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河上镇
粮食生产
功能
建设
分析
对河上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分析
。文章介绍了河上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典型做法,并对其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简要总结,为各地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河上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做法;成效
粮食是国家的战略物资,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为保持粮食平安所必需的生产能力,充分发挥粮食生产所无法替代的社会、生态效益,河上镇着力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作。根据关于切实抓好2023年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保护工作的通知(杭农作(2023)20236号)文件,在市、区农业局精心指导下,河上镇高度重视粮食功能区建设工作,不仅成立了粮食功能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功能区工程的实施方案,而且对粮食功能区建设在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工程已建设完成,现将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情况作以下分析。
一、粮食生产功能区根本情况
河上镇梧桐畈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位于河上镇东部,紫东村与璇山下村交接处,东至阮家坞山,南至五岭林场,西至塘村畈,北至凤山,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功能区面积980亩,由局部梯田和标准农田组成,自然条件好,土壤肥沃,田块成片,水源充足,无污染,参加农户为347户。其中,紫东村梯田局部土地198亩集中流转给种粮大户1户,璇山下村189亩土地集中流转大户1户,夏、秋季分别种植主导品种晚粳稻“浙粳88〞及杂交晚粳“春优84〞,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效果。余下局部田块前作种植西瓜,目前由紫东村种粮大户积极进行流转种植小麦、油菜等作物。
二、实施方案及完成情况
1.实施方案。梧桐畈粮食生产功能区2023年方案新建排渠570米、疏浚清淤243米,新建灌渠202316米,新建机耕路803米,修复机耕路202316米,新建农用桥6座,完成后根底设施配套率到达90%。一年种植两季作物,农田空闲时间控制在三个月以内,农作物复种指数到达200%,冬种覆盖率到达20230%。功能区建设投入资金200万元,其中根底设施建设资金162.3167万元。
2.完成情况。工程由河上镇人民政府作为实施单位,工程统一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根据招投标结果,该工程中标价为162.3167万元(预算审核价优惠15%),具体工程为新建排渠580米,疏浚清淤223米,新建灌渠202316米,新建机耕路803米,修复机耕路202316米,新建农用桥6座,于2023年3月初完成工程建设。
三、建设情况
1.完善农田根底设施建设。按照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田成方,路成网、排灌分系,到达旱涝保收的要求,规划根底设施建设。新建排渠580米,疏浚清淤223米,新建灌渠202316米,新建机耕路803米,修复机耕路202316米,新建农用桥6座,使得根底设施配套率到达90%。
2.土壤肥力情况。功能区内土地有较高的肥力水平,冬季种植小麦等作物,冬季作物覆盖率20230%,对稻麦全面实行秸秆还田,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行水旱轮作,粮经轮作,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等。
3.推广三新技术。(1)提升科技应用率。功能区内全面推广“三新〞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精确定量栽培、主推品种全覆盖、土壤肥力提升等为抓手提升科技应用率。(2)创新粮田种植模式。2023年功能区内种植小麦374.3亩、黑麦草70亩、晚稻474.3亩、西瓜430.7亩、其他60亩,农作物复种指数到达200%。(3)示范高产高效。开展示范方攻关田建设,在粮食功能区的核心区块,设置了1块198亩的示范方,示范方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节约种植本钱,提高粮食产量,平均亩产约580公斤/亩。设1块1.66亩的攻关田,品种为浙粳88,经测产验收亩产到达603.4公斤/亩。
4.创新工作机制。(1)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河上镇土地流转受历史习惯制约,仍以大户直接向散户流转为主,常导致田块不能合理连片整合,不利于大户管理种植的情况。目前,功能区内土地经由镇农办积极引导,由村集中流转散户土地统一发包给大户。现紫东村梯田局部土地198亩集中流转给种粮大户1户,璇山下村189亩土地集中流转大户1户。同时,镇农办正积极与紫东村对接,引导组织散户集中流转剩余局部土地,统一发包给1-2户大户种植粮食作物。(2)加大扶农力度。根据省、市、区文件精神,河上镇针对粮食生产出台了河上镇关于扶持农业开展的假设干政策意见,鼓励联片种植,联片种植早、晚稻面积在20亩以上的,补贴30元/亩,对粮食功能区内联片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规模户,给予20元/亩的补贴;对引进水稻新品种种植20亩以上的,给予20元/亩的补贴;对种植区农业局主推杂交品种的,联片面积50以上,给予20元/亩的补贴;冬季联片种植大麦、绿肥、油菜在20亩以上且长势良好的,给予50元/亩的补贴;联片种植小麦20亩以上的,按粮食订单数对完成订单任务的种植户每公斤奖励0.4元,同时对冬季种植大户实行小麦种子补贴等;开展大面积水稻机械化插秧的,按实施面积奖励具体实施单位20元/亩;实行早、晚稻粮食订单奖励,对完成国家早晚稻订单任务的售粮户每公斤奖励0.22元;对新创立省、市、区级粮食功能区的村,补助5万元。
5.社会化效劳体系建设。(1)成立专业合作社。鼓励功能区内土地集中流转,成立专业合作社,今年来,功能区内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家。(2)开展社会化效劳。在功能区内进一步开展统一机械化育插秧,统一机耕机收,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等“六统一〞效劳工作,节本增效,成果显著。
四、工作措施及建后管护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河上镇为响应市、区的粮食功能区建设规划,成立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农业副镇长为组长,农办主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为副组长,对功能区的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由镇农技员、水利员、村农业负责人和村农技员等技术人员为组员,负责对功能区内的水利道路等根底设施进行规划修整,对粮食生产进行技术指导,推广新的种子品种、新的高产节本技术,对农户进行培训等。
2.落实专人管护。成立管护小组,落实紫东村书记为功能区根底设施管护人。紫东村为梧桐畈粮食生产功能区管护主体单位,管护单位对功能区内的农田水利、粮食生产设施工程的运行情况负责。
五、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通过功能区根底设施建设,改善了梧桐畈内路、渠配套建设,到达了旱涝保收的根本条件。梧桐畈内今年冬种预计种植小麦600余亩,剩余田地种植油菜、绿肥、蔬菜等,根本可实现绿色过冬。
2.经济效益。2023年功能区内单季晚稻平均产量达600公斤/亩,对工程实施完成后预期省工和增产等方面的测算,工程区每年每亩增效400元,总增效益近40万元。其中,通过机械作业、排灌水效提高,可在耕作、收割、排灌和田间管理等每亩节省用工,折用工费20230元。通过提高土壤肥力,复种指数,农技推广到位率,社会化效劳水平,较好的实行“六统一〞效劳,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粮食增产每亩20230公斤,亩增产值300元以上。同时,工程通过示范辐射,对周围的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生产高产高效示范也有良好的带动作用。
第二篇:沙门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作总结沙门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作总结
沙门镇粮食生产功能区位于沙门镇东北部,四至范围。东以双斗村为界,西以76省道为界,北以温岭为界,南以墩头村为界,涉及上山头等3个村,区域面积120232亩,耕地集中连片,全部为标准农田,远离城镇等建设用地,为粮食生产区,交通便利,示范带动效果好。一年来,我镇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根据XX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标准及验收认定方法(试行)(浙粮区办[202223]3号)文件精神和要求,不断标准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切实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在确保完成省定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开展和保障粮食平安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领导重视,建立组织
为搞好粮食生产功能区根底设施建设,经镇党委、政府专门研究决定,成立以镇长陈荣世为组长,副镇长颜通富为副组长,农办主任洪浩、工作人员蒋定杰、罗文红、王鹏为成员的沙门镇粮食生产功能区领导小组,负责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田根底设施建设、土地流转、生产效劳、管理保护、科技提升、技术推广等各项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我镇投资50.26万元,新建机耕路260米,改建机耕路1170米,修复及清理渠道3200米,使新建机械下坡14只,使功能区内农田根底设施齐全,规模经营面积达20230%。
二、强化投入,根底设施。
根据关于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保护工作的意见(浙政办
发[202223]7号)文件精神和要求,我镇多方筹集资金,增加投入,保证粮食功能区的建设任务。
一是立地条件。耕地集中连片,面积120232亩,四至清楚,田面平整,水资源丰富,远离城镇,无工业污染,土壤肥力好,高标准、旱涝保收的吨粮田。
二是水利设施。排灌渠道设施齐全,桐丽河贯穿区内,今年修复清理渠道3200米,全区渠道能全面满足农业生产要求。
三是田间道路。区内田间道路布局合理,能适应中大型农机下田作业和农作物运输。今年新建机耕路260米,其中6米宽水泥路面150米,2023米宽石渣路12023米;改建机耕路1170米,
3.5米宽石渣路320米,4米宽是石渣路130米,4米宽石渣路170米,3米宽石渣路550米。
四是农电网络。功能区内农电网络齐全,农用输电线路等设备齐全,可满足农业生产平安用电需求。
三、配方施肥,培育肥力
根据粮食功能区现状,我镇通过施用有机肥、配方肥、秸秆还田以及种种绿肥等措施,大大地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剖面构型良好,排水通畅,无明显障碍层。
四、机制创新,提高效益
为提高粮食功能区内示范作用,我镇在机制上创新,采用政府引导、政策鼓励、生产效劳、管理保护的方法,促进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经济。
一是搞好土地流转。在功能区能,把分散的耕地向种植大户集中,
土地集中流转,种植规模化,提高规模效益,区内耕地面积120232亩,向种粮大户集中进行规模经营面积120232亩,规模经营面积比例为20230%。二是做好生产效劳。以玉环农场为主体为主体,大量使用机械化操作,提高机械化水平,使水稻育秧、机插率到达50%,水稻生产机耕机收率到达20230%,全程机械化率到达80%。
三是做好“三新技术〞推广。在功能区内推广新品种、新农艺、新机械,采用早稻、蔬菜和单季晚稻轮作的新型农作制度。
五、数据档案,建后管护。
在功能区建设过程中,我镇注意档案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功能区管护制度。同时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档案及纸质地图和数据档案,实行纸质和电子化双重管理方法。并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道路、渠道、泵站进行管理和维修工作。并把耕地面积、路、渠、泵站按各村所在地分解到各村进行管护,明确了责任人和管理人,加强了对功能区内根底设施管理。
一、效益分析,前景广宽
我镇今年建立的粮食生产功能区,通过根底设施的投入和土地流转,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和推广,经过一年的实施,到达了一定的效果。一是消灭了抛荒田。在功能区内,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土地流转达90%以上,承包户对农田全部实行季节性转包。
二是效益普遍提高。在功能区内,采用早稻、蔬菜和单季晚稻轮作的新型农作制度,把专家的农技科技成果,通过农技培训,把新模式、新品种、新农艺推广到农户,产量与往年比普遍提高。
三是示范作用显著。粮食生产功能区通过一年的实施,释放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潜力空间,进一步推动粮食生产的布局调整,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设施,强化根底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