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年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doc
下载文档

ID:674687

大小:20KB

页数:11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年 江苏 创新 引领 产业 转型 升级 调研 报告
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内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开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江苏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效,但也面临认识、体制、技术、人才、资金等诸多复杂的问题。报告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启示和建议。 一、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一〕大力提升科技支撑作用 江苏在全国最早提出建立创新型省份。多年来,江苏坚持科教兴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开展的核心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奉献率,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开展的主要驱动力。 目前,江苏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近5年组织国际科技合作工程3000多个,与26个兴旺国家的148个专家组织建立引智合作关系,建立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18个,引进外资研发机构411家,支持26个外乡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国内90%的重点大学与XX省或省辖市签订全面合作协议,6万多名科技人员常年在江苏效劳产学研合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保持全国首位,主要创新指标与韩国、芬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相当。2023年XX省研发投入强度到达2.07%,明显高于全国1.76%的平均水平,并方案到2023年将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5%。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由2023年的45.4%上升到2023年的54%,提高9.4个百分点。 〔二〕加大优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 江苏是国内大学、大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为进一步集聚优秀人才,XX省出台了"XX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方案"、"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科技企业家方案"、"企业青年博士方案"。目前,XX省吸引高层次人才近9万名,创新创业团队2200多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918名,其中,列入国家"千人方案"120名,形成了一条高层次人才集聚链,增强了江苏创新的活力和开展后劲。 XX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的"530"方案〔5年聚集30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领效应明显,至2023年底,累计落户"530"工程超过1200个,集聚6000多名海外留学归国 人才。XX县区大力实施"人才生根"战略和"三新"人才方案,坚持政策留才、事业留才、环境留才、效劳留才,引进和培育建设新城市的"现代人"、引领新产业的"核心人"、效劳新人才的"专业人",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基地;完善人才利用机制,变"海归"为"海燕",及时掌握全球科技前沿动态,借助最新技术推动产业开展。 〔三〕加强创新载体建设 高新园区是江苏推动创新的重要载体。目前,XX省共建有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高XX县区7个,苏州高XX县区、无锡高XX县区、苏州工业园、常州高XX县区被列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2023年高新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00家,占全省总数的43%,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工程中有1/4在高新园区。高新园区创造了全省34%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60%的新兴产业产值。 大力扶持公共创新平台建设。XX县区借鉴台湾工研院模式,由政府出资,组建非营利公益法人性质的昆山工研院,每年投入10亿元,为小核酸生物医药、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机器人、感知技术等五大创新领域提供研发支持和产业化培育,重点推进自主研发、公共技术效劳、技术转移和孵化等功能建设,成为XX县区推动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孵化器和加速器。XX市大力开展机制灵活、特色显著的创新创业和创意园区〔被称之为"park"〕建设,目前park园区数目超过50家,2023年完成营业额180亿元,入驻科技型企业37000余家,成为无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四〕探索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 江苏rd经费支出和企业研发投入均居全国第一,2023年江苏rd经费支出到达858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到达680亿元,占到全社会投入的80%,已根本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企业吸引创投、创投带动金融"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江苏注重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江苏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在无锡成立科技支行,实行专业化的科技信贷运营模式和考核评审机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XX市还积极推进科技保险、科技工程贷款风险补偿等金融创新工作,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信用体系,以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中小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可以借鉴的路径。 XX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可贷可投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已有7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5家获准筹建,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入资本金达33亿元。此外,XX省创业风险投资开展迅速,目前已有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275家,管理资金588亿元,成功培育了无锡尚德等一批知名上市公司。苏州工业园建设的沙湖创投中心,每年用1亿元资 金奖励创投,培育了70家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企业梯队。 〔五〕鼓励跨国公司研发外乡化 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不仅靠修炼内功,也注重借助外力。特别是在开放型经济占比拟大的情况下,江苏鼓励跨国公司研发外乡化,提升跨国公司对外乡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和溢出效应。昆山通过举办内外资企业配套协作洽谈会、组织内外资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加快产业配套、技术贸易、技术联合开发、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技术"嫁接"步伐,推动内外资企业配套融合开展。无锡引进42家外资独立法人研发中心,75家在无锡的跨国公司rd投入远高于内资企业。2022年以来无锡外资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39%,明显高于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16%和内资企业7%的水平。 二、江苏产业转型升级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 〔一〕吸引和培育创新型人才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 近年来江苏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制约人才作用发挥的因素。调研中一些地方反映,商务生活本钱偏高、研究型大学等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制约了人才引进,海归企业家与国内文化环境还有待融合,外籍人士生活所需的教育、医疗等方面配套不完善,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还未得到发挥,不利于发挥高层次人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二〕公共效劳平台建设的模式有待探索 XX省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平台建设,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仍有一些困惑和争议。比方,昆山工研院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运作模式相对单一,其他经费支撑相对缺乏,良性循环的开展机制有待建立。在当前研究工程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如何探索政府支持和其他经费来源相结合的开展模式,加强国家和地方在根底性研发领域的合作,促进创新效劳平台可持续开展,是新的挑战。 〔三〕核心技术突破不够 目前XX省新兴产业在全国处于比拟领先的地位,但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产业开展仍以技术跟随为主,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矛盾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不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较为明显。医药产业97%以上的化学新药为仿制品,光伏产业的电池生产线、多晶硅铸锭炉等关键设备和材料仍主要依赖进口,平板显示产业的玻璃基板主要依靠进口。一些外国高端设备问题频繁,维修还必须由设备提供商承当,维修本钱高昂。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开展,最终只能是走向"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的道路,被固化和锁定在低端环节。 〔四〕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缺乏 多年来,江苏在经济开展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较为明显,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其作用进一步凸现。相比而言,企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的主体,其作用发挥仍显缺乏。在风险投资上,基金仍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境内外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的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核心竞争能力和销售规模与深圳等先进地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在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型的新时期,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直接干预、营造良好的环境,最大程度发挥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启示和建议 〔一〕立足本地特色,加强区域创新与国家创新的对接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和支撑作用,构建包括"官、产、学、研、金、介"等多方参与,涵盖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效劳创新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将区域创新的方向和目标瞄准国家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占创新制高点。同时,站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紧密结合各地区的创新优势,充分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和力量,鼓励集中集聚,形成一大批具有特色和比拟优势的创新产业集群,支持一些兴旺地区率先建成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创新创业高地。以国家创新引领区域创新,以区域创新支撑国家创新,实现区域创新和国家创新的良性互动与互补,推动新兴产业的创新体系形成与完善。 〔二〕加快突破核心技术,培育创新型企业 着眼于攀登产业竞争的技术顶峰和未来开展的前沿高地,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人才、资金、政策、法制等创新环境,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动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企业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支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和完善面向小企业的研发效劳、产品设计等效劳平台开展模式。引导企业介入早期研发,加快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依托重点创新型企业,建立一批产学研联合创新示范基地,实现科技研发、产品创新与人才流动的有机结合。 〔三〕将引进和培育领军型创业人才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围绕现有产业开展根底和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引进和培育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领军型创业人才。完善为创业者的效劳,如配备行政助理,设立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权益保护等效劳平台,促进海外创业者对政策的 了解和文化融合。鼓励对重要科技和管理人员实施多种方式的股权和分红鼓励,进一步降低鼓励门槛,优化鼓励审批程序,对获股权形式奖励的鼓励对象给予递延纳税的优惠政策。增加可申请绿卡的国际人才拟任职单位种类,降低投资类国际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条件,放宽3~5年长期居留许可条件。探索建立适用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医疗保险,完善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相关配套效劳。 〔四〕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创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支持。扩大创新投资资金规模,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带动社会投资。加大创业风险投资用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技术引进等"软投入"的支持比例。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建立科技企业与创投机构、券商、保险和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效劳机构参与的经常性对接机制,加大对有一定科技实力和较强开展潜力的初创型中小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 〔五〕增强协同,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鼓励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与创新,采取多种手段提升关键零部件、核心设备的本地化率,营造企业群落内部知识交流与共享、共同进步的良好气氛。建立健全包括完善国有企业考核、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破行业垄断、破除区域分割等在内的政策法规,强化执行力度,增强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和压力,鼓励跨国公司加速将核心技术研发转移到中国,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在努力培育领军企业的同时,加大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力度,特别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小微企业的开展,促进领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的配套协同开展。强化产业信息公开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市场秩序标准,增强行业自律,引导各地区错位、特色开展。着力营造良好的生活与创业环境,改善政府效劳水平,提高政府效劳效率,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进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