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生态
文明
示范区
建设
调研
报告
范文
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调研报告
一、推进情况
〔一〕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一是加强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用地管理,在2023年6月完成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调整完善工作。强化土地资产管理,开展交通、能源、城镇建设等项目的规划用地审查。加强建设用地审批制度管理,从严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为促进小城镇建设开展提供优质效劳。依法出让国有建设用地。强化土地资产管理,经营性用地100%以招拍挂出让,商品住宅用地100%以拍卖方式出让。既为“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用地保障,又充分保障了老百姓的合法利益。
二是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严格控制耕地特别是根本农田占用,耕地得到有效保护,耕地和根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稳定;根本完成县级永久根本农田划定完善工作;加快推进县土地整治工作,土地整治项目完成入库;耕地面积到达约20.08万亩;完成全县土地综合利用规划;在永久根本农田划定工作中,实现了全县耕地和根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的目标。
三是有序推进矿产开发。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严格矿产资源开采环境保护准入条件,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保护区内,一律不再新设采矿权和商业性探矿权。清理出位于各类自然保护区内探矿权1宗,已完成退出工作。
四是加快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按照将全州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全部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编制上报?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意见?,并于2023年5月28日按照环保部要求〔增加雪线以上区域〕调整后的最新红线矢量图,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为2060.71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0.03%,切实维护了全县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大力推动绿色示范创立工作。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绿色生态产业开展。
把全域旅游作为开展最优的路径,始终坚持“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产业开展思路,着力走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并兴的融合开展之路。
一是优先开展生态旅游产业。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以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树立了“旅游产业全域覆盖、旅游景区全域联动、旅游产品全域优化、旅游线路全域统筹、旅游品牌全域整合、旅游市场全域营销〞的理念。成功举办了县首届珠牡迎秋节;完成了?县“一轴一线〞沿线乡村旅游设计方案?、?德然亚书村旅游扶贫规划?,全面改善国道317段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形象。旅游业稳步开展,旅游根底设施的不断改善,前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游客量明显增加,上半年接待游客22.1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亿元。
二是有序开展清洁能源和优势矿产业。将光伏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探索适合开展的光伏模式。火古龙村50兆瓦光伏电站于2023年7月建成并网发电,下雄30兆瓦光伏电站一期工程于2023年6月底建成并网发电,努力实现“开发一方资源、开展一方经济、保护一方生态、富裕一方百姓〞。
三是加快开展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以农业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按照“一圈一带一走廊〞布局,着力构建“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底饱肚子〞的立体生态格局。完成森林抚育2万亩,产业基地建设〔俄色茶〕1.3万亩,道路绿化70.8公里。对雅垄林卡省级湿地公园湿地植被恢复500亩。
四是加快开展中藏医药业产业化开展。推动药材种植基地化、药品生产标准化、中藏医效劳特色化等工作。新建俄色茶基地1.3万亩,人参果种植3亩,新增中药材基地100亩,2023年以来累计实现中藏药业产值1.443亿元。
五是加快开展特色文化产业。按照建设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大力培育康北格萨尔文化产业区要求,结合扶贫工作开展了格萨尔文化精准扶贫暨“百村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目前,三十员大将寨子建设128栋房屋已完成主体验收,进入外装饰阶段,累计完成投资9195.42万元,完成总工程量的78%;县格萨尔文化精准扶贫百村产业基地公路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05.819万元,完成总工程量的45%;市政根底设施建设、文化旅游、水系、景观绿化等公共根底设施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三〕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开展。
通过实施绿色建筑工程、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和推广能源节约技术、倡导绿色消费等措施,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从而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开展。一是加强退化生态整治,恢复区域生态功能。2023年投资21万元,在卡攻、生康、仁果等乡镇开展虫害20万亩;2023年投资9万元在达通玛4个乡镇开展鼠害防治15万亩;2023年投资42万元,在大德、茶扎等乡镇开展鼠害70万亩;2023年投资21万元在卡攻、来马乡、仁果乡、昔色等乡镇开展虫害防治20万亩。二是强化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严格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各项减排指标圆满完成州下达节能降碳目标。
〔四〕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建设江河上游生态屏障。
一是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加大。全力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和“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积极推进绿色开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实施森林生态系统修复人工造林4.98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森林抚育2万亩;义务植树11.9万人次,植树62.1万株,折合面积0.68万亩;道路绿化70.8公里,城市绿化0.29万亩。二是环境治理效果逐步显现。强化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出台实施细那么,签订责任书。坚决停止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的小水电开发。通过挂牌督办、领导督办,完成问题整改。全力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强化土壤污染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全面清理整顿环保违法违规项目。三是全面落实河长制。从严落实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完善县乡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对县境内52条河流设置河长232名,其中县级河长10名,乡级河长41名,村级河长181名,实现河长全覆盖、巡河常态化。
〔五〕强化环境污染防治,改善人居环境条件。
全力实施“蓝天〞行动,催促开展重点城镇、景区扬尘、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治理。印发了?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方案?,建立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实施细那么2023年度实施方案?、?水污染行动方案工作方案2023年度实施方案?、?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等,各项工作详细方案得以落地,污染防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对专项整治餐饮油烟、重点项目扬尘、县砖厂等,确保了“天更蓝〞;对沿河排污情况进行了摸排,针对河道沿线采砂场、碎石场及拌合站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对违法排污单位进行了立案查处,确保了“水更清〞;通过汽修市场综合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及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监管等工作,推动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确保了一方“净土〞。
〔六〕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培育生态文化体系。
充分发扬尊重生命、热爱自然、顺应自然的文化理念,引导绿色生活方式,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扎实开展每年“3.11〞生态日、“6.5〞世界环境日、“6.13〞全国低碳日、“12·4〞法制宣传日等系列宣传活动,全民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更加自觉。
〔七〕加强根底能力建设,统筹协调生态文明建设。
以提高人居生活环境质量为切入点,强力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根底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开工建设县格萨尔机场建设等项目。扎实推进藏区安居工程建设,2023以来全县已建成2195户,累计完成投资4161万元。加强城乡根底设施,完成县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县拖坝四村“美丽村寨〞等项目建设。实施“电网改造〞工程,县43个中心村、6个集镇的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建设,下雄变电站工程、至东谷35千伏线路改造工程、来马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加强教育卫生等根底建设,完成县包虫病诊疗中心、县新华书店建设项目等一批重点教育、卫生、文化项目建设。
二、建设亮点工作
在实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中,着力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开展生态绿色产业、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推动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创立生态文化体系和完善根底设施建设等七个方面工作。加强重大项目实施,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储藏库建设,形成重点建设项目竣工一批、启动一批、储藏一批的滚动机制。加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资金管理,完善项目建设监督考察,提高项目建设水平。
〔一〕生态建设项目推进有力。在缺少项目及建设资金的情况下,通过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对口援建资金及银行、社会融资等方式,推进了全县生态项目建设工作,整体项目推进实施情况较好。
〔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和扶贫工作有效结合。通过格萨尔文化精准扶贫暨“百村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作为129个贫困村15708人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主要产业支撑,有效解决贫困村产业开展困局,助推脱贫攻坚,确保同步全面小康。
〔三〕宣传与实际相结合,推进草原鼠害防治工作。通过大力宣传和聘请专业队实地开展灭鼠害工作,让农牧民看见了实效,从之前反对杀生的思想认识改变为积极支持和参与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管理力度。从当前情况看,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涉及面广、相关联部门多,统筹协调的压力大、任务重。要确保相关各方的目标、步调一致,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和各类其他规划目标的衔接,必须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从更高层面对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进行部署和协调,以最大程度聚集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并形成长效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与管理保障。
〔二〕不断创新举措,建立和完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一是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和考核方法,加大考核权重,以促使不同主体功能区错位开展和良性互动。二是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区际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环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形成基于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新模式和新机制。
〔三〕改变开展观念,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并进。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念与环保理念互相尊重,环保事业优先考虑的新开展思路,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纳入到决策、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来,加快重点生态环境功能区建设,同时规划工作要提到战略高度,实现产业布局和城乡开展的和谐共存。坚持综合整治和专项治理并重、常态治理和集中整治结合、辖区治污和区域共治联动,形成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之势。
〔四〕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制订相应的宣传教育方案,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乡镇播送站等宣传渠道,通过出版物、展览会、现场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加强对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培训和社会各界的宣传教育。向社会公众宣传正确全面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导社会公众自觉抵抗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使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群策群力的自觉行为,形成全民参与循环经济的良好局面,营造社会舆论气氛和扎实的群众根底。
10