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工作报告
XX市工作报告
XX市工作报告篇1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忆
过去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突出矛盾,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坚持为民,用心做事,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增后劲,经济社会开展取得明显成效。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地区生产总值1.67万亿元,增长8.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3%。城镇登记失业率2.26%。进出口总值1306亿美元,增长9.8%。广州第四次被评为福布斯中国大陆最正确商业城市第一名。
质量效益持续提高。源于广州地区财政预算收入4834亿元,增长9.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1.53亿元,增长8.7%〔可比口径12.9%〕。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根本同步,差距继续缩小。
结构调整取得实效。三次产业比重为1.42︰33.56︰65.02。效劳业比重持续提高,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加速壮大。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
社会事业蓬勃开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治安等领域取得新进步,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兑现,民生开展指数在省会城市和方案单列市中排名第一。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及特点:
一是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坚持把开展作为第一要务,消费、投资、外需均衡增长,协同拉动经济稳中向好。
促进投资提速。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推进136个重点工程,完成投资总额1109亿元。举办新广州新商机招商推介会,加大重大开展平台投资力度,鼓励吸引民间投资,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4889.5亿元、增长14.5%,民间投资增长24.9%。
挖掘消费潜力。着力增强消费的拉动作用,推进重点商圈升级改造,加快国际会展中心、物流中心、采购中心建设,完善商贸功能。开展一系列专题商贸展贸活动,促进信息、文化、健康、旅游等新型消费,激发消费活力。旅游综合竞争力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97.85亿元,增长12.5%。
开拓外需市场。着力改善外贸环境,自贸试验区申报成功,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有新进展,落实出口退免税401.1亿元。拓展国际市场,开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道,鼓励企业在国〔境〕外设立生产基地、营销网络和参加国际展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新业态,跨境电子贸易进出口13.1亿元。全年商品出口总值727.15亿美元,增长15.8%。实际使用外资51.07亿美元,增长6.3%。对外投资31亿美元,增长70.7%。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围绕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开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把改革作为根本之策,全面展开13方面226项改革事项。
加快行政领域改革。从政府自身改起,大幅度简政放权。动态调整99项行政审批、备案事项,公布10个部门权责清单,推进居民办证制度改革,95.7%的行政审批事项可网上办理。开展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全面推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取消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新设立市场主体增长28%,注册资本增长108.7%。
加快财税领域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全口径政府预决算编报体系,将所有财政性资金收支预算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公开部门三公经费预决算,清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完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广州财政透明度排名全国第一。坚持科学理财,增收节支还债建设并重,2023年下半年以来化解存量债务800亿元〔其中,市本级552亿元,区248亿元〕,存量债务削减26.7%,有效化解系统性政府债务风险。全市一般债务率15.5%〔市本级13.5%〕、专项债务率26.4%〔市本级25.7%〕,债务率处于较低水平。扩大营改增试点,取消或降低1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通过减税清费为企业减负285.5亿元。
加快投融资领域改革。创新金融平台,南沙XX县区金融改革创新15条政策获批,国际金融城入驻一批金融机构。新设法人金融机构12家,新增上市企业6家、新三板企业36家,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突破1000家。与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合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新增一批社区及农村金融效劳站、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普惠金融机构。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手国资国企改革总体设计,将65户直接监管国有企业整合成32户,推动上市公司重组整合,推进企业标准董事会建设,筹建国资开展资本投资和运营平台,加强国资监督管理和廉洁建设。
三是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开展质量和效益。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经济增长理念,在优化结构中稳增长,在创新驱动中促转型,为广州长远开展增添后劲。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加快推进汽车、精细化工、重大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商贸会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十大重点产业开展,出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效劳业、新业态开展等系列措施,开展专业批发市场转型试点,促进产业升级。效劳业比重持续提高,增加值突破万亿元,特别是金融、物流、会展开展较快。工业开展稳中提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2万亿元、增长7.9%,汽车、石化、电子三大支柱产业增长8.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业态和先进制造业加速壮大。农业开展平稳,增加值237.52亿元,增长1.8%。
加快科技创新。推进国家创新城市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启动财政科技经费、科技企业孵化器双倍增方案,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加快开展中乌巴顿焊接研究院、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伯明翰大学广州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挂牌运作,广州超算中心天河二号运算速度连续4次全球第一名。现有国家级实验室28家、工程中心18家、质检中心10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吸引信息产业总部落户,入选宽带中国示范城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001.36亿元,增长9.1%。新增创造专利申请量14589件、授权量4590件。
四是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和品质。围绕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加大根底设施建设力度,强化环境治理,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加强城市根底设施建设。推进交通枢纽建设,加快白云机场扩建、南沙港三期、国铁、城轨、地铁、高快速路和市政路桥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机场第三跑道竣工,贵广、南广高铁和广乐高速、肇花高速花都段、新化快速南段建成通车,海珠有轨电车试验段开通,同德围南北高架路、金沙洲大桥拓宽、洲头咀隧道、花城大道东延线及立交等59个路桥工程竣工。新开100条公交线路,新增1000台公交运力,新建50公里公交专用道。推进一批科教文卫养老政法等设施建设,四馆一园前期工作根本完成,南越王宫博物馆〔一期〕和9个儿童公园建成开放,少年儿童图书新馆即将开放,惠爱医院江村院区扩建工程完工,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开展空气治理,实施燃煤机组超洁净排放改造,完成一批重点企业脱硫脱硝工作,淘汰1016座小锅炉和8.7万辆黄标车、老旧车,新增管道燃气用户32.2万户,中心XX县区根本建成无燃煤区,会同周边城市开展联防联控。全年空气优良天数282天,占77.5%,增加22天,pm2.5年均浓度下降7.5%。开展水环境治理,推进市内河涌和广佛跨界河涌整治,新〔扩〕建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城乡自来水改造工程根本完成,北江引水、北部水厂一期抓紧推进,珠江广州河段平均水质为Ⅳ类。开展垃圾治理,启动创立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工作,推广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完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改造56座垃圾压缩站,3个资源热力电厂开工建设,逐步破解垃圾围城难题。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使用量均减少3%,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利用率达85%。开展生态园林建设,建成岭南花园6个、绿道300公里、生态景观林带129公里、生态公益林10万亩、4个湿地公园,完成森林公园和市内公园升级改造,花城绿城水城格局根本形成。
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强化规划引领,推广三规合一成果,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867个行政村规划,推进重大平台核心区控规。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机制,查处闲置土地93宗、434公顷,查处违法用地1228宗、涉及耕地5458亩。开展三旧改造,加快成片连片改造,盘活烂尾楼35宗,整治37个城中村平安隐患和448个专业市场管线,城市面貌出现新变化。
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推进社区网格化效劳管理,完成314个幸福社区创立工作。加强城管综合执法,提高市容景观管理水平,集中整治乱摆卖和占道经营,撤除违法建设110万平方米、违法户外广告3.1万平方米,查处违法施工2720宗,整治群租房2.2万套。推进平安广州建设,开展平安生产隐患专项整治,保持高压打假治劣态势,破获食品药品类犯罪案件768宗,推动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新增1110间学校食堂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组建反恐力量,组织六大专项、雷霆扫毒等整治行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刑事、治安类警情下降8.9%,群众治安满意度持续提高。
五是开展社会民生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高度重视民生,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3%用于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公共效劳体系不断健全。
保障群众根本生活。组织职业培训,应届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3.3%,城镇新增就业27.08万人。完成2998人积分入户。筹建保障房〔含租赁补贴〕1.56万套、根本建成1.96万套,改造农村泥砖房和危房9000户,着手建设来穗人员公租房。五险参保人数达2649.7万人次,连续8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和商业保险医疗救助制度,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突破3000元,农转居人员养老金提高9%。改造升级农村敬老院和413个老年人活动站点,开工新建8325张养老床位。
大力开展社会事业。推进教育开展,完成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方案,实施异地中考,实施教育城建设和大学城提升方案,完善民办教育财政差异化扶持机制,9个区成功创立全国义务教育开展根本均衡县。推进文化繁荣,精神文明创立活动蓬勃开展,开展文化遗产普查,启动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扶持非国有文物保护,举办系列国际大型文化活动,完成惠民演出、免费门票、广电节目覆盖等惠民实事,根本完成广州大典编纂出版,音乐剧西关小姐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开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推广镇村医疗一体化管理,开展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组织全科医生培训,推行家庭医生契约效劳,组织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应急机制,防控登革热、埃博拉、禽流感等疫情。推进人口计生效劳工作,落实单独二孩政策。开展体育事业,举办10余项国际体育赛事,30个小型足球场、36个一站两点、公共体育场馆优惠开放等惠民实事全部完成。
加强三农工作。加快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完成21.3万亩高标准根本农田建设,新增2.1万亩标准化菜田。开展现代农业,8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成10.9万亩。深化农村改革,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建成集体经济三资交易平台。建设27个美丽乡村和3个名镇、41个名村。市财政安排4.85亿元扶贫,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取得成效。
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开展。成功举办第二届广州奖及2023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暨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大会,成立广州-奥克兰-洛杉矶三城经济联盟,广州成为世界大都市协会亚太地区总部所在地并中选首任联合主席。开展经济普查,普法宣传、法律援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