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法律
调研
报告
法律调研报告范文3篇
标准和开展基层法律效劳,是司法行政机关一项需要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围绕襄阳市司法局标准、开展要求,本人依据多年从事基层工作的经验并通过深入基层实地调研,深感标准法律效劳行为,加强法律效劳行业市场监管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基层法律效劳制度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其设立主要为弥补当时律师、公证人员缺乏。设立伊始,基层法律效劳便定位于立足农村乡镇和城市街道,为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和开展,接受基层政府、企事业单位或公民委托,提供一定范围的法律效劳和法律帮助活动。20多年来,我区的基层法律效劳工作始终坚持立足基层、贴近群众的效劳宗旨,在推动全区改革开放,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开展,满足基层广阔群众法律效劳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变革不断深入和国家政策调整不及时,当前我区基层法律效劳,尤其是农村基层法律效劳开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小窥的问题,本文试图以襄州区为例在对这些问题梳理分析的根底上,提出一些合理化开展建议,以期到达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我区基层法律效劳开展概况
xx年前,我区法律效劳所均挂靠镇司法所,与司法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为镇政府内设机构,按事业法人组织列编,除开展法律效劳业务外,还承担基层司法行政职责,负责指导人民调解、进行法制宣传等工作。xx年,依照司法部和省司法厅的文件精神,我区法律效劳所全部与司法所脱钩,改制为自收自支的社会中介组织。法律效劳所由初期的28个、开展到最顶峰的30个、随着襄州区的乡镇合并到现在整顿保存为16个。法律效劳执业人员从最顶峰的130多人整顿保存到现在的76人。
近三年来,全区基层法律效劳工作者共计担任法律参谋220230家,调解各类民间纠纷案件3650件,代写各类法律文书9800份,代理各类法律诉讼2023600件,解答法律咨询89676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05件,防止和挽回各类经济损失达3000万元。基层法律效劳工作者共办理农民工维权案件86件,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近150万元。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了区委、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好评。
二、当前法律效劳执业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执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和律师还有很大差距。我区现有的76名法律效劳工作者中,学历层次方面,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28人,占37%,具有法律大专及以下文凭的48人,占63%,;年龄结构方面,45周岁以下46人,占61%,45周岁以上30人,占39%;业务开展方面,xx年度全区法律效劳工作者(76人)办理诉讼业务总量1300件,业务总收入146万元,人均1.9万元。无论从人员构成状况,还是从业务拓展方面,基层法律效劳工作者和律师都相差甚远。主要原因一是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法律工作者本科以上学历只占三成左右,其余都是大专或高中学历,律师那么都是本科学历以上。二是效劳不及时。局部执业者在为群众提供法律效劳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效劳意识、交通工具等因素影响,效劳不够及时,工作效能偏低。三是业务水平滞后。基层法律效劳行业培训交流时机少,农村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对新兴领域不敏感,不少法律工作者只能开展一般性代理业务,对农村深化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的法律效劳需求不能快速反响。
(二)法律效劳所内部管理不健全、不标准。一些法律效劳所制度虽然挂在墙上,却没有得到执行。从受理案件到立案、代理、收费、取证等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制度建设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力,内部监督不到位,财务管理不标准,案件卷宗材料不齐全,办理完毕后没有将办理情况归档备查。如:办案材料都在承办人手里,没有由法律效劳机构统一保管;办案上还存在小作坊模式,单兵作战、个人主义比较突出。
(三)行业面临竞争和挑战加剧,业务拓展影响因素渐趋复杂。一是业务层次低端化,效劳对象多为基层单位和群众。xx年,全区法律效劳工作者共代理诉讼案件1300件,其中90%以上都是一审民事案件;代理非诉讼案件3000件,其中85%以上都是一般合同审查或代书;担任法律参谋260家,无区直单位或大中型企业;业务种类主要涉及征地、土地承包、家庭邻里纠纷和劳动、工伤、交通事故纠纷以及农民工、下岗工事项,其中85%以上仍为传统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和一般伤害赔偿案件,只有不到15%的案件发生在土地流转、合同审查、征地补偿、劳动用工等新兴领域。二是业务收费低廉化,城乡所收入剪刀差不断拉大。xx年,全区76名法律效劳工作者共代理业务4300件,单个案件平均收费缺乏400元。农村所收入境况普遍比XX县区所偏低。三是业务范围边缘化,农村基层法律效劳开展空间渐趋缩小。xx年,13个农村所共代理诉讼、非诉讼案件1400件,占全区法律效劳所代理案件的30%,且人均收入普遍低于XX县区执业人员。主要原因一是律师队伍增长迅速,分享法律效劳市场蛋糕的人员增多,自然影响到基层法律效劳队伍在市场中的份额减少,基层法律效劳队伍不注重自身宣传,社会知名度不高,许多群众对法律效劳所的职能、业务范围不很了解,个别所工作局面打不开。二是法制政策不稳定,前景不明朗,局部法律效劳执业人员看不到希望,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和小富即安的思想,业务拓展不积极,加之行业内部不正当竞争,个别法律效劳工作者偏离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违规执业,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使本就不成熟的基层法律效劳市场倍受损害。三是脱钩改制后,局部效劳所与当地司法所在工作上很少往来,失缺了当地党委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四)法律效劳监管乏力、市场混乱。xx年以来,基层法律效劳管理主要依据司法部两个管理方法(即59和60号令)。xx年,国务院取消效劳所机构设立核准行政许可事项,至今未出台新的法规规章。现行规章对违法违纪处分规定的不具体,操作性不强,司法局在管理上放不开手脚,对行业开展放任自流,监管疲软。一些基层法律效劳工作者不按程序办案,乱收费、乱办案。收费之前包打官司,收费之后什么都不做。在调查取证上,不取证、乱取证、甚至诱导当事人做假证、伪造证据,在效劳上不是让当事人满意,而是将打官司变为打关系。有的私自收案收费,收费打白条,向当事人做虚假承诺,收费不做事、乱做事。办案作风态度生硬、办案粗糙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业务开展,败坏了法律效劳形象。
三、标准基层法律效劳工作的对策建议
基层法律效劳行业要自觉按照市场规律来运行和开展,自觉融入社会管理创新开展格局,不断深化效劳所体制机制改革,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城市街区和乡镇农村为效劳重点,整合效劳资源,拓展效劳领域,改进效劳方式,加强行政、行业、自律管理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努力为经济平稳较快开展搞好效劳。
(一)实施人才战略,强化教育培训,全面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建立选人、用人、育人新机制,把好入口关,按照业务精、能力强、素质好、文化层次高的标准来选用人才,把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和优秀品格的人员充实到法律效劳工作者队伍中来,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对那些业绩突出的法律效劳工作者给予大张旗鼓的宣扬,使他们成为业内的领头雁,鼓励他们更好地开展业务。同时将那些群众不满意,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差的执业者去除出队伍。二是培训和教育常态化。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加强对基层法律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业务知识教育,及时更新和丰富法律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其效劳技能、效劳质量,鼓励广阔法律工作者积极参加自主学习教育,考取法律职业资格。三是提高管理者素质。实行等级化管理,探索所主任竞岗制度,在法律效劳所内部形成良性循环,确保把懂法律、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推到所主任岗位,以选好配强一把手来推进法律效劳所内部管理、人员队伍等各方面建设,促进效劳理念不断更新,团队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二)依托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重点突出社会效益
一是通过参与政府工作的作为获得新地位。针对当前基层工作中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如方案生育、土地纠纷等,积极开展法律效劳,把镇街政府列为主要效劳对象,协助政府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成为基层人民政府法律上的得力参谋和助手,提高自身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二是通过加大效劳民生力度开拓效劳新领域。着力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法律效劳,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法律问题的研究,将工作触角向与农民密切相关的工程和新型效劳领域延伸,及时主动热情做好效劳,积极开展法律效劳进村庄、工业园区活动,推出为普通群众做好法律参谋活动,全力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积极参与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建设,及时切入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创新效劳方式,对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法律援助。三是通过着力效劳经济开展提升效劳新层次。要把效劳三农放在突出位置,围绕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开展现代农业、壮大区域经济等工作,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围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建立与有关部门的经常性沟通机制,及时掌握重大工程工程信息,超前参与乡镇政府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和对外经济活动,充分发挥对城乡一体化开展的推动作用。灵活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科学进行市场定位,以构建防范体系为主,帮助村庄、企事业单位修改完善各类经济合同,不断提高企事业单位和村庄法律参谋量。
(三)强化监督机制,标准管理方法,推动管理制度创新
一是尽快配套相应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基层法律效劳继续开展的动力保障,要在大政策体系框架下,以利于提高法律效劳水平、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利于法律效劳所自身开展壮大为前提,尽快制定出台管理标准,解决目前管理制度缺失的问题,改革、完善法律效劳工作者执业资格考试、考核和执业登记制度。二是切实加强管理完善监督。加强行政、行业、内部和社会四个层面的管理和监督,形成合力,相互促进,构建执业行为职业道德联合评价机制、执业纠纷联合化解机制和违规违纪案件联合防控机制,不断提高监管效率,加强对法律效劳所和执业法律工作者的年度检查和考评,对年度检查和考评不合格的法律效劳工作者予以辞退,促进基层法律效劳行业逐步走向健康有序的开展轨道。三是重点推动内部管理创新。引导法律效劳所在机构、财务、业务、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逐步提高效劳所公共开展基金和福利金提取比例,明晰产权制度,改革分配制度,使报酬直接和效益挂钩、和劳动成果挂钩,建立公正的评价体系和有效的鼓励机制,增强执业人员的内心稳定感、职业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效劳质量,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
一是实施品牌战略。合理确定并培养法律效劳所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已独特的优势,着力效劳形象塑造,打响诚信效劳品牌。二是推进新型合作模式。坚持两所别离,合署办公,整合司法所和法律效劳所资源,从大局工作出发,本着相互促进、共同开展、效劳社会的目标,努力实现政府购置法律效劳的健康格局。我区13个基层法律效劳所均实现了政府购置法律效劳格局,效劳所每年由镇政府给予2023000元补贴,在正常开展代理业务的同时,也帮助完成司法所分配的工作任务。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除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以外,可探讨分片集中采用送法下乡、开展专项咨询或建立法律援助联系点等形式,近距离向农民宣传法律效劳知识,提高农民对就近获得法律效劳的知晓率。
关于法律援助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全面勾画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随着依法治国的步法不但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国家对农村根底建设不断加大,惠民政策也落实到千家万户,农村各种类型的矛盾纠纷大量涌现。使法律援助工作更加坚巨,责任更加重大。笔者通过对XX县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发挥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提高整体效能,推动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全面开展进行了调研。
一、xxxx县基层法律援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