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我市
民营
经济发展
现状
对策
分析
我市民营经济开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民营经济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开展的重要根底,对于转变开展方式,改善民生福利,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摸清我市民营经济开展情况,了解民营经济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丰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其健康协调开展,最近,我们联合对我市民营经济开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和综合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改革开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以1979年汉正街在全国率先恢复小商品市场,103名无业人员领到工商执照为重要标志,我市民营个私经济涌入新时期的改革开展大潮。30多年来,这一“新生事物〞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蓬勃开展,为全市改革开展稳定全局作出了独特奉献。特别是近年来,武汉地区民营经济各类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参与“两型〞社会和自主创新建设,在创造社会财富、优化产业结构、吸纳就业人口、增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全市深化改革、加快开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总体规模迅速扩大,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更加明显。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总量迅速扩大,成为经济持续较快开展的重要推动。据统计,到2023年底,全市民营企业总户数超过14.3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852.43亿元,同比增长13.8%,对GDP奉献达42.1%。民营企业上缴税金到达192.05亿元,全市单年增加122亿元税收收入中,有88.48亿元来自民营企业,税收收入增加奉献率为72.52%,增幅同比提高了44.9个百分点。另外,全市农村经济总产值的2/3,出口总额、工业增加值净增量和城乡居民收入的1/2左右都来自民营经济。
2023-2023年武汉民营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图
内部结构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用逐步显现。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长期以来我市产业重化工特征较为明显。而由于资金、技术等要素约束,民营经济大多首先开展并壮大于第三产业和中小型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市目前产业结构的缺乏,有利于产业结构调“轻〞、调“优〞。从我市民营企业行业分布来看,2023年分布在农林牧渔、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租赁和商务业的比重分别为1.01%、8.34%、34.36%、16.46%,属于典型的“三二一〞类型,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加快调整。
2023年我市私营企业行业分布表
行业
注册户数
占%
农、林、牧、渔
1297
1.01
制造
42
0.03
建筑
10743
8.3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3431
2.66
信息传输、计算机效劳和软件
5237
4.06
批发和零售
44270
34.36
住宿和餐饮
2086
1.62
租赁和商务效劳
21209
16.46
居民效劳和其它效劳
4251
3.30
文化、体育和娱乐
1483
1.15
其他效劳业
34798
27.01
合计
128847
100
吸纳就业持续增加,促进社会和谐。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多数民营企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能够为社会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统计说明,2023年末全市近200万人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就业,占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的87.75%,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47.28%,占全市新增就业人数的89.78%,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就业的主渠道,为促进经济开展、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奉献。
2023年武汉民营经济吸纳就业人员示意图〔万人〕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促进民营企业向科技型转变的作用日益突出。以凯迪电力、精伦电子、凡谷电子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为我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添了力量。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开展民营科技企业6355家,其中一半以上分布在生物工程制药、电子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从业人员超过15.5万人,科技人员占65%以上。根据对我市民营科技企业主营产品的统计调查,全年开发生产的7096项产品中,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就分别到达了455项、2913项,所占比例到达了6.41%、41.05%。
我市民营科技企业高新科技领域分布情况
优势领域
企业数
资产
技工贸总收入
数量〔家〕
比例%
总额(千元)
比例%
总收入(千元)
比例%
电子信息
773
12.28%
19953293.7
19.16%
9660891.5
12.39%
光机电一体化
1599
25.39%
26985599.3
25.91%
21202300.8
27.18%
生物医药
583
9.26%
15035253.4
14.44%
11213106.2
14.38%
新材料新能源
464
7.37%
11264987.2
10.82%
9988494.6
12.81%
合计
3419
54.30%
73239133.6
70.32%
52064093.0
66.75%
二、加快开展方式转变,必须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开展
我市加快综合性制度创新、推动开展方式转变已进入关键阶段。民营经济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天然活性,对于做好加快开展方式转变这篇大文章,其作用不可小视。为了更好地评估我市民营经济开展现状,横向认识差距、找准努力方向,推动突破性开展,我们选取了杭州、广州、郑州等相关城市进行比拟分析。可以看到,我市民营经济在规模、速度、结构等方面仍比拟薄弱,与兴旺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具体表现为:
整体实力偏弱,总量差距还较大。2023年我市民营经济全年实现增加值1852.43亿元,仅相当于广州的1/2、杭州的2/3左右;占全市GDP比重为39.8%,与杭州的64.5%、郑州的67.1%相比,明显偏低。全年民营经济纳税总额还不到广州的50%。(见下表)
武汉市与有关城市2023年民营经济开展情况比拟
项目
武汉
杭州
广州
郑州
民营经济实现GDP〔亿元〕
1852.43
2676.8
3164.44
2268.3
占地区GDP比重〔%〕
39.8
64.5
52.6
67.1
私营企业数〔万户〕
12.88
14.1
23.8
7.23
个体工商户〔万户〕
43.57
28.5
36.9
25.51
民营经济纳税总额〔亿元〕
192.05
370.77
491.2
311
私营企业平均注册资本〔万元〕
202.09
267.5
224
198
规模以上民营工业销售产值〔亿元〕
1627.43
4678.01
5978
998
私营工业企业数〔户〕
10785
18564
20335
11203
私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户〕
1706
2630
5310
1128
2023年度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家〕
11
81
26
14
传统行业比重有些偏高,结构调整空间较大。我市民营经济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商业贸易、饮食娱乐、简易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的不多,新兴产业开展滞后。特别是从事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和租赁商务效劳业的私营企业户数分别占到了占全市私营企业总数的34.36%和16.46%,两者超过了全市私营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相比而言,信息传输、计算机效劳和软件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新兴行业仅分别占到全市私营企业总数的4.06%和1.15%,缺乏传统行业的零头。
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一批起关键作用的“排头兵〞。据统计,2023年武汉民营工业企业共计1.07万家,规模以上的私营企业仅1706家,而广州规模以上的私营企业超过5000家。在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23年度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广州有26家、杭州市有81家进入,而武汉只有11家进入,只占总数的2.2%。
思想认识还不够统一,总体开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虽然市级决策层面大力开展民营经济的认识已经高度统一,但在实际操作层面还在更多地考虑体制内企业的开展,战略重点大多围绕国有大中型企业展开,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开展重视相对还缺乏。虽然早在1993年,市委、市政府就公布了关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开展的假设干规定,2023年和2023年,又分别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开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和武汉市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条例,制定了假设干政策对民营经济加以扶持。这些为民营经济的开展创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如政策创新缺乏突破,地方特色缺乏、引爆能力不强。一些部门主动效劳意识还不浓厚,效劳效果还不够强。此外,民营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资金融通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影响了其健康快速成长。
三、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开展的对策建议
时值“两型〞社会建设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的大好机遇,恰逢“十二五〞规划制定和战略调整的关键节点,民营经济加快开展、蓬勃开展,面临着战略抉择和提升空间。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民营经济开展的宏观环境还不容乐观,深层次制约因素还不可无视和回避,挑战较仍较为严峻。新形势、新阶段,加快民营经济开展,必须切实加大力度,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奋进态势。
〔一〕进一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营造良好环境。扶持培育和开展壮大民营经济,首要的问题就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开展民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从社会舆论到政府行为,从体制条件到效劳支撑的合力。从杭州、温州等民营经济较为兴旺的地区来看,正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大胆解放思想、放手开展个体私营经济,才有了民营经济辉煌开展的今天。因此,更新观念、统一思想,继续打破阻碍民营经济开展的思想障碍,至关重要。各级领导者、决策者应与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对民营经济的开展实行“不看性质,看奉献〞、“只设路标、不设路障〞政策,做到思路上“放胆〞、机制上“放活〞、政策上“放宽〞。有关宣传单位和社会组织,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开展民营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使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在全市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民营经济开展的舆论气氛。
〔二〕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民营经济能否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落实和执行效果。建议借鉴浙江、广东、福建等地的做法,在用足用活国家政策的根底上,充分结合武汉本地民营企业的实际和需要,将开展民营经济同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及科教兴市等重大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民营经济开展政策和具体实施细那么。继续清理和完善我市的相关地方性法规,在外贸管理、用地融资、人才引进、证照办理、规费收取等方面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业主一视同仁,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政策落实督查机制,将民营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纳入全市重点工作绩效考核系统,强化民营经济开展目标和工作责任的检查考核。
〔三〕进一步推进市场公平准入,壮大民营经济开展空间。市场准入的限制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市民营经济开展突出的体制障碍。必须切实采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消除“隐形〞门槛,扩大民间投资领域,拓宽民营经济开展空间。但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领域,都对民营资本放开,但凡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允许民营资本先行进入。建议加紧制定和优化市场统一准入标准,鼓励有条件、具备资质的民营企业尽快进入电力、水利、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公共工程、市政设施等根底设施建设领域,给予其足够的市场时机。对于电信、邮政、金融、保险等传统垄断性行业,要积极研究弱化行业垄断,降低准入条件,吸引多元投资的政策措施提供公平竞争条件。
〔四〕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其市场生存和抗风险能力。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快建立支持民营经济开展的金融体系。利用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的优势,改革现有金融体制,积极探索民间资本参〔控〕股地方金融机构的有效形式,争取设立一批专门效劳民营经济开展的金融分支机构,支持民营经济开展。二是加快担保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成立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互助性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