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68223

大小:21.72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物质文化 遗产 普查 工作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 一、取得的成效 (一)全面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xx年6月,我县正式启动“非遗〞普查工作,县文体局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结合实际的根底上,制定了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和普查方案。在当年全县半年工作总结会上,县文体局对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明确“非遗〞保护由文体局牵头,文化馆、文管所为责任主体,乡镇文化效劳中心全力参与配合。同时,普查工作还被列入乡镇文化效劳中心年度工作目标合同管理。为解决设备欠缺问题,文体局购置了、桌椅,还派人专程到武汉购置了摄影、摄像、录音等设备器材。为提高普查人员的业务素质,文体局召集乡镇文体中心、文化馆、剧团、文管所等单位职工培训会,认真组织学习了国家、省、州各级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通知,祥细介绍了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和“非遗〞普查任务、要求,并就普查业务进行了系统培训,为普查工作奠定了良好根底。从xx年7月起,县文体局抽调精干人员(主要涉及音乐、舞蹈、摄影、文字等)组成专班,首先从清坪镇展开普查工作。截止2023年底,完成清坪、忠堡、活龙、尖山、小村、大路坝、朝阳、黄金洞、高乐山、丁寨、甲马池、丁寨等11个乡镇的田野普查,普查工作覆盖到全县所有乡镇和大局部村组。在整个普查过程中,专班人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细致的作风,克服经费少、交通工具缺乏、工作难度大、生活不习惯等实际困难,爬山涉水,走村串户,遍寻民间艺人。尤其对重点工程、重点传承人进行了深入调查,运用摄像机、照相机、采访机等现代设备和人工手段详细记录所发现的山民歌、民间文学,以及普查到的各种民间技艺,从而掌握了大量珍贵的信息资料。对这些资料,普查人员还各司其职,边普查,边整理。椐不完全统计,我县普查涉及工程45个,确认县级名录32余个,整理文字资料50多万字,拍摄照片1400余张,刻录cd光盘40多张,dvd光盘20多张,登记民间艺人300余名,新收集民歌200余首,小调30支,民间故事、谚语20230多余条,新发现民间舞蹈有小村“打土地〞、尖山“板凳拳〞;民间曲艺有黄金洞的“三才板〞,民俗有活龙的“排排亮〞,还收集有吊脚建造技术、咂酒、油茶汤、绣花鞋、神豆腐等制作工艺,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我县民间艺术档案信息库,为建立县级名录作好了准备。 (二)“非遗〞普查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程申报工作我县在开展“非遗〞保护的过程中,一边认真开展普查,一边积极进行申报。xx年5月,我们将南剧、地盘子、板凳龙三项民间艺术到省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受理,使我县以上三种重点民族文化艺术进入了法律保护程序,抢得了保护先机和制高点。在全州开展申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工作中,我县认真筛选南剧、地盘子两个工程,组织专班编写申报材料,制作申报电视专题片以及cd数据光盘和其它辅助材料,虽经几次反复,但我县每次报送材料都做到了及时、准确,有力地支持了全州申报工作的开展。xx年年7月,我县南剧、地盘子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我县南剧被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23年,我们将吊脚楼建造技艺申报了国家、省级名录;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了“民间艺术之乡〞的申报工作,2023年,我县朝阳寺镇被公布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县各乡镇也初步形成了“一乡一品〞的格局。 (三)“非遗〞普查促进了我县民间文化艺术精品的打造围绕打造南剧艺术之乡的目标,我县全面加强对南剧的保护和传承。xx年县政府拨款 20万元,创作排练了大型土家历史故事剧女儿寨,年底在全州人代会期间演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积极开展民间文艺创作活动,先后屡次举办了全县“三民〞汇演、唢呐大赛、乡村民族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形式的民间文艺汇演。加大“湖北苗寨第一村〞官坝村的苗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力度,全力打造土家摆手舞、草把龙、牛虎斗等民间艺术精品,成功举办了“官坝民俗文化节〞活动,有力推动了民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工作。 (四)、“非遗〞普查促进了民间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围绕“非遗〞保护并结合普查工作,近两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非遗〞保护和普查工作的开展。xx年至今,我县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咸丰梨树文化节〞,南剧、地盘子、板凳龙、锁呐、哭嫁歌、草把龙等民间艺术屡次被搬上舞台,较好地打造了民族文化品牌。xx年,活龙坪乡主办了全县第一届乡村民间文化艺术节。xx年年9月,高乐山镇主办了全县第二届民间文化艺术节,xx年,我县举办了全县第三届“三民〞调演。xx年年2023月,活龙坪乡举办了全乡民歌歌王争霸赛。2023年11月,我县举办了全县民歌大赛。这些活动都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促进了普查工作深入开展。 (五)、“非遗〞普查促进了优秀民间艺人得到有效保护目前我县有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名州级“民间艺术大师〞、12位县级优秀民间艺人。在保护措施方面,我们一是于xx年举办全县“三民〞调演之际,请示县人民政府命名表彰了全县首批12个优秀民间艺人,县政府给每人每年发放补贴800元;二是抢救机遇,将地盘子传人李仕洲、板凳龙传人周礼乐、干龙船、咂酒传人李政福等人申报了省、州级民间艺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三是通过举办锁呐大赛、民歌大赛、梨树节、民间文化艺术节等各类活动,给广阔民间艺人创造了展示技艺的舞台和获奖的时机;四是在我县文联创办的唐崖杂志和文化馆创办的“风景弯弯〞文学网站开办专档,加强了对民间艺人的宣传推介。五是以农村、社区、协会、学校为载体,建立民歌、南剧基地,进一步开展“民歌、南剧进校园〞活动,使其成为培养后备人才的基地,确保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六)“非遗〞普查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的繁荣一是加强了对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文化、民宗等部门紧密协作,xx年组织创立了唐崖文学杂志,目前已出版12期。编辑出版了咸丰民间故事、民间对联、民间器乐、民间舞蹈、民间谚语、民间歌谣等五大集成。二是请求县政府设立了全县民族文学创作奖励基金,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创作。近几年来,我县文学艺术工作者先后出版了色调蓝蓝的远处等3部散文专集;创作了乡村阳台等120余篇散文、诗歌作品,其中,散文集城乡边缘获全州“五个一〞工程奖。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县委、县政府的重视、部门的支持、社会积极参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贯穿于全县经济社会开展的全过程,认真落实文化遗产保护“五纳入〞政策。先后召开了一次县委常委会议,两次政府常务会,一次现场办公会议,听取了文化工作尤其是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文化部门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近3年仅文化工作就制发文件2023多个,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还先后拨款2万元用于购置普查设备,15万元用于开展“申遗〞工作,2023万元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协调民宗局争取资金2023万元打造南剧女儿寨,8万元编辑出版咸丰民间器乐等文化丛书,每年2万元创办唐崖文艺平台,最大限度地解决了文化部门开展保护工作的经费紧缺的实际问题。县乡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恩施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积极参与支持全县各类文化活动的举办。社会各界、广阔人民群众更是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民族文化遗产抢救保护。 (二)、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争民族遗产的普查保护做到标准化、制度化。在开展长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我县文化部门始终坚持把高标准,严要求与先急后缓、因地制宜统一起来,分门别类,即不搞“一刀切〞,又讲究重点与一般的根本统一。不管是开展普查,还是组织具体的保护活动,我县文化部门按照不同层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濒临绝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早发现、早立项、早抢救、早建档。对珍贵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保护,做到文本撰写标准化,申报专题片正规化,照片配置标准化,档案资料数字化,对一般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求有录音、有录像、有照片、有祥实的文字资料。而且,我县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都将抢救保护贯穿其中。这样,既挖掘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又确立了保护重点,使珍贵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经常性的保护工作中得到良好传承合理利用。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虽然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已告一段落,但这仅仅只是阶段性的。今后,我们将把这项工作持续开展下去,搞好查漏补缺,力争做到全面、细致、深入。认真整理普查资料,着手建立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撰写各个艺术门类的单项材料,建立艺术传人档案,建立xx县民间艺人档案信息库。 (二)完成民间艺术集成和文化遗产丛书的编修工作组织专人专班,广泛收集资料,分期分批印刷出版咸丰民间舞蹈集、咸丰民俗等各大集成。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的撰写和出版工作,主要对现在已成形或正式出版的书籍进行模底登记,组织力量选择重点撰写并出版一批。 (三)突出重点,切实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我们已将南剧、地盘子、吊脚楼建造技艺向国家、省级申报了保护名录,下一步我们将在广泛征求意见、进行深入研究的根底上,认真筛选工程,力争我县有更多的工程入选国家、省级保护名录。 (四)开展民间文化保护区和特色村的命名活动积极支持各乡镇(区)、村结合实际提炼1-2种外乡特色文化,加紧打造、精心提高并为之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使外乡特色文化更加鲜明,更加具有影响力。尽快制定文化保护区和特色文化村的评选细那么,广泛开展命名活动。今年底,完成命名第一批文化保护区和特色文化村工作。 (五)加大对民间艺人的保护力度,壮大民间艺术保护队伍积极向国家、省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县级优秀民间艺人,按照艺术门类每类评选2-3个。今年下半年,我们将与民宗局联合召开一次民间艺术大师、民间艺人座谈会,指导并催促民间艺人制定传承民间艺术工作方案,加快培养青艺人,鼓励他们组织开展经常性演出活动。今年下半年力争命名全县第二批县级优秀民间艺人。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积极创办民间艺术团体,并对现有各类民间艺术团体和文化组织进行登记、适当时命名授牌。每年有针对性地举办3-5期民间艺术培训班。请县内知名民间老艺人跟班辅导,不断壮大民间文艺工作者队伍。 (六)推动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成体系切实加强领导,加强部门配合,与民宗部门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文艺集成出版、民间文艺汇演;与旅游部门联合开展生态文化保护区、特色文化村命名和文化资源开发工作。在旅游景区推出具有咸丰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印制介绍咸丰风土人情的画册、简介,推广摆手舞、地盘子、板凳龙、唢呐、山民歌等。与广电部门联办“周末文艺〞或其它节目,续滚动播出咸丰本文化。与教育部门合编一本比较全面系统的乡土文化教材,在义务教育阶段四、五年级每周开放一节乡土文化课。切实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争取用3-5年的时间培训一批民间文艺人才,出版一批民间文艺丛书,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艺品牌,开展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文艺活动。初步建立起以文化、民宗部门为龙头,乡镇为支撑,农村为根底,文艺协会为纽带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党政重视、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目前,我县正在深入实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我们将追加措施,抓紧普查、挖掘和整理工作,努力使民族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咸丰提供精神动力。我们相信,有一批乐于传承、善于创新的艺人队伍,有一个良好开展的社会环境,咸丰的民族文化遗产一定会得到有效保护和良好传承,咸丰的民间艺术之花一定会开得更加鲜艳,更加灿烂。 第9页 共9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