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指示代词“夫”与“这那”的语法化比较及分析指示代词.docx
下载文档

ID:652304

大小:23.20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指示 代词 语法 比较 分析
指示代词“夫〞与“这\那〞的语法化比拟及分析_指示代词   :本文以“夫〞为主,“这、那〞为辅,着重比拟二者的意义用法,分析了其语法化进程,发现其都存在“指事代词→话语标记〞现象,并辅以其他语料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夫;这、那;指示代词;话语标记      一、前言   古汉语“夫〞曾有指示代词到句首发语词的用法,现代汉语“这、那〞也有指代词到话语标记的用法。前人对指示代词“这、那〞的研究多集中在二者指代分布不对称上,而对古汉语“夫〞代词到发语词的演变那么论述更少。   本文将以“夫〞为主,“这、那〞为辅,着重比拟二者的意义用法,分析其演变进程,进而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探究。   二、用法归纳比拟   1.夫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释:虚词“夫〞fú,作代词、助词、语气词①。   (1)代词   包含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用法,后者又分为近指、远指和泛指。   ①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诗•陈风•墓门   ②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僖公三十年   ③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四   ④“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夫人愁痛,不知所庇。〞左传•襄公八年   王引之释:夫,犹凡也,众也。杜预注:夫人,犹人人也。②   (2)助词   为指示代词用法的进一步虚化,仍兼有微弱指代作用。   A.句中助词。引进补语,舒缓语气,不具体译出。③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论语•阳货   B.句首助词   标志被论述的人、事、物或动作行为。   a.后接名词或名词性结构,所标志对象为人或事。   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b.后接动词或动词性结构,所标志对象为动作或行为。   “夫以信召人,而以�济之。必莫之与也,安能害我?〞左传•襄公二十七   c.所标志对象为小句或分句,谓语是对小句或分句的评述或说明。   “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左传•隐公四年   (3)语气词   “夫〞作语气词,常置句末。   子谓颜渊曰:“用之那么行,舍之那么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2.“这、那〞   (1)指示代词。指较近/远的人或事物,二者相对,亦可通指。   可惜那 修好得太迟了一点。(茅盾子夜)④   (2)称代词。   A.转成称代。“这、那〞后原有名词,后文再提及时省去,但量词(或连数词)须保存。   前几天我在一家店瞧见条裙子,和你那条一模一样。   B.直接称代。指代当前或说者听者都知其所指的事物。   这是从哪儿得来的?好奇怪!我从来没见身边人有这个的。⑤   (3)连词。   “那〞表示顺着前面语意,或承接,或开启话题,或转折等。   这样既然不行,那你打算怎么办?   (4)助词。表示语塞。   这这这!你的胆子怎么比粟米还小(余上沅兵变)   综上,“夫〞与“这、那〞皆可代指人事物;有远指、近指、泛指(通指)功能;后“夫〞可作结构助词,“这、那〞可作连词、助词,皆有话语标记功能。   三、演变过程及原因分析   (一)意义的虚化   Heine在其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中基于跨语言考察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隐喻范畴等级序列:   人>物>活动>空间>时间>性质   “夫〞的意义虚化即遵循该轨迹。甲骨文“夫〞为行冠礼的男子,后衍生“女子配偶〞义,添加[+已婚],而“服劳役的人〞除增加[+被强迫]、[+劳动]外,还使[+成年]变成了[±成年]的模糊形式,这将导致该义位脱落,使“夫〞泛化成“人〞的含义。   其代词义虚化过程为:类的迁移使其可代指动物、植物;数量扩大化使其可代指众人和事物。其后二者共同作用,使其脱离具体事物的指代,向时间、空间方向演变,最后当其可指代性质时,形式上也已统领全句,此时即变成结构助词。   “这、那〞那么表达在指代意义的泛化上,经历了“近/远指>中性>通指>无指〞几个阶段。   最初“这〞表近指,“那〞表远指,而当二者不并举时,其指示性会弱化近于中性,后变为通指某类事物,例:   父母不图这,不图那,就图你能平安健康。   此处“这〞“那〞无确指,无明显对立,远近指并不绝对化,含有心理距离因素。⑥无指标记为其进一步虚化为连词奠定了根底。   (二)结构的语法化   1.指代内容的扩大   阶段一:“夫〞指代前文出现的人。“这、那〞也有此用法,但当其直接称代指人时,几乎仅作“是〞的主语。所指人常在身边,句子表达时多伴以手势或眼神。例:   彼好专利而妄,夫见君之入也,将先道焉。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那是谁?树下站着的那个。   阶段二:“夫〞指代形式扩大到名词/名词短语,指代内容扩展到人或物。“这、那〞同理。例:   汉王授我上将军印……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史记•淮阴侯列传   那孩子抓起书包,三步并两步就跑了出去。   阶段三: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共存阶段。此时“夫〞和“这、那〞既可解释为代词亦可释为助词,且去掉它们对句义无影响。   夫有余缺乏,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忧过计也。荀子•富国   这百步穿杨的技术,可不是一天就练成的。   阶段四:“夫〞由指代小分句到指全句。当指代边界扩大到整句时,边界消失,其指代义随之被架空。   “这/那〞边界扩大化形式同上,但多表达为作定语从句标志。   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左传•隐公四年   你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干,这才能有所成就。   2.位置结构的演变   “语言的开展史毫无例外地证明,使用频率越高、范围越广的强势语法格式是类推的源动力。〞⑦可见,位置结构的演变固定也会影响到语法化的开展。   (1)“夫〞位置结构演变   前文所述“夫〞指代全句时,其所占句法位置恰与结构助词相同,且其指代意义被架空,在此条件下,“夫〞就有可能通过句法位置来获得结构助词的性质。这期间“夫〞曾出现于句首、句中、句末三处。   句末的“夫〞通过句法位置获得了语气词性质,但因多个语气词的竞争作用,“夫〞只少数在句末存活,转为语气词。   句中的“夫〞假设与其后名/动词性成分搭配,易使二者结构紧密,不利于指代作用消失;假设领起小分句,那么易造成“夫〞向句首偏移。   句首“夫〞:指代内容过长,回指无力,利于指代作用消失,且句首位置稳固,指代义被架空的“夫〞易成为结构标记。   因此,“夫〞在句首、句末出现较多,句末变为语气词,而句首那么成为发语词,即话语标记。   (2)“这、那〞位置结构演变   “这、那〞的句法位置演变分析与上文同理,其指代义通过近/远指、中性、通指、无指最终被架空。此时分句或句首出现的“这、那〞所占句法位置恰与连词相同,句法作用也近似,因此“这、那〞也就有可能通过句法位置获得连词的性质。   综上,“夫〞和“这、那〞都有从“指事代词→话语标记〞开展的趋向。注:该过程中,语言竞争因素也起了重要作用,但因本文篇幅不予详述。   (三)其他相关语料的现象   除在古汉和现汉中存在“指事代词→话语标记〞现象外,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现象。   如日语中的あの(最远指)常用在句首开启话题。“あの……その……〞同汉语的这个……那个……〞表不知如何开口的用法一样。   韩语中指词geu与话语标记关系重大。例:   jeogi, yissjanayo,geuge museum tteutyijyo(那个,那是什么意思)⑧   英语中指代词here、there也可用作话语标记,表引起注意或开启话题。例:There goes the bell.(铃响了。)   汉语一些方言中也存在这样的例证,可参看陆镜光的相关文章。⑨   五、结语   综上,本文以“夫〞为主,“这、那〞为辅,着重比拟了二者的意义用法,分析其语法化进程,发现二者都存在“指事代词→话语标记〞现象。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同时,笔者也在汉语方言、日、韩、英语等材料中发现了相似现象。   Hopper&Traugott基于跨语言考察曾提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语法化斜坡:实义词>语法词>附着词>词内语素   根据本文的分析,本文语言材料的“指事代词->话语标记〞现象是符合这一大方向的,而究其细谨,“指事代词>话语标记〞作为一条语言演变规那么能否成立呢?笔者不敢妄下结论,这需要更多语言材料的累积,及相关理论的证明,本文只在此提出这一思考,以期抛砖引玉吧。      注释:   ①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156.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三册).中华书局,1981 (3)   ③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158.   ④现代汉语大辞典.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    (12).623、1733.   ⑤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    1985(7).   ⑥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    1985(7).188等.   ⑦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开展的动因    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398.   ⑧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中国    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5).   ⑨陆镜光.汉语方言中的指示词.语言科学,2022(11).    88~95.      参考文献:   [1]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   [2]郭锡良.先秦语气词新探(二).古汉语研究,82.   [3]何乐士.虚词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2),384~392.   [4]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2(5).   [5]刘丽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22(4).22~28.   [6]陆镜光.汉语方言中的指示词.语言科学,2022    (11).88~95.   [7]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    1985(7).   [8]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开展的    动因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   [9]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6).   [10]王引之[清].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4(1).   [11]现代汉语大辞典.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0(12).623、1733.   [1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三册).中华书局,1981(3).   [13]杨伯峻.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1981(2),40~42.      本文受上海大学文学院创新基金工程资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