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我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71417

大小:22.05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我市 推进 美丽 乡村 建设 情况 调研 报告
关于我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监督方案工作安排,5月下旬至7月上旬,农资环工委在苏一中副主任带着下,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外出考察学习、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安仁镇、八都镇、小梅镇、屏南镇、龙南乡、城北乡等2023个乡镇,大丘另村、骆庄村、上畲村、大庄村、东书村等16个行政村,分别召开了村干部、乡镇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的座谈会,并外出到xx县、xx县、xx县等地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根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将其作为统筹城乡融合、推动“三农〞开展的重要载体,在组织、经费、人员、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全力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建设过程中,以深入开展“六边三化三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活动为载体,注重规划引领、彰显特色、统筹开展,全力打造以“剑瓷龙泉、诗画乡村〞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幸福家园和休闲乐园初步显现,我市被评为2023年度XX省美丽乡村创立先进县。 (一)生态经济开展明显加快。注重农业主导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相结合,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在深化“竹、茶、菌、蔬、畜〞等传统产业开展的根底上,突出“农旅融合〞开展理念,积极推进农家乐综合体创立和“剑瓷生态〞农家乐旅游精品示范区建设。以产业开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2223年的22023元、8282元提高到2023年的31511元、14404元,年均分别增长9.4%、14.8%,其中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已连续三年列丽水第一。今年一季度,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7%、2023.5%,增幅分别列丽水第二和第一。 (二)根底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突出我市乡村的生态优势,注重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在保持村庄原貌的根底上,进一步加强农村根底设施、景观小品的建设。经过努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已覆盖全市各行政村并建立了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长效机制,分批建成了15个中转站,实现323个村统一市处理,20233个村乡镇统一处理,18个村村自行处理,农村垃圾成堆现象已根本消除;制定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三年共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387个村,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覆盖率到达90%以上,农户受益率到达70%以上。 (三)人居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积极推进“六边三化〞和美丽森林、美丽河道等建设工作,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持续改善。今年以来,完成义务植树51万株,绿化造林24706亩,平原绿化850亩,森林抚育5万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完成住龙、锦溪、龙南、安仁、城北、宝溪、屏南等7个乡镇26个村公益林扩面90111亩,扩面后全市公益林面积为1714727亩,公益林比重43%。 (四)特色美丽乡村逐步涌现。先后聘请知名专家和设计团队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的要求,创立了一批地域性品牌,使美丽乡村建设更具“个性〞,如:“满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的云坞古村下樟村、以打造“江浙之巅第一村,避暑休闲最正确地〞的炉岙村、“枫叶红时官埔垟,茶香溢处金观音〞的官埔垟村和首届“浙江最美乡村〞的溪头村。 二、存在问题 2023年5月27日由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并于2023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指出,美丽乡村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开展,规划科学、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开展乡村。其实,国家相关部门早几年就将安吉模式作为全国推行的样本。安吉样本内容丰富、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较大成效,但离上级的总体建设要求,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距离,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亟待我市加以高度重视,并尽快着手进行完善。 (一)思想认识不够全面。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市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范围不广,导致基层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存在偏差。 一方面是上级下达任务重、时间紧,政府存在追赶进度、大干快上的急躁情绪,有相当一局部群众认为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民生工程,而是政绩工程,是政府行为,导致群众对推进该项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靠、要〞依赖思想较为严重,主动性没有得到较好的调动和发挥,存在一定的“上热下冷〞、“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同时,政府主导与群众意愿不统一,对美丽乡村的理解不一致,导致局部群众对农村外立面改造、棚舍整治、村庄绿化等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存在抵触情绪。 另一方面是少数乡镇、村干部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不全面,认为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农房立面改造就是建设美丽乡村,而对农业产业开展、农民增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存在顾此失彼现象。 (二)整体规划不够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应规划在先,市政府应针对全市的实际情况进行通盘考虑,并结合各地的特性,编制完整、长远的规划,明确建设目标。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已开展多年,期间虽然聘请了相关院校的知名专家、团队编制过建设规划,制定了2023-2023的三年行动方案,也出台了相关专项整治活动的方案,但目前还没有完整的实施方案和工作目标,导致这项工作推进缺乏系统性。 (三)工作重点不够突出。从理论上讲,美丽乡村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仅仅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但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重视根底设施、污水处理等生活方面的建设和重点线村庄美化、环境治理等生态方面的建设,对如何培养农村创业创新人才、提升新型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农业产业培育、提高农业可持续开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那么重视不够、投入缺乏。 (四)建设模式不够灵活。我市地域宽广,各地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经营理念和资源禀赋以及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开展水平的差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应因地制宜,呈现多样性。目前,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形式与我市实际市情不够一致,建设过程中大局部资源投入倾向于完成上级交办任务,未能较好迎合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导致各村建设存在同质化现象,未能表达“一村一品一特色〞,而且投入的公共资金没有用在农业产业开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刀刃上,导致美丽乡村建设缺乏持续有力的产业支撑。同时,全市各乡镇开展不平衡,尤其是偏远乡镇投入严重缺乏。 (五)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全市一盘棋统筹,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齐力管护和长期投入。当前美丽乡村建设涉及职能部门较多,各部门涉农工程安排时序、渠道不同,很多工程难以有效衔接,导致资源、力量难以整合。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农村的集中连片环境整治、污水处理设施、绿化、美化等根底设施建设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由于没有明确的后续管理机制,乡镇、村集体经济根底薄弱,可能会出现农村根底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经营有人建、有人用、没钱管的状况。 三、意见建议 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两美浙江〞,升级版“好龙泉〞的重要根底性工作。建设美丽乡村,根底是打造美丽环境,重点是开展美丽经济,核心是推进美丽党建。 一、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气氛。 各级各职能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对美丽乡村建设与长效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围绕市委的要求和部署,形成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合力。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干部的责任感、紧迫感,调动广阔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与长效管理的浓厚气氛。要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受益群众,切实发挥群众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主体作用。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党员干部示范,积极开展各类创立活动,推动群众法治观念养成。 二、提升规划水平,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布局。 要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目标,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提升规划建设水平,按照统筹开展、集聚开展、特色开展的要求,完善各项布局规划,切实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 提升规划水准。要明确建设目标,围绕我市山清水秀、人文深厚、生态良好、区位独特的特点,坚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结合各村地理风貌、资源禀赋、产业开展、历史文化、传统风俗等,进一步完善规划布局,切实以高水平规划为引领,推动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全域打造美丽乡村。 狠抓规划衔接。立足提升功能,按照衔接配套的具体要求,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布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生态保护、乡村文化建设、产业开展等规划,努力实现各项规划的相互对接。 严格规划执行。要切实增强规划的法定性、严肃性,长效推进村庄建设规划的实施,不能规划墙上挂,而实施另一套。同时,要强化建设监管,催促规划和落地建设“完整合一〞。 三、开展农村经济,进一步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动力。 把生态富民,产业转型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根底工作,同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开展、农民增收的互联互动,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展的互促共赢。通过统筹抓好“三改一拆〞、“四边区域洁净专项行动〞、“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等工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开展理念,推进美丽乡村成片连线,催生美丽经济大开展。 不断开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注重产业培育提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做好经营村庄文章,开展“一村一品一特色〞,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向经营成果转变,壮大集体经济。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开展,落实完善有关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通过产业带动、村企联动、投资推动、科技驱动等形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向纵深推进。 着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既要用好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的“老三宝〞,更要用好农村电商、来料加工、农家乐与民宿的“新三宝〞,着力扩大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同时要加强和改进农民工技能培训,不断拓宽农民就业领域,切实加强对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效劳。 四、坚持建管并举,进一步健全美丽乡村建设的保障体系 要探索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落实建管并举,注重提标扩面,进一步稳固提升建设成果。 落实整体推进机制。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统一的协调机制,整合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和资源,加大各部门参与建设与管理美丽乡村的力度。同时要稳固提升村支部建设,集中党建资源重点治理,通过采取领导包、部门帮、先进支部带、优秀干部联等方式定点定向抓支部整建,切实提升支部的战斗力。 落实共同责任机制。明确各级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督查,在坚持各级联动的根底上,通过健全村民自治机制等方式,保障村民参与建设和日常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要让党员亮身份、给党员交任务、让党员做承诺、给党员定责任,进一步强化党员的“党员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落实投入保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与长效管理的扶持。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引导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与管理,鼓励农民投资投劳。 落实督查考核机制。加强督查考核,通过“晒业绩、打擂台、讲规矩、比干事〞等方式,量化干部工作业绩,全面落实考核问责,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第9页 共9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