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民政
信息
网络化
建设
调研
报告
民政信息网络化建设调研报告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重要动力。对于政府而言,顺应世界信息技术开展的潮流,适应入世要求,加快信息化步伐,构建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资源共享化的“电子政府〞,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民政部门作为主管有关社会行政事务的政府组成部门,行使着国家管理的许多重要职能,事关改革、开展、稳定的大局。民政信息化程度的上下决定着民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决定着民政事业开展的速度和水平,影响着民政部门在管理国家有关社会行政事务中作用的发挥。
应该看到,目前我们所运用的信息收集、处理、传递方式,决策方式和政令发布方式,已经明显地落后了。如果我们拥有健全、快捷、平安的信息传输网络,建立和利用统一的民政业务处理平台,整理、分析和利用各类民政信息,传递、发布各种决策意见和各类政令,我们掌握的信息就会更全面、更准确,更有参考价值,我们的决策就会更及时,更科学,更符合实际,工作效率就会更高,管理本钱就会大大降低,社会效益就会明显提高。
还应该看到,我们的依法行政、标准管理水平,仍明显地落后于依法治国的步伐和人民群众的效劳需求。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将民政工作的所有方针、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及时、迅速、全面地公布于众,并通过信息反响,听取群众呼声,接受社会监督,采纳合理建议,纠正决策偏差,加强工作指导,我们的依法行政、标准管理进程就会大大推进,民政工作的整体水平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还应该看到,我们对民政资源特别是社会资源的利用还很不充分,用社区建设整合各XX县区民政工作也才刚刚起步,这是制约民政事业快速开展的瓶颈因素之一。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起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成为电子政府的重要一员,就能够使民政工作多元化这一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民政工作的整体优势,就能够及时、广泛地吸取各方面的成功经验,使我们的管理工作更科学,更有效,更具时代特色,就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共享的有利条件为基层提供优质、高效效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效劳需求。
正是基于以上诸多原因,应该大力加强民政信息网络化建设,重点放在“两大工程〞,即“数字民政工程〞和“民政便民工程〞。
一、“数字民政工程〞是民政信息网络化建设的根底,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首先,应集中力量建设部、盛地三级民政部门信息网络硬件设施。各级民政部门都应抓好自己的机关办公局域网建设,实现机关内部的网络化、无纸化办公,并尽可能地淘汰过时的 线拨号接入方式,采用目前高速高效的宽带接入国际互联网。逐步构成覆盖部、盛地(市)乃至县(区)、街道、居委会的各级民政高速宽带网络。这种高速宽带网络建成后,可实现全国民政系统横向互联,纵向贯穿,具备传送数据、语音、视频功能。届时,不但可以利用这一网络传送数据,还可以利用这一网络通 ,召开全国民政系统视频会议。
其次,在这一网络上,建立分布式民政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并开发管理和分析这一数据库的通用民政业务软件平台。这里的“民政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就是将过去所有以纸面形式存储的民政有关信息数据,全部输入微机网络,主要包括:安置方面:历年安置退伍士兵、部队退休干部人数及存在问题。救灾救济方面:包括历年本地受灾情况、救灾费用发放以及未来灾情的预测。低保方面:本地受低保的人数及人员状况分析。社会事务方面:历年的火化率、每年的结婚人数、离婚人数。社会福利方面:福利院、敬老院根本情况,福利企业及安置残疾人情况。行政区划方面:区域总人口、城镇人口、农村人口、所辖区域、民政对象总人数、勘界资料信息及地名档案信息。优抚方面:包括本地的各类优抚对象人员数,每年所需的优抚对象优待费用,当地烈士及烈士陵园情况。民间组织管理方面:包括当地合法社团根本情况,民办非企业单位运营状况等。干部人事信息方面:主要是反映当地民政机关人员成份组成情况。其它,如当地老年人及老龄工作情况等。将所有的这些过去存于纸面的数据信息存入民政信息网络数据库,这将构成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库系统。所谓“分布式〞,就是数据库不是集中在某一个地方的网络效劳器上,民政部有民政部的数据库,省民政厅有省民政厅的数据库,烟台有烟台的数据库,威海有威海的数据库。像这样分散在全国各地,由民政网络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分布式民政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所谓“通用民政业务软件平台〞,应是由民政部统一开发研制并逐级向下推广使用的软件平台,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宽带网络有效连接的。采用通用软件平台,既防止了各级民政部门软件的重复开发,造成资金浪费,又可以使全国民政系统软件平台按统一制式配备,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平安性。这一步工作的目标,就是实现通过“通用民政业务软件平台〞访问“分布式民政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在权限许可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手中的访问千里之外的任何民阵信息资源。
再次,研制运行在通用软件平台上的专项民政业务管理软件及办公自动化系统。民政业务管理软件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民政软件平台上运行,它们与信息数据库是“前台〞与“后台〞的关系。通俗来讲,一个数据库就是一个仓库,里面存储着所有的数据信息,通过民政业务管理软件,才能把有关数据信息从仓库中提出来使用。民政业务管理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应与民政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内容相对应,应包括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灾害信息管理、婚姻登记管理、社团管理、以及来信来访处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优抚安置管理等软件。随着民政信息网络建设的开展,现有的局部软件已不适应网络化的要求,将逐渐被淘汰。目前看来,民政业务管理软件开发应选择占据主流地位的internetexplorer(网络浏览器)模式,这种模式更加突出了网络化的优势作用,不像传统软件有繁琐的安装过程,只需得到相应的权限许可后到网络上,即可使用相应的业务管理软件。同时,软件的维护、更新和升级只需在网络中心的效劳器上进行即可,而不必在每一个工作站上都进行一遍。当然,业务管理软件的开发也应遵循由上而下统一规划的原那么。
“数字民政工程〞建成后,各级民政干部可以通过这一网络,利用通用民政业务平台灵活地查阅和分析民政业务信息,利用专用业务管理软件处理各项民政业务,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行政管理,从而实现民政工作的现代化。还可以使各级民政机关领导及时掌握本地及所辖区域的民政工作状况,做出迅速、合理的决策。
二、“民政便民工程〞是“数字民政工程〞的拓展,是将民政信息网络深入基层,实现现代化社区管理和效劳的重要手段。
便民工程概括来讲应是以社区建设为中心,以民政信息资源及专项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为根底,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社区效劳为切入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效劳,并构建社区效劳信息平台,在社区效劳工作者与社区居民之间架起方便的桥梁,进而结合数字民政工程的建设,实现现代化社区管理和效劳的一个信息化建设工程。“民政便民工程〞,这在目前看来是一个异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建设难度甚至远超过“数字民政工程〞。下面从几个主要方面剖析一下:
一是根底设施建设方面。便民工程的实施和开展,有赖于一系列根底设施建设,包括信息网络、管理机构、人力资源、规章制度等。这其中最根本的是便民工程信息网络系统的软、硬件建设。硬件建设同“数字民政〞一样,必须有相当规模的网络根底设施,形成一个金字塔的结构。以一个县市区为例,在这一个区中至少应建设一个信息采集、存储和处理的网络中心,至少应建设一个响应社区居民需求的呼叫中心,这两个中心就是金字塔的塔顶;各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都应配备微机并通过宽带接入网络,就是金字塔的塔腰;到了社区居民家中,就是金字塔的塔底了,应尽可能地配备微机并接入宽带网,因为微机和宽带网是目前最高速高效的模式,在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热线 的方式拨入呼叫中心,另外,对于特殊的用户,可考虑采用单键呼叫的模式接入呼叫中心。软件方面需开发便民效劳网站、地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数据库及相应的操作软件。“地理信息系统〞就是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的“数字地图〞,这种技术目前已逐步成熟,在众多领域中广泛应用。在社区效劳方面可考虑采用的模式是,和我们通常所看到的纸面地图一样,在网络上的数字地图中标注出各个社区、每条街道等详细内容,再同电子商务等技术有机结合,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效劳。举个例子,过去我们想看场电影,得到电影院去买票,然后到影院里去坐着看。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在网上浏览,即浏览网上的数字地图,走到电影院门口,用鼠标点击进入,屏幕上显示出该影院所有的影片,选中想看的影片,通过电子商务付出相应的费用后,就可以尽情欣赏了。这就是“地理信息系统〞,当然,这也需要完善的网络硬件设施和强大的数据库系统作后盾。做好上述软、硬件设施建设工作的同时,还要抓好有关配套工作。配套工作主要是建立社区效劳者队伍和社区效劳机构,并要具备相应的效劳设备和手段,做到效劳需求的反映渠道畅通、方便快捷,提供效劳的手段齐备、效劳优良。
二是民政便民工程应包含的业务内容。便民工程是为居民效劳的,其效劳范围可以概括为三大方面,即居民家庭生活方面效劳;社会保障方面效劳;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方面效劳。便民工程从长远开展来看,要起三方面作用:即要架起居民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居民与民政以及其他部门之间的桥梁;居民与社区效劳部门之间的桥梁。这三方面作用,要发挥两个效益:一是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效劳;二是为民政部门、乃至政府工作提供数据,为科学决策效劳。便民工程是一个为居民效劳的工程,以人为本,效劳居民是便民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应按照居民的意向、效劳需求设计便民工程规划,确定优先工程次序,不断扩大便民工程向居民提供效劳的广度和深度,逐渐做到将居民从出生到去世的生命全过程的各个阶段所遇到的,需要民政部门和其他组织效劳的全部问题都包拢进来,使便民工程完全是一个以居民为中心的效劳工程。
三是实施便民工程所面临的困难及应遵循的原那么。目前信息网络建设的现状是,从政府角度讲,信息技术在各级政府中应用起步较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时间不长,特别是基层,到了街道和居委会这一级,信息网络化水平更低且没有统一的规划;从社区居民角度讲,拥有微机的家庭数量不多,特别是能上网的就更少了。因此,实施便民工程,在物质条件上,不可防止地要遇到技术、设备和财力的困难,同时,在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也不可防止地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因此,实施便民工程,不能盲目攀比,搞形式主义。要充分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宁可慢点,实施地方少点,确定工程精点,也不能冒然行事。因为这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对工程管理要求很高的系统工程,一旦投入而没有收到预期效果,那么势必成为骑虎难下之势。应坚持“实事求是,慎审规划,小步快走,逐渐扩张〞的原那么。从小的、容易实现的、马上可以见效的工程起步,或者把大的工程分解成假设干个小的工程组织实施。这样才能在实践中锻炼队伍,掌握技术,获得经验。在取得充足经验的根底上,加快便民工程的扩张步伐,不断向纵深方面开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占领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领地。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宽便民工程的领域,享受信息化带来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影响,在更大程度上取得政府、相关部门和居民群众的支持。
综上所述,数字民政工程和便民工程是构筑民政信息化建设的两个组成局部。数字民政工程的效劳主体是各级民政部门,便民工程的效劳主体是广阔居民群众。数字民政工程的行为主体是围绕民政部门与民政部门之间的互动,便民工程的行为主体是围绕居民对民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互动。二者互相依存,便民工程的相关数据是数字民政工程的数据源,数字民政又给便民工程提供了信息资源,两者在基层到达了有机融合,到达了信息资源共享、共用。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