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民生视角下社会管理分析初探.docx
下载文档

ID:670789

大小:19.24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民生 视角 社会 管理 分析 初探
民生视角下社会管理分析初探 。重视民生,关注民生是十七大报告的重要特色。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和路径选择。运用多重委托代理理论和基于民生视角,从制度层面探讨和研究政府社会管理改革。 关键词:政府社会管理;民生;委托代理理论 保民、安民、重民,贵在政府。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社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益的关键。 本文那么从多重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分析和阐释了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 1多重委托代理理论下的政府社会管理 1.1委托代理理论的内涵 委托代理理论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契约理论,根本内容是:当一个或更多的行为主体(委托人)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代理人)为其提供效劳,并授予其某些决策权,委托人根据代理人提供的效劳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 1.2多重委托代理 学术界有单重委托代理和双重委托理论之说。冯根福在2022年提出了双重委托代理。在现实中,委托代理并非单重或双重的,而是多重的。多重委托代理,指委托代理是层层委托形成了以委托代理链为核心的多向度的委托代理关系。 1.3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人民→人民代表→政府→社会公共组织 (公众)(人民代表大会)。k公务员 如上所示,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人民与人民代表的委托代理关系。人民委托人民代表来履行人民的权利和实现自己的义务;第二层是人民代表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第三层是政府与公务员、社会公共组织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把政策执行委托给公务员或社会公共组织来执行或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公务员或社会公共组织实现的目标或宗旨是效劳于广阔的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社会公共物品和公共效劳及安定有序的生活秩序和开展空间。 政府社会管理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委托代理关系的层次多、链条长;委托代理关系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比较多,如人民、人民代表、政府;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涉及多任务委托代理,最主要的是政府与公务员、公众之间;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中错综复杂,涉及到政府公务员鼓励制约机制与效劳型政府建设,这是改善民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多重委托代理下政府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第一个层面看,人民与人民代表的委托代理关系。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代替自己行使相应的权力。在当代社会政治制度框架下,选举制作为当代政治制度的三大基石之一有其优越性,但是其还存在一些缺乏与缺陷。人民往往在不了解代表信息的情况下就从众地选举了代表。代表作为代理人掌握着一些委托人所不了解的信息,而委托人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清楚了解政策制定的过程。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和非均衡,就有可能导致代理人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从第二层讲,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再次委托政府作为政策的执行机构,来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效劳。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也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于是在政策执行中会偏离政策原有意图,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以至于社会管理的失效与社会政策的失败。从第三层讲,政府与公务员及社会公共组织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也存在着许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公务员和社会公共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更是存在着信息的不完全、环境的不确定等因素,由此导致了政府社会管理的失效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滞后。 3多重委托代理理论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3.1政府社会管理改革:鼓励制约机制的设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效劳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表达效劳。〞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探讨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正与十六届六中全会所要建立的社会管理格局相符。下面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四个维度,对政府社会管理改革进行的尝试性研究。 (1)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 选举制是现代政治的三大政治制度之一,关注民生定要关心民众的利益表达机制。改善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从十七大代表选举方案得出特征是:提高了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的比例;扩大了差额选举比例;整合民主党派的建议;代表候选人实行公示制度。选举制的变化表达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国家政治生活更加民主。 (2)公务员鼓励制约机制的构建。 第一,建立制度化的鼓励监督机制。对我国而言,公务员法是标准公务员行为的一部制度性的法规。在这部法规中,对公务员的鼓励和制约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政府既要从法律上对公务员进行监督和制约,也要建立政府体系内外评价机制。竞争鼓励机制、新陈代谢机制和勤政保障机制,是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运行机制,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依存。按照委托代理理论的观点,政府应该做好公务员的考录、考核、奖惩、晋级增资等制度上的鼓励制约,以实现公务员能够负责有效地效劳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 第二,完善公务员文化建设。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塑造公务员终身学习的意愿。大力开展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创立公务员文化进步的社会环境。公务员的文化建设,首先要表达为人民效劳的意识和观念。其次,公务员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价值。此外,公务员的文化建设也要表达在制度层面的创新和能力层面的提升。 第三,加强公务员的伦理建设。公务员的伦理建设包括责任、义务等方面。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公务员伦理建设。政府要提供公务员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不仅要根据职位和品位对公务员的报酬和待遇进行改革,而且要给予公务员充分的尊重和开展权。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败德行为的发生。 3.2社会公共组织的鼓励制约机制的设计 第一,创立兴旺的公民社会、培育完善的社会组织。在信息化和后工业时代,权力开始逆向回归,政府向社会放权,把权力回归到社会。让公民自己来管理自己,表达了公民民主意识的增强。这是政府作为委托人把一局部社会管理交给公众去管理,这既是社会进步的表达,也是公民社会逐步成长的结果。 第二,积极推进第三部门参与社会管理。未来的政府不再是统治的政府,而是治理的政府。随着第三部门的蓬勃开展和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政府通过促进第三部门的开展,鼓励第三部门也参与社会管理,提供社会公共效劳,更好更快地效劳公众,表达民生。 第三,提高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政府社会管理改革,要重视公民自身的力量和作用,增强公民社会管理的意志,转变公民社会管理的观念,使公民把社会管理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管理和效劳。 3.3新型政府社会管理机制的创设 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说明防范和治理社会问题,确保社会平安、协调开展。根据理论和结合现实国情,笔者主要从制度层面进行了鼓励约束机制的创设。新型社会管理机制的目标是建立“主体多元、责任明确、合作互动、协同管理〞的体制,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社会化。主体多元主要是指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不仅包括政府组织,而且还包括非政府组织,以及第三部门等非营利型组织。责任明确主要是指在社会管理中,政府作为整个社会宏观调控者,应把握社会开展的大方向,引导好社会开展航向;在其他部门能够做好的领域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合作互动是指在社会管理中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政府与公众进行合作,实现互动管理社会。协同管理指在社会管理这个大系统中,运用协同理论,发挥协同作用,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只有这四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社会管理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开展。 4结语 本文从多重委托代理理论角度分析和阐释了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从民生视角进行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制度创新和理论探讨。重在运用多重代理理论,研究了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微观方面:公务员鼓励制约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公共组织共同参与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立。 参考文献 [1]。@程恩富,胡乐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23:118-119.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344. 第7页 共7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