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新时期
产业工人
队伍建设
情况
调研
报告
关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海南经济升级版,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就无从谈起。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力资源始终是经济社会开展的第一资源。振兴实体经济,全面提升我省企业核心竞争力,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这就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五大薄弱环节,积极谋划和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为什么必须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海南经济升级版,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就无从谈起
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力资源始终是经济社会开展的第一资源。振兴实体经济,全面提升我省企业核心竞争力,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对高素质产业工人的需求日益强劲。为适应经济开展新常态,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各行各业都需要高竞争力、高吸引力和高质量的产品和效劳。这里不仅需要掌握核心科技的研发人员,更需要一大批精通现代职业技能、能把蓝图变为现实的产业工人和能工巧匠,从而真正为我省经济创新开展提供新动能。
推动十二个重点产业成形成势,构建海南特色产业体系,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无论是高水平开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效劳业,还是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王牌,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必须建立在拥有一支宏大产业工人队伍的根底上。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让产业工人队伍尽快成长起来,与产业开展同步,是实现我省经济繁荣的重要人才保障。
缓解我省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对提高产业工人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据XX省促进就业规划预测,我省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超过15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仍然存在,而劳动者素质与新兴产业、技术性职业的要求差距较大,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必须不断提升产业工人素质和技能水平,逐步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面临哪些问题
——海南重点产业开展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五大薄弱环节亟待破题
调查显示,我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总体上是好的,但还存在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高技能工人缺口大。据统计,全省现有职工255.13万人,有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工人46.8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8.37%(其中,高级工以上高技能工人总量为6.36万人,仅占技能人才的13.56%)。“技工荒〞特别是高素质技术工人缺乏,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据调研组对园区企业的调查,大多数企业感到技术人才储藏不够,一边是企业开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一边是技术工人“找不到、稳不住、留不下〞,人才流失严重。
整体素质不高,技能水平低。我省产业工人中,创新型、开拓型的中高端人才相对缺乏,不少企业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还处于普通工和熟练工层次。根据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2023年对全省农民工抽样调查推算:海南农民工总量到达112.3万人,农民工已成为我省产业工人的主体,但农民工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占76.5%,他们普遍缺少专业技能,接受过农业和非农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5.7%和14.7%。
队伍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产业工人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方面表达为高技能工人比重偏低,另一方面表达为高技能人才的年龄偏大,在调研的园区企业中,四成以上的技师、高级技师平均年龄超过46岁。技术工人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也比较突出。总体上看,国有企业技术工人的比例比非公企业高,大中型企业好于小微企业,传统产业好于新兴产业。
技能培训投入缺乏,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现象。调查发现,一些中小企业经营者消极对待技术培训、技能竞赛,片面认为职工参加这些活动,影响企业生产;担忧职工职业技能等级高了,翅膀硬了,容易出现跳槽现象。局部企业对技术人才开发的积极性不高,相较于耗时耗力培养人才,他们更愿意直接从外界招收技术工、熟练工。
技术工人薪酬待遇低、职业开展通道狭窄等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相当局部企业只把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列为企业核心成员,把技术工人的劳动视为简单劳动,在各项福利待遇上不能对技术工人“一视同仁〞。另外,产业工人上升空间相对较小,很多接受调查的技术工人抱怨“工资低,劳动累,没前途〞。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
建设从哪里着手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积极谋划和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按照中央改革方案的部署和要求,立足海南产业工人队伍现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开展总体规划。各地区各部门应站在稳固党的执政根底、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的高度,把建设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和根底保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开展规划,切实加强领导,推动责任落实,形成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政府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工会、行业协会、企业代表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统筹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要抢抓历史机遇,主动担当作为,持续稳步推动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构建产业工人职业培训立体网络。一是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紧扣海南产业变革和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健全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让职业院校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的摇篮。二是统筹职业教育培训,打造大职教平台。建议成立专门的职工技能培养工程工作机构或以职教联合会形式,对分散于各部门的培训资源如工程、资金、师资等,进行协调整合,建立行业、企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三是强化和落实企业培养产业工人的主体责任。落实国家关于企业培训费用税前扣除的有关规定,鼓励企业加大职业培训投入。鉴于我省小微企业多,生存压力大,无暇顾及职工教育培训,建议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承担起对小微企业的培训指导和效劳任务。
丰富创新产业工人培养模式。一是发挥技能竞赛的引领作用。建议在省级层面成立劳动竞赛委员会,组织全省职工积极参与,把导游、酒店餐饮、海洋交通、海洋生物制药等重点产业开展需要作为技能比赛的重点,并组织优秀职工参加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和新兴工种技能比武,使广阔职工在各类职业技能比赛中不断成长成才。二是鼓励行业和企业建立“首席技师〞“金牌工人〞制度。深化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创立“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结对帮扶、师傅带徒等方式,发挥劳动模范的传、帮、带作用。叫响做实“天涯工匠〞品牌,培养更多的工匠人才。三是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整合政府、企业和工会等网络平台和信息资源,推进特色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组织开展网上文化建设、技术交流、创新成果展示以及网上练兵等活动,拓宽产业工人培养渠道。
破解制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是健全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安排。要适当增加产业工人在群团组织代表大会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积极推荐产业工人作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候选人;将产业工人中的优秀人才纳入地方群团组织挂职和兼职干部的选拔范围,让他们的社会地位高起来。二是拓展产业工人开展空间。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的有效衔接,畅通产业工人向上流动渠道。鼓励企业建立薪酬水平与技能等级和业绩奉献挂钩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技能人才倾斜,提高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要把优秀产业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纳入党管人才总盘子统筹管理。三是推动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要加大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力度,加强农民工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把农民工培养成合格产业工人,促进有能力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农民工进城落户。
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社会气氛。一是开展评先树优活动。要将那些作出突出奉献的产业工人推荐参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XX省劳动模范〞“天涯工匠〞等荣誉称号的评选。隆重表彰优秀产业工人典型,让全社会都感受到当技术工人的无上荣光。二是强化宣传引导。要组织省内主流媒体加大对产业工人的宣传力度,引导创作更多展现产业工人风采的文艺作品,让越来越多的优秀产业工人成为家喻户晓的“能人〞“红人〞“名人〞,增强产业工人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三是组织劳模和工匠先进事迹报告团进厂矿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奏响“工人伟大、劳动荣耀〞的主旋律。要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人对产业工人的职业认同感,确保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