类物品的品质,与一般常温物流相比起来要求更高、操作更复杂,初期投资更大,是一个涉及到多个节点、多家企业、多种温控设备的供给链系统,是一种对资金、管理和技术水平都有很高要求的物流运作方式。
我国冷链物流起步比拟迟,有学者认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2023年,我国的冷链物流就已初见端倪;进入21世纪以后至现阶段的冷链物流,尚处在开展的初级阶段或起步阶段。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业已步入快速增长的阶段,内地对冷冻食品的需求不断提高,一些大城市冷冻肉类及蔬菜已占到人均年消费食品的10%至15%。然而,我国冷链物流面对着设备缺乏的问题,冷藏保温车辆比例远低干兴旺国家,全国33.8万辆铁路车辆中,冷藏车只占2%左右,缺乏7000辆,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辆而非保温式的保鲜冷藏运输车厢,这直接导致运输过程中损耗高的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的冷冻物流损失超过750亿元人民币。大量的损失以及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我国的冷链物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制约我国冷链物流开展的因素
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开展的初级阶段,其运作开展过程中肯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制约因素,本人认为制约和影响我国冷链物流产业健康开展的因素主要有行业运行秩序,设施设备、产业政策、信息共享度和技术标准等。观点归纳如下:
3.1根底设施和装备条件缺乏.技术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开展冷链物流的关键瓶颈是设施和装备缺乏。根据中国制冷学会统计资料,2023年,我国冷藏库容量约为880万吨(折成库容积约为3800万立方米),而美国2023年冷藏库容量就到达8848万立方米。我国保温车辆约有3万辆,美国拥有20多万辆,日本拥有12万辆左右;我国冷!! 一商品储运与养护第30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左右,而美国为0.8%~l%,英国为2.5%~2.8%,德国为2%一3%。
现在尽管我国物流根底设施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已有较大的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开展要求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冷冻运输装备和技术手段落后,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滞后,这直接影响着冷链物流效率的提高。
3.2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较低,供求不平衡,外包程度不高,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开展较缓慢,效劳质量不高
目前国内专业化冷链物流效劳的方式有限,手段原始且单一,缺乏竞争实力,能提供综合性、全过程、集成化的现代冷链物流效劳的专业企业的不多,主要是停留在货物代理、仓储、库存管理、搬运和定向性运输上。多数从事冷链物流效劳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效劳标准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标准化的冷链物流效劳,效劳质量较低。
3.3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
以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为例,一是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都还比拟落后,如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 S)、物资采购管理(MRP)和企业资源管理(E R 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较低;二是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以E D I、互联网等为根底的物流信息系统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3.4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产业政策扶持
冷链物流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目前我国在冷链物流产业政策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各种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
3.5冷链物流企业之间缺乏信任度.供给链上下游缺乏整体开展规划与协调
由于企业高层领导者管理理念的约束,我国企业大多奉行单打独斗的原那么,企业片面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冷链节点企业之间缺乏相互信任和整体开展规划,行动不能协调一致,这直接导致运营效果不佳,供给链整体绩效较低。
3.6冷链物流研究相对落后.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从事冷链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还不多,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是微乎其微,物流人才严重匮乏,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严重制约着冷链物流的开展。
3.7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物流业已经进入黄金开展时期,但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却严重滞后,不同企业或部门之间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尤其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物流本钱上升,资源浪费,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4解决我国冷链物流开展问题的对策
4.1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有利于冷链物流产业开展的相关制度。健全冷链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
冷链物流是一个复杂的行业,涉及到运输、仓储、装卸、搬运、货代、加工等环节,在实际运行中牵涉到许多部门,涉及到多项业务活动,因此必须建立政府部门协调机制,设立主管部门。制定有利于冷链物流产业开展的相关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以标准、监督和鼓励冷链物流企业的行为,推动现代冷链物流业开展。
4.2加快冷链物流公共根底设施规划与硬件建设
首先要重视现有物流根底设施的利用和改造,通过对其规模、布局、功能进行科学的整合,提高其使用效率,发挥其综合效能。其次要继续扩大交通根底设施投资规模,加大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和城市配送等设施的建设力度。
4.3加强冷链物流的研究力度和人才培养,加快理论界和企业界的结合
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引导冷链物流科研工作,第一是要积极支持冷链物流根底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第二是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问的合作,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冷链物流教育体系,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第三是要加快推进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工作,通过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与认证,从根本上提升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4.4提高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加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介入
从冷链物流的市场需求方向、行业开展趋势来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作为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要想突出企业经营特色,在竞争中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效劳,选择冷链物流这样一个正在成长的行业不失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4.5开展完善的信息系统
首先,应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其次,政府要建设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加快构筑全国和区域性冷链物流网络,实现冷链物流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为物流信息的高效传递和高度共享创造条件。
4.6设立标准化体系
任何一个成熟的行业都有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有了标准企业才可以在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下竞争。目前我国很多技术标准以及冷链能损耗与效率标准,冷链最正确作业操作标准,冷运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冷链物流行业管理要求与标准等都尚不明确,冷链物流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逐步、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针对我国当前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开展方向,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视,我们应在对各种与冷链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根底上,建设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制订强制性行业标准。
4.7建立有效的鼓励机制和信任机制
冷链物流运行过程中,供给链上的企业之间要进行有效的合作和协调,到达整体绩效最大化,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鼓励机制和信任机制,以保证合作的紧密和稳固。
5我国冷链物流的开展前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开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民食品安全,许多行业例如肉制品业、冷饮业、奶业、速冻行业等都有了飞速开展,这些都引发和带动了冷链物流业的开展。目前冷链物流已变成物流行业的热点话题,其市场前景及展露的无限商机也引起了行业的极大关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冷链物流仍将会是我国物流市场中最具开展潜力与开展空间的一个亮点,未来它将会朝着绿色、环保、优质、安全、快速、低本钱运作并逐步形成产业化的方向开展。
[参考文献]
【1】汪希刚硪国食品冷链中的食品安全现状及展望[J].食品研
究与开发,2023,(8).
【2】郑海浪.冷冻冷藏业如何优化冷链物流田.商品储运与养
护,2023,(2).
【3】刘月菊.冷链物流不再“冷〞 IN].现代物流报,2023.
【4】汪子琳.冷链物流面,临四大问题[J].中国物流与采
购,2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