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尔集团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开题报告 工商管理专业.docx
下载文档

ID:663521

大小:29.31KB

页数:1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海尔集团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开题报告 工商管理专业 海尔 集团公司 治理 企业 绩效 影响 分析 开题 报告 工商管理 专业
题 目 海尔集团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一、 选题依据 论文主要依据公司治理理论、财务绩效评价理论等相关理论,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对海尔集团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寻其与公司面临的财务治理的内在联系。 最近海尔集团公司财务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一定问题,公司本身的运营状况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论文主要基于公司治理视角对公司财务绩效进行分析,这不仅可以帮助投资者理性认识到公司现在所处的财务状况,还能够深入探讨财务绩效和公司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加准确的判断海尔集团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 无论是财务绩效的研究,还是公司治理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各自领域,对两者关系没有进行深入分析,迄今为止还未见到将一家具体公司的公司治理和财务绩效结合起来分析的文献。因此,论文参照各学者关于公司治理、财务绩效理论研究的成果并结合案例公司海尔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在财务指标分析、非财务指标分析公司财务绩效的基础上,探究其与公司公司治理的内部联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Robert S.Kaplan ,David P.Norton(1992)提出了平衡计分卡(BSC)。平衡计分卡包括四个维度(财务、顾客、内部经营流程及学习与成长),而这四个维度包含了企业运营中得许多情况,这些情况不仅需要财务数据来反映,更需要费财务数据来弥补,而这些描述指标,实现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并且所有的指标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战略。除此之外,它还将创新融入四个维度的指标中,以使企业保持活力。此后,他们又在推广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地图,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通用的战略描述语言。 Wong(2000)认为,使用平衡计分卡需要明确企业的战略计划和经营目标,然后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顾客满意程度、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学习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价。 Andy Neely,Chris Adams(2002)在前人的研究结果上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绩效管理模式——绩效棱柱(Performance Prism)。这一理论的特别之处在于对利益相关者前所未有的关注程度,这一关注不仅是在经营过程中体现,还有企业战略的设计上,而且它还要求绩效评价体系能协调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 Paul R. Niven(2003)对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平衡计分卡实用指南》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平衡计分卡从创建到成为管理工具的整个过程,系统描述了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具体步骤,大大提高了平衡计分卡的实用性,实现了平衡计分卡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Federico Barnabe(2004)利用数学模型,在相关案例研巧的基础上,利用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构建出一个"动态平衡计分卡",对企业绩效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Stan Davis,Tom Albright(2005)对商业银行应用平衡计分卡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在实践中,应用平衡计分卡后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明显好于不应用平衡计分卡时的业绩,侧面体现了平衡计分卡对于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 Seyedehfatemeh Golrizgashti(2014)基于专家意见的深入访谈,专注于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获得的选择,通过供应链绩效平衡计分卡的方法,运用于家电制造业的实际案例。 Sungbum Park;Heeseok Lee;Seong Wook Chae(2017)[20]在韩国采集的217份有效问卷中,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来分析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形成性测量对使用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绩效提供了更大的有效测量。 (二)国内研究综述 1. 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公司治理机制的任务在于通过促进利益各方(股东、管理层、债权人和金融市场上潜在的投资者)的协作,实现利益各方的激励相容,以达到保护股东的利益和实现其它公司目标(郎咸平,2004)。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公司治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增加股东价值。 对上市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所有权性质、股权结构、董事会规模及结构、管理层激励等方面;也有学者通过构建上市公司治理指15数来全面地考察公司治理的各个方面。比如:吴淑馄、李有根(2002)从股权结构、股东权利、财务及治理信息披露、治理结构以及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匹配性五个方面对公司治理进行考察,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给每项指标打分,进而加权计算出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GI。白重恩等(2005)结合中国市场环境归纳出一系列变量来描述公司治理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并运用主元因素分析法编制了一个可以反映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综合指标—G指标。他们的实证研究发现,治理水平高的企业市场价值也高,投资者愿意为治理良好的公司付出相当可观的溢价。 2.所有权性质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大部分学者得出的结论是法人股比重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国家股比重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许小年等(1999)对1993一1995年300多家上市公司做了的实证分析,采用公司市值与账面价值之比MBR,股权回报率ROE和资产回报率ROA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得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方面的结论:法人股比重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国家股比重与企业绩效负相关;个人持有的A-股比重在MBR回归中明显负相关,在ROE和ROA回归中系数为零。该结论与何卫东、张嘉颖(2002)的实证研究结果相类似,何卫东将上市公司按所有权性质只划分为国家股和法人股,忽略了个人股的影响,结果也发现当法人股权相对于国家股比重较高时,企业绩效(Tobin'sQ值)会上升。李善民、周木堂、余鹏翼(2006)以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控股、民营控股以及外资控股三类,研究发现所有权性质不同的上市公司其治理机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中公司治理变量及控制变量对企业绩效的解释力度大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也有学者认为所有权性质变量与企业绩效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二次曲线关系。比如,张红军(2010)认为法人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u”型曲线,当法人股东持股比例为30%时江bbin'sQ值达到最小。许小年和王燕(1997)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最低点在33%的位置),但是他们采用的衡量公司绩效的指标是公司市值与账面价值的比率(MV/BV);同时他们指出,如果采用会计利润指标ROE和ROA,上述关系不存在。 Tian(2001)认为,国有控股股东的公司绩效低于非国有股东控股公司,且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是“u”型关系。Tian对此的解释是,国有股股东对公司同时具有“攫取之手”和“援助之手”,当国有股股东不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时,倾向于对公司利益的攫取,而当成为第一大股东之后,由于利益的一致,就更愿意向上市公司伸出援助之手。 2.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绩效研究 李百玄(2013)选取发生在年的美的电器并购无锡小天鹅案例,利用平衡记分卡的绩效研究方法,得出结论:美的电器的绩效得到了发展。 王粉惠(2016)立足并购动因,将平衡计分卡财务与非财务因素结合的评价思想与企业并购动因理论相结合,不再单纯地从财务角度对并购绩效进行评价,构建了涵盖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的并购绩效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分析发现,吉利并购沃尔虽然财务协同效应不明显,但是其管理协同和经营协同效应得到了充分发挥,并购目的大多数都得以实现,认为此次并购案是一次成功的并购。 张婧怡(2016)选取了吉利集团2008-2013年的相关数据,以平衡计分卡来研究并购绩效,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通过具体指标对其绩效进行了评价。 张飞飞、孙海涛(2016)对企业并购和并购绩效评价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立足于东方明珠新媒体的并购概况,构建了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指标体系。 3. 基于绩效棱柱的研究 马洪娟(2005)通过研究发现,绩效棱柱有助于发挥绩效管理系统的最大价值,将绩效棱柱应用于并购的主要优点是:它包含了成功并购的所有主要要素,而其中的很多要素在其他绩效管理方法中并没有包含进去。绩效棱柱促使管理人员进行思考,确保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并购整合成功的所有重要要素和潜在的缺陷上。 郑立群、王佳(2007)分析了平衡计分卡和绩效棱柱两种绩效评价体系的特点,提出了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以扩展的平衡计分卡为框架,意图建立一个集成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利益相关者的贡献、企业经营和企业战略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数据进行量化和评价,运用网络分析法ANP确定指标的权重,从而体现了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最后,选择了一家电脑企业进行了案例分析。 赵源(2012)基于平衡记分卡和绩效棱柱的逆向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提出了财务、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利益相关者、环境保护和社会六个维度的逆向物流平衡记分卡模型。 陈艳民(2012)基于绩效棱柱模型的绩效考核体系,对X公司财务部门的各个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按照“利益相关者满意”“战略”“流程”“能力”四个维度分别设置具体的考核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设计出一套较为符合X公司财务部门实际情况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通过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实施结果来看,可以发现绩效棱柱模型确实对提升财务部门的绩效水平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时也可以发现众多的缺陷与不足。对我国企业实施有效的职能部门绩效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评述 在公司治理模式引起广泛关注后,国内外学者相继围绕股权集中度与内部人持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和效率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研究结论主要是正相关关系、负相关关系、倒U型关系和二次非线性曲线关系。对于产权性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学者基本达成一致结论,国有企业存在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多重政治目标等问题,导致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均低于非国有企业,因此非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效率和业绩优于国有企业。 大多数学者认同董事会持股比例与绩效正相关这一观点,但Farooque等人通过对孟加拉国的实证研究分析发现董事会持股与绩效没有显著相关性。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同时表明董事长与经理两职分离可以提高绩效,但Brickiey等实证发现,两职分离与否对绩效的促进作用不相上下。相当多的文献研究了高管持股对绩效的影响,同样的结论不一。研究结论主要有正相关关系、负相关关系、倒U型关系和不显著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于公司治理对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不一,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样本的选取。西方研究者以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覆盖的时期较长,研究结果说服力较强。国内学者倾向于采用横向数据,研究跨期多为一到三年,样本的纵向时间考虑不足。再者,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均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分析结论各异。 (二)指标数据的选用。国内外研究人员多同时采用会计指标与市场指标衡量企业绩效。会计指标的选取方面,大多采取盈利指标中的一种或几种,还有学者采用现金流量指标作为衡量绩效的指标。市场指标选取方面,多使用托宾q做为衡量绩效的市场指标。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公司治理对绩效的实证分析也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在借鉴这些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改善自身的内部治理结构,可以为企业谋得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研究内容 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并整理出文献综述;其次,界定了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等相关概念并梳理了相关理论;然后,对海尔集团公司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再次,分析海尔集团公司现阶段面临的企业财务绩效情况,结合相关非财务指标以及财务指标对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了评价,并进一步研究公司公司治理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最后,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论并指出公司发展的建议。具体结构如下: 1 绪论 1.1 研究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