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docx
下载文档

ID:655664

大小:47.84KB

页数:1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当代中国 大学生 就业 原因 分析 对策 研究 人力资源 管理 专业
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II 一、引言..............................................1 二、相关理论概述…………………………………………………1 (一)大学生就业的内涵................................1 (二)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理论……………………………………2 三、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3 (一)大学生市场供求形势日趋严峻......................3 (二)性别歧视问题严重…………………………………………4 (三)大学生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4 四、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5 (一)经济增速放缓,拉动就业乏力……………………………5 (二)企业认为女性生理成本过高………………………………6 (三) 大学生就业观不成熟.............................6 五、缓解当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8 (一)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创业…………………………8 (二)维护公平的竞争原则………………………………………9 (三)提升个人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9 六、结语……………………………………………………………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摘 要 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的高考制度得到了恢复,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培养出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由于社会、企业及大学生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使大学生产生了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会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提出相关理论,再对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其次阐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最后提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关键字: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结构性失业;相对过剩人口 ABSTRACT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hina'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has been restore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ety, the enterprise and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is difficult. If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not be effectively resolved, it will have an immeasurable impact on soci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theory,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n expounds the causes of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y;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Relative surplus population II 一、引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高考大国,1977年由文化大革命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得以恢复,大学生的人数开始逐年增多。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发布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相关规定,以提高人们的素质水平。高校的扩招、民办教育机构的涌现使得我国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这时候问题开始出现,一大批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无法就业。而现在不仅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问题,还有一批因为种种原因被解雇的员工和在农村务农的人民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有许多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而结论却不尽相同:有的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规模太大。也有学者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就业难,与高等教育的规模大小无关,因为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规模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很小,应该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理论界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认识不一致,大学生就业难依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将分析该社会热点问题,在对大学生就业难表现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提出了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大学生就业的内涵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和政治的稳定。目前,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而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需就业人口多,因此这一问题又显得更为突出。我国的许多学者都认为,目前我国社会上的首要问题是就业问题[1]。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被予以厚望。他们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最直接的主体,其未来的发展反映着我国国力的兴衰[2]。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已连续14年超过70%。但也可以这样理解,在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就业形式多样化的前提下,每年仍有30%左右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理论 1.马克思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的最后一章提到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出现两种不同的趋势:一方面是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是劳动力的供给绝对增加,这两种趋势作用的后果就造成了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3]。 在机械代替人力的现代化环境中,资本家总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他们希望以最少的人力发挥最大的效率,无形之中市场配置就起了主导作用。但是,资本积累到一定过程,失业必然产生,进而也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马克思认为失业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常态,且它的数量和态势并不可控;但同时又不能太悲观,这大量的闲置人员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4]。 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的失业现象同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分析,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失业的根源进行的总结[5]。尽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对失业问题的相关研究,该理论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2.性别歧视理论 一般来说,性别歧视主要指的是对女性的歧视。而职业性别歧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女性人口就业率较低、下岗失业比严重和职业报酬差距大[6]。尽管每年的调查结果有所变动,但性别歧视的总体情况没有明显改善。古往今来,性别歧视就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但是性别歧视的现象还是一直存在。在职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女性由于歧视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7]。 性别歧视理论是在性别歧视现象的基础上产生的,各个领域的学者都对此有各自的观点。以社会学家的观点为例,他们认为:“在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性别认识的强化以及对男女两性在家庭和社会中不同角色的希冀是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劣势的主要缘由之一,不仅影响女性参与到劳动力市场的决策,而且影响了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职业选择,也会影响雇主的招聘行为。”[8]根据性别歧视理论可以推断,大学生中女大学生的就业将会更加艰难。 3.结构性失业理论 综合一些经济学家对结构性失业所下的定义,可以这样理解,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使劳动力在包括技能、经验、工种、知识、年龄、性别、主观意愿、地区等方面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一致而导致的失业。这一定义既指出了结构性失业的形成根源,又较全面地概括了结构性失业的种种状况[9]。 结合结构性失业理论可以看出,如果大学生所受的教育及其本身的素质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那么就很容易导致结构性失业。 三、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市场供求形势日趋严峻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实施高等教育“适度发展”战略以来,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多。再加上我国20世纪初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影响,大学生的数量开始暴增[10]。200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在114万人左右,到2010年就增长到了631万人。虽然从2010年开始,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增幅放缓,但总量依然巨大。直到去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达到765万人。 以2016年就业形势为参考,2016年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而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升学的学生的数量也与大学生的数量差不多。青年的就业群体加在一起大约有1500万左右,再加上500万左右的社会失业人员,社会中面临着就业问题的人数可达2000万。而新增就业岗位就只有1000万左右,也就是说有将近1000万的人将面临着失业的风险[11]。这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二)性别歧视问题严重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职业场上,性别歧视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尽管现在女性的社会地位已经很高了,但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残留的思想使部分人依旧认为女性不如男性。 近年来,我国对女权的研究文献不计其数。这些文章都显示我国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例如,2016年的大学毕业生有765万,有96万人不能及时就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女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难并没有因政府的关注而改善。相反,这样的问题随着大学生就业日趋艰难的情况下,女大学生的就业还面临着不少的挑战[12]。这些挑战基本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第二用人单位承担女职工的成本较高,第三女性辛苦工作所得的满意度往往低于男性[13]。这三个挑战使初入社会的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加巨大。 (三)大学生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 大学生就业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一方面表现在大学生对就业地域、单位的选择唯心,失业也职位空缺并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大学生类别、学科、专业与岗位实际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就业矛盾[14]。 1.优先选择发达地区、大企业,而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无人问津 目前, “到大城市、去沿海、进特区”成为许多大学生求职择业的首选[15]。很多大学生设法毕业之后想法留在发达地区,他们宁愿住在十几平米的出租屋内省吃俭用,也不愿意回到生源地就业。这就导致在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欠发达地区却缺少人才的现象发生。 在大学生招聘会上,很容易看到这样的画面,著名的大企业前应聘的大学生排成长龙,而中小企业却鲜少有人问津。甚至有的中小企业来自欠发达地区,他们千里迢迢赶来招聘,却往往空手而回。 2.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实际需求太高 现在许多的大学生面对就业的实际需求太高,主要表现为两种具体情况。其一是,部分大学生学习的是某一专业,他们在找工作时要求专业对口,而对专业的要求太高往往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其二是,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会听从父母的意见选择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而这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