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几个问题.docx
下载文档

ID:670821

大小:39.64KB

页数:3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突发事件 信息 报告 工作 几个问题
关于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平安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具有五个显著特征。一是发生的突发性或者不可预测性,事件的发生不能或者难以预料;二是开展的不确定性,难以判定事态的开展态势,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灾难;三是紧迫性或危险性,可能给人民生命财产或者国家、社会带来损害或者损害威胁;四是影响的社会性,可能或者已经对社会造成威胁。有别于个体行为造成的损害;五是处置的非程序性。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演变过程和发生机理,我们把突发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平安四类。 二、为什么要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一)是实践科学开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是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三、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根本要求 (一)什么是突发事件信息。 突发事件信息,就是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 社会平安四类事件相关的文字、数据、图像、影像等信息。 可分为。四个级别突发事件信息;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涉及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敏感人员的事件信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预警预测信息;社会各界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处置的反响情况。 (二)重要意义。 1.是确保突发事件信息得到快速有效处置的前提。 2.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科学决策的根底。 (三)我市关于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相关规定。XX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四)当前我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1.问题。 迟报、漏报信息时有发生;信息要素缺失和失真;对一些社会热点、敏感问题信息报告不及时。 2.原因 对信息报告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信息报告的主动性;没有建立起信息报告责任追击制度。 (五)信息报告的内容和方式。 1.到达突发事件标准的信息以及预测预警的信息。 2.敏感信息。事件本身比较敏感的突发事件,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较大以上的突发事件信息。 3.突发事件涉及或影响到本市行政区域外其他地区的, 应尽快报告市政府,由市政府通报相关地区市政府,必要时报请省政府通报。 4.突发事件涉及港澳台侨、外籍人员,或者影响到境外,需要向有关国家、地区、国际机构通报的,按照相关规定办理。 一般情况下,通过书面形式报告。紧急情况下,可先通过 口头报告,再书面报告。涉密信息的报送遵守相关规定。 (六)信息报告的根本要素。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内容要简明、准确,应包括以下要素。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和性质、根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事件开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对突发事件及处置的新进展、可能衍生的新情况要及时续报;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要进行终报。 (七)信息报告责任主体。 根据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突发事件发生地人民政府是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突发事件主管部门有责任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跨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发生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汇总、报告相关信息。 (八)信息报告时限要求。 突发事件发生后,市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区(县级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立即上报有关情况:特别重大、重大 的突发事件及其先期处置的相关情况,要在事件发生后1小时内报告市应急办(市政府总值班室),并及时反响后续处置情况;较大突发事件及其先期处置的相关情况,要在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报告市应急办(市政府总值班室),并及时反响后续处置情况;一般突发事件及其处置情况要在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报告市应急办(市政府总值班室),并及时反响后续处置情况。 对于国务院、省政府总值班室要求核报的信息,各单位接到市政府总值班室或上级单位通知后必须在8分钟内将反响情况报市政府总值班室或上级单位,如确实无法按时核报或报送突发事件信息,要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解释原因。 发生较大以上突发事件,责任单位必须先 报告市政府总值班室,并在 报告后2023分钟内报送书面信息。 四、怎么做好信息报告工作 (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要加强值班工作。 值班工作很重要。值班室不是传达室,也不是收发室;值班工作是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值班是各级行政机关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值班室和值班人员要根据上级机关的要求和本机关领导的指示,为领导处理紧急、重要事项和突发事件做好效劳工作;为机关工作有序运转,做好综合协调、信息汇总、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等沟通联络工作,充分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三)建立信息报告员队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8条的规定,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和风险隐患报告鼓励机制。着力开展基层信息报告队伍,针对重点区域、群体、行业、部位设立信息报告员,形成以基层群众为主体的全市平安信息网络。“有关单位〞是指容易发生事故灾难的单位,如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储存单位等等。专职信息报告员制度主要在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建立,如危险物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储存单位,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规定将平安生产管理人员列为专职信息报告员。兼职信息报告员应当由有一定专业知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要加强对信息报告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信息报告的效率和质量,切实把信息报告员队伍打造成可以承担多类事件的信息报告任务,并具有一定的先期处置能力的过硬团队。 (四)建立信息报告的责任追究制度。 对及时准确报告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质量高的给予表扬;对迟报、漏报、瞒报、轻报以及信息报告质量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要求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对因迟报、漏报、造成损失或重大影响,作为事故调查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篇: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需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需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信息是决策的根底和依据。及时、准确的信息报送,有利于掌握突发事件的动态和开展趋势,果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为此,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这一处置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需注意把握好一下几点。 一是把握时效性,做到迅速高效。时效性是突发事件信息的生命,也是信息编报的首要原那么。对此,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都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章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第三章第二节第一款明确规定:“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分级标准立即如实向国务院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保有关情况。〞这些都充分说明,突发事件往往事发紧急,信息报送容不得半点延迟。因此,作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主体和责任人,要充分认识报送时限的重要性,整合现有的信息聚集途径,畅通信息报告传输渠道,建立高效统 一、反响迅速、平安可靠的信息平台,努力做到“十个及时〞:及时领会信息主题、及时判明性质和类别级别、及时编写信息、及时确定秘密等级、及时明确主管者、及时明确报送对象、及 1时送出审签、及时明确报送方式、及时传递信息、及时反响办理情况。 二是把握真实性,做到客观准确。突发事件来势凶猛,千变万化,情势常处在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及时掌控与了解突发事件的真实信息,是正确进行预测、预警、处置和救援的根本前提,是政府作出重大决策的客观依据,是直接影响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每个负有报送、报告责任的相关单位和人员都应当掌握真实,正真做到“三个到位〞、“六个清楚〞。“三个到位〞即核实要到位——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方式询问了解核实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分析要到位——要对采集到的所有信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科学判定并梳理成为有价值的可供领导决策参考的有用信息;表述要到位——对核实、分析得来的信息认真思索,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述准确,使阅读者一目了然、及时判定并决策。“六个清楚〞即对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清楚;突发事件信息来源清楚;突发事件的起因和性质清楚;突发事件的根本过程和已造成的后果及影响范围清楚;突发事件的开展趋势和已采取的措施清楚;下一步工作建议清楚。 三是把握标准性,做到轻重缓急。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突发事件的科学含义,准确把握获取的突发事件是否是突然发生,是否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破环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是否危及公共平安等,从本质上把握突发事件 2信息是否报送的第一关。其次,要认真学习领会并严格把握突发事件信息研判的标准。目前,我国突发事件信息研判依据的标准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掌握、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以及地方制定的相关标准。以XX省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为例,这一标准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平安事件四大类,每个大类又分为假设干小类。如自然灾害分为水旱、气象、地震、地质、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7小类,事故灾难分为平安生产、民航航空、交通、电网停电、通讯网络平安、特种设备、公共场所平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核与辐射事故9小类,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卫生事件、食品平安事故和动物疫情3小类,社会平安事件分为群体性事件、金融突发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粮食平安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刑事案件、考试平安事件7小类,每个类别的信息都有明确的研判指标。只有把这些研判指标了如指掌,才能使信息报送工作既得心应手、准确及时,又不牵扯决策者过多的工作精力,更不影响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正确及时处置。 四是把握灵活性,做到快速便捷。信息报送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编报责任人一定要正确把握。一般来讲,信息报送的方式有当面口头报告、 报告、 短信报告、书面报告等。至于采取哪种方式和途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呆板教条。对于重大事件,且尚未掌握翔实资料的 3情况下,应先 或口头当面汇报,当了解正是情况后,要编辑书面信息,及时报告。对于涉密信息,坚决不能采取 或 短信报送,应采取当面口头报告或书面报告,以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 五是把握连续性,做到善始善终。对于较大以上突发事件要随时跟踪进展情况,掌握最新动态,及时报告决策者,以便决策者及时采取有效针对性措施降低危害、缩小影响。要连续关注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动态,适时对外发布真实科学的信息,已到达正视听、稳民心的目的。对于较大以上突发事件,一般要有初次报告、阶段报告、总结报告,对于危害和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要连续编报事件最新动态。初次报告应可能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件的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件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件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件采取的措施及事件控制情况等,阶段报告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