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范文.doc
下载文档

ID:652281

大小:16KB

页数:4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三农 问题 调查 综合 报告 范文
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政协义不容辞的职责。为了了解我县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县政协自今年2月以来,组织七个专门委员会,就解决我县"三农"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本次调研分五个专题,共组织50多名委员参与,涉及22个部门、13个街道、镇乡、35个村社、43家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在调研中,突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这个重点,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条主线,采取听取情况介绍、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方式进行,并就有关问题赴邻近区县〔市〕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调研,结合我县"三农"实际,在认真分析情况、找准问题、研究对策的根底上,形成了5份专题调查报告,并在此根底上形成综合调查报告。 一、我县"三农"工作的根本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我县有农业人口47.3万人〔按户籍划分〕,占全县总人口77.6%,其中,农村劳动力27.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45.4%。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县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开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 --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23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875元,比2023年增长1799元,增长63.6%;比2023年增长168元,增长6.2%。在202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种植业收入852元,占29.6%;养殖业收入464元,占21.1%;工资性纯收入为1040元,占36.2%;其他收入519元,占18.1%。截止2023年底,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4.4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52.1%,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年生活总消费人均2050元。近两年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用于食品的消费减少10.8个百分点,衣着、居住、家用设备用品等其余各项消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农民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不少农民在场镇购房和自建砖混楼房,90%的农户用上了机井水或自来水,电视机在农村已根本普及,闭路网络不断延伸,农民正向小康迈进。 --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23年全县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42万亩,农业总产值6.87亿元,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由2023年的79:21调整为57:43,粮食与经济作物的产值比由2023年的40:60调整为28:72。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种植和畜禽养殖已成为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四大主导产业,其产值到达3830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5.8%。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全县共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家,固定资产总额18619万元,产值5692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9948万元。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6767户,农民从中获得收入7540余万元。全县有种养殖专业大户1700多户,专业市场4个。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去年土地流转总面积达80856亩,流转率为19.2%。 --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村道路得到较大改观,现有县道154公里、乡镇道169公里、村道763公里、社道1200公里,实现了乡乡镇镇通水泥路,村村通公路率100%,社社通公路率94.1%。水利农机事业取得较好成绩,全县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170处,总蓄水引水能力10597万立方米,有效水量为7616万立方米,近年来建成盐井河水库1座,整治病险水库21座,治理河道、建设护城河堤15公里,改扩建水厂12座,改造电灌站20余处,推广农机新具2800多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3.9平方公里。农村供电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全面完成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建成35KV变电站6座、110KV变电站2座、220KV变电站1座,主变总容量为35.9万KVA,形成了以220KV田家变电站为中心、相对独立的璧山电网,全县用电量达4.99亿KWH,同比增长39.3%。农村通讯事业开展迅速,全县农村固定 达60000多部〔除璧城、青杠外〕,农村移动 不断增加。 --农业社会化效劳体系呈现多元化格局。全县初步建立了县、街道〔镇乡〕、村、社四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目前,有县农技中心和13个街道、镇乡农技站,有县畜牧中心、畜牧兽医联站和原26个镇乡畜牧兽医站,还有镇乡农机站、县水产站,共有效劳人员743人。成立了专业技术协会36个,建立了城北蔬菜、丁家花卉繁育等13个示范基地,开展综合效劳社33个,兴办正兴薯业、大路蜜柚和璧城养殖等专业合作社5个,创办乡镇联佳超市16个,农资超市10个。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不断崛起,"公司+农户"和"协会+农户"开展模式逐步形成,成立了一批如健龙藕协、狮子泰山果协、原野食用菌产销合作社、新堰蔬菜营销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广东温氏集团、三业茶叶等农业龙头企业。全县共有新型农村合作组织12个,会员1818人,带动5176家农户开展种养业,经营总收入达2639万元,为农民增加收入314万元。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