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和谐
德育教育
有效性
研究
对策
理论
报告
中学和谐德育教育有效性的研究与对策理论报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3)19-0072-04 1.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研究的意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要求广阔师生要求真务实,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农村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德育即生活,德育工作的内容应该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回归于生活。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阴影挥之不去,不懈追求升学率,成为广阔学校的奋斗目标。学校德育工作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德育教育形式单一,德育教育内容体系不科学不合理,只重视知识灌输形式化、说教化,无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视了学生个体特征和情感体验。在知识狂轰乱炸的新世纪,信息全球化、知识勃发,经济建设飞速开展,给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 21世纪,新的时代背景,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使得许多传统的理论、观念、价值标准等都受到了挑战。社会经济的腾飞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个别领域道德失范,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了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形成。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虽已得到各级部门和广阔教师的重视,但局部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上存在较大反差,而家长也只是盯着孩子的考分,对教师及学校的评价也以分数定论。尤其在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内容上缺乏稳定性,方法上缺乏诱导性,理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相对薄弱,学校班团活动及各科教学中德育功能没有充分发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促进我校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开展,使我校的德育工作更具科学化和系统化;另一方面也希望对广阔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新时期德育工作有五点典型的教育意义: 1.1 德育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开展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要让德育活动起到增强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目的;让学生认识自己对社会、对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感;让他们学会关注国家大事和身边的小事,并能献出自己的同情心和爱心。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让学生做到不自私冷漠、不埋怨不满、不急躁消沉,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为善,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困难与学习中的挫折,让学生充满青春的活力和朝气。 1.2 德育可以改变教师的育人观念。德育教育不仅教育学生,而且首先要改变教师的观念。通过德育活动的实施,要让教师明白学生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要让学生感觉到学校的快乐,感觉到知识的乐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教师不光要给白天鹅以阳光,也要给丑小鸭以雨露。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知识来武装学生,要用自己的勤奋来教育学生。整个学校的教师素质决定着学校的开展,所以我们要通过德育改变教师的育人观念。 1.3 德育能有效地促使和谐的师生关系。德育教育改变了学生的恶习,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教育改变了教师的育人观念,由过去因对学生的失望而抱怨转变为以爱心包涵学生的缺点,对学生抱有宽容、理解和信任的态度;由传统的〞师道尊严〞式的师生关系转变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1.4 德育效应决定学校的精神面貌。围绕德育理念有方案地进行实施,使学生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标准性,使教师队伍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使学校活动都有一定的条理性。把整个学校建设成一个和谐和睦,互敬互爱,团结向上的人际关系的美好校园。 2.农村中学德育教育国内外研究理论 国外对道德教育的研究很早,我们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苏格拉底等人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从伦理学的角度对道德的研究。他认为美德和真正的幸福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给道德进行了定性,他认为:〞德性是一种倾向或习惯,包括审慎的目的或选择。道德在于中庸之道,这取决于我们自己,由理性来确定,或者像一个审慎的人会予以确定的那样〞,这是早期人们对道德的探讨。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系统化,只是从伦理学的角度单纯的论述道德功能和作用。随着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开展,对道德教育的研究逐渐成熟。并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成果。比较重要的理论流派有: 2.1 认知开展道德教育理论。代表人物是瑞士的皮亚杰、美国的柯尔伯格、莱斯特等人。他们反对相对主义的道德价值观,主张建立普遍的道德价值原那么。主要采用了〞两难故事法〞来测定学生道德判断水平和阶段,从而得出了〞三水平六阶段〞学说。这一学派的缺乏之处在于过分强调道德判断认知方面,而无视了道德判读的情感因素,另外两难故事法与真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毕竟有差距的,不能用教室里纸上谈道德代替社会道德实践。 2.2 价值观澄清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拉斯思、西蒙、哈明等人。他们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里,每一个转折关头,我们都会遇到选择。选择是依据价值观,但不清楚所持的价值观是什么就已经做出选择。因此他们认为,创造条件,利用一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这对他们的选择并付诸行动具有意义。他们设计了许多策略,鼓励中学老师使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3 理性为本道德教育理论。代表人物美国的谢佛和斯特朗等人提出。他们认为道德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理性和情感都起作用,但理性显得更重要,他们对道德价值观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是他们把对价值观类属理解为静止的概念,这是比较不能让人接受,但这一流派比较注意老师的主导作用。 2.4 完善人格道德教育理论。以美国里考拿为代表的一个流派。他在总结大量的实践经验的根底上,认为完善人格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他把尊重和责任作为学校普遍的公共道德核心。他还为美国教育实践提出了十二条道德教育途径,深受实践工作者的欢迎。 2.5 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英国的麦克菲尔和诺丁斯等人创立。他认为应以母爱的方式关心学生,学校教育者应淡化职业意识,不是以老师的身份,而是以关心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从而产生共鸣。这一学派强调浓厚的情感色彩,与认知和理性为特征的理论相对立。 另外前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正确开展期〞的理论,也为我们对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国内对道德教育的研究也很早。在我们的古代就有了〞养学习童蒙〞的思想,主张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须从小抓起。其中三字经就是道德教育的典型标准和教材。 我国从心理学角度对品德形成和开展进行研究源于近代。如早期的陈鹤琴关于学生的研究,近期,心理学家李伯黍教授和全国各地的同行协作,沿着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路线,进行的品德开展阶段论的跨文化研究;林崇德教授进行的学生与青少年的品德开展的年龄特征研究;潘寂和朱智贤等人对学生心理的研究等。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少年学生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如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王极盛教授就进行过关于1560例少年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总之,国内的研究还是基于我国现行的道德教育目标以及公民道德教育标准。用一种生硬的方式来处理道德问题,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以及学生的生活。致使道德教育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说教根底上无法融入实际生活,特别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让道德教育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应。致使国内的道德教育遭遇〞瓶颈〞,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失德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