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构建城市和谐社区思考分析材料.docx
下载文档

ID:662196

大小:19.52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构建 城市 和谐社区 思考 分析 材料
构建城市和谐社区思考分析材料 城市户籍人口占有数量比例的上升,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预计到2023年我国城市户籍人口的比例会上升到50%左右,这是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开展。与此同时,一些历史性城市和街区,正被庞大的新建筑群所淹没;旧城的开发和改造形成了“建设性的破坏〞,减少了文化的内涵。民族传统、地方特色不断失落,加剧了“商业化〞、“人工化〞、“城镇化〞。 伴随着工业化出现的城市化和城市社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其中城市社会问题中的人口大迁移、社会成员的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科层化,原有的家庭、邻里和亲属关系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在弱化。为此,人们呼唤以往城市居民守望相助的密切关系及人际关系富有人情味的时代;呼唤同住一小区的集体认同感、地域团结感和忠诚感。城市是由不同的异质个体组成的一个相对庞大的、相对稠密的、相对长久的居住地。构建和谐城市社区需要建立富有浓厚亲情、人情化的新的人际关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社会主义城市社会化建设的要求所在。 一、对“城市社区消失论〞的认知与剖析 改革开放后城市居民的住宅面积较之过去大大增加,尤其是近几年来,各级政府着力动迁和改建危房,平民百姓都感受到了政府为民和富民政策的温暖。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新的邻里关系如何呢。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否消失了呢。 案例一:上海近年的市政动迁和改建危房进展加快,市民们先后搬进了宽敞的新居。某一新居的同幢楼里有户老人正逢七十寿诞,全家老小欢乐祥和地为老人祝完寿后,按老住宅不成文的规矩,老大妈为此到整幢楼内的家家户户送上一大碗排骨寿面,让新居邻里们共享老伴的寿辰喜悦。当送至五楼一户新邻时,老大妈热情地敲开住户的门,满面笑容地说明来意,可遭来的是一阵嘲讽,使得老大妈相当难堪,她不禁要问:难道是我做错了什么。 案例二。盛夏某一天的南京街头,有一小伙子将一摔倒在公交车站的老太太搀扶起来并送往医院医治,却给自己带来了麻烦。这位老太太不仅没有致谢,反而认定是小伙子将她撞倒,并将其告上了法院,要求索赔13万元。法院最后以小伙子见义勇为一说缺乏事实证据,不予采信,而判其赔偿老太太各项损失费总计为45876元。 案例一直面地反映了现时一些人确实淡化了人间的亲和力,似乎形成了一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风格,不禁使人们感慨:生活在一个日益高大又华美堂皇的、宜居的城市小区内,却没有亲和力、浓厚的人情味和归属感。 在案例二中,小伙子搀扶老太太反成了被告,在今天的社会里见义勇为却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以后谁还敢搀扶摔倒的老人呢,岂不是引火烧身。转向社会的另一个镜头,有人驾车撞人后,立即扬长而去,被撞人由于未及时送医院救治而亡的情况也存在。 城市社区问题中类似上述的人际关系,西方的城市社会学者就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社会而言,提出了“城市社区消失论〞,其主要观点如下: 随着国家活动范围和规模的增加,地方社区的自主性和人们之间的团结性逐步降低;在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中所形成的新的科层制取代了许多家庭、邻里和朋友所承担的职能和活动;人口众多,而人们之间的互动频率却很低,所以,原先丰富而有人情味的人际关系、社区共同体感和社区团结感一并消失了。 显然,这些观点对前进和开展中的我国城市社区问题而言,只是一个侧面,不可能涵盖社会的全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侧面与构建和谐社区是格格不入的,它玷污了城市社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光射面;同时,我们又要正视它,并标准与构建和谐城市社区不协调的言行。 二、我国城市社区的开展现状 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现代化的城市社区相继兴起,所谓的“城市社区消失论〞已不再起作用了。新型的社会主义城市社区人际关系正在逐步建立,特别是在我国沿海开放的现代化大都市里,来自不同国家、讲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们共住在一个小区内。上海浦东的花木小区居住的居民有1.5万人,其中有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人近人,他们已将自己融入到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中。社区专门为他们搭建“周日早午餐会〞,讨论与大都市融合的西式交流平台,受到老外们的认同和欢迎。这些洋居民为自己的新家喊出了最响亮的口号:“热情社区,视野国际“。 由于子女工作繁忙等原因,有些独居老人平时与邻居少言谈、不出门,有的甚至病死在家里。据此,关爱独居和孤寡老人已成为社区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局部。尽管这些老人在生活上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但是,他们最缺什么呢。为此,上海浦东东明社区对居住区内的820多位独居老人作了一项调研后发现,这些老人苦于年老体弱,腿走不远,眼又看不清,看书读报是大难题。为此,东明社区开展了“助老帮您读〞的活构建城市和谐社区思考分析材料第2页 动,由志愿者组成的“关爱员〞上门为有所需要的老人送去精神食粮,备受老人们的欢迎。有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人数将占总人口比例的22%左右,关心他们就是关心自己的将来,这已成为城市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局部。 城市的建设和开展离不开各地民工的支援,他们融入城市生活后,应予以更多的关心。XX市有600多万外来务工者,虽然没有深圳户籍,但他们与XX市民一样,退休后领取养老金。这是XX市政府的一个新举措,淡化“外来〞概念,强化了“居民〞意识。 一个生气勃勃、充满人间欢乐祥和的城市新社区正在中华大地上骤然而起。西方的“城市社区消失论〞在我国已成过去式,不是现在进行时,更不可能代表将来的城市社区开展史。 三、构建“和谐城市社区〞的政策建议 构建和谐社会、奔向小康是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伟大实践。胡锦涛同志说:“要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效劳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和谐城市社区的构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局部。“和谐社区,共同家园〞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社区成员的共识。推进“和谐城市社区〞建设是提升现代化城市新形象的主旋律,已成为弘扬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催进剂。 必须坚持发挥社区居住的党员的主体性作用。无论他们是在职的党员,还是党员干部,在小区内都是普通的居民,积极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是他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以他们的实践活动去感染他人,共建社区家园。 必须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主持社会的正义感,表扬见义勇为的行为。南京街头曾出现以下感人事例: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被一辆出租车撞倒后,满脸是血而昏迷不醒,迎面开来的面包车上的三位小伙子二话没说与出租车司机一起将老太太送往医院,老太太因及时就诊脱离了生命危险。这正是构建和谐城市社区需要大力弘扬的。 必须有“追求卓越,海纳百川,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包容性。城市的建设和开展离不开全社会各阶层的鼎力相助,尤其是大批民工参与城市的建设,为现代化城市的形象和品牌的提升注入了活力。饮水思源、过河铺桥是城市社区居民不可忘怀的。所以,对于民工的生活和子女就学要备加关心;对外来人员无证设摊,除讲明道理、合理引导外,更多地是采取柔性的疏导和弹性的社区管理,少些“严厉〞的管制。 第6页 共6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