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劳务
经济发展
情况
调研
报告
关于我区劳务经济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区劳务经济的开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相当规模,为加速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增加农牧民收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奉献。但随着劳务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区劳务经济的进一步壮大,需要强化组织、引导、培育工作。这也是地委、行署统筹我区经济开展的一项重要部署。
根据政协xx区工委的安排,提案法制委员会组织局部委员,对我区劳务经济开展的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组织召开了有地区劳动保障局,农业局,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劳务经济开展研讨座谈会,分赴毕节、大方、黔西、织金、纳雍召xx县(市)政府、政协及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劳务经济开展的情况介绍,深入到九个乡镇、十五个行政村、九所中学召开乡镇和村干部及中学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十余次,召开外出务工人员家属和务工返乡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七次,发放劳务经济开展情况村级问卷调查表二十份,在校初、高中学生问卷调查表六百余份。经过一个多月的实地调研后,提案法制委员会组织相关委员认真分析情况,讨论对存在问题的对策,提出了促进劳务经济开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劳务经济给我区农村经济带来了新变化
(一)劳务经济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近年来,我区劳务输出人数每年以2023万人的速度增长,至202223年底,全区外出务工人员总数到达130万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北京、福建及XX省的周边省份。劳务输出的行业也已由过去单一体力型,开始向体力智力复合型方向转变,劳务人员大多从事建筑力工、装卸力工等体力劳动和简单手工操作工种的情况有所改变。特别是202223年开展了对计算机文字录入处理员、采矿工、保安员、保健按摩师、钢筋工、砌筑工、沼气生产工、电工、效劳员、服装剪裁缝纫工、管工等工种的较大规模培训以来,一定程度提高了外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稳定率。劳务输出规模的扩大,就业能力的提高,给我区农村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劳务经济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据202223年的统计,我区外出务工人员每年创收约80亿元,农民人均劳务经济收入1165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458元的47%。
(二)劳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劳务经济的开展不断将农业劳动力吸纳到非农就业岗位,不断降低农业就业的比重,大量的农民从农业生产中剥离出来,推动了土地的流转和集中经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同时,许多外出务工人员还通过在兴旺地区务工,受到了熏陶,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术,积累了经验和资金,增强了创业开展的能力,这些变化,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条件。如xx县永新乡农民皮永义先后在四川、广东等地的一些大型果园打工学艺,掌握了经果林栽培和管理技术后,返乡创办了绿丰兴科示范园,种植经果林200余亩,年收入2023万元以上,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永新乡果树协会,带动本乡开展经果林2022余亩;黔西城关镇凤凰村曾祥龙带回先进的养蛋鸡技术返乡创业,现资产到达了30多万元,并带动了全村80%的农户饲养蛋鸡;xx县竹园乡农民李伦在山东济南天顺牧场务工多年,学会科学养牛和饲料配方等技术,返乡创办了养牛场,年收入5万余元。随着劳务经济的开展,一些农村协作经济组织也应运而生,如xx县永新乡没有外出的充裕劳动力自发组织了50多个农活承包队,长期在本县内承包农活,农忙季节从业人员达202300余人,人均年收入可达1万余元。
(三)劳务经济的开展,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外出务工农民受到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不仅启迪了心智,学到了技能,增强了市场经济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综合素质也得到了相应提高,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为我区农村带来了许多现代文明的信息。一些外出务工人员体会到没有文化的苦处后,特别注重对子女教育。如xx市小坝乡彭学富在外务工十余年,由于没有技术,收入仅能保证根本生活。彭学富深感知识、技能、信息是外出务工中创造业绩的关键,2023年贷款筹资1万多元送子女到新东方技校学习烹饪技术,现在,其子在深圳开餐馆每天毛收入近5千元,今年上半年,彭学富在家乡修建了一栋价值2023多万元的二层楼住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后转变了生育观念,自觉执行方案生育政策,对农村方案生育工作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劳务经济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劳务经济开展的认识有待提高。一些基层干部还没有完全把开展劳务经济提高到促进经济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有的甚至认为劳务经济虽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对地方财政奉献不大,因此,对开展劳务经济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只是满足于一般性号召和年初分指标、年终统计上报。劳务经济的开展总的来看,仍然停留在群众自发外出找活干的初始阶段,一些职能部门,还没有真正将开展劳务经济当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来对待,引导开展劳务经济的措施不得力,工作落实得不好。
(二)外出务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一是文化程度低。以经济、文化相对较兴旺的xx市小坝镇小坝村为例,外出务工的542人中,小学文化程度194人,初中文化程度32023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40人,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高达92.6%;二是职业技能水平低,就业竞争力不强,劳务输转面不广泛。xx县竹园乡显母村是我区劳务输出比较典型行政村,90%以上的农户都有外出务工人员,合家外出的农户20230余户,而外出务工人员几乎是从事又脏又累工资又低的建筑辅助工(泥水工);三是自我维权意识淡薄,上当受骗、干活讨不回工资、超时加班加点以及工伤、职业病得不到合理赔偿和有效防治等现象屡见不鲜。据xx市千溪乡吉国祥介绍,在他务工的浙江绍兴“曙光印染厂〞这样较大型的企业,工人的健康也得不到保障,由于污染较大,一些工人染上了肺上的毛病,身体不适就自愿离开了工厂,从未有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离厂时体检,进行维权,吉学祥本人也是这样离厂返乡的。而对于企业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这一劳动法规定的根本社会保障义务,企业也不履行,广阔外出务工人员也根本不知道是自己的权利(我们所到的乡镇政府也几乎不了解外出务工人员缴纳养老保险的情况,甚至不了解养老保险政策)。千溪乡500左右名在浙江浪沙袜业集团务工的人员,有的已在该企业工作多年,没有一个缴纳了养老保险。外出务工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日益成为我区充裕劳动力转移的“瓶颈〞。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低素质劳动力就业空间不断收缩,劳务输出工作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效果不理想。目前国家投入的农村劳动转移培训经费分属劳动保障部门、农业部门、扶贫工作部门管理使用,培训工作各自为政。全区由上述三个部门认定的农村劳动转移培训机构有50户,但各部门的认定要求和标准都不相同,各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和办学条件参差不齐。而且为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培训多以举办短训班为主,效果不理想,培训专业与市场需求实际脱节,培训后就业率极低。同时,由于培训质量监管工作不力,一些培训机构存在随意压缩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现象。
(四)农村充裕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建设滞后。县、乡、村三级劳务网络对所辖区内劳动力资源的储藏底数不清,相关部门以及培训机构在用工信息方面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工作量大、效率低,无法为外出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提供较全面的信息咨询等效劳。
(五)劳务经济中介效劳组织发育缓慢,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无序、盲目的情况。目前全区250个乡仅有18个乡镇设有劳动保障事务所,大局部乡镇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劳务经济的管理和效劳工作。地县设立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业务范围重叠,效劳资源不能有效整合,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全区现有民办职业中介机构12个,但规模较小,效劳能力有限,业务范围也大多只限于本地城镇。农村劳动力转移难以形成有组织、大规模的有序转移格局。
(六)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环境差。有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缺乏对返乡创业人员有效的引导、效劳和政策支持。目前,返乡创业人员占外出务工人员的比例不到8%,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些地方,返乡办企业,手续复杂,更没有扶持和鼓励机制。少数地方还有严重的吃、拿、卡、要现象。千溪乡张某某两年前返乡创办了一个水果糖厂,工厂管理和市场销售情况良好,但至今仍未办到合法的建厂手续。想扩大企业,又因制约因素多而只好作罢,今年放弃办厂,又外出务工去了。
(七)返乡潮对劳务经济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今年下半年,由于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回贵州,我区作为本省的劳务输出大区,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将给农业人口就业、社会稳定等工作带来压力。
分页阅读第1页:
一、劳务经济给我区农村经济带来了新变化第2页:
三、针对存在问题的建议
三、针对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深化对我区劳务经济开展重要意见的认识,切实加强工作领导。作为一个总人口730万,农业人口649万的人口大区,劳务经济不仅仅只是农户家庭收入的一个有益补充,而更重要的,它是推动我区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要充分认识开展劳务经济对于贯彻科学开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对于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于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有着极其深远意义。劳务经济是促进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城市社会转型的杠杆。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精心安排,认真组织,把开展劳务经济和管理效劳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管理,大力提高对外出务工人员培训的水平。一是整合培训经费。由行署组织地区劳动保障部门、农业部门、扶贫工作部门认真研究方法,明确主管单位统筹来自几个渠道的培训经费,合理安排使用;二是整合培训资源,鼓励和引导各培训机构在师资、信息等方面的协作与交流,并加强监管,标准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坚决杜绝不具备资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培训活动;三是探索新的职业教育渠道。目前,许多乡镇中学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仅40%左右,有60%左右的初中毕业生都是外出务工。因此,可以考虑,调整乡镇中学局部初中班级为职业教育班级,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在普通初中班级或职业初中班级就读;四是加强培训工作的方案性,在继续抓好初级短训的同时,重点抓好高中级培训和中长期培训,提升办学层次,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当前,各级有关部门还要及时了解今年因经济危机失业返乡人员的信息情况,并及时组织这批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这样做,不仅为他们再就业积蓄力量,对维护社会稳定也有积极的意义;五是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坚持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紧密结合,引导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制定培训专业和培训内容,积极推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学校垫资培训〞、“跟踪企业培训〞、“校企结合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实行包学技能、包就业、包维权效劳等“一条龙〞效劳的新模式,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努力搭建为劳务经济开展效劳的平台。劳动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乡镇劳务保障事务所,完善效劳功能;要引导和大力支持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充裕劳动力资源和就业信息网络,掌握农村充裕劳动力资源分布与就业状况;要整合各主管部门以及培训机构,劳务中介组织的信息资源,拓展信息渠道,实现信息共享,为农村劳动力和用工单位提供就业信息、职业指导、职业中介、跟踪管理等各类效劳。
(四)有力推进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一是整合地县劳动保障和人事部门分别设立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完善效劳功能;二是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和扶持开展职业中介、劳务派遣、农村劳务经济协会、农村劳务经济人等中介组织,形成政府搭台、市场运作、覆盖城乡、运转标准、效劳到位的劳动力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