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docx
下载文档

ID:655761

大小:49.39KB

页数:1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留守 儿童心理 问题 成因 对策 分析
·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出处: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 纪中霞 陈水平 更新时间:2023-4-13 浏览次数:619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长此以往,产生了性格柔弱、自卑、自负、孤僻、叛逆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为此,本文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留守儿童〞 有效的教育政策,以便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开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开展突飞猛进,农村也大力推行机械一体化。于是,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的拥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开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农民背井离乡,使自己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不断繁华的情况下,新的问题即“留守儿童〞问题却日渐突出。按照学界的一般定义,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别离并“留守〞在老家的少年儿童。根据2023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的抽样数据推算,我国2023年农村的“留守儿童〞人数约是2023万人。随着2023年来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据前人的有关调查显示:65.9%的老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的研究,前人认为较为突出的是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在对“留守儿童〞其他问题方面的研究,前人也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 综上所述说明:“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开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前人从众多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为我们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根底。然而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乏之处,具体表现在:对“留守儿童〞冲动、悲哀、情绪忧郁以及意志力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在解决对策过程中,关于同伴关系及“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开展产生的影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此,笔者打算运用调查与访谈等多种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对策,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他们存在的不良心理,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开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笔者对“留守儿童〞有了根本的认识。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的前景下,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加的担忧起来。为了更深入的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笔者随机对山东省16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访问,根据数据显示“留守儿童〞比拟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敌对 笔者对“留守儿童〞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见表1 表1:“留守儿童〞与别人发生矛盾的处理方式及所占比例 处理矛盾方式 所占比例 吵架 43.3% 闷不吭声 16.2% 向父母诉苦 18.9% 采取其他行为发泄 21.6% 从表1中可以看出:43.3%的“留守儿童〞会采取吵架的行为,16.2%表示自己会闷不吭声,18.9%向父母诉苦,还有21.6%会采取其他发泄方式,寻找心理平衡。可见,“留守儿童〞采取打架或其他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还是占绝大局部,由此,可以推断,“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孤僻、偏激、不团结、搞破坏、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严重者有的参与盗窃、抢劫,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2.人际关系敏感 “留守儿童〞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开展。根据对“留守儿童〞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16.7%的“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46.6%的表示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也有36.7%的表示非常愿意参加。 3.悲哀、厌恶、焦虑、忧郁 “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哀、焦虑、厌恶、怨恨、忧郁。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显示,81.1%的“留守儿童〞非常的想念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的非常焦虑,悲哀不已,泣不成声。而18.9%的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这些“留守儿童〞当中,在提到父母的时候,大多表现得很默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那么是闷不吭声。再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心理状态。 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 4.学习心态 根据调查统计,89.2%的“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5.4%由亲朋好友监护,还有5.4%由老师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64.9%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加之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性不高,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因此,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缺乏等不良心理。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侬〔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 笔者大多对中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进行的调查,年龄多处在7—14岁之间。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的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开展过程中的一个根底,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根本生理需要,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然而,在笔者的调查结果中显示,16.2%的家长平均一周与孩子联系一次,10.8%平均每月联系一次,29.7%表示不定时的联系,43.3%的很少联系。 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开展,致使“留守儿童〞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哀、厌恶、怨恨、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2.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 调查结果说明,89.2%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拟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而5.4%是由亲朋好友做监护,还有5.4%的是由老师看管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对于别人的孩子,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没法管,于是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问题。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开展的影响是不可无视的。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方案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其学校的教育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开展。 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4.社会因素 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开展不合理,工业开展快,而无视了农业开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 其次,社会教育制度不够完善,使得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性行不良少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摸拐骗,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 再次,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众多未成年“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缺乏等不良的学习心态,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不能自拔。 5.自我调控因素 以上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均属于外部因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留守儿童〞本身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其内部因素。根据调查统计显示:21.6%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自控能力较差,16.2%的表示自控能力很差,54.3%的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为一般,只有7.9%的认为自己自控能力很强。自控能力差的“留守儿童〞比自控能力强或者一般的“留守儿童〞在情绪、情感、学习心态和行为方面更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开展。 四、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留守儿童〞比平常人缺少最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大多处在小学阶段,一般都是未满14岁的少年儿童。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长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开展,相反,那么阻碍其开展。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笔者认为,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他们能够见面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是重中之重。 2.寻找适宜的监护人,并提高监护人的素质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开展;要对“留守儿童〞 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翻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祖父辈的监护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其学习给予帮助,可以为孩子请家教,使其获得个别化的教育,提高学习成绩。 3.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做到公平、公证,使“留守儿童〞拥有与其他儿童同等对待的教育。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身教而多于言教,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典范,成为孩子心目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开展。 其次,学校应加强制度管理,防止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进入学校,以免造成不良影响,遏止了校内的不良成员进行破坏,防止“留守儿童〞结识不良分子,一旦发现,学校、老师应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其人格开展能够“弃恶扬善〞。 4.鼓励加强农业生产 “留守儿童〞的数量之所以不断的增多,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父母外出打工这一现实问题。政府应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