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对策的因素分析1.doc
下载文档

ID:647792

大小:44.50K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急诊 护士 工作压力 对策 因素 分析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对策的因素分析 班级:2023级本科护理学专业1班 姓名:姜涛 学号:018 指导老师:蒋典 【】阐述了急诊科护士所承受的压力现状及压力源的概念,综述了急诊科护士压力来源的因素,总结分析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护理管理者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加强急诊护士队伍建设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急诊护士 工作压力源 对策 护理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危险。不同科室的护士压力有所区别,风险越高压力越大,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是急、繁忙、多学科性、易感染性及不规律性。而急诊科护士承担着自身平安和医疗平安双重风险,可见,相比于其他科室的护士而言,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更大[1-2]。此外,据曹露洋[2]的研究,在急诊科护士中,有中重度压力的护士比例为%,这同样说明急诊科护士压力普遍较大。现就关于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对策的因素分析综述如下。 1.压力及压力源的概念 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响状态,包括刺激、认知评价和反响3个环节[3]。而压力源是指任何能使人体产生压力反响的内外环境的刺激[3],据其性质可以将压力源分为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和文化性压力源。护理工作压力是指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需求与护士的生理、心理状态不相适应的一种心身失衡状态[4],其压力来源躯体性、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均有可能。短期轻度的压力具有一定的鞭策作用,可以使人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以提高注意力最终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而长期高度的压力那么可能使护士出现工作满意度下降、出现职业倦怠,最终导致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下降,甚至造成急诊护士离职率增加,护理人才流失。 2.压力来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急诊科工作强度大 现代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患者的第一线,集急、危、重患者抢救于一体,急诊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急诊科患者量无法预料,急诊科护士工作量不定,导致护士经常面临超负荷工作,Adriaenssens J[5]等对荷兰 15 家综合医院的急诊护理工作负荷进行研究发现急诊科护士压力相比其他科室护士高。急诊科护士人员编制有限,在孙玉珍[6]等人的研究中发现急诊科由于护士分工不合理,管理模式陈旧等原因,使得急诊科存在人才浪费与人才短缺的矛盾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急诊科的护士更是严重缺编,尤其是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等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时,急诊科护士更是超负荷运转,精神高度紧张,身心皆处于疲劳状态。据苏婷婷[7]的研究显示,急诊科人员配备缺乏、工作量大是急诊科护士压力大的主要原因。吕君[8]等人研究发现,急诊科护士的工作不只局限于院内急救,还要照顾院内一般急救患者、留观室患者以及承担院前急救工作,因此工作量大成为急诊科护士压力主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开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患者就医要求也随着提高,一些基层医院的患者都往三甲医院转运,造成大医院的工作量加大,也是造成急诊科护士工作负荷大的主要原因之一[9]。 护患关系紧张 急诊病人大多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患者家属期望高,情绪紧张、容易冲动,言语和行为不受理智控制。急诊科护士如果一味忙于抢救患者却没有及时满足患者家属或别的患者的要求,并且也没有进行有效沟通,一旦自己的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那么患者及其家属就可能产生不满,将怨气发泄到护士身上[10],对急诊护士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导致护患关系的紧张,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导致医疗事件升级[11]。陈凌[12]等人的研究指出,急诊科是职场暴力频发的科室之一,在余婷[13]等人的研究中显示急诊护士遭受的工作场所暴力主要形式是辱骂和威胁等语言暴力,而在陈锦霞等人[14]的研究中语言暴力排在急诊护士压力源第三位,Kowalenko T[15] 等通过对 6 家医院急诊工作人员暴力事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213 名急诊工作人员在9个月内遭受 827次暴力事件,其中护士的平安感低于医师,由此导致的结果不仅是压力的增加,更会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护士工作满意度下降及离职率增加 [16]。 急诊患者就诊时间通常无规律可寻,且病情较重大多处于休克、大出血等濒危状态,需要急诊科护士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判断及时抢救患者,由于急诊患者身体机能正处在十分脆弱状态因此护士在抢救过程中一旦出现失误将会对患者生命平安造成极大的威胁。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病情的紧急性,在投入抢救前急诊科护士往往来不及对患者进行一般评估因此很大程度上不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传染病等既往病史或者做一些相应的防护措施,由此导致急诊科存在的职业危险性高于其他科室。据王玉莲[17]调查发现,在百名急诊科护士中有%的护士在工作期间发生过针刺伤。另外,急诊病人较其他科室病人而言病情专科性没那么强,急诊科接诊患者多为急、危、重症病人,相比于临床科室具有跨专业、多病种、病情快速多变的特点。因此要求急诊科护士全面系统的掌握各科理论、实践知识,同时具备准确判断患者病情紧急程度的技能,并能给予病情复杂多变患者针对性的措施。而目前,我国大局部急诊科护士在校期间并未系统的学习急救护理学课程 [12],且我国目前护理人员学历整体不高,疾病种类的日益开展与自身综合能力之间的矛盾,更增加了护士的压力。 获得社会支持缺乏 社会支持是指个人感受到的情感或实际给予自己的帮助的总称 ,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对支持利用度 3个维度[18]。雷望安[18]等对上海市某一医院的82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发现社会支持总得分占总分值的 %,中等偏下水平,说明急诊科护士的社会支持度存在缺乏。护士群体主要为女性,不仅要做好护理工作同时还要兼顾妻子、母亲的角色,而由于急诊科工作量的超负荷使得急诊科护士对家庭的照顾相对较少,获得家庭方面的支持缺乏。护理和医疗同样重要,但护士的社会地位又常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人们把护理与“效劳〞概念融为一体,护士角色在社会人群中被认为是“高级保姆〞, 对于医院管理层来讲,也普遍认为护士处于辅助地位, 对护士外出学术交流时机及工作的支配自由度和决策那么有很多限制,获得医院及社会方面的支持缺乏[12]。曾淑贤[19]等研究认为护士压力和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可见,社会支持缺乏也是急诊科护士压力主要来源之一。 急诊科收治对象多为病情危重且疾病进展速度变化快的患者,死亡率较一般临床科室相对较高,濒死以及患者的离世会对急诊科护士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对突然失去亲人的打击及悲伤的感受,都可能使急诊科护士精神极度紧张。长期处于高度紧张、注意力集中状态的个体极易产生烦躁、焦虑情绪,由此便构成了压力,导致急诊科护士产生身心疾病[20]。在武郧[21]等人的研究中,发现调查所在地区急诊科护士中% 的护士存在焦虑,% 的护士存在抑郁,高于全国常模。这提示急诊科护士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的上下也是影响急诊科护士压力感受的主要因素。 针对实际情况弹性排班 急诊病人就诊虽无昼夜时间规律但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季节特点,护士长在排班时可针对季节特点实行弹性排班,在就诊人数多的季节相应的多安排人员,同时还可设置二、三线班,以应付突发状况的发生;在就诊人数少的季节可相应的少安排人员,同时在工作负荷相对小的季节可安排护士外出进修,或在科室内举办一些活动,有助于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和改善科室紧张的气氛。实行弹性排班不仅可以改善急诊科护士长期的超负荷工作状态,使急诊科护士得到最大程度的休息,还可以使急诊科护士长期紧绷的弦得到放松,有利于科室的长久经营。此外,弹性排班的同时还可实行分层管理,对于不同护龄、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护士,可按一定比例合理搭配,使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缓解急诊护理人力缺乏、资质不够的压力,还能有效降低护理过失事故发生率,保证护理平安,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同时使护士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可有效防止高年资护士从事简单重复操作产生职业倦怠,而低年资护士从事难以胜任的工作降低工作热情对自我失去信心。这样做一方面加强了护士工作责任感与工作激情,减轻了科室因人员配备不合理而产生急救护理能力缺乏的压力。另一方面,分层管理有利于调动各层护士积极性,促进组内不同层级护士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加强科室急诊护士队伍建设。 [12,22-23]。 加强护士人文关心能力 现代护理教育强调加强护生的人文关心能力,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心〞是把对人的关心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24]。急诊病人较普通患者而言其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更需要来自急诊科护士的人文关心及专业技术效劳。提高护士的人文关心能力可从在校及医院两方面着手,我国目前在护理教育中社科人文课程所占比例较少,因此在校期间,可通过增大人文学科的比例,让学生接触到和学到更多的人文知识,使之内化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关心意识,将来更好地为患者效劳。关心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环境的熏陶,进入临床工作后在科室中可营造一种以尊重、关爱患者为中心,同事之间团结友爱的文化气氛,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护士的人文关心能力。人文关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医院的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中同样需要重视人文关心能力的培养。人文关心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急诊科护士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了解患者需求,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 我国目前护士整体学历不高,专科教育占主体,而专科教育注重教给护生“怎样做〞的专业技能,忽略了对护生“为什么这样做〞的思维启发教育。疾病的开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需要医护人员终身学习不断进步,因此拥有思考“为什么这样做〞的能力很重要。由于急诊岗位的特殊性,首先在招聘护士时,应提高招聘标准与其他临床科室区别开来,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年以上经验,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此根底上对以考取急救方面技能资格证者优先考虑。同时注重对急诊科护士开展继续教育,多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时机,鼓励本科室护士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了解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动态。研究显示高学历、高职业技能护士了解患者需求的能力更强,在工作中能够提供更为有效的效劳[25]。 充分合理地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对护士工作加以正面宣传,使社会群体及其家属对护士的工作进行充分了解,打破护士的工作就是打针发药、护士只是医生助手的传统观念,从而使护士得到来自家庭及社会的理解和尊重,护士社会地位提高。医院管理层应打破传统“重医轻护〞的观念,给予急诊科护士更多的重视与鼓励,增加护士编制,提供更多晋升与进修学习的时机,使其看到光明的职业前景,增加急诊科护士的工作热情。另外,提高其社会地位加强护士自身建设也是主要途径之一,汪庆玲[26]等人在对上海市36家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发现,护士群体中大专学历占%,本科学历占%,中专学历占%,研究生学历仅占%,中专以下学历占%。自身建设的不断加强有助于改善护士整体学历结构,提高护理的整体水平 ,真正表达护理学科的价值, 稳定护理专业的地位,同样有助于加强护士群体社会地位。 提高护生对在校期间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视 我国护理教育中心里素质教育课程所占比例较少,因此在校护生对其重视程度十分不够,可通过增加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课时,提高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学分的方式,提高在校护生对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视。同时,科任老师也应提高对此课程的重视,才会深入钻研其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性,以更好的传道受业解惑。 近年来对急诊护士压力源的分析较为全面,主要从工作强度、护患关系、工作性质等方面进行研究,但对急诊护士本身心理调节能力的研究较少;在相应对策方面,主要通过弹性排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自我防护等,而在改进急诊护士的人才招聘标准、加强急诊护士的在校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研究较少。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值得加强。 参考文献: [1]李海东.院前急救护士的压力分析与对策[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志,2023,32(5):613. [2]曹露洋.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的调查研究[J].现代护理,2023,20(32):47-48. [3]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